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朋友,药物植物学知识如下:药用植物学:植物形态解剖学和植物系统分,是利用植物形态解剖学和植物系统分类学的知识与方法,来研究药用植物的一门科学。
狭义上是指研究人类传统的或民间的有关利用植物防病治病等方面知识的一门学科。广义还涉及植物药的种类鉴定、传统分类、编目,以及活性成分的分享提取、药理学研究等。
药用植物学的基本内容分为植物形态解剖学和植物系统分类学两大部分。植物形态解剖学部分主要讲述植物的细胞、植物的组织及种子植物的器官等;植物的系统分类部分主要讲述植物分类的原理和方法、植物进化系统、各类群的特征及其主要药用植物等。
研究内容1.研究鉴定中药的原植物种类,确保药材来源的准确性。在常用的中药中,多品种、多来源、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比较普遍。
整理中药复杂品种,逐步做到一药一名,保证来源真实。2.调查研究药用植物资源,为合理扩大利用和保护资源奠定基础。
在开发利用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避免和消除环境污染。作为药学工作者,必须具有此方面的观念和知识。
3.利用学科规律,不断寻找及开发新的药用资源。利用植物亲缘关系相近,往往含有相似的活性成分这一规律为线索,去寻找新的药物资源。
4.利用植物生物技术,扩大繁殖濒危物种、活性成分含量高物种和转基因新物种。希望回答能够帮助到你,以上回答 仅供参考。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絮轻烟pr
绪论
一、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研究内容:药用植物学是运用植物学的知识与方法来研究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包括其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等内容的一门学科。
任务:1.研究鉴定来自于植物的生药基源,确保来源的准确性
2.资源调查与文献考证,合理利用与保护药用植物资源
3.根据植物亲缘关系与新技术,寻找并扩大新药源
二、我国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简史和趋势
1.《神农本草经》——东汉,第一部有史料记载的本草著作,收载药物365种,其中药用植物237种。
2.《新修本草》——唐代,李绩、苏敬,由官方颁布,习称“唐本草”,世界古代首部药典,收载药物约850种,新增不少外来药用植物。
3.《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最著名古代本草著作,药物1892种,附方11000余个,新增药物374种,全面总结16世纪以前我国人民认、采、种、制、用药的经验。
4.2015版药典6月5日发布,12月1日起实施。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考小题)
1)植物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研究植物细胞的构造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极限不小于0.2μm,有效放大倍数一般不大于1600倍。光镜下看到的结构称为显微结构。要观察更细微的结构,则需要用电子显微7)9②二年生草本(越年生草本):当年萌发,越过一个冬季,次年开花结实主要构造有:周皮、皮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髓和射线叶鞘:叶柄基部或叶柄全
《药用植物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药用植物学 Pharmaceutical Botany 课程编码:10304016 学时与学分: 54学时/3学分 (其中实验:18学时)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方向):制药工程专业、药学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药用植物学是用植物学的知识的方法来研究具有防治疾病和保健作用的植物的一门学科,是中药学、中药资源学、药学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基本内容分为植物的显微结构、植物器官的形态两部分。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任课教师结合介绍国内外研究药用植物学的新成果和新进展,为学习有关专业课和继承发展我国中药学事业奠定良好基础。 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实验、野外实习。
本课程是一门实际性较强的学科,课堂教学要求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注重启发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充分利用标本、模型、图表、切片等教具,以及利用幻灯、投影仪等教学设备,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充分重视实验课,训练学生掌握实验技术,培养严格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总教学时数为54学时,讲课与实验比例为36:18。
二、基本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 绪论 (1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药用植物学的含义,性质和特点及其在中药专业的地位和作用。 【熟悉】药用植物学的内容和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了解】了解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 1. 药用植物学的含义、任务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2. 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简史。学习药用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 课堂教授,自学。 上篇 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结构 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 (7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
