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英文 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意思是“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
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 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
正是因为有了IP协议,因特网才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开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因此,IP协议也可以叫做“因特网协议”。
IP是怎样实现网络互连的?各个厂家生产的网络系统和设备,如以太网、分组交换网等,它们相互之间不能互通,不能互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们所传送数据的基本单元(技术上称之为“帧”)的格式不同。IP协议实际上是一套由软件程序组成的协议软件,它把各种不同“帧”统一转换成“IP数据报”格式,这种转换是因特网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使所有各种计算机都能在因特网上实现互通,即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那么,“数据包” 是什么?它又有什么特点呢?数据包也是分组交换的一种形式,就是把所传送的数据分段打成 “包”,再传送出去。但是,与传统的“连接型”分组交换不同,它属于“无连接型”,是把打成的每个“包”(分组)都作为一个“独立的报文”传送出去,所以叫做“数据包”。
这样,在开始通信之前就不需要先连接好一条电路,各个数据报不一定都通过同一条路径传输,所以叫做“无连接型”。这一特点非常重要,它大大提高了网络的坚固性和安全性。
每个数据报都有包头和包文这两个部分,包头中有目的地址等必要内容,使每个数据报不经过同样的路径都能准确地到达目的地。在目的地重新组合还原成原来发送的数据。
这就要IP具有分组打包和集合组装的功能。 在实际传送过程中,数据报还要能根据所经过网络规定的分组大小来改变数据报的长度,IP数据包的最大长度可达 65535个字节。
P协议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那就是给因特网上的每台计算机和其它设备都规定了一个唯一的地址,叫做“IP 地址”。由于有这种唯一的地址,才保证了用户在连网的计算机上操作时,能够高效而且方便地从千千万万台计算机中选出自己所需的对象来。
现在电信网正在与 IP网走向融合,以IP为基础的新技术是热门的技术,如用IP网络传送话音的技术(即VoIP)就很热门,其它如IP over ATM、IPover SDH、IP over WDM等等,都是IP技术的研究重点。(IP全球通网)。
"如风如光"是误导每个子网需要有一个IP做网络地址,一个IP做广播地址的!_________________一个字节8位,8位可以表示的最大数字是255IP地址是4个字节,也就是32位255.255.255.0 = 24255.255.255.252 = 30252 转成2进制 11111100也就是最后两个00可以浮动,00可以 0 1 2 3 可以表4个数,而子网规定必须有个网络地址,还必须有个广播地址,网络地址是第一个,广播地址是最后一个所以,这个子网内只有两个IP可以使用 220.178.205.16/30这么来的因为 255.255.255.252=30 只能4个位变动,所以子网IP数最大是4220.178.205.0/30 表示 220.178.205.0220.178.205.1 220.178.205.2 220.178.205.3 0是网络地址不能用, 3是广播地址不能用 只有 1 2 可以使用220.178.205.4/30 表示 220.178.205.4 220.178.205.5 220.178.205.6 220.178.205.7 4是网络地址不能用, 7是广播地址不能用 只有 5 6 可以使用。
..所以220.178.205.16/30 表示 220.178.205.16 220.178.205.17 220.178.205.18 220.178.205.19 16是网络地址不能用, 19是广播地址不能用 只有 17 18 可以使用你给你的IP是17 ,那另一个IP肯定就是18了。.。
在Internet上有千百万台主机,为了区分这些主机,人们给每台主机都分配了一个专门的地址,称为IP地址。通过IP地址就可以访问到每一台主机。IP地址由4部分数字组成,每部分数字对应于8位二进制数字,各部分之间用小数点分开。如某一台主机的IP地址为:211.152.65.112 ,Internet IP地址由NIC(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统一负责全球地址的规划、管理;同时由Inter NIC、APNIC、RIPE三大网络信息中心具体负责美国及其它地区的IP地址分配。
固定IP:固定IP地址是长期固定分配给一台计算机使用的IP地址,一般是特殊的服务器才拥有固定IP地址。
动态IP:因为IP地址资源非常短缺,通过电话拨号上网或普通宽带上网用户一般不具备固定IP地址,而是由ISP动态分配暂时的一个IP地址。普通人一般不需要去了解动态IP地址,这些都是计算机系统自动完成的。
公有地址(Public address)由Inter NIC(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因特网信息中心)负责。这些IP地址分配给注册并向Inter NIC提出申请的组织机构。通过它直接访问因特网。
私有地址(Private address)属于非注册地址,专门为组织机构内部使用。
以下列出留用的内部私有地址
A类 10.0.0.0--10.255.255.255
B类 172.16.0.0--172.31.255.255
C类 192.168.0.0--192.168.255.255
2.IP地址是由什么机构分配的?
