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担负着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国际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任务,它是经国家教委批准,中国科协具体领导,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
为促进计算机普及并兼顾提高,从95年开始全国举办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分区联赛。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5个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获得一等奖者;自主招生(高考加分照顾)享受加5-30分,和保送大学资格;其它竞赛获奖者不享受此待遇。
关于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早期称为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是旨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计算机教育,推广计算机应用的一项学科性竞赛活动。全国从1984年开始举办全国性竞赛。
而自从1989年我国参加第一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简称IOI)以来,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也更名为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简称NOI)。参赛对象 组别 形式 性质 目的 备注 NOI全国分区联赛初赛 (每年10月底的最后一个星期六) 在校中学生 初中、高中组 笔试 普及 确定获初级选手证书名单及进入复赛名单 通信赛,95年第一届 NOI全国分区联赛复赛 (每年11月底的最后一个星期六) 初赛优胜者 初中、高中组 上机试 普及兼顾提高 确定全国分区联赛一、二等奖,省各等奖及全国各级证书获得者名单 在主要市进行,省派评委协助测评 广东省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决赛 (GDOI,称称省奥赛,每年7月) 动态分配(由上年成绩确定各市名额,约70-80人) 同一份题,分初、高中评奖 上机试 提高 确定省奥赛各奖项,确定参加NOI组队选拔赛人选 84-85年通信赛,92年制定并执行省竞赛条例 (注:湖北省的情况,可能不同) 冬令营省集训暨重点中学赛 (每年寒假) 各市及各重点中学尖子,约30-35人 不分高初中组 上机试 提高集训 确定各奖项 95年第一届 (注:湖北省的情况,可能不同) NOI广东队组队集训选拔赛 (每年7月) GDOI高(初)中前几名,人数不超过13人。
不分高初中组 上机试 提高 选拔参加当年全国赛省队队员 92年开始采用此形式 (注:湖北省的情况,可能不同) 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NOI,简称全国赛,每年8月) 每个省队2男1女 不分高初中组 上机试 提高 确定全国赛各奖项,确定参加国家集训队员 84年第一届,92年开始采用此形式 IOI中国队组队选拔赛 (每年4月) 全国赛前15名组成的国家集训队 不分高初中组 上机试 提高 选拔参加当年IOI中国队员 92年开始采用此形式 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IOI) (一般每年7月) 每国4-5人 20岁以下中学生 上机试 提高 确定获金、银、铜牌选手 89年第一届 编辑本段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内容和考核方式 综观十多年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竞赛,大体上走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4~1986年,当时以BASIC语言作为主要的程序设计语言,主要考核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解和熟悉的程度以及编程的技巧。
从1987年开始,进入第二阶段,逐步增加了数据结构方面知识等内容,对学生的要求除了要熟悉程序设计语言外,还要学习一些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知识,加强上机编程调试能力的培养。自从1989年我国参加第一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以来,整个计算机竞赛进入了第三阶段,即对学生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了一个整体性的全面要求,也即整个信息学(计算机)竞赛已成为智力和应用计算机能力的竞赛,涉及到有关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软件知识、程序设计知识、组合数学和运筹学的知识、人工智能初步知识以及计算机应用知识等,同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编程和上机调试的实践能力。
近年来,广东省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从命题到评审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整个要求和做法力求尽量与NOI和IOI竞赛衔接。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考核方式是采用封闭式(连续3~4小时)上机编程解题的形式,不限编程语言,竞赛题量通常较大。
程序完成后要通过严格的数据测试,这就对同学们编程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不但要能编程,编好的程序能运行,而且所设计的程序还要能通过在各种边界条件下和各种环境下设置的测试数据。这种严格的数据测试方法,对于培养同学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编辑本段 科学化、规范化的奥林匹克学科竞赛 省信息学竞赛委员会在组织竞赛中创造性地制订了一个使竞赛组织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竞赛条例。这个行之有效的条例是92年制订并执行的,在执行过程中这个条例不断得到完善。
从而使整个信息学竞赛能按照竞赛本身的客观规律来组织,这对于促进我省信息学竞赛良好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这个条例的基本精神是对各市参赛名额实行动态分配,建立A、B、C类市升级、降级制度。
也就是说,各市每年参加省奥赛决赛的名额,不是固定的,也不是按组织者的意志来分配的,而是根据去年参赛成绩来决定(当年竞赛结束时,每个市就可根据成绩计算出明年的参赛名额)。因此,各市参。
B语言是basic,不过现在不能用了,现在信息学只能用c/c++/pascal
数学看看排列组合就可以了,计算机方面看看计算机发展史,进制转换等基础知识(初赛必考),重点看算法和数据结构(初赛,复赛必考)
一般对于语言的选择开始学习pascal,因为简单易理解入门,然后就学习C/C++,因为它强大并且执行效率高于pascal
考试前最好找一些历年的试题看看,下面提供的网站中有下载.
