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知识复习提纲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纬线与纬度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都 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 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
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3、经线和经度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 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0的夹角。
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6、五带的划分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
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7、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图例与注记。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
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8、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9、等高线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0、世界海陆的分布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欧洲、北美洲。
大部分 人们习习惯把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
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11、陆地地形 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山地 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由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是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
平原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常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平原的坦荡。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欧洲和非洲的地形比较简单,分别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亚洲的地形则比较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 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气和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14、气温的变化 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
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做该地的气温年较差。
15、世界气温的分布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冬季相反。气温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
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1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17、降水的季节变化 全年多。
狭长的岛国--日本:素有"火山地震国"之称.它的象征是富士山,富士山也被日本人称为"圣岳";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马六甲海峡:全长1080千米;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边的松巴哇岛北部,有一座坦博拉火山,在1815年爆发时,释放的能量相当与美国对日本那颗原子弹的威力的8000万倍,是人类已知的最猛烈的火山爆发;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是柬埔寨人民的骄傲,与金字塔.泰姬陵同名;语言和人种的博物馆;宗教万花筒--印度;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印度的"硅谷"--班加罗尔;"小印度"孟买;印度教圣城--瓦拉纳西;永久爱情的象征--泰姬陵;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正在消失的湖泊--咸海;白金之国--乌兹别克斯坦;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世界石油宝库--波斯湾;圣地--麦加;圣城--耶路撒冷!天一个上过初中的人都可能知道地球有46亿年的历史了,而且许多人还可能了解地层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另外近些年来人们对“寒武纪”、“侏罗纪”、“白垩纪”、“第四纪”这样的词也比较熟悉了,但是这些名词是如何来的恐怕很多人只是个较朦胧的印象吧? 大家知道按地层的年龄将地球的年龄划分成一些单位,这样可便于我们进行地球和生命演化的表述。人们习惯于以生物的情况来划分,这样就把整个46亿年划成两个大的单元,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难见到生物的时代被称做隐生宙,而将可看到一定量生命以后的时代称做是显生宙。
隐生宙的上限为地球的起源,其下限年代却不是一个绝对准确的数字,一般说来可推至6亿年前,也有推至5.7亿年前的。从6亿或5.7亿年以后到现在就被称做是显生宙。
第一个问题。
1.太阳辐射强烈,光照时间长,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因而空气稀薄洁净,大气中的尘埃和水汽含量较少,透明度好。当阳光透过大气时,能量的损失较少,太阳辐射强烈。
这里绝大部分地区的太阳年辐射总量都在160千卡/厘米2以上,日照时数达2200小时~3600小时,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冷湖年日照时数更高达3620小时。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光照时间,大大弥补了海拔高造成的低温对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不利影响,促进了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农业的高产。
2.低温延长了农作物的生长期,有利于其营养物质的制造和积累。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导致气温较低。
