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是音乐理论的统称,其中有很多种内容类别:基础乐理,四部和声,调式分析,复调基础等等。而初学者最开始接触的是基础乐理:涵盖基;音列、音阶、音程、调式调性、和弦、节奏,旋律、转调移调等内容。
乐理的学习有与其匹配的乐理试题,在学习过程中应多结合试题,多做多练习。相信你会有很好的收获,你如果想学习古筝,可以关注公众号“ 古筝小课堂”我在上面学到了很多古筝的乐理知识,对你也会有帮助的。
当你学习完基础乐理之后你就算摸到音乐的门了,因为大学之前所有的乐理知识都在这本《音乐理论基础》里面了。
当你进入大学开始更专业的音乐学习之后你才会发现,你已经学习过的和即将要学的都是基础知识,比如四部基础和声,调式分析,基础复调音乐,基础管弦乐配器,等等等等
古筝入门基本知识有:
1. 古筝的选择。购买古筝时应尽量选择有品牌的、有知名度的、有售后服务的一些厂家,这样对于我们古筝的品质和服务是有保障的。
2. 古筝的构造。古筝的基本构造:筝首、前岳山、琴码、面板、琴弦、后岳山、穿弦孔、筝尾。
3. 古筝的摆放。古筝的琴架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连体式琴架、一种是分体式琴架,琴架摆放时要注意高低之分,高的一方放置在前岳山位置,低的一方放置在后岳山位置。
4. 义甲的选择与佩戴。选择使用玳瑁材质的义甲。假指甲如果两面都是平面,则无所谓反正;如有一面是弧形,则需将凹面贴着指肚。胶布应缠在手指第一关节的中部,紧贴指肚,避免胶布粘在第一关节活动处,影响手指灵活,胶布缠绕手指2-3圈。
5. 古筝的坐姿。选择一张高矮合适的凳子,要求弹奏者坐在凳子上弹奏者的腰部与筝面平行,身体坐正,后背挺直;弹奏者坐凳子的前1/2,不要坐满整个凳子。身体正前方对着古筝的第一个琴码(脚码);身体离古筝大约1到2拳头的距离,两脚可以前后错开平放。
6. 分辨琴弦。在常用的古筝共有21跟琴弦,初学时一般以D调定线,弦序是按照中国传统的无声调式音阶“官、商、角、徽、羽”循环排列的,对应简谱上的“1 2 3 5 6” 。
拓展资料: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国汉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古筝的基本知识:古筝是中国最古老弹弦乐器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盛行於陕西和甘肃一带。公元前237年李斯上书秦始皇时,曾如此描述当时民间筝歌场面:“夫击瓮叩 ,弹筝搏 而歌乎鸣鸣,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 之后,筝常因此被称为“秦筝”。
筝的种类:筝有传统筝和改革筝之分。按用弦数量而区分的传统筝有:十二弦筝、十三弦筝、十四弦筝、十五弦筝、十六弦筝。河南传统十六弦筝,面板弧度大,筝体长。广东传统十六弦筝体短小。历史上各传统筝主要用丝弦,清朝中叶开始用铜弦。改革筝的种类有:上海二十一弦筝、广州十八弦筝和二十一弦筝、苏州二十一弦筝、北京二十一弦筝。
筝的构造:筝是一种多弦多柱的弹拨乐器。它的外形近似于长箱形,中间稍微突起,底板呈平面或近似于平面。筝的头部有缓缓而落的筝脚。在木制箱体的面板上张设筝弦。在每条弦下面安置码子,码子可以左右移动,用来调整音高和音质。筝的品种不一,构造也不尽相同,下面介绍的是一种二十一弦筝的构造。
筝主要由面板,底板、边板、筝头、筝尾、岳山、码子、琴钉、出音孔和筝弦等部位组成。筝的优劣取决于各部分材料质地及制作工艺的高低。筝的共鸣体由面板、底板和两个筝边组成。在共鸣体内有音桥,呈拱形,它除了共鸣效果的需要外,还起着支撑的作用。共鸣体的质量和结构对筝的音响影响很大。
古筝的质量鉴别与选购:
一、从手感和音色方面选择:
1)手感
一张已调好音的古筝,弹起来有一定的弹性,不会松松垮垮的,也不会过于绷紧。左手做上下滑音时,琴码不会走位挪动。
2)音准
古筝是一根根弦调音的,好象不会有音不准的问题。音准问题出现在左手按滑音时,左手不能或很难按滑出小三度音。弹3mi弦,左手按滑到5so,如果听力不好,可以借助电子调音器测一下这个5音是否到位。6弦按滑到1也同样检查一下。
3)音韵
古筝的最大特点是以韵补声,也就是左手在琴码左方的按、滑、吟、揉等功夫。这些都是在右手弹弦后,左手利用余音做出来的,要是余音不足,如何以韵补声?
