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起因 中国与印度的边界约2000公里,分西、中、东三段。
1947年印度立国后,继承了部分英国殖民者占据的中国领土,到1951年前后,印军侵占中国历届政府从未承认过的“麦克马洪线”以南约9万平方公里的英国殖民者所占的领土。 此外,在中段和西段,印度亦侵占部分中国领土。
1959年,印军越过双方实际控制线建立了43个据点。中国政府提出谈判解决边境问题,遭到的印度方面的拒绝。
1962年6月,印军向中国边防部队开枪,打死打伤中国官兵几十人。10月20日,印军2万多人在空军的配合下从东段和西段向中国发起进攻,中国军队进行反击。
战争打响。 战争过程 1962年10月20日至28日是中国反击的第一阶断。
在东段,中国西藏的边防部队收复了达旺地区被印军占领的争议领土;在西段,中国新疆边防部队拔除了印军37个据点。10月24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提出停止冲突、重开谈判、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
印度再度拒绝,并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不断增兵。 11月16日至21日为中国军队反击的第二阶段。
14日和16日,印军再次向中印边境发起进攻。在东线,中国西藏边防部队在东、西段向中国边防部队发动进攻。
在东段,西藏边防部队分两路反击,至11月21日,击败了各路进攻的印军,拔掉印军据点16处,一直追至传统习惯线附近。 在西段,中国新疆边防部队拔除印军在班公洛地区的据点。
中印停战 中国政府在战争取得全面胜利的形势下主动全面停火。 11月22日零时起全线主动停火。
12月1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开始全线后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内,还将缴获的武器、军车和军用物资交还印方。 1963年5月26日前释放和遣返印军3213名全部被俘人员。
战争结果 中国边防部队在整个自卫反击作战中,歼灭印军3个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歼灭印军3个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另歼灭印军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击毙印军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4,885人,俘印军第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 缴获:飞机5架、坦克9辆、汽车437辆、88mm加农炮13门、88mm榴弹炮36门、75mm山炮12门、106。
7mm迫击炮27门、106mm无后座力炮6门、81mm迫击炮142门、51mm迫击炮144门、轻重机枪631挺、长短枪5,772支、火箭筒112具、枪榴弹发射器(掷弹筒)32具、枪弹4,120,591发、炮弹79,720发、手榴弹16,921枚、地雷14,848枚电台(报话机)520部,炮兵观测仪等其他器材735部(具)。 。
影响印度和巴基斯坦关系的主要障碍是克什米尔问题。
印巴两国为了该地区的归属问题曾打过三次大仗。 第一次印巴战争 1947年秋季,印度半岛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成立了独立的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而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双方一直没有商定。
克什米尔是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简称,位于南亚次大陆的最西北部,印巴分治前是英属印度最大的土邦之一,面积约为2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500万,其中穆斯林占总人数的77。11%,印度教徒占20。
