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无偿地征收实物或货币,以获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 从直观来看: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或者说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马克思认为税收是国家的经济基础.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税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税收是国家的一种重要的财政收入. 从物质形态来看:税收缴纳的形式是实物或者货币 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利实现的特殊分配关系.征税的过程,就是国家把一部分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以税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所有的分配过程.税收是一种特殊的分配,它的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利实现的分配,是通过国家制定法律来实现的. 从形式特征上来看: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的特征. 税收具有财政和经济两大职能. 从性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一、税法的概念。它是国家权力机关及基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核心内容就是税收利益的分配。
二、税收的本质。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或公共权力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的形式。税收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税收具有非直接偿还性(无偿性)、强制义务性(强制性)、法定规范性(固定性)。
三、税收的产生。税收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物质前提是社会有剩余产品,社会前提是有经常化的公共需要,经济前提是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上层条件是有强制性的公共权力。中国的税收是公元前594春秋时代鲁宣公实行“初税亩”从而确立土地私有制时才出现的。
四、税收的作用。税收作为经济杠杆之一,具有调节收入分配、促进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五、税收制度构成的七个要素
1、纳税主体,又称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负有纳税义务关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2、征税对象,又称征税客体,是指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
3、税率,这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反映了征税的程度。税率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全额累进与超额累进)和定额税率三种基本形式。
4、纳税环节,是指商品在整个流转过程中按照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税款的阶段。
5、纳税期限,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主体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具体时间。一般的按次与按期征收两种。
6、纳税地点,是指缴纳税款的地方。一般是为纳税人的住所地,也有规定在营业发生地。
7、税收优惠,是指税法对某些特定的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予免除部分或全部纳税义务的规定。从目的上讲有照顾性与鼓励性两种。
六、现在的税收分类及税种。按现在大的分类,主要是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行为税和其他:
1、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车辆购置税等;
2、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3、资源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
4、财产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等;
5、行为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6、其他税:农林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
1、税收:又称为赋税、捐税、租税,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运用法律手段,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强制性的分配,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2、税收原则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税收制度所遵循的具体化的指导思想。我国的税收原则有: (1) 取之适度原则; (2) 公平税负原则; (3) 税收效率原则; (4) 简化、适用原则。
3、权利主体 即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在我国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一方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国家税务机关,包括国家各级税务机关、海关和财政机关;另一方是履行纳税义务的人,包括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在华的外国企业、组织、外籍人、无国籍人,以及在华虽然没有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外国企业或组织。
这种对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另一方的确定,在我国采取的是属地兼属人的原则。 在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平等,只是因为主体双方是行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等,因此,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中主体双方权利与义务平等是不一样的。
这是税收法律的一个重要特征。 4、税收的特征 税收作为特定的财政收入形式和其他财政收入形式如利润、债务收入、专卖收入、罚没收入等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税收的形式特征上。
通常将其概括为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即所谓“税收三性”。 (1)税收的强制性。
是指税收这种分配就其根本来说是以国家的政治权力为依托的。分配是解决社会产品价值归谁占有、归谁支配以及占有多少、支配多少的问题。
国家可以依据政治强制权取得财政收入,即通过政治权力把私人占有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为国家所有,税收就是国家以政治强制权为依据所进行的一种分配。 税收强制性的具体表现就是以法律形式颁布税收制度和法令。
(2)税收的无偿性。是指税收所代表的这部分社会产品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也就是说,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3)税收的固定性。
是指税法的连续有效性和税率的相对稳定性。 也就是说,对什么征税、征多少税是通过法律形式事先规定的,不经国家批准不能随意征收和随意改变。