所有的IP地址都由国际组织NIC(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负责统一分配,目前全世界共有三个这样的网络信息中心。
InterNIC:负责美国及其他地区;
ENIC:负责欧洲地区;
APNIC:负责亚太地区。
我国申请IP地址要通过APNIC,APNIC的总部设在日本东京大学。申请时要考虑申请哪一类的IP地址,然后向国内的代理机构提出
3.什么是公有地址和私有地址?
公有地址(Public address)由Inter NIC(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因特网信息中心)负责。这些IP地址分配给注册并向Inter NIC提出申请的组织机构。通过它直接访问因特网。
私有地址(Private address)属于非注册地址,专门为组织机构内部使用。
以下列出留用的内部私有地址
A类 10.0.0.0--10.255.255.255
B类 172.16.0.0--172.31.255.255
C类 192.168.0.0--192.168.255.255
我的可能多了点,希望你能看完:IP地址与网络分类(1)IP地址 不同的物理网络技术有不同的编址方式;不同物理网络中的主机,有不同的物理网络地址。
网间技术是将不同物理网络技术统一起来的高层软件技术。网间技术采用一种全局通用的地址格式,为全网的每一网络和每一主机都分配一个网间地址,以此屏蔽物理网络地址的差异。
IP协议提供一种全网间通用的地址格式,并在统一管理下进行地址分配,保证一个地址对应一台网间主机(包括网关),这样物理地址的差异被IP层所屏蔽。IP层所用到的地址叫做网间地址,又叫IP地址。
它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统一网络内的所有主机使用相同的网络号,主机号是唯一的。IP地址是一个32为的二进制数,分成4个字段,每个字段8位。
(2)三类主要的网络地址 我们知道,从LAN到WAN,不同种类网络规模相差很大,必须区别对待。因此按网络规模大小,将网络地址分为主要的三类,如下: A类:0 1 2 3 8 16 24 3 1 0网络号主机号 B类:1 0网络号主机号 C类:1 1 0网络号主机号 A类地址用于少量的(最多27个)主机数大于216的大型网,每个A类网络可容纳最多224台主机;B类地址用于主机数介于28~216之间数量不多不少的中型网,B类网络最多214个;C类地址用于每个网络只能容纳28台主机的大量小型网,C类网络最多221个。
除了以上A、B、C三个主类地址外,还有另外两类地址,如下: D类:1 1 1 0多目地址 E类:1 1 1 1 0留待后用 其中多目地址(multicast address)是比广播地址稍弱的多点传送地址,用于支持多目传输技术。E类地址用于将来的扩展之用。
(3)TCP/IP规定网络地址 除了一般地标识一台主机外,还有几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特殊形式。 *广播地址 TCP/IP规定,主机号全为“1”的网络地址用于广播之用,叫做广播地址。
所谓广播,指同时向网上所有主机发送报文。 *有限广播 前面提到的广播地址包含一个有效的网络号和主机号,技术上称为直接广播(directed boradcasting)地址。
在网间网上的任何一点均可向其他任何网络进行直接广播,但直接广播有一个缺点,就是要知道信宿网络的网络号。 有时需要在本网络内部广播,但又不知道本网络网络号。
TCP/IP规定,32比特全为“1”的网间网地址用于本网广播,该地址叫做有限广播地址(limited broadcast address)。 *“0”地址 TCP/IP协议规定,各位全为“0”的网络号被解释成“本”网络。
*回送地址 A类网络地址127是一个保留地址,用于网络软件测试以及本地机进程间通信,叫做回送地址(loopback address)。无论什么程序,一旦使用回送地址发送数据,协议软件立即返回之,不进行任何网络传输。
