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护理程序包括哪几个步骤?护理程序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五个步骤。
2.资料收集的方法有哪些?①观察;②交谈;③体格检查;④查阅相关资料。3.病室适宜的温度、湿度应保持在多少?(l)病室温度一般保持在18—22℃为宜。
新生儿及老年患者,室温保持在22—24℃为宜。(2)病室湿度一般保持在50%一60%为宜。
4.常用卧位有哪几种?各适用于哪些患者?(1)去枕仰卧位:适用于昏迷或全麻未清醒的患者;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患者。(2)中凹卧位:适用于休克患者。
(3)屈膝仰卧位:适用于腹部检查或接受导尿、会阴冲洗的患者。(4)侧卧位:适用于灌肠、肛门检查及配合胃镜、肠镜检查的患者;臀部肌内注射的患者。
(5)半坐卧位:适用于心肺疾病所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患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6)端坐位:适用于心力衰竭、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
(7)俯卧位:适用于腰背部检杳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时的患者;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患者;胃肠胀气导致腹痛的患者。(8)头低足高位:适用于肺部分泌物引流的患者;行十二指肠引流术的患者;妊娠时胎膜早破的患者;跟骨或胫骨结节牵引的患者。
(9)头高足低位:适用于颈椎骨折作颅骨牵引的患者;颅脑手术后的患者。(10)膝胸卧位:适用于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的患者;需矫正胎位不正或子宫后倾的患者;促进产后子宫复原。
(11)截石位:适用于会阴、肛门部位检查、治疗或手术的患者,产妇分娩。5.特殊患者更换卧位时有哪些注意事项?(1)对有各种导管或输液装置者,l应先将导管安置妥当,翻身后仔细检查,保持导管通畅。
(2)颈椎或颅骨牵引者,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并使头、颈、躯干保持在同一水平位翻动;翻身后注意牵引方向、位置以及牵引力是否正确。(3)颅脑手术者,应该取健侧卧位或平卧位,在翻身时要注意头部不可剧烈翻动,以免引起脑疝,压迫脑干,导致患者突然死亡。
(4)石膏固定者,应该注意翻身后患处位置及局部肢体的血运情况,防止受压。(5)一般手术者,翻身时应该先检查敷料是否干燥、有无脱落,如分泌物浸湿敷料,应先更换敷料并固定妥当后再行翻身,翻身后注意伤口不可受压。
6.约束具使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应用指征,注意维护患者自尊。(2)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使用约束具的目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以取得理解和配合。
(3)约束具只能短期使用,并定时松解,协助患者经常更换体位。(4)使用时肢体处于功能位置;约束带下需垫衬垫,松紧适宜;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颜色,必要时进行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5)记录使用约束具的原因、时间、观察结果、护理措施及解除约束的时间。7.疼痛的评估内容有哪些?①疼痛的部位;②疼痛的时间;③疼痛的性质;④疼痛的程度;⑤疼痛的表达方式;⑥影响疼痛的因素;⑦疼痛对患者的影响,有无伴随症状等。
8,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有哪些?①数字式评定法;②文字描述式评定法;③视觉模拟评定法;④面部表情测量图。9.如何应用0—5文字描述法评估疼痛?0级无疼痛。
1级轻度疼痛:可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2级中度疼痛:轻度干扰睡眠,需用止痛药。
3级.重度疼痛:干扰睡眠,需用麻醉止痛药。4级剧烈疼痛:干扰睡眠较重,伴有其他症状。
5级无法忍受:严重千扰睡眠,伴有其他症状或被动体位。10.压疮分为哪几期?简述其发生的原因。
依据其严重程度和侵害深度,可以分为四期:①淤血红润期;②炎性浸润期;③浅度溃疡期;④坏死溃疡期。发生原因:(1)局部长期受压力、摩擦力或剪切力的作用。