这里年平均气温多在5℃以下。特别是夏季,这里大部分地区的年均气温都在8℃~18℃之间,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低温使农作物生长缓慢,延长了农作物的生长期,使农作物有更充足的时间制造和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3.气温的日较差大,减少了农作物自身对营养物质的消耗,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
高原上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白昼时,太阳辐射强烈,气温上升较快;夜间,稀薄而又洁净的空气有利于地面的长波辐射,热量散失较多,加之冷气流的下沉,使气温迅速下降。据观测,青藏高原绝大部分地区的气温日较差都在30℃以上。
巨大的昼夜温差,对农作物营养物质的积累非常有利。白天,气温高,日照强,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更多的营养物质;夜间,气温低,农作物的呼吸作用被大大削弱,减少了对能量的消耗,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
4.夜雨多,减少了旱情对农作物的危害。由于高原上昼夜温差很大,白昼期间蒸发到空气中的大量水汽,到夜间就会大量凝结,形成了高原地区多夜雨的独特现象。
夜间降水后,大部分的雨水就会渗透并蓄积于土壤中,减少了那种白昼降水时的大量蒸发造成的水分损失,提高了降水的利用率。因此,虽然青藏高原的年降水量并不多(多在50毫米~900毫米间),但由于夜雨的频率高,农作物的旱情并不严重,促进了农业产量的提高。
5.自然灾害少。高原上的降水较少,夜雨较多,因而很少有洪涝灾害发生;气温偏低,没有高温促熟的现象;农业耕地多分布于山谷地带,大风少,作物少有倒伏危害。
此外,强烈的太阳辐射,紫外线较多,杀菌力强;温凉的气候,也限制了害虫的繁殖与生长,因而农作物的病虫害较少,有利于农业产量的提高。第二个问题改革开放以前,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和最发达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东北经济发展也取得了不小成就。但相比经济发展更快的地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还是慢了些。
GDP和工业增加值由改革开放初的近15%和20%下降到现在的10%以下。这几年,国家逐步正式明确提出东北地区振兴战略。
随着振兴战略实施,东北地区加快了发展步伐。 实施振兴东北战略任重道远,需要不断创新思维和行动。
首先,以提升区域竞争力引领振兴东北战略。巩固和提升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食生产基地、重要林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机械工业和医药工业基地地位和功能,是振兴东北地区的关键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发展,这些基地产业均面临来自国内其他地区或跨国公司的日益强烈竞争。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能够在全球化竞争中建立起竞争优势。
国际经验表明,一个产业竞争优势决定于其所在地区的区情,而在众多区情中,起决定性作用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产业配套条件以及企业战略行为、组织和同业竞争四个方面相互联系所构成的“钻石体系”。传递并丰富“钻石体系”力量,培育区域竞争力,是建立起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就一直在采取措施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发展,但总体上来讲过去主要是就工业论工业。因此,振兴东北地区必须跳出就工业论工业、就产业论产业的思想,借鉴国际经验,从丰富和传递东北地区“钻石体系”力量高度,去建立产业竞争优势,从而巩固和提升东北地区经济地位和功能,实现东北振兴。
这就是说,要以提升区域竞争力引领振兴东北地区战略。 东北地区能源、矿产和土地资源富裕,国有计划经济条件优越,利用这种资源和条件具有相对高的比较利益。
由于这种比较利益的存在,使得转向依靠知识、技术和发展非公经济的转换成本很大。因此,振兴东北地区战略关键在于降低转换成本。
要鼓励民间自主创业,通过民间创业推进产业和城市转型。建议调整国家资金投入方式和方向,实施国家东北地区创业专项支持计划,通过各种形式的创业特别补贴,大力鼓励和支持东北民间创业或国内外创业者与东北民间的联合创业活动。
要进一步从强调项目投资、技术改造和脱困向强调企业改制的思路转变,把最大限度降低转换成本、增加转换收益作为国企转制的基本原则之一,在特别财政政策的配套支持下,采取股份制改造、租赁、并购等多种途径,改制国有企业。 要实施南向战略。
为了最大限度地开拓腹地、利用区内外规模和集聚经济,东北地区必须实行南向发展战略。南向可以最充分地发挥本地规模经济和集群经济的作用第四个问题沿海岸呈环状分布。
1.地理因素台湾岛中间。
1、AB 热带面积最大的是非洲;想想日本和阿富汗就知道D不对了2、CD 尼罗河在非洲;阿尔卑斯山在欧洲3、D 最北端到北极,最南端到马来西亚的柔佛洲。
东端到白令海峡,西到高加索山问答题:1、抗风险能力差,一旦他的能源供给国,停止能源的输送,他的生产很容易瘫痪;经济缺乏独立性,在国际交往中将失去很多主动权;国际不安全因素增加;生产成本相对能源国要高。2、石油资源丰富,引起许多国家的贪婪目光;民族矛盾.,宗教矛盾,战争不断;领土争端,水资源短缺。
3、采矿业是澳大利亚经济中的支柱性部门之一。世界上最大的矿产品出口国。
目前,澳矿产储量居世界前五位的有:铝矾土、铁矿砂、铝、锌、铀、煤、褐煤。澳大利亚是世界第一大煤出口国、第二大铁矿出口国、第三大铝矿、镍矿出口国和在西方仅次于美国、南非的第三大黄金出口国。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6.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故名。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为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在0℃以上),夏季不热(7月平均温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 8.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地区,朝鲜和日本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其特点为夏季温暖,冬季较冷,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温差由南向北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
9.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由于全年在大陆气团控制下,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下,在大陆中部形成干燥或半干燥气候;而大陆北部,则由于纬度偏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蒸发不旺,降水虽少,但不干旱,形成特殊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10.极地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区、格陵兰岛、北冰洋诸岛和南极洲。