TCP/IP协议规定,一、含网络号127的分组不能出现在任何网络上;二、主机和网关不能为该地址广播任何寻径信息。由以上规定可以看出,主机号全“0”全“1”的地址在TCP/IP协议中有特殊含义,不能用作一台主机的有效地址。
二、子网掩码(1)子网TCP/IP网间网技术产生于大型主流机环境中,它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是当初的设计者们始料未及的。网间网规模的迅速扩展对IP地址模式的威胁并不是它不能保证主机地址的唯一性,而是会带来两方面的负担:第一,巨大的网络地址管理开销;第二,网关寻径急剧膨胀。
其中第二点尤为突出,寻径表的膨胀不仅会降低网关寻径效率(甚至可能使寻径表溢出,从而造成寻径故障),更重要的是将增加内外部路径刷新时的开销,从而加重网络负担。 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新的技术,以应付网间网规模增长带来的问题。
仔细分析发现,网间网规模的增长在内部主要表现为网络地址的增减,因此解决问题的思路集中在:如何减少网络地址。于是IP网络地址的多重复用技术应运而生。
通过复用技术,使若干物理网络共享同一IP网络地址,无疑将减少网络地址数。 子网编址(subnet addressing)技术,又叫子网寻径(subnetrouting),英文简称subnetting,是最广泛使用的IP网络地址复用方式,目前已经标准化,并成为IP地址模式的一部分。
一般的,32位的IP地址分为两部分,即网络号和主机号,我们分别把他们叫做IP地址的“网间网部分”和“本地部分”。子网编址技术将本地部分进一步划分为“物理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如图: 网间网部分物理网络主机 网间网部分.本地部分 其中“物理网络”用于标识同一IP网络地址下的不同物理网络,既是“子网”。
(2)子网掩码IP协议标准规定:每一个使用子网的网点都选择一个32位的位模式,若位模式中的某位置1,则对应IP地址中的某位为网络地址(包括网间网部分和物理网络号)中的一位;若位模式中的某位置0,则对应IP地址中的某位为主机地址中的一位。例如位模式: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中,前三个字节全1,代表对应IP地址中最高的三个字节为网络地址;后一个字节全0,代表对应IP地址中最后的一个字节为主机地址。
这种位模式叫做子网模(subnet mask)或“子网掩码”。 为了使用的方便,常常使用“点分整数表示法”来表示一个IP地址和子网掩码,例如B类地址子网掩码(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
我的可能多了点,希望你能看完:IP地址与网络分类(1)IP地址不同的物理网络技术有不同的编址方式;不同物理网络中的主机,有不同的物理网络地址。
网间技术是将不同物理网络技术统一起来的高层软件技术。网间技术采用一种全局通用的地址格式,为全网的每一网络和每一主机都分配一个网间地址,以此屏蔽物理网络地址的差异。
IP协议提供一种全网间通用的地址格式,并在统一管理下进行地址分配,保证一个地址对应一台网间主机(包括网关),这样物理地址的差异被IP层所屏蔽。IP层所用到的地址叫做网间地址,又叫IP地址。
它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统一网络内的所有主机使用相同的网络号,主机号是唯一的。IP地址是一个32为的二进制数,分成4个字段,每个字段8位。
(2)三类主要的网络地址 我们知道,从LAN到WAN,不同种类网络规模相差很大,必须区别对待。因此按网络规模大小,将网络地址分为主要的三类,如下: A类:0 1 2 3 8 16 24 3 1 0网络号主机号B类:1 0网络号主机号 C类:1 1 0网络号主机号 A类地址用于少量的(最多27个)主机数大于216的大型网,每个A类网络可容纳最多224台主机;B类地址用于主机数介于28~216之间数量不多不少的中型网,B类网络最多214个;C类地址用于每个网络只能容纳28台主机的大量小型网,C类网络最多221个。