12%,余为锡克教徒和佛教徒。克什米尔地处亚洲心脏,周围分别与俄罗斯、中国、阿富汗、印度和巴基斯坦接壤,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1947年10月,克什米尔土王哈里·辛格宣布,该地区将归属印度,并已经和印度签署了正式合并协议。印度军队随后进入克什米尔地区,同受巴基斯坦支持的穆斯林武装展开激战。
这场冲突愈演愈烈,终于在同年底发展为印巴双方的大规模军事冲突,即第一次印巴战争。 战争最终没有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印巴两国不得不把该问题提交给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
1948年8月13日和1949年1月5日,安理会两次决定克什米尔问题交由克什米尔人民自己来决定。但是,印度认为,克什米尔问题已经由1947年10月26日其土王与印度签署的协议解决,而反对由全民公决来决定其归属。
1949年7月29日,印度与巴基斯坦签署协议,在克什米尔地区划定停火线。 第二次印巴战争 第二次印巴战争又称作“第二次克什米尔战争”,印巴双方没有正式宣战就匆匆进入了战争状态。
1965年8月初,克什米尔游击队和印度军队在印巴停火线附近发生激烈交火。 随后巴基斯坦正规部队在8月14日也卷入冲突。
印巴两国军队在克什米尔停火线附近山地展开交战,印度军队在猛烈炮火支援下攻占了巴方控制线一侧的多处山岭。 进入九月份,巴基斯坦在停火线南部地区展开反击,并攻入印度防守薄弱的旁遮普邦。
巴基斯坦地面部队在坦克配合下,给印军以重创。 双方在战斗中动用了空军支援地面战斗并展开激烈空战。
随后,印巴战争陷入僵局。 9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一致要求印巴双方停火。
印度方面于21日,巴基斯坦方面于22日先后接受联合国的停火决议。9月23日,印巴两国军队正式停火。
1966年1月,印巴双方签署《塔什干宣言》。巴基斯坦承诺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不使用武力而是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和“互不干涉内政的义务”。
第三次印巴战争 1971年3月,印度内阁、议会和国大党分别开会,通过了支持东巴基斯坦建立“孟加拉国”的决议,同时在印巴边境集结军队,进行军事演习。 7月,印度又制定了“解放孟加拉”的战争计划。
为了寻求国际支持,印度还于8月间同苏联签订了《和平友好合作条约》,并从苏手中获得了坦克、装甲输送车和地空导弹等武器装备。巴基斯坦高度警惕印度的战争备战,也进行了相应备战。
到1971年11月为止,双方的兵力部署基本完毕。 印度在东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3个军部、7个师,空军12个中队,作战飞机200架、海军舰艇26艘,约17万人;在西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13个师8个旅,空军20个中队,作战飞机300架,海军舰艇20艘,约30万人。
巴基斯坦在东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4个步兵师,空军两个中队,作战飞机17架,约9万人;在西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12个师6个旅,空军20个中队,作战飞机200架,海军舰艇20余艘,约25万人。 双方兵力对比,在东巴方向,印军占有明显优势,巴军处于劣势;在西巴方向,两军旗鼓相当,印军略占优势。
1971年11月21日,印军向巴基斯坦发起突然进攻,印巴战争爆发。23日,巴总统叶海亚·汗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巴军全力抗击印军。
战争在东巴和西巴两个战场展开。印度的战略企图是,东攻西守,以夺占东巴为最终目标。
巴基斯坦的战略指导方针则是全力固守各战略要地,以此粉碎印军的突击行动。 在东巴战场,印陆军在海、空军密切配合下,集中兵力,从东、西、北3个方向,对东巴实施“多路向心突击”。