【熟悉】显微鉴别的主要内含物和细胞壁特化的显微化学反应。 【了解】植物细胞的超微结构和细胞的分裂。
教学内容 1. 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 2. 细胞内含物和生理活性物质。
3. 细胞壁的结构和特化。 4. 植物细胞的分裂及染色体、单倍体等与药用植物育种的关系,以及与植物分类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配合挂图、幻灯、模型、实物标本,实验,自学。 第二章 植物的组织 (8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组织类型、结构特征和分布。
【熟悉】分生组织、基本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和分泌组织的结构类型。 【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含义及其在药学上的应用。
教学内容 1. 植物组织的含义和分类: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的特征、类型和功能。 2. 维管束及其类型。
3. 组织培养的含义和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配合挂图、幻灯、实物标本,实验,自学。
第三章 植物的器官 第一节 根 (3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根的形态特征和根的类型。 【熟悉】根的初生构造和次生构造。
【了解】了解根的异常构造。 教学内容 1. 根的形态和类型(定根、不定根),根系的类型(直根系、须根系)。
2. 根的变态(储藏根、支持根、气生根、攀援根、水生根和寄生根)。 3. 根的内部构造:根尖的构造,根的初生构造,次生构造和异常构造。
侧根的形成。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配合幻灯、模型、实物标本,实验,自学。
第二节 茎 (6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茎的形态特征;根和茎,特别是地下茎和根的区别。地上茎的缠绕茎和攀援茎,匍匐茎和平卧茎的区别。
小块茎和块茎、小鳞茎和鳞茎的区别。 【了解】芽及其类型。
裸子植物和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特点。茎的异常构造。
【熟悉】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及各种类型的次生构造。 教学内容 1. 茎的形态特征:节,节间。
顶芽和腋芽。长枝和短枝。
叶痕,托叶痕,芽鳞和皮孔。 2. 芽的类型:定芽(顶芽、腋芽和副芽)和不定芽。
叶芽,花芽和混合芽。被芽和裸芽。
活动芽和休眠芽。 3. 茎的类型:木质茎(乔木、灌木、木质藤本)。
草质茎(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草本;草质藤本)。直立茎。
缠绕茎。攀援茎。
匍匐茎。 4. 茎的变态:地上茎变态(叶状茎或叶状枝,刺状茎或枝刺,钩状茎、茎卷须,小块茎,小鳞茎,肉质茎)。
地下茎的变态(根茎或根状茎,块茎,球茎,鳞茎)。 5. 茎的内部构造。
茎尖的构造。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和次生构造。
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的次生构造。双子叶植物根状茎的构造和异常构造。
单子叶植物茎和根茎的构造特征。裸子植物茎的构造特征。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配合幻灯、模型、实物标本,观察药圃植物,实验,自学。 第三节 叶 (3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确定叶形的原则及常见叶形、叶序。
单叶和复叶的区别。 【熟悉】双子叶植物叶的构造。
单子叶植物(禾本科)叶的构造特点。 【了解】气孔指数、栅表比和脉岛数的含义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 1. 叶的组成(叶片,叶柄,托叶)。 2. 叶片的形状(叶全形,叶端,叶基,叶缘;叶片的分裂;叶脉;叶片的质地;叶表面附属物;异形叶性)。
3. 单叶和复叶(三出,掌状,羽状,单身和复叶),叶序(互生,对生,轮生,簇生)。 4. 叶的变态(苞片,小苞片,总苞片,鳞叶,刺状叶,卷须叶,捕虫叶等)。
5. 叶组织构造:双子叶植物叶的一般构造,单子叶。
药用植物学的基本内容分为植物形态解剖学和植物系统分类学两大部分。植物形态解剖学部分主要讲述植物的细胞、植物的组织及种子植物的器官等;植物的系统分类部分主要讲述植物分类的原理和方法、植物进化系统、各类群的特征及其主要药用植物等。
《药用植物学概论》的教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理论部分为54学时和实验实训部分为36学时。
理论部分又分为①种子植物形态解剖部分和②系统分类部分。 在种子植物形态解剖部分中,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细胞显微结构特征;组织的类型和细胞特点;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形态和解剖结构特点。
并通过实验,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和使用,识别细胞、各类组织的结构和特征,器官的主要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特征,徒手切片、染色、临时装片等方法和技术。掌握生物绘图的方法。
了解石蜡制片技术。 在系统分类部分讲授各大类群植物时,重点讲授各类群的特征,同时应注意有关类群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获得较完整的系统分类概念。
讲授各类及各门植物的特征和分类时,要分清主次,做到重点突出,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学,有些代表植物放在实验课中讲授和观察来代替课堂讲授。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各大类群,重点科、属及其特征,分布,药用情况;了解各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