除了以上A、B、C三个主类地址外,还有另外两类地址,如下: D类:1 1 1 0多目地址 E类:1 1 1 1 0留待后用 其中多目地址(multicast address)是比广播地址稍弱的多点传送地址,用于支持多目传输技术。E类地址用于将来的扩展之用。
(3)TCP/IP规定网络地址 除了一般地标识一台主机外,还有几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特殊形式。 *广播地址 TCP/IP规定,主机号全为“1”的网络地址用于广播之用,叫做广播地址。
所谓广播,指同时向网上所有主机发送报文。 *有限广播 前面提到的广播地址包含一个有效的网络号和主机号,技术上称为直接广播(directed boradcasting)地址。
在网间网上的任何一点均可向其他任何网络进行直接广播,但直接广播有一个缺点,就是要知道信宿网络的网络号。 有时需要在本网络内部广播,但又不知道本网络网络号。
TCP/IP规定,32比特全为“1”的网间网地址用于本网广播,该地址叫做有限广播地址(limited broadcast address)。 *“0”地址 TCP/IP协议规定,各位全为“0”的网络号被解释成“本”网络。
*回送地址 A类网络地址127是一个保留地址,用于网络软件测试以及本地机进程间通信,叫做回送地址(loopback address)。无论什么程序,一旦使用回送地址发送数据,协议软件立即返回之,不进行任何网络传输。
TCP/IP协议规定,一、含网络号127的分组不能出现在任何网络上;二、主机和网关不能为该地址广播任何寻径信息。由以上规定可以看出,主机号全“0”全“1”的地址在TCP/IP协议中有特殊含义,不能用作一台主机的有效地址。
二、子网掩码(1)子网TCP/IP网间网技术产生于大型主流机环境中,它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是当初的设计者们始料未及的。网间网规模的迅速扩展对IP地址模式的威胁并不是它不能保证主机地址的唯一性,而是会带来两方面的负担:第一,巨大的网络地址管理开销;第二,网关寻径急剧膨胀。
其中第二点尤为突出,寻径表的膨胀不仅会降低网关寻径效率(甚至可能使寻径表溢出,从而造成寻径故障),更重要的是将增加内外部路径刷新时的开销,从而加重网络负担。 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新的技术,以应付网间网规模增长带来的问题。
仔细分析发现,网间网规模的增长在内部主要表现为网络地址的增减,因此解决问题的思路集中在:如何减少网络地址。于是IP网络地址的多重复用技术应运而生。
通过复用技术,使若干物理网络共享同一IP网络地址,无疑将减少网络地址数。 子网编址(subnet addressing)技术,又叫子网寻径(subnetrouting),英文简称subnetting,是最广泛使用的IP网络地址复用方式,目前已经标准化,并成为IP地址模式的一部分。
一般的,32位的IP地址分为两部分,即网络号和主机号,我们分别把他们叫做IP地址的“网间网部分”和“本地部分”。子网编址技术将本地部分进一步划分为“物理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如图: 网间网部分物理网络主机 网间网部分.本地部分 其中“物理网络”用于标识同一IP网络地址下的不同物理网络,既是“子网”。
(2)子网掩码IP协议标准规定:每一个使用子网的网点都选择一个32位的位模式,若位模式中的某位置1,则对应IP地址中的某位为网络地址(包括网间网部分和物理网络号)中的一位;若位模式中的某位置0,则对应IP地址中的某位为主机地址中的一位。例如位模式: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中,前三个字节全1,代表对应IP地址中最高的三个字节为网络地址;后一个字节全0,代表对应IP地址中最后的一个字节为主机地址。
这种位模式叫做子网模(subnet mask)或“子网掩码”。 为了使用的方便,常常使用“点分整数表示法”来表示一个IP地址和子网掩码,例如B类地址子网掩码(11111111 11111111 111111。
不要以为一个IP地址就是一台计算机.