在大陆边缘地区,冬季长而寒,但夏季最热月平均温可达10℃,苔藓、地衣是这里的典型植物,故又称为苔原气候;格陵兰岛、北冰洋诸岛和南极洲等地的绝大部分地区,终年在冰雪覆盖下,最热月平均温也不超过0℃,因此被称为冰原气候。 11.高山气候可能出现在任何纬度,其特点是气温和降水都有垂直变化,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降水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一高度则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其中10.极地气候包括苔原和冰原气候.(1)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所候)。分布在北美大陆和亚欧大陆的北部边缘(南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相接)、格陵兰岛沿海的一部分及北冰洋中的若干岛屿;在南半球则分布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等地。
其特征是: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个月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冬季酷寒而漫长;年降水量约200~300毫米,以雪为主;地面有永冻层,只有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
1.亚洲主要半岛有朝鲜半岛 中南半岛 印度半岛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半岛) 主要岛屿有苏门答腊岛(世界第六大岛) 加里曼丹岛(世界第三大岛) 主要山脉有南北走向:喜马拉雅山 兴都库什山脉、厄尔布尔士山脉、扎格罗斯山脉 横断山脉、阿拉干山 东西走向:昆仑山脉;祁连山脉、秦岭等;向东北伸展的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萨彦岭等 主要高原有中国的青藏高原 印度的德干高原 俄罗斯的中西伯利亚高原 帕米尔高原 蒙古高原 主要平原有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第三大平原) 中国的东北平原南美洲主要半岛有瓦尔德斯半岛 主要岛屿有火地岛(南美洲最大岛) 主要山脉有安第斯山脉 主要高原有巴西高原 圭亚那高原 主要平原有亚马逊平原 拉普拉塔平原 奥里诺科平原北美洲主要半岛有下加利福尼亚半岛 阿拉斯加半岛 拉布拉多半岛 佛罗里达半岛 主要岛屿有格陵兰岛(世界第一大岛) 主要山脉有海岸山脉 落基山脉 阿巴拉契亚山脉 内华达山脉 主要高原有墨西哥高原 科罗拉多高原 主要平原有大平原(统称大平原)欧洲主要半岛有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亚平宁半岛 巴尔干半岛 伊比利亚半岛 主要岛屿有 北部的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和冰岛 南部的西西里岛和撒丁岛 主要山脉有阿尔卑斯山脉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主要高原有诺曼底白垩高原 主要平原西欧平原 波德平原 东欧平原非洲主要半岛 索马里半岛 岛屿 马达加斯加岛 山脉 阿特拉斯山脉 乞力马扎罗山 撒哈拉的阿哈加尔山脉 东非高原和南非东部的龙山山脉 高原 南非高原 东非高原 埃塞俄比亚高原 平原 赛伦盖蒂平原大洋洲主要半岛有约克角半岛 岛屿 新几内亚岛 新西兰南北岛 塔斯马尼亚岛 山脉 南阿尔卑斯山脉 大分水岭 高原有 澳大利亚的西部高原 平原有 澳大利亚的中部平原南极洲主要半岛。
地理抢答题1、地球的形状是( B ) A:圆形 B:椭圆形 C:球体 D:正球体 2、在下列4个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 A:1:40000 B:1:10000 C:1:4000 D:1:1000 3、关于本初子午线叙述正确的是( D )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亚洲欧洲分界线 C:纬度起始线 D:经度起始线 4、在画有指向标的地图中,确定方向的办法是( C ) A:“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不论什么样的地图,都用经纬线确定方向 C: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 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5.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 A ) A:平原 B :高原 C:丘陵 D:盆地 6.地理的英语单词是( C ) A:earth B:geography C:globe D:map 7。
周末我们全家去广州玩,应选择( C ) A:广州地形图 B:广州气象图 C:广州交通旅游图 D:广州政区图 8。 在地球的自转运动中,地球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是 A A。
24小时 B。 一年 C。
365天 D。 366天 9。
下列温度带中,地面得到太阳光热最少的是 D A。 热带 B。
北温带 C。 南温带 D。
北寒带 10。 关于天气的叙述“当天空布满云时”,这样的天气是 A A。
阴天 B。 晴转多云 C。
晴转阴 D。 晴天 11。
与我国相邻,而且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C A。 蒙古 B。
哈萨克斯坦 C。 俄罗斯 D。
巴基斯坦 12。古诗“会当凌绝顶,一览重山小”说的是我国著名山 AA。
泰山 B。 黄山 C。
庐山 D。 华山 13。
在地球的运动中,地球自转的结果是B A。 地球表面季节的变化 B。
地球表面昼夜变化 C。 绕地轴自转 D。
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14。 关于天气的叙述“当天空无云或少云时”,这样的天气是 A。
阴天 B。 晴转多云 C。
晴转阴 D。 晴天 15。
在气温的日变化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 A。 中午12点 B。
凌晨2点 C。 午后14点 D。
日出前后 16。被人们叫做“大自然总调度室”的是 B A。
矿产 B。 森林 C。
气候 D。 土地 17。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B A。 英语 B。
汉语 C。 西班牙语 D。
阿拉伯语 18。 有“冰雪高原”之称的大洲是 C A。
非洲 B。 南美洲 C。
南极洲 D。 北美洲 19。
世界最大的沙漠是 C A。 塔尔沙漠 B。
塔克拉玛干沙漠 C。 撒哈拉沙漠 D。
卡拉库姆沙漠 20。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 C A。
东欧平原 B。 密西西比河平原 C。
亚马孙平原 D。 西西伯利亚平原 21。
世界最小的大洲是 D A。 南极洲 B。
北美洲 C。 非洲 D。
大洋州。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9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