右手弹1do弦,左手按滑到2,停在2,听一听这个2是否清晰、持续的时间是否够长。 右手弹弦,左手做回滑音。回滑音持续的时间较长,整个回滑过程能清楚听到音的变化,而且左手完成动作离弦后,仍能听到余音。
4)杂音
无论是右手弹或左手修饰时,都不应出现任何杂音。
5)发音
古筝的发音跟人说话发音一样,千差万别。有些人说话非常清楚,听起来特别舒服,像个播音员。但很多人说话都有毛病,像发音不准、声音太小、声线沙哑等。好的古筝就如同一个播音员,发音清晰、清脆明亮、音量充足、穿透力强。
古筝发音常见的毛病:声音松散、音量过小、捂着发声(像人用手捂着嘴巴说话)等。
二、用料和做工方面谈如何选购古筝。
1)用料
古筝用料大部分是木料,另有少量金属配件。
木料
古筝最重要的部位是面板。面板为桐木,桐木并不是贵价木材,但需先放置一年以上才能使用。
检查面板有否虫蛀、疤节、腐烂等;拼板处应紧密,看不出间隙;油漆不应太厚,以薄为佳;木纹清晰,高级古筝在高音区应选用木纹紧密的桐木,低音区则用木纹较疏的桐木。
至于边板、琴头、琴尾等部位,高级古筝会用红木,有些贵价古筝更会用上紫檀木。贵木头的特点是重、沉,紫檀木尤甚。如果一个古筝要价甚高,但拿到手上又觉轻飘飘的,自然不合理了。
金属配件
这些配件看似不重要,但却可以小见大。打开琴头的弦轴盒,检查弦轴是否不锈钢制品,一些偷工减料的琴在出售时已开始锈蚀了。
好的琴弦经过长时间使用才会生锈,新琴的琴弦绝不应该生锈。
2)做工
古筝是胶合成的,所以不应该发现钉子或钉孔。 把古筝放在桌上,看看是否平稳,不会出现歪斜的情形。 检查底板的穿弦孔,必须光滑易穿。
乐谱中表示音的长短的符号叫音符,在简谱中用1、2、3、4、5、6、7表示。
平时在乐谱中常见到的音符有:全音符(如5 - - - );二分音符(如5 - );四分音符(如5);八分音符(如5 )。音符相互之间的长短关系,就跟它们的名称一样:全音符=2个二分音符=4个四分音符=8个八分音符=16个十六分音符。
休止符的名称与音符名称相似,简谱中用0表示。常用的有:全休止符0000。
二分休止符00,四分休止符 0 八分休止符 0 十六分休止符 0。全休止符的长度相当于全音符。
二分休止符的长度相当于二分音符,等等。要延长某个音的时间,除了用附点之外,还常用另外的两个方法。
一个方法是用延音线把几个音高相同的音连在一起,演奏的时候,这几个音加起来奏成一个音。如:5---∣5--- 。
另一个方法是在音符的上方加一个延长号。乐谱中表示音的长短的符号叫音符,在简谱中用1、2、3、4、5、6、7表示。
平时在乐谱中常见到的音符有:全音符(如5 - - - );二分音符(如5 - );四分音符(如5);八分音符(如5 )。音符相互之间的长短关系,就跟它们的名称一样:全音符=2个二分音符=4个四分音符=8个八分音符=16个十六分音符。
休止符的名称与音符名称相似,简谱中用0表示。常用的有:全休止符0000。
二分休止符00,四分休止符 0 八分休止符 0 十六分休止符 0。全休止符的长度相当于全音符。
二分休止符的长度相当于二分音符,等等。要延长某个音的时间,除了用附点之外,还常用另外的两个方法。
一个方法是用延音线把几个音高相同的音连在一起,演奏的时候,这几个音加起来奏成一个音。如:5---∣5--- 。
另一个方法是在音符的上方加一个延长号。延长号的样子像一个眼睛 ,它表示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延长这个音的时间。
延长号也可以用在休止符上。
乐音
在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音。这些音有的听起来纤细,有的听起来粗犷。有的显得柔和,有的却显得低沉……。真可以说是千姿百态,变化无穷。音乐就是一门音的艺术'。
