消化系统一般护理 [病情观察] 1.及时了解有无呕吐、便血、腹痛、腹泻、便秘等。
2.呕吐、呕血、便血、严重腹泻时,应观察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神志,并详细记录次 数、量、性质。 3.腹痛时,注意观察其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与饮食的关系,如有病情变化及时汇报 医师处理。
[一般护理] 1.危重及进行特殊治疗的患者,如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晚期、肝昏迷、肝脓肿、急性胰 腺炎等,应绝对卧床休息。轻症及重症恢复期患者可适当活动。
2.饮食护理对溃疡病、肝硬化腹水、急性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等患者,指导食用易 消化、高蛋白、低盐或无盐、低脂肪无渣的治疗膳食。 3.当需要进行腹腔穿刺术、肝脾穿刺活检、纤维内镜、经皮肤肝穿刺介入疗法等检查 时,应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工作。
4.备齐抢救物品及药品。 5.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安慰工作,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
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参照消毒无菌技术常规。 [健康指导] 1.强调饮食质量及饮食规律和节制烟酒。
2.指导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掌握发病的规律性,防止复发和出现并发症。 3.向患者阐述一些与疾病有关的医疗知识。
4.说明坚持长期服药的重要性。 5.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
摘自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护理常规》。
(1)应具有机智、果断、熟练的抢救技术,如消化道大量出血休克的抢救技术、三腔 管的应用等。
(2) 做好消毒隔离,尤其是HBsAg阳性者应用的食具、注射器,及其排泄物等均应严格 的消毒隔离。 (3) 病人的饮食护理,如消化性溃疡病人宜少量多餐,急性胰腺炎病人应短期禁食等。
(4) 精心的床边护理。 (5) 加强卫生宣教,如消化性溃疡可因饮食不当、过度疲劳、情绪波动等因素而反复发 作,护理工作者应给病人作耐心的具体指导,以防疾病的复发。
(6) 心理护理:消化系统疾病常可有急慢性病程反复发作的特点,更易引起病人情绪 的波动。因此一定要对病人进行耐心解释、鼓励和安慰,消除紧张情绪。
加强疾病知识的宣 教。护士应该用体贴和同情的言语劝慰病人,使病人摆脱紧张的心理,放下精神包袱,促进 疾病的康复。
胃炎与消化溃疡均为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胃炎可分为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急性胃炎以夏秋季节多见,常合并急性肠炎,并称急性胃肠炎。主要临床症状为呕吐、腹痛伴腹泻,常因饮食不调所致,治疗不当,病情迁延可转成慢性。慢性胃炎则主要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的上腹痛,多在剑突下,伴消化不良,食后腹胀、恶心呕吐等。其发病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自身免疫有关。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青壮年,常反复发作,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伴返酸、嗳气、呕吐等,防治不当可引起消化道大出血、穿孔可幽门梗阻等严重发症。其发病多与过度疲劳、情志失调、长期进食辛辣、精硬食物或进食不规律等因素有关。
胃炎与十二指桑骂槐肠溃疡的护理要点:
1、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劳或睡眠不足,对急性发作,疼痛或伴消化道出血(呕血或便血)者,应卧床休息;病情稳定者可适当活动。
2、加强精神调护,劝解患者克服不良情绪,避免恼怒忧思,保持乐观;病情加重时,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战胜疾病。
3、患者宜进食不渣、柔软又营养丰富的易消化食物,忌食坚硬、油煎类、辛辣、生冷食物,忌酒及浓茶;少食多餐;进食时应细嚼慢咽。急性期时以流质为主,如米汤、藕粉、水果汁等;病情好转后可进半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汤、蒸蛋等。胃胀者应少食牛奶豆制品。
4、忌烟。长期吸烟会促使胃溃疡发生或加重,故患者应忌烟。
5、注意保暖。患者要适时增减衣服,调节室温,避免受寒,因寒冷常诱发疼痛。
。
急性肝性脑病 急性肝性脑病是指原发性肝疾病引起肝实质损害、急剧发生严重肝功能不全伴发的精神障碍和神经症状。多见于重症肝炎如急性重型肝炎和亚急性重型肝炎。
以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 (1)精神障碍: ①抑郁状态:病初多表现反应迟钝、沉默少语、活动减少等。
②兴奋状态:少数病人出现焦虑不安、兴奋躁动、多言、哭闹喊叫或轻躁狂表现。 ③意识障碍:嗜睡及意识朦胧、昏睡、谵妄或错乱。
④幻觉或错觉:重者可出现错觉、幻觉,随后进入昏迷。 ⑤智力障碍:少数病人在疾病后期可出现短暂或不可逆的遗忘,甚至痴呆。
(2)神经症状:多发生在精神症状之后出现,如构音不清,扑翼样震颤等。眼球震颤多发生在昏迷先兆时,这常是昏迷前兆。
并可有痉挛发作、肌阵挛、肌张力增高的病理反射等。 2。
慢性肝性脑病 慢性肝性脑病是指继发性或门体循环性脑病在病程中,由于肝组织损害,急剧出现肝功能不全伴发的精神障碍和神经症状。 意识障碍是慢性肝性脑病的主要症状之一,临床上多为嗜睡、昏睡、错乱状态或昏迷。
也可表现为持续性精神障碍。 (1)精神障碍:常以人格及智力改变较为明显,如脾气变得急躁、情感冷淡和乖戾,做事轻率、幼稚,易怒、缺乏礼貌,行为障碍与意识障碍常同时出现且不易分割,常见行为紊乱,如倒穿衣裤、当众便溺等;智力方面则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领悟迟钝、思维困难、言语单调、判断力及理解力差,甚至连一般简单工作都难以完成,后期进入痴呆状态;偶见幻觉妄想状态。
病程可长达数月至数年。 (2)神经症状:主要为扑翼样震颤、手足徐动症、肌阵挛、构音障碍、锥体束征、小脑症状、帕金森综合征等。
(3)脑电图所见:早期多显示弥漫性两侧同步高幅θ波,后可有同步高幅δ波。昏迷加深可有特征性三相波、多在额叶,左右对称。
3。症状分期 以急性肝性脑病为例: 第1期:呈现精神运动抑制。
迟钝、少动、少言、有的欣快、多言易怒等。偶可有轻度扑翼样震颤。
第2期:多见睡意或嗜睡或喊叫、不安等。并有扑翼震颤、锥体束征等。
第3期:昏睡、谵妄或错乱状态。扑翼样震颤明显。
肌阵挛、痉挛发作等。 首先,根据肝病史及实验室严重肝功能检查异常,明确原发肝脏疾病的诊断;同时结合精神症状的性质、特点、转归和病期分布,做出肝性脑病诊断。
1。在肝大、黄疸、口臭、腹水或扑翼样震颤,严重肝功能异常情况时。
2。如发现抑制状态或思睡、嗜睡或躁动不安或欣快多言等时,应考虑为肝性脑病的早期征象。