考试前最好看看参赛大纲(可以到看).
最后提供一些网站资料:
可以到/index.php?boardid=2&page=1找一些资料(免费注册),到/可以进行在线测评,到www.oibh.org/bbs交流
我曾2次参赛,以上均是本人的一些经验和建议
考试内容: 试题的知识范围具体如下: 一.初赛内容与要求: A.计算机的基本常识: 1.计算机和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数字通信网络的主要特征、数字化) 2.信息输入输出基本原理(信息交换环境、文字图形多媒体信息的输入输出方式) 3.信息的表示与处理(信息编码、微处理部件MPU、内存储结构、指令,程序,和存储程序原理、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 4.信息的存储、组织与管理(存储介质、存储器结构、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 5.信息系统组成及互连网的基本知识(计算机构成原理、槽和端口的部件间可扩展互连方式、层次式的互连结构、互联网络、TCP/IP协议、HTTP协议、WEB应用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6.人机交互界面的基本概念(窗口系统、人和计算机交流信息的途径(文本及交互操作)) 7.信息技术的新发展、新特点、新应用等。
B.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1. Windows和LINUX的基本操作知识 2. 互联网的基本使用常识 (网上浏览、搜索和查询等) 3. 常用的工具软件使用(文字编辑、电子邮件收发等) C.数据结构: 1.程序语言中基本数据类型(字符、整数、长整数、浮点) 2. 浮点运算中的精度和数值比较 3.一维数组(串)与线性表 4.记录类型(PASCAL)/ 结构类型(C) D.程序设计: 1.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2.阅读理解程序的基本能力 3.具有将简单问题抽象成适合计算机解决的模型的基本能力 4.具有针对模型设计简单算法的基本能力 5.程序流程描述(自然语言/伪码/NS图/其他) 6.程序设计语言(PASCAL/C/C++,2003仍允许BASIC) E.基本算法处理: 1.初等算法(计数、统计、数学运算等) 2.排序算法(冒泡法、插入排序、合并排序、快速排序) 3.查找(顺序查找、二分法) 4.回溯算法 二、复赛内容与要求: 在初赛的内容上增加以下内容: A.数据结构: 1.指针类型 2.多维数组 3.单链表及循环链表 4.二叉树 5.文件操作(从文本文件中读入数据,并输出到文本文件中) B.程序设计 1.算法的实现能力 2.程序调试基本能力 3.设计测试数据的基本能力 4.程序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估计 C.算法处理 1.离散数学知识的应用(如排列组合、简单图论、数理逻辑) 2.分治思想 3.模拟法 4.贪心法 5.简单搜索算法(深度优先 广度优先)搜索中的剪枝 6.动态规划的思想及基本算法。
看下吧.不知道你够不够!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 联赛大纲一、总则 由中国计算机学会负责组织的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是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整个系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向中学生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计算机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后备人才。
普及的重点是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使得他们对信息技术的一些核心内容有更多的了解,提高他们创造性地运用程序设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将注重以下的几个方面: ·想象力与创造力; ·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对客观问题和主观思维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人文精神:包括与人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恒心和毅力,审美能力等。
二、命题程序和组织机构 命题是选拔过程的重要一环,同时对计算机的普及的内容起着导向性的作用。命题应注重趣味性、新颖性、知识性、应用性和中学生的心智特点,不直接从大学专业教材中选题。
在命题和审题工作中,坚持开放和规范的原则。在NOI科学委员会主持下成立的联赛命题委员会负责命题工作,命题委员会成员主要来自参加联赛的省( 包括直辖市、自治区,下同。
每个省最多派一名委员),也可来自社会计算机界。联赛命题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提供联赛的备选题目,并承担对所提供的题目保密的责任。
