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 小学一年级 九九乘法口诀表。
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 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 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 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 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 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 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
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5、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例:90÷5÷6=90÷(5*6) 6、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1市斤 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7、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
如:2÷5或3:6或1/3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8、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3:6=9:18 9、比例。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 a*a*a
3、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b:宽 )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 S=ah÷2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一、位置 在学习位置时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起初确定一点位置是根据规定和约定。
由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先画X轴,而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先用小括号将两个数括起来,再用逗号将两个数隔开。
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为列数和行数。 列数与行数必须是具体的数,而不能用字母如(X,5)表示,它表述一条横线,(5,Y)它表示一条竖线,都不能确定一个点。
这部分知识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可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二、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意义:1、分数乘整数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一时刷一面墙的1/4,1/5时刷一面墙的多少?求1/5的1/4是多少? 解决的方法一:用一张纸表示一面墙,折一折,这就是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解决的方法二:工作效率成*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分数乘法的算法: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化简: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关于分数乘法的计算:可在乘的过程中约分,也可将积的分子分母约分,提倡在计算过程中约分,这样简便。
约分的书写格式:把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
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特别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求倒数的方法:1、求分数的倒数是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求整数的倒数是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1的倒数是它本身。因为1*1=1 0没有倒数。
0乘任何数都得0=0*1,1/0(分母不能为0) 三、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就是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除以一个数是乘这个数的倒数,除以几就是乘这个数的几分之一。
分数除法的基本性质:强调0除外 比: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但仍读几比几。
注:10/2=5/1,表示比读5比1,19:2=5,是比值,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
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例:路程/速度=时间。
化简比: 1、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
3、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也是先化成整数比。
在分数乘法的应用部分,提倡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在图上要标出已知量和所求问题。
关键是找到单位“1”,画线段图,主要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应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这类题:先求出(或少)几,再和单位“1”(即标准量作比较)。(大数-小数)/比较标准(即单位“1”) 画线段图: (1)标出已知和未知。
(2)分析数量关系。 (3)找等量关系。
(4)列方程。 注: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连比如:3:4:5读作:3比4比5 无论是折纸实验,还是画线段图,实际上都是图形语言揭示分数除法计算过程的几何意义。 在学习这些知识,分数乘除法,比的知识,运用了类比的数学方法(相似与变式)。
另外数据简单,降低探究、理解算理难度,便于口算,整个推理过程处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内。 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黄金分割点,最美的点。 A C B AC:AB=CB:AC 主持站在舞台上,他站在舞台上的黄金分割点处效果最好。
常用来做判断的: 一个数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 一个数除以1,商等于被除数。
一个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 四、圆 圆的面积推导,用逐渐逼近的转化思想。
把一个圆等分(偶数份)成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像越接近长方形。 体现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思想,应用转化思想。
化新为旧,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 面积相同时,长方形的周长最长,正方形居中,圆周长最短。
周长一定时,圆面积最大,正方形居中,长方形面积最小。