3。若出现兴奋、躁动加重或寡言、少动或嗜睡时,应视为肝性脑病紧张状态。
4。出现嗜睡、昏迷或由兴奋向谵妄演变时。
5。排除引起意识障碍的其他疾病。
1.食物到哪里去了一、教学目标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与交流;能够珍爱生命;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3.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二、教科书分析本课通过观察、体验等生活经验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和消化过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本课以学生生活中感受吃馒头的实例切入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猜想、假设、推理、实验、结论认识身体的消化过程和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
活动准备:教科书提供了一个背景图,展示了各种食物。以文字形式提出了本课探究活动的主题: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吃下的食物都到哪里去了?同时,教科书以文字形式提示了本课探究活动需要准备的材料:碘酒、滴管、试管、淀粉液、馒头等。
课前准备活动要让学生充分搜集有关人体消化系统方面的资料,准备好本课实验工具,如烧杯、温水、温度计、试管、滴管、淀粉糊、碘酒等。同时让学生调查家人的饮食情况和饮食习惯。
教师还要准备好实验材料、食物消化录像资料和有关食物消化卫生保健方面的资料等,目的是为学生学习活动做好准备,以便为学生提供各种探究活动的资料和信息。活动过程:活动一:描述食物在身体里的运动变化过程。
包括两个环节。一是教科书提供了两个学生吃馒头的情景图。
一生正在吃馒头,一生手拿馒头在思考,学生语言“吃下的食物经过了口腔……”、“食物又到了哪里?”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吃馒头的活动,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描述食物进入人体所经过的路径和食物在身体里的运动变化过程。卡通语言“我们来画画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意在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将食物在身体内的运动变化过程描述出来。
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亲身体验活动,让学生展开猜想与假设,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提出自己的观点。二是教科书提供了一个人体消化器官结构图,图中标注了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肝、胆、胰等消化器官名称,目的是引导学生规范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科学的依据。
教学时可以围绕“我们每天都要吃饭,那吃进的食物都到哪里去了?”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展开“吃馒头,画食物旅行运动路线”的探究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大胆进行假设和猜测,主要是理解和把握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食物在身体里的运动过程,食物通过了哪些人体器官。
二是猜想食物在身体里的变化过程,它们最终变成了什么,进而理解消化的意义和消化对人的生命的作用。本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提供人体的消化器官图,让学生在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对照自己的身体指认人体的消化器官:人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肝、胰等。
活动二:食物是如何被消化的?包括四个环节。一是教科书展示了一幅三个学生交流观点的情景图,卡通语言“食物在胃里……”、“嚼馒头时,感觉有点甜……”意在提示学生及时回顾自己的生活经验,根据生活经验感知口腔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和特点,对口腔的消化作用做出合理的猜想。
二是验证性实验,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唾液的消化作用。教科书展示了“实验提示”、学生实验情景图、资料卡三项材料。
“实验提示”提示了学生实验的操作过程: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在其中一个试管中加入少量唾液,并摇匀。
将两个试管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过一会,分别往两个试管中加入一滴碘酒,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情景图中的卡通语言:“颜色……”指明了学生的观察要点。同时,教科书还用“资料卡”的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到:加了唾液的淀粉液遇碘不变蓝,这说明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已变成了其他的物质——糖,说明人口腔内唾液具有消化食物的作用。
这是本课的中心环节,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分析,根据小提示分析出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三是教科书通过漫画的形式规范学生认识食物在人体中的消化过程。
其中包括:牙齿将食物破碎,加进唾液,经舌搅拌,将食物送入食道;食物经过食道到达胃;胃的蠕动及胃液的作用把食物变成食糜,进行初步的消化;食糜到达小肠后,在肠的蠕动及肠液、胆汁的作用下进一步消化,变成能溶解于水的营养物质,被小肠肠毛吸收;大肠继续吸收水分,剩余的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体外。四是总结消化器官的认识。
教科书提供了一个资料卡,主要介绍了食物的消化主要靠两方面的作用:一靠牙齿的咀嚼、胃的蠕动将食物破碎,这是物理性消化;二靠唾液、胃液、肠液、胆汁等消化液,将食物中不溶解于水的营养成分变成溶于水的物质,这是化学性消化。资料卡主要为学生提供人体消化过程和消化的意义的资料。
教学中应围绕“食物是如何被消化的”这一问题,让学生大胆的猜想,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设计,验证自己的猜想。
在这一活动中,教师的引导是必要的,实验材料的提供可以有针对性。教科。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8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