根据声音产生的规律,我们可以把音分成两大类:一类叫做乐音,另一类叫做噪音。乐音有固定的音高,又和谐、又好听。钢琴、电子琴、小提琴、二胡等乐器奏出的音,人们在唱歌时发出的音都属于乐音。音乐世界主要是由乐音组成的。
音名 唱名
为了称呼音乐中所使用的乐音,人们采用了七个英文字母。这七个字母的排列是从C开始,依次为CDEFGAB,这就叫音名。而在唱歌的时候,我们用do、re、mi、fa、sol、la,si来唱出乐谱上的音,这就叫唱名。音名与唱名既有联系,又具有不同的用途,各自运用于不同的场合,使用时要多加注意。
在中国民乐中有特定的调式,即五声调式,五声即:宫、商、角、徵、羽五声。
基本音级
循环使用CDEFGAB七个音名,这些以七个音名为名称的音就是基本音级。
半音 全音
音与音之间最小的音高距离叫半音,两个半音构成一个全音。在简谱中,7、1之间3、4之间是半音。
音符
乐谱中表示音的长短的符号叫音符,在简谱中用1、2、3、4、5、6、7表示。
平时在乐谱中常见到的音符有:全音符。如5 - - - 。二分音符如5 - 。四分音符如5。八分音符如5。十六分音符如5。
音符相互之间的长短关系,就跟它们的名称一样:全音符=2个二分音符=4个四分音符=8个八分音符=16个十六分音符。
休止符
乐曲中的音响并不是一直不停的,有时中间会有间断,出现无声的时间,这时,就用另一类符号——休止符来表示。休止符的名称与音符名称相似,简谱中用0表示。常用的有:全休止符0000。二分休止符00,四分休止符 0 八分休止符 0 十六分休止符 0。全休止符的长度相当于全音符。二分休止符的长度相当于二分音符,等等。
附点音符
有的音需要延长一定的时间,记谱时就在这个音符的右边点上一个小圆点,这个小圆点就叫附点。这个音符也就被称作附点音符。附点增加原来音符时值的一半。常用的附点音符有:附点四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等等。
附点休止符
知道了什么是附点音符,你也就知道什么是附点休止符了,附点休止符同样也是增加原来休止符时值的一半。
延音线 延长号
要延长某个音的时间,除了用附点之外,还常用另外的两个方法。一个方法是用延音线把几个音高相同的音连在一起,演奏的时候,这几个音加起来奏成一个音。如:5---∣5--- 。
另一个方法是在音符的上方加一个延长号。延长号的样子像一个眼睛 ,它表示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延长这个音的时间。延长号也可以用在休止符上。
变化音级
音乐中除了七个基本音级以外,还有许多把基本音级升高或降低的音,它们叫做变化音级。在念变化音级的时候,要把‘升”或‘降’字读出来,比如升4、降5等等。
为了区别于变化音级,基本音级也叫做本位音。
变音记号
把基本音级升高,降低或回复本位的记号叫做变音记号。简谱中使用的变音记号一共有五种:
升记号# 表示把基本音级升高半音。它的形状有点类似斜写的汉字‘井’。
降记号b 表示把基本音级降低半音。它的形状有点类似英文小写字母b。
重升记号x 表示把基本音级升高一个全音。它的形状似一个叉。
重降记号bb 表示把基本音级降低一个全音。它由两个降记号合在一起而成。
还原记号 表示把已经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到基本音级,也就是还原到本位音。所以还原记号也可以叫做本位号。
念重升或重降的变化音级时,同样要把‘重升’或‘重降”两个字读出来。比如'重升1'、'重降6'等。
掌握正确的方法是学好古筝的关键
一般来说,初学者要了解正确的姿势、手形、运指方向和弹奏方法。姿势以坐式为多,一般坐在琴的右侧,身体正中心对准一号琴码坐正,腰部与面板同高。身体离侧板一拳左右。双腿分开呈“稍息”状。手形为半握拳状,就像婴儿睡觉时的手形。弹奏时运指方向与筝面平行,要求义甲正面触弦,各指的弹奏方向与筝弦平面基本垂直,发力点在指关节。