端口可分为3大类:
1) 公认端口(Well Known Ports):从0到1023,它们紧密绑定于一些服务。通常这些端口的通讯明确表明了某种服务的协议。例如:80端口实际上总是HTTP通讯。
2) 注册端口(Registered Ports):从1024到49151。它们松散地绑定于一些服务。也就是说有许多服务绑定于这些端口,这些端口同样用于许多其它目的。例如:许多系统处理动态端口从1024左右开始。
3) 动态和/或私有端口(Dynamic and/or Private Ports):从49152到65535。理论上,不应为服务分配这些端口。实际上,机器通常从1024起分配动态端口。但也有例外:SUN的RPC端口从32768开始。
★什么是IP地址
所谓IP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的一个32bit地址。
按照TCP/I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协议)协议规定,IP地址用二进制来表示,每个IP地址长32bit,比特换算成字节,就是4个字节。例如一个采用二进制形式的IP地址是“”,这么长的地址,人们处理起来也太费劲了。为了方便人们的使用,IP地址经常被写成十进制的形式,中间使用符号“.”分开不同的字节。于是,上面的IP地址可以表示为“10.0.0.1”。IP地址的这种表示法叫做“点分十进制表示法”,这显然比1和0容易记忆得多。
●注意●
有人会以为,一台计算机只能有一个IP地址,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可以指定一台计算机具有多个IP地址,因此在访问互联网时,不要以为一个IP地址就是一台计算机;另外,通过特定的技术,也可以使多台服务器共用一个IP地址,这些服务器在用户看起来就像一台主机似的。
[网络]ip地址与子网掩码 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设置,是每个网管必须具备的网络基础知识,只有理解了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真正含义,才能得心应手的管理一个网络。
我们要想理解IP地址与子网掩码的真正应用,首先要理解IP地址与子网掩码的常识。 由于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是二进制,因此IP地址与子网掩码也不例外了。
要想学会如何计算子网掩码,也要学会十进制与二进制的换算。最简单的方法是用Windows的计算器,在科学型中,选择十进制,输入一个数字,然后点击二进制,该数字就会换算成二进制了。
一、IP地址的常识: 1、IP地址的作用:IP地址用于标识主机的地址,一个网络是由若干台主机组成的,每台主机必须有一个全球唯一的IP地址,就像我们的生活中的电话号码一样,每部电话只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电话号码。广义上的主机可以是工作在网络中的工作站、服务器、路由器。
IP地址一般是用十进制来表示的,由四个数字段来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如 就是一个IP地址。
1、IP地址的组成:IP地址由两部分组成,前面一部分是是网络号,后面是主机号。网络号决定了主机所处位置的信息,相当于我们电话号码的区号,主机号才是该机器的地址。
IP地址加上子网掩码,才是该主机在网络上的真正地址。这个就与我们的电话号码一个道理,也是由区号和电话号码来组成的。
IP地址原理是基于二进制的形式,但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全部换算成了十进制,只有在计算子网掩码的时候,才用二进制的形式来表示。 2、IP地址的分类:IP地址一般分为A、B、C三类,我们以w。
x。y。
z这个IP地址为例,说明一下三类IP地址的划分:当W的数值在1-126之间的时,IP地址为A类,默认的子网掩码是 。当W数值在128-191之间时,IP地址为B类,默认的子网掩码是 。
当W的数字在192-223之间时,IP地址为C类,默认的子网掩码是 。 3、国际NIC组织的几条规定: 是为本机做环回测试保留的IP地址。
192。X。
X。X和10。
X。X。
X为局域网的保留地址。 主机位全部为1的地址是网络的广播地址 主机位全部为0的IP地址是指网络本身 4、IP地址的合理选择:使用哪一类的IP地址,就直接决定了这个子网中可以容纳的机器数量,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网络规模,选择合理的IP地址。
我们要以C类的IP地址来看一下,192。168。
1。X,最后这个数值,我们不要以十进制来分析,转换成二进制,有8个二进制数字的位置,就是要用0和1做成一个八位数的不重复的数字。