同时,也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的名词术语,基本概念,熟记若干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科属种的拉丁学名。 实验实训部分又分为实验教学、野外实训教学和职业岗位技能培训教学为主的实践课程体系,实验实训课时由原来的12学时增加到36学时。
药用植物学实验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显微实验主要安排在生物学实验室内,让学生学会使用普通生物显微镜和体视显微镜(解剖镜)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各种临时显微标本片的制作、腊叶标本的制作。 第二部分:形态实验主要安排在药用植物园,分类学实验安排在药用植物园、标本中心。
在药用植物园、标本中心内通过观察药用植物,加深印象,认识每一种常用药用植物;通过解剖花、掌握植物分类的要点、物候学观察,了解药用植物的生长规。利用药用植物腊叶标本,按照分类系统排列。
通过分科、分属腊叶标本的观察,系统地掌握药用植物分类学方法,并熟悉一些重要药用植物类群的特点,为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部分药用植物组织培养主要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学生。
药用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主要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进行。在这里学生主要学习如何配置药用植物培养基、制作棉花塞、灭菌消毒以及接种技术。
在校内实践基地里,从药用植物组织培养到药用植物的育苗,再到药用植物的种植这一系列的过程,都能得到很好的实践训练。在培养学生的技能方面侧重于药用资源开发。
野外教学实习环节对提高药用植物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桂林地处亚热带,气候适宜,地形复杂,造就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猫儿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完好,药用植物丰富,民风淳朴,适宜建立野外实习基地;广西植物研究所、桂林市内各大公园和“两江四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环境,这给我校药用植物专业的野外实践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认真开展药用植物的野外实习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职业岗位技能培训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侧重于药用植物组织培养、药用植物的育苗,再到药用植物的种植等方面。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的中药学专业的基本训练,具有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备、质量控制评价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熟悉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
2.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掌握中药质量鉴定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3.掌握中药药理学与毒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
4.具有中药炮制加工、制剂制备和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5.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
6.了解中药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中药学、药学、中医学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中药学、药学、中医学
主要课程: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资源学、中药化学、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分析、药事管理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22周左右。
1.什么叫药用植物 ?
药用植物是指某些全部、部分或其分泌物可以入药的植物。药用植物种类繁多,其药用部分各不相同,全部入药的,如:盖母草、夏枯草等;部分入药的,如:人参、曼陀罗、射干、桔梗、满山红等;需提炼后入药的,如:金鸡纳霜等.
2.药用植物学?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的专业基础课,是利用植物学的知识和方法来研究药用植物的形态、构造、分类以及生长发育规律的一门学科。学习并掌握好药用植物学知识和技能,将为学好中药专业以及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1.研究鉴定中药的原植物种类,确保药材来源的准确在常用的中药中,多品种、多来源、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比较普遍。
整理中药复杂品种,逐步做到一药一名,保证来源真实。2.调查研究药用植物资源,为合理扩大利用和保护资源奠定基础在开发利用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避免和消除环境污染。
作为药学工作者,必须具有此方面的观念和知识。3.利用学科规律,不断寻找及开发新的药用资源利用植物亲缘关系相近,往往含有相似的活性成分这一规律为线索,去寻找新的药物资源。
4.利用植物生物技术,扩大繁殖濒危物种、活性成分含量高物种和转基因新物种。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75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