5、税收产生的条件 税收的产生取决于两个相互影响的前提条件:一是经济条件,即私有制的存在;二是社会条件,即国家的产生和存在。历史上,私有制先于国家形成,但对税收而言,是同时存在这两个前提条件,税收才产生。
可以说,税收是私有财产制度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产物。 6、税制构成要素 税制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违章处理六个方面。
其中纳税人、课税对象和税率是最基本的。 7、税收分类 根据各种税收的目的和作用不同,我国的税种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按征税对象的性质分类,这是基本的分类方法。可划分为流转税(流转课税)、所得税( 所得课税)、资源税(资源课税)、财产税(财产课税)和行为税(行为课税)五大类。
流转税,是指按照商品流转额征税,税款随着商品周转而产生,我国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都属于这种税。 目前,更多的人习惯将流转税称为商品税,它的优点是收入充裕,计算简便,缺点是缺乏弹性。
所得税是指对收入扣除支出后的所得额征税,所得多者多纳税,所得少者少纳税,相对比较公平。 (2)按管理和使用权限分类,税收可以分为中央税和地方税。
中央税是属于中央财政的固定收入,是管理权和使用权都固定属于中央政府的税种。 国家一般把维护国家权益和实施全国性调控所需的税种列为中央税。
如我国现行税制中的关税、消费税均属于中央税。地方税属于地方财政的固定收入,是管理权和使用权都属于地方政府的税种。
国家一般将与地方经济联系密切,涉及地区性调控的税种列为地方税。如我国现行税制中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契税、农(牧)业税、耕地占用税、车船使用税等均属于地方税。
有时,对那些征收范围较大,有利于兼顾各方面经济利益的定为共享税,中央地方共享税是中央与地方分享收入的税种,如我国现行税制中的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等均属于这种类型。 (3)按预算收入构成和征税主管机关的不同分类,可以分为工商税收、关税、农(牧)业税收。
工商税收是对在我国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业主以及居民个人征收的各种税的总称。现行税制中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房产税、车辆购置税、车船使用税、屠宰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筵席税,以及证券交易税、遗产税等均属于工商税收。
工商税收一般由税务机关征收管理。关税是对进出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税,它包括进口和出口税,由海关总署和各地海关机构负责征收。
农(牧)业税包括农业税、牧业税和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它原由财政部及各地财政机关负责征收,随着形势的发展,将逐步改由税务机关征收管理。 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税收可以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
价内税是指税金包含在。
限于篇幅,给你列几层框架,看看对你能否有用:
一、税法的概念。它是国家权力机关及基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核心内容就是税收利益的分配。
二、税收的本质。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或公共权力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的形式。税收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税收具有非直接偿还性(无偿性)、强制义务性(强制性)、法定规范性(固定性)。
三、税收的产生。税收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物质前提是社会有剩余产品,社会前提是有经常化的公共需要,经济前提是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上层条件是有强制性的公共权力。中国的税收是公元前594春秋时代鲁宣公实行“初税亩”从而确立土地私有制时才出现的。
四、税收的作用。税收作为经济杠杆之一,具有调节收入分配、促进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五、税收制度构成的七个要素
1、纳税主体,又称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负有纳税义务关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税收: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对社会产品进行的一种分配。它是国家按照法律规定,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经济杠杆。
税收特性:税收作为特定的财政收入形式和其他财政收入形式如利润、债务收入、专卖收入、罚没收入等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税收的形式特征上。通常概括为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即所谓“税收三性”。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税收这种分配就其根本来说是以国家的政治权力为依托的。分配是解决社会产品价值归谁占有、归谁支配以及占有多少支配多少的问题。国家可以依据政治强制权取得财政收入,即通过政治权力把私人占有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为国家所有,税收就是国家以政治强制权为依据所进行的一种分配。税收强制性的具体表现就是以法律形式颁布税收制度和法令。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税收所代表的这部分社会产品价值的单方面转移。也就是说,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税法的连续有效性和税率的相对稳定性。也就是说,对什么征税,征多少税是通过法律形式事先规定的,不经国家批准不能随意征收和随意改变。
税收职能:税收职能是税收本质的体现,是指税收
本身所固有的功能。在现代社会里,税收具有三种职能。即:分配职能,调节职能和监督职能。
税收主体:又叫征税人,是在税收分配中行使征税权利的主体。税收是以国家为主体的特殊分配形式,所以征税主体只能是国家,而不是其他主体。在我国,征税主体的具体部门有:税务部门,财政部门和海关。
税基:税基又叫计税依据或计税基础, 是征税对象的数量或数额标准,是计算应征税款的直接依据。税基有两
种形态:物理形态和价值形态,也叫从量计征和从价计征,
如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是从量计征的。
税源:是指税收收入的源泉, 也就是指税收的具体出处和最终来源。税收的根本源泉是社会总产品中的剩余产
品,但因不同税种的征税对象和计税方法不同,税源也就各
不相同。如消费税的税源在于应税消费品销售收入中的剩余
产品中的价值或购买该消费品的消费者的收入;房产税和税
源在于房产的出售价值或租金;所得税的税源在于应税利润
或所得。税源并不等于应税对象,也不等于税基。
税本:税本就是税收来源的根本, 是形成税收收入的经济基础。一切社会产品都是由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创造出来的,凡是能增加社会总产品的各种手段,不论是物资的还是精神的,是政治的还是经济的,都可视为税本的要素。税本与征税对象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区别。税本是创造征税对象的基础和条件,征税对象则是税本运用的结果。
税种: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城建税、资源税、车船税、土地增殖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屠宰税、教育费附加
第二章 税收制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税收制度的基础性要素是( )。
A纳税人 B征税对象 C征税人 D税率
2、税收制度的核心要素是( )。
A征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率 D纳税人