经过组合排列可以有28个不同的数字产生,由于全部为0的组合是网络本身,不能使用,全部为1的组合是广播地址,因此将会有28-2个不同的数值,也就是254个,不同的数值,这就决定了C类子网中最多可以容纳254台主机。 同样的道理,大家可以自己研究一下A类和B类的一个IP地址段,最多可以容纳多少台主机。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B类IP地址中可以容纳的主机数量为216-2台主机,A类地址中可以容纳的主机数量为224-2台主机。综合上面,我们可以总结出来一个公式,主机数量=2n-2其中N的值是主机位的位数。
二、子网掩码常识 1、子网掩码的作用:子网掩码的作用就是判断两个需要通信的主机是否需要经过网络转发,如果两个要通信的主机在同一个子网内,就可以直接通信,如果两个需要通信的主机不在同一个子网内,则需要寻找路径进行通讯了。通俗的说,我自己的电话是021- ,我朋友的电话是010- 8,我们两个人要通信,我先要看一下我们两个的电话是不是在同一个区间(相当于子网掩码中的子网),结果不在一个区间,我要打他的电话,肯定要加上区号了,也就是要通过转发了。
2、子网掩网的组成:子网掩码其实还是一个IP地址,ABC三类IP地址都有默认的子网掩码,请大家在使用的时候,不要随意更改。我们可以将 这个子网掩码换算成二进制的是这样的: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在子网掩码中,网络位用1来表示,主机位用0来表示。
只要网络位相同,那么两个子网间就可以通讯了,这就是判断两个需要通信的主机是否在一个子网中的依据。 三、子网掩码的高级应用--合理选择IP地址和子网掩码 IP地址属于哪一类,就决定了在这一个子网中,可以容纳的主机数量。
通过修改子网掩网,可以改变一个子网中可容纳的机器数量,并优化自己网络的通讯性能更高。 一个网络中,使用哪一类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表面上看来没有什么关系,实际上,如果子网掩码选择不当,可能会引起广播风暴,降低网络性能。
我们以一个实例来分析一下:我们的机器IP地址为192。 168。
0。X网段的,我们没有用默认的子网掩码 ,而是选择了 这个作为子网掩码。
我们将子网掩码换算成二进制后是: 11111111。11111111。
00000000。00000000,在进行网络通信的时候,由于主机位占用了16位,数据广播的范围会扩大,因此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广播信息,降低网络的通讯性能。
如何为自己的网络选择一个IP地址段和配套的子网掩码,提高我们的网络通讯性能,是我们关心的议题。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我们网络中的机器数量,打造属于自己网络的子网掩网。
在一般情况下,。
这是两个题目题目一:看子网掩码:255.255.240.0二进制就是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他的网络号是第三段的前四位,后面的0就全是机器码了。
简单的算一下就可以了。最小值是0000 00000001,最大值是1111 11111110换成十进制就是255.254,所以主机的最开始地址是172.16.96.1结束地址是172.16.255.254 广播地址是172.16.255.255一共有2的12次方减2个(一共有12个“0”再减去0地址和255的广播地址,4094个机器地址。
第二题:1,10个子网,说明网络位要大于10。也就是4位屏蔽位。
2,255.255.240.03,128.45.0.0/20 主机地址范围是:128.45.0.1-----128.45.15.254 128.45.16.0/20 主机地址范围是:128.45.16.1-----128.45.31.254 128.45.32.0/20 主机地址范围是:128.45.32.1-----128.45.47.254注解:看地址范围就看二进制,最小的是网络号为最小且机器码也最小的(全是0),到同网络号,地址码最大,(全是1)第1个地址的范围是:128.45.0000 0000.0000 0001到128.45.0000 1111.1111 1111,换成十进制就是上面的了。因为第三段的前四位是网络号,是不能变的,如果变了,那就不是一个网络段了。
所以,只要把后面的地址位全变成1,再换成十进制就行了。为什么只到254呢,因为255是做为广播的,不能分给某一个机器,所以就不能再算255这个了。
主机数量在题目一有算法,自己算一下就行了。希望有点帮助吧。
[编辑本段]Internet IP地址简介 IP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意思是“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
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 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
