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畎quǎn亩 傅说yuè 胶鬲gé 拂bì士
2.解释下面加点词。
(1)委而去之 委:放弃。去:离开。
(2)寡助之至 至:极点。
(3)天下顺之 顺:归顺,服从。
(4)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任用,选拔。
(5)苦其心志 苦:使……苦恼。
(6)人恒过 恒:常常。
(7)而后作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8)而后喻 喻:明白,了解。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亲戚畔之 畔通叛 解释为背叛
(2)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 解释为增加
(3)衡于虑 衡通横 解释为梗塞,不顺
(4)人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 解释为辅佐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提出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3)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作战就一定胜利。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到这样的人身上。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忍,增加他尚未具备的才干。
(6)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人们才会懂得忧患使人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第二段。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
2.《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两章》重点字词、重点句子、文学常识全面概括了本课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包括重点字词、重点句子、文学常识等部分,这些知识点在考试中出现的机率比较大。如果您对即将要来的语文考试没有把握,且不知道从何复习时,初中语文知识点总将是您不二的选择。
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畎quǎn亩 傅说yuè 胶鬲gé 拂bì士2.解释下面加点词。(1)委而去之 委:放弃。
去:离开。(2)寡助之至 至:极点。
(3)天下顺之 顺:归顺,服从。(4)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任用,选拔。
(5)苦其心志 苦:使……苦恼。(6)人恒过 恒:常常。
(7)而后作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8)而后喻 喻:明白,了解。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亲戚畔之 畔通叛 解释为背叛(2)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 解释为增加(3)衡于虑 衡通横 解释为梗塞,不顺(4)人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 解释为辅佐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提出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3)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作战就一定胜利。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到这样的人身上。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忍,增加他尚未具备的才干。
(6)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样人们才会懂得忧患使人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默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第二段。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
2.《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两章》重点字词、重点句子、文学常识全面概括了本课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包括重点字词、重点句子、文学常识等部分,这些知识点在考试中出现的机率比较大。如果您对即将要来的语文考试没有把握,且不知道从何复习时,初中语文知识点总将是您不二的选择。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
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3.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义,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教材分析:重点:目标1、2难点:目标中对第四段论证的理解教具:预习指导:1.自读两篇文章各2次以上,注意断句及个别字读音2.结合注释,粗识大意3.搜集有关孟子及《孟子》的简要知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关于西路军胜利的原因的论述,从而得出“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结论,唤起学生的共识,然后导入本课。
二、了解预习情况后,指名诵读有关注释,简介孟子和《孟子》(2)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
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1.指名二人接力诵读全文,正音后齐诵二遍,再由教师范读课文(5)正音:“夫”,fu,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
“粟”,su,谷子,与“栗”区别。2.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可交流)逐段疏通文句并逐句翻译(问题一二)(10)3.教师巡视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一些古今异义词)“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固国”的“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的“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寡助之至”的“之”动词,作“到”讲“畔”:“叛”的通假字,背叛。4.指名6人串讲课文(一读一译),师生共同订正(5)5.齐读课文(1)三、分析课文1.学生分组讨论下列问题:(问题三四五)(6)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难度较大,教师可视情况作以讲解)2.教师巡视解疑,并进行调控3.抽样提问后其他学生补充,教师评价总结(15)附参考答案:1)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
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
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人的印象极其深刻。
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2)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