在东部方向,印军以3个师及8个营加强部队的兵力,分3路发动攻势行动,至12月9日攻占了阿舒甘杰、道德坎迪和昌德普尔3个重镇,打开了通往达卡的门户。在西部方向,印军沿西南和西北两条轴线展开进攻,一路遇到巴军顽强抵抗,但由于印军占有兵力优势,至12月14日,西南一路印军攻陷重镇法里德普尔,对达卡构成威胁;西北一路印军则几度破坏巴军防御阵线,并经反复争夺占领了重要城镇波格拉,但未能向北发展进攻,因而没有完全实现作战企图。
在北部方向,双方在贾马尔普尔、米门辛格与坦盖尔进行攻防作战,结果,巴军未能守住阵地,丢失贾马尔普尔,退守坦盖尔地区,建立新的防御。 在三个作战方向的印军先后完成对达卡合围攻击的作战准备后,印军开始向达卡发起总攻。
印军第50伞兵旅首先在距达卡70公里的西北部重镇坦盖尔和距达卡30公里的东北要点纳西格迪实施空降作战,一举切断了巴军退路,向南直逼达卡。 12月15日,印军完成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对达卡的合围,海、空军则从海上和空中实施严密封锁,完全切断了东巴与西巴以及外部的任何联系。
在这种情况。
中国驻印军-战斗实力 中国驻印军史迪威计划在印度建设一支完全由美国人训练的全美械中国部队若干个师,用于反攻缅北,称“X部队”;在中国云南昆明基地建设主要由美国人训练的美械部队30个师,用于反攻怒江,称“Y部队”;然后在广西桂林基地再建设30个美械师,称“Z部队”,与“X部队”“Y部队”一起用于在中国大陆发起全面反攻,一举歼灭在华日军。
美械部队,通俗地说,就是装备美国武器的部队。但这个“美械”标准并不统一,因地点的不同而不同。
驻印军的装备全部换装美式,那是真正的美械,所有武器装备一应俱全,还拥有别的部队想都不敢想的两个坦克营,尤其是总指挥部的战车一营那30辆重达32吨的M4A2“谢尔曼”中型坦克,与它相比日军的95和97坦克仅仅比玩具强一点;第2营装备的M3A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也不是好惹的,日军当时最好的97式中型坦克必须要接近到300米才有可能将之击毁,而它却足以在500米外直接点燃97式坦克。 至于汽车的数量之大,那就更是不足为奇了。
中国驻印军国内的美械部队跟驻印军根本比不了,“Y部队”的重武器数量严重不足,多数情况下1个军才有1个75毫米山炮营,这还不如驻印军1个师的炮兵火力,吃的穿的用的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国内部队士兵一月能吃一次肉,两年一套皱巴巴的粗布军服。 至于“Z部队”,则因为史迪威后来被蒋介石赶回了美国,根本没有能成立。
当史迪威被赶走后,美国停止了美械军的继续装备,为了平衡,国民政府又将“Y部队”的总共10个军的装备平均分给了20个军,这样,国内的部队质量下降得可就相当厉害了。 新22师和新38师的编制相当繁杂,尤其是师直属队,系由1个由2吨半卡车牵引的12门制105毫米榴弹炮营、2个由骡马牵引的12门制75毫米山炮营、1个汽车骡马混合辎重营、1个装备无线电的通讯营、1个工兵营、1个教导营、1个特务连、1个搜索连、1个军械连、1个侦察队、1个卫生队和1个野战医院组成。
师下设步兵团,每个步兵团由3个步兵营和团直属队组成,团直属队包括1个8挺制重机枪连、1个12门制81毫米迫击炮连、1个吉普车牵引的8门制37毫米反坦克炮连、1个骡马辎重连、1个通讯连、1个卫生队,以及通讯排、特务排;步兵营由3个步兵连、1个8挺制机枪连和1个装备4具巴祖卡火箭筒的炮排组成,全团2750人。 步兵连下设3个排,每排下设3个步兵班和一个轻迫击炮班,步兵班有2支冲锋枪、一挺轻机枪和8支步枪,炮班装备60毫米迫击炮2门。
全连170余人。 史料记载:“每师步兵三团,炮兵两营,工兵、辎重兵、通讯兵各一营,卫生队一部和一个特务连,作战开始配属一个战车营。
每团步兵三营,迫击炮、平射炮各一连,另有通讯连、卫生队和特务排,全团约三千人。每营三个步兵连,一个机炮连;每连三排,每排三个步兵班,一个轻迫击炮班。
总指挥部直属部队计有:炮兵五个团,每团重炮三十六门。汽车兵团有载重汽车四百辆。
工兵、化学兵和重迫击炮兵各两团,骡马辎重兵一个团,另有战车七个营,每营坦克装甲车若干。 ” 中国驻印军新的编制大大加强了师的支援力量,要求每个师要达到12500人,这个数字比1939年型步兵师高出3000人以上。