1. 联赛命题委员会委员应具备如下资格: ·从事一线计算机教学或信息学奥赛辅导工作两年(含)以上; ·有精力和时间从事该项工作; ·对此项工作有兴趣并愿意作为志愿者从事NOIP命题及其相关工作。 2. 联赛命题委员会委员的产生过程: ·本人提出申请(填写表格); ·中学教师需所在单位同意或省奥赛主管部门同意; ·科学委员会批准,由中国计算机学会颁发聘书(每一聘期为两年)。
3. 联赛命题委员会委员的职责: ·每年为NOIP提供备选题题目若干,在9月1日之前提交科学委员会; ·备选试题的保密期为2年,在该段时间内不得泄密或另作他用; ·搜集本省信息学奥赛的有关信息并向科学委员会通报; 题目一经提交,即表明同意授权中国计算机学会科学委员会全权处理,包括使用、修改和出版。无论是委员提交的题目还是科学委员会直接提交的题目,试题版权均归中国计算机学会所有,试题原型一旦被正式采用,中国计算机学会将出具试题录用证明。
科学委员会确定当年的联赛试题,这些试题可能从备选题库中选取并做适当修改后成型,也可能直接命题。 三、竞赛形式和成绩评定 联赛分两个等级组:普及组和提高组。
每组竞赛分两轮:初试和复试。 ·初试形式为笔试,侧重考察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编程的基本能力,并对知识面的广度进行测试。
初试为资格测试,各省初试成绩在本赛区前15%的学生进入复赛。 ·复试形式为上机,着重考察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数学抽象能力,编程语言的能力和编程技巧、想象力和创造性等。
各省联赛的等第奖在复试的优胜者中产生。 比赛中使用的程序设计语言是: ·2003年:初赛:BASIC、PASCA·或C/C++;复赛:BASIC、PASCA·或C/C++。
·2004年:初赛:BASIC、PASCA·或C/C++:复赛:PASCA·或C/C++。 ·2005年及之后:初赛:PASCA·或C/C++: 复赛:PASCA·或C/C++。
每年复赛结束后,各省必须在指定时间内将本省一等奖候选人的有关情况、源程序和可执行程序报送科学委员会。经复审确认后,由中国计算机学会报送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备案。
中国计算机学会对各省获NOIP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分数线或比例提出指导性意见,各省可按照成绩确定获奖名单。 四、试题形式 每次联赛的试题分四组:普及组初赛题A1、普及组复赛题A2、提高组初赛题B1和提高组复赛题B2。
其中,A1和B1类型相同,A2和B2类型相同,但题目不完全相同,提高组难度高于普及组。 ·初赛:初赛全部为笔试,满分100分。
试题由四部分组成: 1、选择题:共20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每题有5个备选答案,前10个题为单选题(即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分),后10题为不定项选择题(即每题有1至5个正确答案,只有全部选对才得分)。
2、问题求解题:共2题,每题5分,共计10分。试题给出一个叙述较为简单的问题,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到一个合适的算法,并推算出问题的解。
考生给出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相同,则得分;否则不得分。 3、程序阅读理解题:共4题,每题8分,共计32分。
题目给出一段程序(不一定有关于程序功能的说明),考生通过阅读理解该段程序给出程序的输出。输出与标准答案一致,则得分;否则不得分。
4、程序完善题:共2题,每题14分,共计28分。题目给出一段关于程序功能的文字说明,然后给出一段程序代码,在代码中略去了若干个语句或语句的一部分并在这些位置给出空格,要求考生根据程序的功能说明和代码的上下文,填出被略去的语句。
填对则得分;否则不得分。 ·复赛:复赛的题型和考试形式与NOI类似,全部为上机编程题,但难度比NOI低。
题目包括4道题,每题100分,共计400。
信息学奥赛: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早期称为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是旨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计算机教育,推广计算机应用的一项学科性竞赛活动。
全国从1984年开始举办全国性竞赛。而自从1989年我国参加第一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以来,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也更名为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简称NOI)。