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
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
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几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注意下列词语:“故曰”,在文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归纳:第4段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四、布置作业:1.A类:熟读并诵课文2.B类:默写课文3.A类:完成《掌握语文》P 之 。
课题:孟子二章(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掌握名词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2.正确理解并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人才要在艰苦中造就,从而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初三的生活教材分析:重点:目标1难点:目标2教具: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提问(2)指名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导入新课(2)1)提问学生孟子的政治主张,后引导回顾《孟子》的主要内容,引出孟子的“个人修养”的主张,从而进入课文情境2)教师指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是反映孟子个人修养、对人生态度的代表作。本文选自《孟子 告子下》三、检查预习:(1)指名概述本文所讲的大致意思(中下生)四、讲析课文1.范读课文。
《孟子》两章——教案设计 (复习内容和翻译都在里面)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懂得“义重于生”,反对见利忘义;使学生正确理解“与民同乐”,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比喻和对比写法,领会其妙处。 (三)掌握文言词语“欲、患、蹴、屑、由、宫、向、身、举、疾、蹙、王,甚、今、以、其、诸,得、直、田,可得、有以、何以”等。
(四)背诵《鱼我所欲也》。 二、难点、重点分析 (-)《鱼我所欲也》是如何论证的? 分析:本课文三段,可以用一个中心论点、三个分论点来简括内容:1.生和义不可得兼应舍生取义(中心论点);2.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是③至?句的结论,也是能够舍生取义的原因);3.“是心”人皆有之(是第二段的论点,也是能够舍生取义的进一步理由)34.见利忘义(指“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谓之失其本心(末段最后一句既是本段结论,也是对“是心人皆有之”的补充说明。)
从论证方法看,先用一个引喻(做文章引子的比喻)“舍鱼而取熊掌” 论证“舍生取义”,用喻证;接着先从正面:“甚生不为苟得,甚死患有不避”,再从反面:“莫甚生何不用,莫甚死何不为”来论证分论点:“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构成了对比论证;分论点和中心论点又构成因果论证;然后用“行人弗受,乞人不屑”为例子,论证“是心人皆有之”,用的是例证法;最后拿 “向”与“今”对比,显示“不辨礼义而受之”的荒谬,论证了“此之谓失其本心”,也用对比法。论证结构以第一段为例,鱼和熊掌与生和义是并列关系,接下来的正反对比是对照关系,正反句与分论点是总分关系,第一个分论点和第二个分论点是层进关系。
(二)文章采用引喻写法究竟有什么好处? 分析:喻证的共性有二:抽象的具体化(生动化),深奥的浅显化。引喻的个性是论点一经提出就已经有了根据。
(三)“独乐乐……不若与众”的比喻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分析:“独乐乐”这一比喻,由“独”不如与“人”,与“人”又与“少”不如与“众”步步推进,潜藏的结论自然是“愈众愈乐”,这就为中心论点“应与民同乐”设置了一个前提,或日用欣赏音乐作比,给中心论点提供了论据。 (四)《庄暴见孟子》的中心论点是“与民同乐”还是“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分析:文章的中心论点应是“与民同乐”,而不是“与百姓同乐,则三矣”。
理由如下:“独乐乐”的潜台词是“愈众愈乐”,既然意众愈乐,就应该与民同乐,因为民最众,自然也就最乐,这是“与民同乐”的一个理由。接下来“同乐”与“不同乐”两种结果的对比,自然显而易见,是劝说齐王应与民同乐。
最后的“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是从“与民同乐”的结果,即“王”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应与民同乐,劝导齐王与民同乐,实行仁政。 当然,孟子提倡的“与民同乐”,也仅仅是要求统治者实行“让步政策”,但不管怎样, 客观上对劳动人民还是有益的,因为仁政比暴政总要好得多。
文章先用“独乐乐”的比喻论证,最后用“与民同乐”的结果论证,但主要是中间的对比论证。理由是不仅文字的分量最多,对中心的论证也最有力。
(五)联系《鱼我所欲也》讨论归纳对比的好处及孟子的语言特色。 从行文看,《鱼我所欲也》和《庄暴见孟子》都大量运用了排比、对偶、反复的手法(如果依《修辞学发凡》所说,字数不等,结构相同的两句也属排比的话)。
排比可壮文势;对偶有均齐的乐感;反复则回环跌宕,表情强烈。总之,由于孟子大量运用上述手法,造成了雄伟的气势和回环均齐的音乐美。
(六)疑难字词释义。 1.词语。
〔欲)①希望、想要(得到)。②将要。
③欲望。 〔今)①现在。
②现代。③假如。
[甚〕①厉害、严重。②超过。
③十分,很。 〔疾〕①憎恨。
②急速。③痛。
(以上是练习中规定的词,以下是补充的。) [苟〕①苟且。
例:.故不为苟得也。②假如。
例: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 [加)①更加。例:而山不加增。
②增益、好处。例:万钟于我何加焉。
〔奉)①奉养。例:妻妾之奉。
②遵奉:例:近者奉辞伐罪。③捧。
例:相如奉壁奏秦王。 〔犹〕①犹如。
例:今之乐犹古之乐也。②尚、还。
例:犹且从师而问焉。 [举] ①全、都。
例:举欣欣然有喜色。引申为“尽”,例:杀人如不能举。
②荐举、选举。例:是以众议举宠以为督。
2.常见词汇(以下例句,课后补写)。 [无他〕没有什么,没有别的。
例: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庶几()差不多。
例:则齐其庶几乎? [有以〕有……来。例:暴未有以对也。
[不可得兼〕不能同时得到。 [舍生而取义] 舍弃生命,坚持正义。
[由是] 如是,由此。例: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3.常见句式。 〔莫甚于……] 没有什么超过……的。
例:使人之所恶臭甚于死者。 [有甚于……〕有超过……的。
例:所欲有甚于生者。 [今……于此] 假如。
例:今王田猎于此。 [直……耳〕只是……罢了。
例:直好世俗之乐耳。 〔……何如〕……怎么样。
例:好乐何如? 〔此之谓……] 这叫做……。例:此之谓失其本心。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检查背诵并导入新课。 1学生背诵《。
孟子二章知识点梳理与专项阅读 一、基础知识: 1、作家作品: 孟子,名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辩论家。
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有影响的著作。
《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是“非攻”与“兼爱”,主张和平,反对一切战争。
显然,孟子的主张带有极大的片面性,但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诸侯混战的时期,却有着积极的意义,至于课文中提及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断,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但对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 2、重点字词注音: 域民(yù)畎亩(quǎn)拂士(bì) 3、重点解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里之城 城:内城。