3、划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是( )。
A征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率 D纳税人
4、( )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预提税率 D定额税率
5、为了严肃税收纪律,1994年的税制改革特别强调将减免税权限集中于( )。
A国务院 B财政部 C国家税务总局 D省级人民政府
6、假设计税依据为100元,税率为10%,按规定要加征3成,则应征税款为( )。
A10元 B13元 C30元 D40元
7、在流转税中与增值税交叉征收的税种是( )。
A消费税 B营业税 C关税 D所得税
8、以( )为分类标志,可以将税收划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A价格同税收的关系 B税收管理权限和支配权限 C税负能否转嫁 D计税依据
9、下列哪种税收属于地方税种( )。
A关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增值税
10、目前我国实行的增值税属于( )。
A生产型增值税 B收入型增值税 C消费型增值税 D流通型增值税
11、西方发达国家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在税收总收入中的比重一般都在( )以上。
A20% B30% C50% D60%
二、多项选择题
1、税收的基本要素是( )。
A征税人 B纳税人 C课税对象 D税率
2、我国现行的税率有( )。
A比例税率 B定额税率 C超额累进税率 D超率累进税率
3、下列哪些规定可以起到减轻税负的作用( )。
A起征点 B免征额 C加成征收 D税收附加
4、下列属于流转税的税种有( )。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企业所得税
5、下列属于中央税的税种有( )。
A消费税 B关税 C增值税 D营业税
6、以计税价格同税收的关系为分类标志,可以将税收分为( )。
A直接税 B间接税 C价内税 D价外税
7、1994年完善增值税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有( )。
A逐步实现增值税类型的转变 B适当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 C适当缩小增值税征收范围 D适当扩大营业税征收范围
8、下列哪些属于资源类税( )。
A资源税 B城镇土地使用税 C耕地占用税 D印花税
9、下列哪些属于行为类税( )。
A印花税 B契税 C城市维护建设税 D房产税
三、判断改错题
1、纳税人是指实际或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2、负税人是税制中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3、税率是税收制度中的基础性要素。
4、计税依据就是税制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
5、减税就是对应征税款全部减除。
6、起征点是根据税制规定在课税对象中预先确定的免于征税的数额。
7、加成征收是指按税制的规定对计税依据征收一定成数的税额。
8、一般来说流转税采用“按年计征,分期预缴”形式,而所得税采用“按期纳税”形式。
9、按计税依据为标志对税制进行分类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分类方式。
10、消费税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将一些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消费品纳入征税范围。
还有发不出去啊
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它的本质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对剩余价值所进行的集中分配。
税收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税收的强制性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征收的,是以法律形式加以固定的。对纳税人而言,税收是法律上的强制义务,而不是道德上的自愿义务。
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用法律、法规等形式对征收捐税加以规定,纳税人必须依照税法规定缴税;如有违反,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2.税收的无偿性 国家依法向纳税人征税后,使一部分社会产品的所有权发生单向转移,形成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无偿地归国家占有和使用。
税款一旦缴纳,就不再归还给纳税人,也不支付任何报酬。 3.税收的固定性 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的形式预先规定了课税对象、课税额度和课税方法等,征什么税、向谁征、征多少、什么时侯征等等,都预先通过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税收的固定性,有利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也利于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国税和地税是我国1994年实行分税制时,将原来的税务机构一分为二,分别组建的新的税务机构。
国税(即国家税务局系统)负责中央税(如消费税等)以及中央和和地方共享税(如增值税等)的征收管理;地税(即地方税务局系统)负责地方税(如营业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个人所得税等)的征收管理。
不知道你要问什么啊?
工薪族应该掌握哪些税收知识?
在经济生活中,税收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诸多环节,那么作为一个现代公民,你应了解哪些税收知识呢?
工薪族可能会认为少税一身轻。个人所得税,是单位代扣代缴,其它税种,往往与自己干系不大。实际上,税收知识并不多余,它是居家理财的一个重要工具。比如工资薪金所得,减去税前扣除额800元后,税率怎样确定?查了税收法规,我们知道适用5%到45%的累进税率;而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所得等,税率均为20%。
你的财产保险合同,应按保险费收入的1‰交纳印花税;技术合同,是按照合同所载金额的0.3‰缴纳印花税;产权转移书据,按照书据所载金额的0.5‰缴纳印花税;许可证照(如营业执照、房屋产权证等),每件贴花5元。普通公民在生活中还经常涉及契税,契税的纳税人是承受土地使用权或房屋所有权的单位和个人,征税范围主要是土地所有权转让和房屋买卖、赠予、交换,税率为3%。
另一项与一般市民生活相关性很强的税种是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税的征税项目是公民在中国境内拥有并使用的各种车辆。如乘人汽车,每辆每年应纳税320元;两轮摩托,每辆每年为60元;非机动车(自行车、助动车),每辆8-16元。
无营业执照的公民,是不是就不需要缴纳营业税了?税法告诉我们,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税率均为5%。此外,入境公民的行李物品、个人邮递物品和其他个人自用物品超过国家规定的免税限额的,应当缴纳行李和邮递物品进口税,这包括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
普通公民尚且涉及到这么多税种,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工商户就更应熟知税收了。从事商业经营的个体户首先要按照销售额的4%缴纳增值税;从事服务业的个体户是按照营业收入的5%交纳营业税。另外,个体工商户通常还要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一定幅度差别的土地使用税。
个体工商户同样也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其中生产经营所得应当按照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纳税,而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的税率为20%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7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