丰富的表现力是学好古筝的必要条件
首先要有正确的古筝演奏技法,对于音准和节奏的正确把握以及左手揉、滑、按、颤的技巧运用。特别是传统乐曲,每个流派的风格都不一样。要想细腻地表现出各个流派的特点全都靠左手的按弦。这就要求演奏者要有较高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听辩能力。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入表演者对乐曲的理解,对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乐曲所表达内容的了解,这就要求演奏者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到这里看看
/bbs/dispbbs.asp?boardID=14&ID=4366
买一本跟我学古筝弹唱(修订版)——跟我学系列
作者: 雷欢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本书将一批优秀的歌曲运用古筝弹奏的技法,改编成古筝弹唱曲目。既不失原旋律的风格,又体现了古筝的特点,更能提高学习者的兴趣。本书从浅到深,适应于初级水平以上学习者使用。
全书共分五章。(一)古筝基础知识;(二)常用技巧,(三)弹唱曲目;(四)优秀传统筝曲及创作筝曲;(五)指法符号说明。其中弹唱曲目都使用歌曲的原调,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可根据各自的情况来选择定调。
额,这个,古筝老师应该要教吧!你可以看看这个古筝基础知识大全 古筝基础知识:右手技法 右手单指指法 1.托 演奏时大指向外拨弦,即向低音的方向拨弦。
拨弦角度以向斜下方用力为宜。且忌大指的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弯曲向斜上方用力“扣”弦。
托的动作,是通过肩臂手及假指甲自然巧妙而协调一致的运动。弹奏的手指小关节不弯曲,以大指的根部为基点,自然用力。
向斜下方拨弦。 连续托指称为“连托”。
可以用指不离弦连续托指的方法,也可用跳弹(每弹完一音手指起来再弹)的方法,前者声音连贯,后者声音结实且有助于指力的训练。 托是筝演奏法中的基本指法,它用于单音或音阶旋律下行的演奏,在“重勾劈托”以及下行“历音”等指法中也要用到托的拨弦方法。
2.劈 演奏时大指向里拨弦,指的是向高音的方向拨弦。劈的动作仍以大指连接手掌根部的关节为基点,略偏斜上方角度拨弦。
劈是托的反向指法。它常与托交替使用或连续交替使用。
在旋律中,音值较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度音依次出现时,经常采用劈托的交替指法。一般是先托后劈。
它还运用在顺弦序连续上行音的拨奏中也常配合中指食指的演奏。“重勾劈托”或“母指摇”中均包含着劈的指法。
3.抹 演奏时食指向里拨弦。抹常用于配合大指或大中二指的演奏,也用单音或上行音阶的拨弦。
“食指摇”和“三勾轮抹”指法中都包含有抹的指法。 抹单独使用时,常用大关节向斜下方拨弦。
它与其它手指配合拨弦时,由于速度和手形的限制,则采用小关节(第二、三关节)弯曲略斜上方拨弦。采用这种方法时,应注意音色的统一和触弦的灵活。
4.挑 演奏时食指向外拨弦。食指向外拨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大指依附在食指第一关节上,借助大指的辅助力量,以腕带指进行拨弦;另一种是食指依靠助力量,以腕带指进行拨弦;另一种是食指依靠自已第一、第二关节的拨动,以臂带指进行拨弦。
这两种方法都要求中、名、小三指呈自然放松而略有收缩的状态。 挑常用于单个音的演奏或下行音阶旋律的演奏;也常用于与大指配合或与大中二指相互配合的演奏。