相应的,武器装备得到了质的飞跃,1个师共计拥有汽车300辆,骡马千余匹,105榴弹炮12门,75毫米山炮24门,37毫米反坦克炮36门,、81毫米迫击炮36门,60毫米迫击炮162门,重机枪108挺,轻机枪360挺,、火箭筒108具,火焰喷射器85具,冲锋枪与卡宾枪400支,步枪数千支。 这样的编制体现了现代战争的一个特点,那就是火力密度和后勤保障的重要性。
相比当面的日军部队,驻印军的1个师火力和运动能力已经全面超出1个1944年制甲种师团。 驻印军总指挥部也有庞大的直属队。
在总指挥部下,设有分管人事、情报、作战、后勤的四个参谋处,一个管理第48兵站医院、第20后方医院、第13卫生营的卫生处,一个专门管理中印公路施工的工程处,兰姆伽训练处,SOS供应处,协调第26航空队的汀江办事处,战车管理部等美方管理机构;支援部队数量更大,主要由中国部队构成,几乎赶上一个军的规模,计有装备36门155毫米榴弹炮的炮12团、各装备36门105毫米榴弹炮的炮兵第4和第5团、装备400辆汽车的辎汽6团、装备近千匹骡马的骡马辎重兵团、工兵第10和第12团、分别装备30辆M4A2中型坦克和M3A3轻型坦克的战车第1和第2营、由化学兵团改来的1个48门制150毫米重迫击炮团及1个独立步兵团,以及特务、通讯、宪兵、高炮各1个营;后来还加入了拥有3000名志愿人员的美军专业丛林战特种部队5307步兵团。 。
印度共和国宪法中这样写道:“印度的国防政策应致力于通过谈判和地区各国之间的合作维护南亚大陆的持久和平,同时将保持军队的高度战备能力,以回击来自外敌的任何军事侵略。”
目前,德里政府将武装力量视为保障其国家安全和领土安全、推行其区域政策的最重要保障手段之一。 鉴于此,印度军队的建设,包括空军的发展、现代化武器的装备、各兵种部队组织机构的完善、部队管理系统效率的提高,都一直备受世人的关注。
领导机构 根据印度共和国宪法,总统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自2002年6月起,这一职位由卡拉姆教授担任。
卡拉姆是最负盛名的科学家之一,是印度的“两弹元勋”,媒体称他为“导弹之父”。这里得提一下,选举71岁的穆斯林教徒卡拉姆为第12位印度元首,只是个象征性的职位,没有什么实权。
而卡拉姆本人并不主张对邻国采取侵略性的政策,而是竭力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国家并非尚武之邦。 印度武装力量最高领导机构是以政府总理为主席的内阁委员会下辖的国防委员会,成员包括国防部长、外交及内务部长、财政部长和交通部长。
7年前,也就是1997年,印度政府通过了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决议,该机构为咨询机构,主要任务是制定国家安全保障措施并监督其执行,协调内阁各部及有关部门的工作,其成员包括:总理(委员会主席)、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内务及财政部长。 安全委员会下列秘书处、战略规划小组以及国家安全问题协商委员会。
国防部统管武装力量及军费支出。传统上国防部长由文官担任,国防部大部分工作人员包括两位副部长也都由文职人员出任。
最高军事指挥机构为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包括海陆空三军参谋长,会议主席职务由三人轮流担任。 不久前为完善武装力量指挥体系,印军重新恢复了1962年以来一直闲置的国防部长委员会这一机构的活动。
印军还计划成立核遏制力量管理机构,预计该机构成员包括3至10最高国家领导人及军队领导人。另外,武装力量各军兵种将成立特别司令部,负责和平时期对核遏制设备的日常管理。
从军政层面上,印度整个领土被划分为五大军区,分别为北部、西部、中部、南部及东部军区。 军事实力 印度常规武装力量包括陆海空三军,总人数为132。
5万。预备役53。
5万人。除此之外,印度还有各种准军事化部队(109万人左右),包括国家安全卫队、海岸警卫队、特别保安部队、中央后备警察部队、边境保安部队等。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现代化举措后,21世纪初印度以成为仅次于中国的南亚军事强国。目前,它已经拥有核武器,数量位居全球第四,其拥有的战机数量也排行老四。
印度海军还跻身于全球十强之列。 陆军(总人数为110万人)是印度武装力量的主要组成,下辖5大军区、4大野战军、12大集团军、37个师(3个装甲师、4个快反师、18个步兵师、10个山地步兵师、2个炮兵师)、16个独立旅(8个装甲旅、5个步兵旅、2个山地步兵旅、1个空降旅)、4个高炮旅、3个工兵旅以及1个导弹团。