正是因为有了IP协议,因特网才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开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因此,IP协议也可以叫做“因特网协议”。
通俗的讲:IP地址也可以称为互联网地址或Internet地址。是用来唯一标识互联网上计算机的逻辑地址。
每台连网计算机都依靠IP地址来标识自己。就很类似于我们的电话号码样的。
通过电话号码来找到相应的使用电话的客户的实际地址。全世界的电话号码都是唯一的。
IP地址也是一样。 网络协议(IP)是网络上信息从一台计算机传递给另一台计算机的方法或者协议。
网络上每台计算机(主机)至少具有一个IP地址将其与网络上其他计算机区别开。当你发送或者接受信息时(例如,一个电子邮件信息或一个网页),信息被分成几个小块,称为信息包。
每个信息包都包含了发送者和接受者的网络地址。网关计算机读到了目的地址,信息包继续向前到下一个邻近的网关照例读到目的地址,如此一直向前通过网络,直到一个网关确认这个信息包属于其最紧邻或者其范围内的计算机。
最终直接进入到其指定地址的计算机。 因为一个信息被分成了许多信息包,如果必要,每个信息包能够通过网络不同的路径发送。
信息包能按照与它们发送时的不同顺序到达。网络协议(IP)仅仅是递送他们。
另外一个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才是能够将它们按照正确顺序组合回原样。 IP是一个无连接协议,这就意味着在通信的终点之间没有连续的线路连接。
每个信息包作为一个处理过的独立的单元在网络上传输,这些单元之间没有相互的联系。(信息包能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是因为TCP,明了信息中信息包顺序的面向连接协议。)
在开放的系统互连(OSI)通讯模式中IP位于第三层??网络层。 如今最广泛应用的IP版本是IPv4。
然而,IP版本6(IPv6)也已经开始使用了。IPv6为了更长的地址作准备,因此可以满足更多网络使用者的需要。
IPv6包括了IPv4的功能,任何支持IPv6信息包的服务器同样也支持IPv4信息包。 [编辑本段]IP地址查询网址: / / / [编辑本段]IP怎样实现网络互连 IP是怎样实现网络互连的?各个厂家生产的网络系统和设备,如以太网、分组交换网等,它们相互之间不能互通,不能互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们所传送数据的基本单元(技术上称之为“帧”)的格式不同。
IP协议实际上是一套由软件程序组成的协议软件,它把各种不同“帧”统一转换成“IP数据包”格式,这种转换是因特网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使所有各种计算机都能在因特网上实现互通,即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那么,“数据包” 是什么?它又有什么特点呢?数据包也是分组交换的一种形式,就是把所传送的数据分段打成 “包”,再传送出去。
但是,与传统的“连接型”分组交换不同,它属于“无连接型”,是把打成的每个“包”(分组)都作为一个“独立的报文”传送出去,所以叫做“数据包”。这样,在开始通信之前就不需要先连接好一条电路,各个数据包不一定都通过同一条路径传输,所以叫做“无连接型”。
这一特点非常重要,它大大提高了网络的坚固性和安全性。 每个数据包都有包头和包文这两个部分,包头中有目的地址等必要内容,使每个数据包不经过同样的路径都能准确地到达目的地。
在目的地重新组合还原成原来发送的数据。这就要IP具有分组打包和集合组装的功能。
在实际传送过程中,数据包还要能根据所经过网络规定的分组大小来改变数据包的长度,IP数据包的最大长度可达 65535个字节。 IP协议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那就是给因特网上的每台计算机和其它设备都规定了一个唯一的地址,叫做“IP 地址”。
由于有这种唯一的地址,才保证了用户在连网的计算机上操作时,能够高效而且方便地从千千万万台计算机中选出自己所需的对象来。现在电信网正在与 IP网走向融合,以IP为基础的新技术是热门的技术,如用IP网络传送话音的技术(即VoIP)就很热门,其它如IP over ATM、IPover SDH、IP over WDM等等,都是IP技术的研究重点。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是目前最常用到的一种通信协议,它是计算机世界里的一个通用协议。
在局域网中,TCP/IP最早出现在Unix系统中,现在几乎所有的厂商和操作系统都开始支持它。同时,TCP/IP也是Internet的基础协议。
■TCP/IP通信协议的特点。TCP/IP具有很高的灵活性,支持任意规模的网络,几乎可连接所有的服务器和工作站。
但其灵活性也为它的使用带来了许多不便,在使用NetBEUI和IPX/SPX及其兼容协议时都不需要进行配置,而TCP/IP协议在使用时首先要进行复杂的设置。每个节点至少需要一个“IP地址”、一个“子网掩码”、一个“默认网关”和一个“主机名”。