在些综合指法中如“历音”、“反小撮”及“反重撮”中都包含有挑的拨弦指法。 5.勾 演奏时中指向里拨弦。
中指向里拨弦的动作,以中指指根第三关节为动点,带动全指向里略成斜下方的运动。应注意第一第二关节不弯曲,呈自然放松状态,同时在放松中蕴藏着一定的力量。
就是以放松为基础,并保持一定的力进行弹奏。勾的触弦角度,应始终立足于弹弦,而不是象勾子一样勾弦。
只有用斜下方的弹弦,才能取得良好的音芭和音质。 勾常用于与大指的相互配合拨弦,也常用于与大指和食指的相互配合拨弦;有时也用于音音或上行音阶旋律进行的。
在一些综合指法如“撮”、“重撮”、“重勾劈托”以及“三勾轮抹”中都包含有勾的拨弦指法。勾在筝曲中象托一样,广泛地加以使用,它是筝曲中仅次于托的一种常用指法。
6.剔 演奏时中指向外拨弦。剔不单独使用,剔常用在与大指相配合的综合指法“反撮”、“剔撮”、“反重撮”中,也用于右手“扫弦”、“剔挑”等综合指法中。
7.打 演奏时无名指向里拨弦。打常用于琶音或分解和弦的演奏。
由于无名指一般不戴假甲,将个别音用无名指的打来拨奏,以取得柔和的色对比和绵缓的音响效果。另外,在一些和弦的演奏中也包含着无名指向里拨弦的“打”的指法。
还有一种改进的指法,即用带指甲的无名指代替中指拨弦的方法,中指从演奏八度底半的位置上挪出来,用在大指与无名指所演奏的八度内其他音的拨奏上。这种改进的指法,使得八度内不仅有食指的抹、还增加了中指的勾剔。
打用于琶音的指法顺序是:由低到高用“打勾抹托”,由高到低用“托抹勾打” 。 8.摘 演奏时无名指向外拨。
右手手指的拨弦方法 右手拨弹筝弦,以大指、食指和中指为主,无名指次之,极少用小指。在重视手指的全面训练中,要特别重视大指的拨弦训练。
在筝曲,主旋律的拨奏主要靠大指来负担。 大指拨弦用大关节。
大关节指的是大指与手掌的根部边接的关节。大指用大关节拨弦容易保持斜下方的触弦角度。
这种角度,发音结实、音色较好。另外,应注意保持大指与筝弦过于垂直并略向前岳山自然倾斜的位置。
食指拨弦用小关节。指的是食指略有弯曲的第一、第二关节,以第二关节的弯曲为主。
触弦时,应避免向上扣弦的拨弦方法,并尽量使大中二指触弦的音色接过。 中指拨弦用大关节,指的是中指与掌心连接的关节。
中指向里拨弦角度与大指大致相同,即斜下方的拨弦。中指与筝弦保持约45度的角度,略向前岳山自然倾斜。
无名指有时在岳山内扎桩,有时拨弹筝弦。拨弦时,一般用小关节,不触弦时,自然放松略有抬起,注意不要碰弦。
小指在演奏中保持自然放松、略微抬起的状态。在某些长琶音中,有时用小指配合拨弦。
从低音至高音的拨弦,要有一个斜线概念。右手拨弦的位置,在高音区距前岳山为3.5公分。
在低音区约7.5公分,从最低音弦的拨弦点至最高音的拨弦点划一条直线(实际是弧线),这条斜线就是右手拨弦的基本位置。由于乐曲中音色对比的需要也常变。
乐理是音乐理论的统称,其中有很多种内容类别:基础乐理,四部和声,调式分析,复调基础等等。
而初学者最开始接触的是基础乐理:涵盖基;音列、音阶、音程、调式调性、和弦、节奏,旋律、转调移调等内容。乐理的学习有与其匹配的乐理试题,在学习过程中应多结合试题,多做多练习。
相信你会有很好的收获,你如果想学习古筝,可以关注公众号“ 古筝小课堂”我在上面学到了很多古筝的乐理知识,对你也会有帮助的。当你学习完基础乐理之后你就算摸到音乐的门了,因为大学之前所有的乐理知识都在这本《音乐理论基础》里面了。
当你进入大学开始更专业的音乐学习之后你才会发现,你已经学习过的和即将要学的都是基础知识,比如四部基础和声,调式分析,基础复调音乐,基础管弦乐配器,等等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22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