民兵部队包括:25个步兵营、29 个武装组织以及12个防空旅。陆军装备的武器有:若干“普里特维”战役-战术导弹、3938辆坦克(其中包括700辆T-55,1900辆T-72)、100辆作战侦察巡逻车、1600辆BMP步兵战车、317辆装甲运输车,4175门牵引式火炮、180门自行榴弹炮、7000门迫击炮、2424门高射炮、近1700门火箭炮系统、162架陆航直升机、数架无人机、12艘登陆艇。
空军(总人数为17万人)是印军联合军种——空军及防空军的一个组成部分,由空军参谋长实施指挥。拥有744架战斗机(其中包括苏-30MKI,米格-29,米格-27,米格-23,“幻影-2000”,“美洲虎”,米格-21),40架武装直升机。
另外还有18个歼轰机中队和20个歼击机中队。 海军总人数为5。
5万人,其中包括1200名海军陆战队员及5000名海军航空兵。其最高作战及行政管理机构为位于德里的海军参谋部。
海军在印度沿海拥有10个军事基地。最富战斗力的水面战舰包括: “维拉特”号航母、“德里”级舰队驱逐舰、“兰吉特”导弹驱逐舰以及“别佳3”号护卫舰等。
另外,印度去年还从俄罗斯购得了“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舰母,现正在改装之中。 “维拉特”号航母(曾用名“竞技神”号,总排水量为28700吨)于1959年在英国建成,1986年由印度购进。
英国出售前对其进行了现代化改装,加装了新型火控系统和无线电导航设备。 除航母外海军的作战舰队还包括:8艘驱逐舰、7艘导弹护卫舰、5艘轻护舰、26艘护卫舰、6艘巡逻舰、10艘巡逻快艇、6艘登陆艇、17艘扫雷舰。
海军航空兵拥有104架战斗机、87架直升机。潜艇包括18艘柴电潜艇。
岸防部队包括8000名官兵、12艘巡逻舰、22艘巡逻快艇、20架战斗机、15架直升机。 长期以来,印度海军仅限于濒海防御,而现在它又被赋予了以下任务:同敌水面舰艇及潜艇作战;在北印度洋海域破坏敌海上交通线;保护印度的领海及专属经济区;对敌海岸实施登陆作战,以及在已方的海军基地和海港实施反舰反登陆防御。
印度的防空部队下辖38个中队,装备有280套导弹防空系统。 一些军事专家称,早在四年前印度就可能拥有自行研制。
中国与印度的边界约2000公里,分西、中、东三段。
1947年印度立国后,继承了部分英国殖民者占据的中国领土,到1951年前后,印军侵占中国历届政府从未承认过的“麦克马洪线”以南约9万平方公里的英国殖民者所占的领土。此外,在中段和西段,印度亦侵占部分中国领土。
1959年,印军越过双方实际控制线建立了43个据点。中国政府提出谈判解决边境问题,遭到的印度方面的拒绝。
1962年6月,印军向中国边防部队开枪,打死打伤中国官兵几十人。10月20日,印军2万多人在空军的配合下从东段和西段向中国发起进攻,中国军队进行反击。
战争打响。 1962年10月中旬止,解放军在中印边界东段的克节朗河地区部署了约一个师的兵力,在西段阿克塞钦地区部署了一个多团的兵力,基本完成了战前集结。
此时印军在东段集结了第4师指挥下的3个旅和边境守备部队约1。6万人,在西段集结了第114旅的6个营约6000人。
从兵力上讲,可以说是旗鼓相。 反击战分东段和西段两个地方。
东段由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副司令员邓少东,赵文进和副政委吕义山组成的东段指挥部指挥。攻击的重点是克节朗河地区。
我军在该地区部署了步兵第154,155,157团和步兵第11师的第32团及第31团一个营,以及炮兵第308团和工兵第136团之一部,总约1万余人;统归藏字419部队领导。 西段我军由南疆军区司令员何家产指挥,集结了第10团3营,第11团3营,骑兵第3团以及步兵第2团之一部共一个多团的兵力。
西段反击战的目标是拔除印军部署在我国境内的多个据点。 1962年10月下旬,解放军第54军第130师奉命由四川入藏,准备参加克节朗和达旺地区的战斗;但是由于第一阶段战事顺利,同时发现印度在东段东部的瓦弄地区有集结兵力的迹象,军委决定将该师调赴瓦弄方向。
11月上旬,54军前线指挥部率130师进至察隅地区,与昌都军分区前线指挥部会合,并根据总参的决定成立由军长丁盛,副军长韦统泰,副政委钟池,政治部主任蓝亦农,昌都军分区司令员郄晋武组成的东段东部指挥所。 11月14日,印度总理尼赫鲁生日这一天,驻瓦弄的印军第11旅突然抢先向我军发动袭击,激战一天被我军击退。