郭:外城。 环:围。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委而去之 委:放弃。 去:离开。
域:限制。 寡助之至 至:极点。
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畔:通“叛”,背叛。
顺:归顺,服从。 故君子有不战 君子:得道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发:起,指被任用。 畎亩:田间、田地。
举: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
士:狱官。 拂:违背。
乱:扰乱。 曾益:增加。
“曾 ”通“增”。 恒过 :经常犯错误。
衡于虑:思虑阻塞。“衡”通“横”,梗塞,不顺。
作:奋起,有所作为。 征于色 征:表现。
喻:了解。 入:在国内。
法家拂士: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拂”通“弼”,辅佐。 出:在国外。
4、重点语句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③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④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参考:《〈孟子〉两章》整体把握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这两章都是短小的议论文。
作者抓住论述的中心,以高度概括的语言作扼要的论证,观点鲜明突出,读后发人深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
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章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
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
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本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有说服力。
比如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四个并列的否定句,充分铺张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很强的说服力。 又如在阐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时,作者也是先用了三个否定的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
十五 《孟子》二章 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能力目标 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作家路遥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是漫长的,但是紧要处却只有几步。”面对生与死,义与利,是重义轻利还是见利忘义,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告诫我们要这样抉择,那就是舍生取义! (板书课题《鱼我所欲也》) 二、资料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著作,也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的名言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 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3.教师正字正音。 4.学生齐读课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学生概括本文大意 明确: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四、精读课文,疏通理解: (一)第一段: 1、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 ⑴翻译。
⑵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
⑶设喻引出中心论点,由浅入深,自然明晓。 2、生亦我所欲……故患有所不辟也。
⑴翻译。 ⑵辩证分析,从正面来论述。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⑴翻译。 ⑵假设推理,从反面来论述。
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所恶有甚于死者。 ⑴翻译。
⑵因果分析,从正面来论述。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⑴翻译。 ⑵“是心”指什么? (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点拨] 孟子是主张“性善论”的,他认为人的本心是美好的,是善良的。它包括四种“本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
⑶递进论说,升华主题。 第二课时 (二)第二段: 1、一箪食……乞人不屑也。
⑴翻译。 ⑵正面举例。
(三)第三段: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⑴翻译。 ⑵反面举例。
2、乡为身死而不受,……此之谓失其本心。 ⑴翻译。
⑵排比、对比。 (四)总结全文: 1、段意: 第一段: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
第二段:运用例证说明义重于生,舍生取义,不失本心。 第三段:再举例从反面说明功名利禄使人见利忘义,失其本心。
2、中心论点: 生,亦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 3、课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好处:深入浅出 逻辑严密 气势充沛 主题鲜明 五、赏读·延展: 分析下列各句中“义”的不同,并说出你读过这些“义”后的感受。
欣赏·感悟·表述 孟子:义我所欲也 与生俱来的一种本心——羞恶之心。 三国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士为知己者死的“仗义”。
岳飞、文天祥:凛然大义 忠君报国的“忠义”。 红岩英烈:气贯长虹、义薄云天 对党对人民对祖国坚贞不渝的信念。
六、结语: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一言,警醒几千年。多少仁人志士追随着“取义”之路,开拓了一条精忠之道。
纵使路途再漫长,也要上下求索的屈原,终因遭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怀着悲愤投入汩罗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文天祥,被囚禁狱中宁死不屈,舍身取义,留名千古。鲁迅以笔代枪,在文坛掀起千层浪,留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动人诗句。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慷慨赴难,为国捐躯。对于今天的我们,亲历生与义的重大抉择也许很难得,但我们的人生不乏选择。
我们一直在选择,谨慎地选择。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理解重点词句含义(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1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