如此复杂的设置,对于一些初识网络的用户来说的确带来了不便。不过,在Windows NT中提供了一个称为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的工具,它可自动为客户机分配连入网络时所需的信息,减轻了联网工作上的负担,并避免了出错。
当然,DHCP所拥有的功能必须要有DHCP服务器才能实现。 同IPX/SPX及其兼容协议一样,TCP/IP也是一种可路由的协议。
但是,两者存在着一些差别。TCP/IP的地址是分级的,这使得它很容易确定并找到网上的用户,同时也提高了网络带宽的利用率。
当需要时,运行TCP/IP协议的服务器(如Windows NT服务器)还可以被配置成TCP/IP路由器。与TCP/IP不同的是,IPX/SPX协议中的IPX使用的是一种广播协议,它经常出现广播包堵塞,所以无法获得最佳的网络带宽。
//////// ■Windows 95/98中的TCP/IP协议。Windows 95/98的用户不但可以使用TCP/IP组建对等网,而且可以方便地接入其它的服务器。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Windows 95/98工作站只安装了TCP/IP协议,它是不能直接加入Windows NT域的。虽然该工作站可通过运行在Windows NT服务器上的代理服务器(如Proxy Server)来访问Internet,但却不能通过它登录Windows NT服务器的域。
如果要让只安装TCP/IP协议的Windows 95/98用户加入到Windows NT域,还必须在Windows 95/98上安装NetBEUI协议。 ■TCP/IP协议在局域网中的配置。
在提到TCP/IP协议时,有许多用户便被其复杂的描述和配置所困扰,而不敢放心地去使用。其实就局域网用户来说,只要你掌握了一些有关TCP/IP方面的知识,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
●IP地址基础知识。前面在谈到IPX/SPX协议时就已知道,IPX的地址由“网络ID”(NetWork ID)和“节点ID”(Node ID)两部分组成,IPX/SPX协议是靠IPX地址来进行网上用户的识别的。
同样,TCP/IP协议也是靠自己的IP地址来识别在网上的位置和身份的,IP地址同样由“网络ID”和“节点ID”(或称HOST ID,主机地址)两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IP地址用32位(bit)二进制数组成,每8位(1个字节)为一个段(Segment),共4段(Segment1~Segment4),段与段之间用“.”号隔开。
为了便于应用,IP地址在实际使用时并不直接用二进制,而是用大家熟悉的十进制数表示,如192.168.0.1等。IP地址的完整组成:“网络ID”和“节点ID”都包含在32位二进制数中。
目前,IP地址主要分为A、B、C三类(除此之外,还存在D和E两类地址,现在局域网中这两类地址基本不用,故本文暂且不涉及),A类用于大型网络,B类用于中型网络,C类一般用于局域网等小型网络中。其中,A类地址中的最前面一段Segment1用来表示“网络ID”,且Segment1的8位二进制数中的第一位必须是“0”。
其余3段表示“节点ID”;B类地址中,前两段用来表示“网络ID”,且Segment1的8位二进制数中的前二位必须是“10”。后两段用来表示“节点ID”;在C类地址中,前三段表示“网络ID”,且Segment1的8位二进制数中的前三位必须是“110”。
最后一段Segment4用来表示“节点ID”。 值得一提的是,IP地址中的所有“网络ID”都要向一个名为InterNIC(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申请,而“节点ID”可以自由分配。
目前可供使用的IP地址只有C类,A类和B类的资源均已用尽。不过在选用IP地址时,总的原则是:网络中每个设备的IP地址必须唯一,在不同的设备上不允许出现相同的IP地址。
表1列出了IP地址中的“网络ID”的有关属性,“节点ID”在互不重复的情况下由用户自由分配。其实,将IP地址进行分类,主要是为了满足网络的互联。
如果你的网络是一个封闭式的网络,只要在保证每个设备的IP地址唯一的前提下,三类地址中的任意一个都可以直接使用(为以防万一,你还是老老实实地使用C类IP地址为好)。 ●子网掩码。
对IP地址的解释称之为子网掩码。从名称可以看出,子网掩码是用于对子网的管理,主要是在多网段环境中对IP地址中的“网络ID”进行扩展。
举个例子来说明:例如某个节点的IP地址为192.168.0.1,它是一个C类网。其中前面三段共24位用来表示“网络ID”,是非常珍贵的资源;而最后一段共8位可以作为“节点ID”自由分配。
但是,如果公司的局域网是分段管理的,或者该网络是由多个局域网互联而成,是否要给每个网段或每个局域网都申请分配一个“网络ID”呢?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27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