印军的这一行动迫使我军不得不提前发动总攻。 11月16日凌晨3点总攻开始,解放军分三路发起进攻。
担任迂回穿插任务的第390团首先向瓦弄以西的制高点07高地猛攻,但因印军负隅顽抗而受阻。 与此同时,担任侧翼突击任务的第389团向瓦弄东北的80高地发起冲击,并一举攻占了该高地,歼敌30多人。
担任正面主攻任务的388团和昌都军分区独立营,经过一天的激战才突破印军正面阵地,到黄昏时逼近瓦弄镇。在瓦弄亲自指挥的印军第4军军长和第11旅旅长,见大势已去,于当天傍晚从瓦弄机场乘运输机弃部潜逃。
瓦弄守军随即溃散,我军于当晚6时顺利进占瓦弄镇。 瓦弄战役我军共歼灭印军1200多人,缴获炮62门,运输机一架,直升机一架。
西山口—德让宗—邦迪拉战役是整个中印边界反击战中最大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歼灭了印军精锐第4师的大部5000多人,彻底地摧毁了印军的心理防线,教训了印度当政者,为以后中印边界数十年的相对安定奠定了基础。 截止战役前夕,印军在西山口—德让宗—邦迪拉地区部署有第4师司令部指挥下的第62旅,第48旅,以及炮兵,工兵等部队共8000多人。
11月10日,担负深远迂回任务的解放军第11师师部率2个团从达旺以东出发,沿听布,波辛山口向德让宗,邦迪拉之间穿插,以切断印军地4师主力的退路。 11月12日,担负分割包围任务的山南军分区所属4个连从达旺以东出发,经西山口东向印军侧后穿插,以完成第一层分割包围。
11月14日,藏字419部队从达旺出发,经西山口西向印军侧后迂回,以完成第二层分割包围。 担负深远迂回任务的解放军第11师经过数天急行军,沿途击退敌军层层阻击,其前锋部队终于于11月17日晚进至拉洪桥,占领了附近的印军汽车修配厂,控制了德让宗至邦迪拉的公路,完全切断了邦迪拉以北印军第4师主力部队8000多人的南逃之路。
担负分割包围任务的山南军分区4个连,经过6天艰难的行军,于18日早晨到达略马东,切断了西山口至邦迪拉的公路。 同样担负分割包围任务的藏字419部队,由于地形原因,于17日阻于略马东和申隔宗附近的大山上,未能完成预定计划。
11月18日,担负正面进攻任务的解放军第55师向当面印军发动总攻。 战斗只持续了半天,印军第62旅旅长辛格即率该旅主力1000多人,仓皇乘车向德让宗逃窜。
18日10时左右,该旅逃至略马东,遭到2小时前才抵达此地的解放军山南军分区4个连的迎头痛击。至19日早晨,我军完全击溃该旅;共歼灭印军近700人,缴获榴弹炮11门,汽车84辆。
少部印军及该旅旅长潜入山林逃走。 担负深远迂回任务的解放军第11师于17日到达迂回终点后,即以其第32团向德让宗攻击前进。
18日上午,该师第33团向邦迪拉推进,18日下午该团3营占领邦迪拉主峰。印度驻邦迪拉守军已毫无斗志,于当晚乘黑溃逃;我军于19日早晨顺利进占该镇。
解放军第32团和33团各一部迅速转为向南追击。 20日凌晨,解放军第33团追逃部队与印军第48。
据法国《航宇防务》报道,印度海军参谋长阿朗·普拉卡什上将近日主持召开海军高级官员会议,共同商议印度海军转型发展问题。
阿朗·普拉卡什在致开幕词时表示:“印度海军在最近几年将会有巨大的变化,转型势在必行。” 印度海军转型准备全面启动 据法国《航宇防务》报道,此次印海军高层会议共包括3项主要议题,而最重要的议题就是海军转型问题。
西方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会议标志着印海军已经完成了实施转型所必需的理论和军事学说准备,印度海军转型已进入了全面启动的阶段。 据报道,根据转型规划,印度海军应从当前的“近海防御”和“区域威慑”战略转向“远洋进攻”战略,通过重点发展战略核潜艇和航空母舰来建立可靠的海上威慑能力,努力打造一支力量均衡、结构合理、具备相当威慑力的现代“蓝水海军”。
据印度媒体报道称,印度大力扩充海军的主要战略目的,首先是实现对印度洋的有效控制,此后随着海军力量的发展,要把海军活动范围扩大为向东达太平洋,向西穿过红海和苏伊士运河达地中海,向南达印度洋最南端边缘、甚至绕过好望角远达大西洋,直至对苏伊士运河、保克海峡、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五大战略水道进行控制。 正是为了实现这样的战略规划,印度才在海军建设上不惜血本,制订了一个又一个庞大的发展计划。