酸 硫酸 H2SO4 亚硫酸 H2SO3 盐酸 HCl 硝酸 HNO3 氢硫酸 H2S 碳酸 H2CO3 初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氢气 碳 氮气 氧气 磷 硫 氯气 (非金属单质) H2 C N2 O2 P S Cl2 钠 镁 铝 钾 钙 铁 锌 铜 钡 钨 汞 (金属单质) Na Mg Al K Ga Fe Zn Cu Ba W Hg 水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五氧化二磷 氧化钠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硅 H2O CO CO2 P2O5 Na2O NO2 SiO2 二氧化硫 三氧化硫 一氧化氮 氧化镁 氧化铜 氧化钡 氧化亚铜 SO2 SO3 NO MgO CuO BaO Cu2O 氧化亚铁 三氧化二铁(铁红) 四氧化三铁 三氧化二铝 三氧化钨 FeO Fe2O3 Fe3O4 Al2O3 WO3 氧化银 氧化铅 二氧化锰 (常见氧化物) Ag2O PbO MnO2 氯化钾 氯化钠(食盐) 氯化镁 氯化钙 氯化铜 氯化锌 氯化钡 氯化铝 KCl NaCl MgCl2 CaCl2 CuCl2 ZnCl2 BaCl2 AlCl3 氯化亚铁 氯化铁 氯化银 (氯化物/盐酸盐) FeCl2 FeCl3 AgCl 硫酸 盐酸 硝酸 磷酸 氢硫酸 溴化氢 碳酸 (常见的酸) H2SO4 HCl HNO3 H3PO4 H2S HBr H2CO3 硫酸铜 硫酸钡 硫酸钙 硫酸钾 硫酸镁 硫酸亚铁 硫酸铁 CuSO4 BaSO4 CaSO4 KSO4 MgSO4 FeSO4 Fe2 (SO4)3 硫酸铝 硫酸氢钠 硫酸氢钾 亚硫酸钠 硝酸钠 硝酸钾 硝酸银 Al2(SO4)3 NaHSO4 KHSO4 NaSO3 NaNO3 KNO3 AgNO3 硝酸镁 硝酸铜 硝酸钙 亚硝酸钠 碳酸钠 碳酸钙 碳酸镁 MgNO3 Cu(NO3)2 Ca(NO3)2 NaNO3 Na2CO3 CaCO3 MgCO3 碳酸钾 (常见的盐) K2CO3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钡 氢氧化镁 氢氧化铜 氢氧化钾 氢氧化铝 NaOH Ca(OH)2 Ba(OH)2 Mg(OH)2 Cu(OH)2 KOH Al(OH)3 氢氧化铁 氢氧化亚铁(常见的碱) Fe(OH)3 Fe(OH)2 甲烷 乙炔 甲醇 乙醇 乙酸 (常见有机物) CH4 C2H2 CH3OH C2H5OH CH3COOH 碱式碳酸铜 石膏 熟石膏 明矾 绿矾 Cu2(OH)2CO3 CaSO4•2H2O 2 CaSO4•H2O KAl(SO4)2•12H2O FeSO4•7H2O 蓝矾 碳酸钠晶体 (常见结晶水合物) CuSO4•5H2O Na2CO3•10H2O 尿素 硝酸铵 硫酸铵 碳酸氢铵 磷酸二氢钾 (常见化肥) CO(NH2)2 NH4NO3 (NH4)2SO4 NH4HCO3 KH2PO4 沉淀: 红褐色絮状沉淀--------Fe(OH)3 浅绿色沉淀------------Fe(OH)2 蓝色絮状沉淀----------Cu(OH)2 白色沉淀--------------CaCO3,BaCO3,AgCl,BaSO4,(其中BaSO4、AgCl是不溶于 HNO3的白色沉淀,CaCO3 BaCO3是溶于HNO3 的白色沉淀),Mg(OH)2. 淡黄色沉淀(水溶液中)----S 微溶于水------------Ca(OH)2,CaSO4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 一、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我有教案,上面有,你自己找吧,选我吧。
1.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例1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例2 分数乘整数的简便算法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例3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例4 分数乘分数的简便算法 运算定律、简便计算 例5 分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例6 分数混合运算的简便计算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例1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例2 分数乘整数的简便算法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例3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例4 分数乘分数的简便算法 运算定律、简便计算 例5 分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例6 分数混合运算的简便计算 例1 倒数的意义 例2 倒数的求法 例1 分数除法的意义 例2 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例3 例4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例1 己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例2 稍复杂的己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第一小节 比的意义 第二小节 例1 比的基本性质 第三小节 例2 比的应用 认识圆 例1 用一般的物体画圆 例2 通过折圆的操作活动认识圆 用圆规画圆 例3 认识圆是轴对称图形 圆的周长 探索圆的周长公式、圆周率 例1 圆的周长的计算 圆的面积 探索圆的面积公式 例1 圆的面积计算 例2 圆形的面积计算。
小学六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1、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2、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4、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六、方程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解方程就是“唱反调” 七、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第三单元 图形变换和图案设计时,会用到:轴对称、平移和旋转。 1. 轴对称 2. 平移:关注是上下平移还是左右平移,尤其是平移了多少格 3. 旋转:关注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旋转,关注旋转的角度是多少度 4. 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和性质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25+37+63=25+(37+63) 乘法交换律 a*b*c=a*c*b 25*9*4=25*4*9 乘法结合律 a*b*c=(a*c)*b 128*3*8=(125*8) *3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加数分别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级相加。
a*(b+c)=a*b+a*c 8*(125+25)=8*125+8*25 2.37*99 =2.37* (100-1 ) =2.37*100-2.37*1 减法的运算性质 a―b―c=a-(b+c) 14.29―3.9―6.1=14.29―(3.9+6.1) 第四单元 1.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其中,比号前面的数是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是比的后项,前项÷后项=比值 2. 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 a÷b=a :b= (b≠0,除数、分母和后项不能为0) 例如:15÷25=( ):( )==( )%=( )(填小数)=( )折=( )成 再如:甲数和乙数的比是4:3,甲数是乙数的( / ),乙数是甲数的( / ),甲数是乙数的( )%,乙数是甲数的( )%,甲数比乙数多( )%,乙数比甲数少( )%。
(提示:甲数=4 乙数=3) 3. 化简比 化简比就是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也就是: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前项和后项只能有公因数1。
4. 注意:比值是一个数,而化简比结果是一个比。 例如::0.75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