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担负着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国际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任务,它是经国家教委批准,中国科协具体领导,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第一阶段是1984~1986年,当时以BASIC语言作为主要的程序设计语言,主要考核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解和熟悉程度以及编程技巧。
第二阶段从1987年开始,逐步增加了数据结构方面知识等内容,对学生的要求除了要熟悉程序设计语言外,还要学习一些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知识,加强上机编程调试能力的培养。
第三阶段从1989年我国参加第一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以来,对学生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了一个整体性的全面要求,也即整个信息学(计算机)竞赛已成为智力和应用计算机能力的竞赛;
涉及到有关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软件知识、程序设计知识、组合数学和运筹学的知识、人工智能初步知识以及计算机应用知识等,同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编程和上机调试的实践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信息学奥赛
计算机教师工作涉及比较杂乱,如果不及早进行定位容易忙忙碌碌却没有上佳表现。
此处所说定位是指自己的个性化进取方向,以不要影响本职工作为前提。当然,如果您有考研或转行的打算这另当别论,但也要尽早实施,别犹豫不决、延误时机!定位可不简单,需根据自己的基础、爱好、体质、社会关系等条件,确定比较适合自己的进取方向。
是教学钻研,还是硬件维修,或者软件开发,都可以作为自己单位立足的风格。定了位,就要持之以恒,努力实现。
不能今天玩3D,明天搞VB,后天做网站,经常变换! 我最早就是依靠数据库软件开发为个人定位,把校务数据管理全部电算化。第二招,博学能知,但贵有专软硬技术日新月异,教学内容经常变化,教学中要面临更多的学习压力。
特别是计算机教育已经变成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不仅仅是教计算机,还包括人文、科学等知识,所以不但要求我们具备广博的知识,还要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适应基本教学的前提下,还要对相应的领域有所专是必要的。
如,对信息学奥赛方面的各种知识(建模、概率、图论、搜索等)特专,或者对电子作品设计方面的各种知识(电脑美术、创意设计等)特专等,特专会让你逐渐树立这方面的权威。第三招,接受挑战,积累经验别嫌工作杂而对新活、大活犯愁,世上没有白受的累,经过全新的、挑战性强的工作历练,能促使自己系统、全面、创造性地学习,对自己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也是一种提高。
成绩分析工作让你对电子表格、数据库有更深地掌握;课件设计工作让你对多媒体技术有更多的探索;机房维护让你对软硬件系统有深刻的把握……实践才能遇到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提高技术能力。积累与总结是你我最宝贵的财富。
第四招,扎实进取,眼光放远计算机教师通有的毛病是眼高手低,对事情没有长远打算。这本无可厚非,当然并不是每一项技术都精通就好,也不可能。
但刻意地要求自己扎实做事是非常必要的。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扎实进行备课、上课,刻苦做几个软件、写几篇文章或读几本业务书籍!这都是必须的!在小事上也要保持认真的作风,如果给同事修理机器,乱修一气,不注意断电、备份等细节问题,造成损失的次数多会影响自己的声誉;如果贪图发表论文而抄袭别人会对自己的长期发展造成障碍等……遇事不能只从眼前利益出发,要以扎实的技术、好学的精神为自己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局面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五招,抓住机遇,事后勿怨机遇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天天泡在游戏中,工作得过且过地混,当机遇到来的时候也会抓不住的。课件评比要获得好奖次,没有平时的锻炼可能吗?信息学奥赛难度很大,没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练可能获奖吗?平时不学习,上课不讲究,优质课、能手课的机会来了能把握好吗?当然,如果抓不住机遇,事后能正确分析也好。
如果只是怨天忧人,再继续一头扎进游戏、QQ不再抬头,当新机会来的时候,仍然重蹈覆辙。课件大赛中,有个老师初赛、复赛都是在抱怨演示的计算机不行,事后发现是他设计中采用绝对路径影响了外部文件的调用,他却至“死”不悟,大叹评委不公、自己不幸!第六招,适时调整,不断发展再好的形式也不会一成不变,自己的荣誉、成果、技术优势会很快因为形式改变改消逝。