☆ 印政府批准海军扩军庞大计划 印度国防部长穆克吉10月初在议会接受质询时表示,印政府近期已批准了一项大规模建造国产潜艇的30年计划。 该计划以海军正在实施的“75号工程”计划为核心。
根据计划,印度将最终自行建造24艘能够装备远程巡航导弹的攻击潜艇和数艘核潜艇。同时,据今年5月4日印海军会议最终审查确定的《海上能力远景规划》,到2020年前,印度海军将获得160余艘舰艇和潜艇,其中包括自行制造的“蓝天卫士”号和整修后的俄“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2艘航母、其他45艘大型战舰和18艘潜艇。
普拉卡什此前满怀信心地表示,印度海军当前下订单采购正在建造的战舰有27艘,同时已经列入采购计划的战舰还有36艘,相信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的海军目前都没有如此庞大的计划。有报道称,印海军为了实现扩军计划,还曾提出一个为期22年的海军现代化项目,准备投资620亿美元以升级水面舰船、潜艇及海军飞机。
为倾力打造一支以航母和核潜艇为中坚的远洋海军,依据规划,未来数年内,印度海军还将进入一个高舰艇升级和淘汰率的时代。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印度海军计划通过在2012年前淘汰至少70%的主力战舰,来改变目前远洋舰艇和近岸舰艇的比例。
印度海军当前的远洋舰艇与近岸舰艇的数量比为4∶6,到2012年将调整为6∶4。☆ 庞大计划能否持续值得怀疑 尽管印度海军现代化发展蓝图极其宏伟,但印度与西方防务人士却提出了不同意见。
新德里思想库的防务专家巴拉特·卡纳德表示,他担心印度在没有强大经济力量作后盾的情况下“豪赌”“蓝水海军”难以维持下去。 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印度是否有能力持续维持航母、潜艇及各式庞大舰船的巨额军费,十分值得怀疑。
与此同时,西方防务专家还对印度海军庞大发展规划的战略后果提出疑问。由于印度洋是通向7个海域的要道,是世界航运的生命线,而且苏伊士运河、保克海峡、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五大战略水道也是美国海军宣布必须切实控制的战略要冲,同时英、法、德等国的海军也有加快发展的迹象,那么,印度海军的这种咄咄逼人的扩张会不会引火烧身,显然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 2006-10-30 19:15:42 印度音乐我还是比较喜欢的,建议阿三多培养些乐手,平时玩玩音乐,一副歌舞升平的景象岂非更好,何必充大头搞什么“蓝水海军”呢,不是你想搞就能搞出来的!!! 印度海军"德里"级驱逐舰 [资料] 日前,美国《防务新闻》援引印度海军人士的消息称,印度海军目前正备受零部件匮乏问题的困扰。 由于零部件供应断流,海军包括很多主力战舰在内的作战装备无法得到及时维护,从而严重影响了海军整体的战备状态。
雄心勃勃立志打造“蓝水舰队”称霸印度洋的印度海军,为何会陷入如此尴尬境地呢? 20%苏制战 舰、35%苏制潜艇没法使 据透露,印军在前苏联时代采购的所有140艘战舰中目前已有20%因为得不到基本维护无法执行作战任务,而潜艇部队的状况更为糟糕,16艘苏制潜艇35%没法使用。 此外,印海军舰队的舰载导弹系统,以及95%俄制战舰和潜艇上的声呐定位系统等一系列设备也面临年久失修的状况。
印度政府今年初做的调查也反映了同样的问题。由于缺乏部件和维修所需的资金,海军战舰的战备状况十分堪忧,甚至很多战舰上的雷达都已经不能正常工作。
更令人吃惊的是,印度负责保护经济专属区的海岸警卫队所编列的38%的舰船和13%的飞机都已无法使用。 近年来,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印度谋求海上军事大国地位的欲望日益强烈,希望将其海军从一支沿海防御性力量逐步打造成为具有远洋攻击能力的“蓝水舰队”。
雄心勃勃的印度海军为何会陷入零部件短缺的困境呢? 每年新购两三艘战舰 零部件采购资金大减 根据印度打。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59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