5. 比的应用 重点关注:类似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28厘米,长和宽的比是4:3,求长方形的长、宽或面积。 6. 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3或1:1:2,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7. 质量单位:吨 千克 克 8. 容积单位:升 毫升 9. 体积单位: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0、人民币单位:元 角 分 1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小于0的数叫做负数。正数和负数可以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2、正数和负数可以抵消,比如:+5和-5能完全抵消;-8和+3抵消后得-5。
13、统计图有:(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14、条形统计图: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15、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16、扇形统计图:能呈现各部分与总数的百分比。
(1) 平面图形知识;(2)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3)立体图形的认识;(4)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1) 平面图形知识 ①直线、射线、线段的特点、联系与区别。
②角的特征、角的分类、角的度量方法。 ③垂直与平行。
④三角形的特征,分类(按边分、按角分)。 ⑤四边形。
每类图形的特征,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⑥圆与扇形。
圆的特征、直径、半径的特点,扇形与圆的关系。 ⑦轴对称图形。
(能画出学过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
第三学段的数学内容与第二学段的数学内容既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又在的二学段数学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产生飞跃。因此,七年级的数学老师应瞻前顾后,找出这些联系和区别,使六年级的学生平稳过渡到七年级的学习环境中。
对六七年级数学的衔接问题个人谈一点粗浅看法:一 、送六年级下册数学将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领域的内容分六快,即数和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知识,应用题,量的计量,几何初步知识和简单的统计进行整理和复习。教师要引领学生将小学阶段分散在各年级中所学到的知识,按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利用表格式、括线图、集合图等形式,进行必要的梳理、分类、整理,弄清它们之间的来龙去脉,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结构。
这样不但有利于加深理解所学知识,而且有利于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切实为升入七年级打好数学基础。二 、迎学生升入七年级,课程增多,内容加深,任课老师与学生接触少,学生一时很难适应。
有的学生因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学习松懈而掉队。总会有七年级老师责怪学生小学基础差,脑子笨,不会学习等缺点。
这就迫使七年级的老师尽快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方法、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等多方面的情况,使学生很快适宜于七年级的学习生活。作为七年级的教师应在中、小学数学知识间架起衔接的桥梁,让学生顺利的过渡。
1、再现知识结构图。七年级的数学老师,尽可能的把分布于小学里的知识内容,利用图表等形式张贴于教室内,或与学生一起重新绘制知识结构图,采用多种方法与形式,使同学们在脑子里再现小学阶段学过的知识,加深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巩固。
2、数与代数方面。〈1〉负数的引进。
负数的引进是学生对“数”认识的一次飞跃。教师要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多举一些实例,从发现中把负数引进。
使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有理数的分类。〈2〉对乘方的理解。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 与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a 出发,再次理解 a 与a 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研究乘方。
〈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在小学见过的是一些简单方程,像2x=50 、3x+1=4等。探究一元一次方程,学生要打好用字母表示数、式的基础,实现从具体数到抽象数,从数及其运算在转入式及其运算的飞跃。
在具体教学中,即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好用字母表示数和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又要注意挖掘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联系。如,对整数与整式、分数与分式、有理数与有理式、等式与方程、方程与不等式等等,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别,在知识间架起衔接的桥梁,从而抓好知识间的过渡。
由于引进了用字母表示数和式,同学们的一般思维比较顺畅,可以使未知数与已知数共同组成一个等式(即方程)。所要区别的是方程的应用:小学里列式(或解方程)解题的思考是以综合为主,即从已知出发推得未知,而七年级列方程应用题则是抓住等量关系,以分析为主,教师要通过比较它们的差异,使学生体会到新方程的长处。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小学数学中学生已经获得的有关知识和能力,搭好新旧知识之间的桥,帮助学生渡过从解简易方程到解一元一次方程。3、空间与图形方面。
认知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要从生活中的物体入手。七年级的教师在讲有关内容时,尽量指导学生巩固小学阶段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概念与特征,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分类。
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索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线段和角。最后在适时地进行概念分类、归纳、揭示相近或同类概念的异同,使学生条理清楚,概念清晰,逐步形成较完整的概念体系,为以后学习平面几何奠定学习基础。
三、衔接以上所论述六年级的“送”与七年级的“迎”侧重于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衔接,在此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衔接略作简述。1、暑假作业的布置。
小学毕业后往往没有暑假作业。部分小学毕业班的老师存有解脱的心理倾向,对学生暑假的学习生活也不作过多的要求,加上小学生的自觉性低,自学能力差,部分学生暑假虚度了光阴,再加上同学们对文化知识的遗忘,暑假开学升入七年级时文化水平就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所以六年级毕业班的老师如果能邀请七年级的老师来给学生布置语文、数学、英语等作业(包括复习与预习、课内与课外),来充实学生的暑假学习生活,以引起学生对暑假学习的重视,为升入七年级做好准备。2、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
从小学到中学,随着课程的增多,老师授课艺术的不同,七年级的老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如何听课做笔记,如何搞知识小结,习题归类,以及作业的书写格式,做题规范等等。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读数学书,大家都知道,课前读书能使学生找出疑点,抓注重点;课后读书能弥补课堂上探索知识时的不足,还能深化所学知识。