比如我原来强势是用方正奥思设计多媒体课件,但很快教师们都开始自制课件了,FLASH、网络课件技术迅速发展,自己原来的优势不再有,我调整到教学方法与理念的研究中去。这为后来的教材编写方面打下了基础。
现在,随着信息技术学科的日益成熟,这种优势也会很快消失,现在又在苦苦寻找新的调整方向。当然,调整不宜过快,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最好要有可持续的继承性。
第七招,不骄不躁,和气共赢日常受规章制度的约束,工作一般没有大的问题发生。但是,计算机教师在网上的时间较多,经营论坛、网站等活动中要多加注意,防止因傲气而影响自己的进步,防止出现吹牛、逞强、偏激、妒忌、谩骂等不良行为出现。
要知道,计算机技术太广泛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就是与技术水平低的人平等交流也会有启发,尽力追求一种和谐氛围,形成共赢的氛围是理想境界。第八招,认清是非,品行致胜计算机教师比其他老师要多一个人生陷阱,那就是网络。
网络这个虚拟的社会并非是真空!欺骗、色情等不可预料的情况更多,而这些往往又伴随着诱惑出现。尤其是,制作网站要注意内容健康,交朋结友要注意关系正当,发表言论要遵守法律、道德!要求自己端正态度,认清是非,以良好的品行避免侵害和被侵害发生,防止财产、生命损失!第九招,换位思考,付诸实践在工作中,在交流中,要善于换位思考。
比如,老师的机器坏了急着我们去修理,这时我们可能正忙着其他的事,要注意解释,不要因为态度造成纠纷。我们经常设想一下如果自己是那位教师请别人帮忙是何感受。
总之,给别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相互多一些理解一致把工作做好。在实践中,逐渐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逐步练就高超的技术。
信息学竞赛分为NOIP、NOI、IOI三阶段。
NOI: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NOI)是国内包括港澳在内的省级代表队最高水平的大赛,自1984年至今,在国内包括香港、澳门,已组织了24次竞赛活动。每年经各省选拔产生5名选手(其中一名是女选手),由中国计算机学会在计算机普及较好的城市组织进行比赛。这一竞赛记个人成绩,同时记团体总分。
NOI期间,举办同步夏令营和NOI网上同步赛,给那些程序设计爱好者和高手提供机会。为增加竞赛的竞争性、对抗性和趣味性以及可视化,NOI组织进行团体对抗赛,团体对抗赛实质上是程序对抗赛,其成绩纳入总分计算。
NOIP: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in Provinces简称NOIP)自1995年至今已举办13次。每年由中国计算机学会统一组织。 NOIP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以各省市为单位由特派员组织。全国统一大纲、统一试卷。初、高中或其他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可报名参加联赛。联赛分初赛和复赛两个阶段。初赛考察通用和实用的计算机科学知识,以笔试为主。复赛为程序设计,须在计算机上调试完成。参加初赛者须达到一定分数线后才有资格参加复赛。联赛分普及组和提高组两个组别,难度不同,分别面向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获得提高组复赛一等奖的选手即可免试由大学直接录取。
冬令营: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冬令营(简称冬令营)自1995年已举办13次。每年在寒假期间开展为期一周的培训活动。冬令营共8天,包括授课、讲座、讨论、测试等。参加冬令营的营员分正式营员和非正式营员。获得NOI前20名的选手和指导教师为正式营员,非正式营员限量自愿报名参加。在冬令营授课的是著名大学的资深教授及已获得国际金牌学生的指导教师。
选拔赛:选拔参加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中国代表队的竞赛(简称选拔赛)。IOI的选手是从获NOI前20名选手中选拔出来的,获得前4名的优胜者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竞赛。选拔科目包括:NOI成绩、冬令营成绩、论文和答辩、平时作业、选拔赛成绩、口试。上述项目加权产生最后成绩。
IOI: 出国参加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简称(IOI)。由中国计算机学会组织代表队,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每年一次的IOI。自1989年至今已参加19次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是IOI创始国之一。IOI2000由中国主办,CCF承办。出国参赛得到中国科协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
主要教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1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