再次要教会学生如何订正错题,怎样写单元小结,逐步在较高的层次上会知识概括等等。使七年级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个良好的开端。
3、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刚刚踏。
位置:看图 对称轴 (横轴,竖轴) 看例子 分数乘法: 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分数乘分数,应该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适用。
倒数的认识:乘积是 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子分母交换位置,找到一个数的倒数。
分数除法: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比和比的应用: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比的后项不可以是0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整数可以看成一个特殊的分数,所以不管被除数、除数是整数还是分数,计算方法都是一样的。
除以一个数(0除外),就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圆: 圆心用O表示。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和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长度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1/2。
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都是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只有一条对称轴。 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尖的距离作为半径。
圆的周长: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 pai 表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 公式: 圆的面积: 把圆分成若干(偶数)等份,剪开后,用这些近似等腰三角形的纸片,拼成一个接近长方形、近似平行四边形 圆的面积公式: 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来暖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一个圆的周长等于它的直径乘pai 百分数: 百分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直接写成小数。 百分数可以化成最简分数。
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 一成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就是10%。
三成五就是十分之三点五,改成百分数就是35%(注意大写和小写) 分数应用题: 1、一、读题理解题意,找出单位“1”,二、画出线段图,三、列出等量关系,四、根据等量关系列式解答。 2、比谁,谁就做分母。
3、不好理解的数量关系就用方程。 4、答要写完整,注意写单位名称。
注意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意义 五、百分数 百分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所涉及问题基本和分数问题相同,但是要乘100%,%号的写法两个0要小写,不要与百分数前面的数混淆。 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互化。
百分数化小数,去掉百分号,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可以了。 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添上百分号。
小数化成分数,移动小数点位置变为整数做分子,分母变成10、100、1000……,再化简。分数化成小数,用除法,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分数化成百分数: 1、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分母扩大或者缩小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形式,这种方法简便,但有局限性。 2、利用分数除法把分数化成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除不尽的情况结果保留三位小数三位小数,因此分子除以分母的商要算到小数第四位,四舍五入后,近似商取三位数。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这种方法适用范围广。 百分数化成分数,写成分数形式,再约分。
分数表是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关系,没有单位。 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也叫百分率或者百分比。
一般来讲,出勤率、成活率、合格率、正确率能达到100%,出米率、出油率达不到100%,完成率、增长了百分之几等可以超过100%。 一般出粉率在70、80%,出油率在30、40%。
六、统计 条形统计图可以知道每个数量的多少。折现统计图可以知数量的增减,扇形统计图可以知道部分和总量的关系。
七、数学广角 研究中国古代的鸡兔同笼问题。 1、用表格方式解决有局限性,数目必须小,例: 头数 鸡(只)兔(只)腿数 35 1 34 35 2 33 35 3 32 …… (逐一列表法、腿数少小幅度跳跃、腿数多大幅度跳跃、跳跃逐一相结合、取中列表) 2、用假设法解决 (1) 假如都是兔 (2) 假如都是鸡 (3) 假如它们各抬起一条腿 (4) 假如兔子抬起两条前腿 (5)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
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
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3、用代数方法解(一般规律) 整数、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结构类型 (一)求甲是乙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解法:甲数除以乙数 例:校园里有杨树40棵,柳树有50棵,杨树的棵树占柳。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 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 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
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 (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5、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例:90÷5÷6=90÷(5*6) 6、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1市斤 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7、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
如:2÷5或3:6或1/3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8、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3:6=9:18 9、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10、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如3:χ=9:18 11、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如:y/x=k( k一定)或kx=y 12、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34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