(2)局部经常受潮湿或排泄物刺。(3)石膏绷带和夹板使用不当。
(4)全身营养不良或水肿。11.简述机体活动能力的分度。
0度:完全能独立,可自由活动。1度:需要使用设备或器械(如拐杖、轮椅)。
2度:需要他人的帮助、监护和教育。3度:既需要有人帮助,也需要设备和器械。
4度:完全不能独立,不能参加活动。12.简述肌力的分级。
0级:完全瘫痪,肌力完全丧失。1级:可见肌肉轻微收缩但无肢体运动。
2级:可移动位置但不能抬起。3级:肢体能抬离但不能对抗阻力。
4级:能做对抗阻力的运动,但肌力减弱。5级:肌力正常。
13.如何为脉搏短的患者测量脉率?为脉搏短绌患者测量脉率,应由两人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两人同时开始,由听心率者发出“起”“停”口令,计时l分钟。14.测里血压的注意事项有哪些?(1)定期检测、校对血压计。
(2)对需密切观察血压者,应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3)发现血压听不清或异常,应重测。
(4)注意测压装置(血压计、听诊器)、测量者、受检者、测量环境等因素引起血压测量的误差,以保证测量血压的准确性。15.测最血压时袖带缠得过松和过紧对血压有何影响?(1)袖带缠得过松,可使气袋呈气球状,有效的测量面积变窄,测得的血压值偏高。
(2)袖带缠得过紧,可。
每个专业设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四个科目,分四个半天进行。每个科目题量为100题,全部为多选题,题型有A1、A2、B1、A3、A4和X型题。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题型示例
(一)A1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
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标志是
A、线粒体肿胀
*B、核碎裂
C、胞质嗜酸性增强
D、胞质脂滴增加
E、自噬泡增多
(二)A2型题(病例摘要型最佳选择题)
35岁女性,3周前感冒伴咽痛,2周前已痊愈。近5天颈前疼痛明显,有低热来门诊。查体:T 37.8℃,皮肤无汗,甲状腺Ⅱ°大,右叶硬,明显触痛拒按,WBC 7.8*109/L。临床诊断最可能是
A、甲状腺右叶囊肿出血
B、甲状腺癌伴出血
C、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
D、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
*E、亚急性甲状腺炎
(三)A3型题(病例组型最佳选择题)
(1~3题共用题干)
35岁男性,因饱餐和饮酒后6小时出现中上腹疼痛,放射至两侧腰部,伴有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自觉口干,出冷汗。查体:T 38℃,四肢厥冷,脉搏116次/分,血压10/6 kPa,腹膨胀,全腹弥漫性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肝浊音界存在,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消失。
1.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不应考虑的诊断是
A、穿孔性阑尾炎
B、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C、绞窄性肠梗阻
D、急性胰腺炎
*E、急性盆腔炎
2.患者经检查诊断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如行腹腔穿刺,可能抽出液体的颜色是
A、无色清亮液体
*B、棕褐色液体
C、胆汁样液体
D、脓性液体
E、血性液体
3.治疗方针应是
A、胃肠减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B、中药与针刺
C、补液抗炎
*D、紧急手术
E、纠正休克后手术
(四)A4型题(病例串型最佳选择题)
(1~3题共用题干)
18岁女性,2年来觉下前牙咬东西无力,近期牙齿感觉松动。检查下前牙松动Ⅰ度。牙龈红肿,有牙石,其它牙龈微肿。
1.采集病史重点了解
A、有无外伤史
*B、家族史
C、不良习惯
D、口腔卫生习惯
E、有无服药史
2.重点检查项目是
A、牙髓活力
*B、X线片
C、松动度
D、外周血象
E、牙周附着丧失水平
3.根据上述检查初步印象为牙周炎,有助于进一步确定诊断的检查是
A、全身头颅X线
*B、龈下菌斑细菌学检查
C、局部组织病理检查
D、药物过敏试验
E、内分泌检查
(五)B1型题(标准配伍题)
(1~2共用备选答案)
A、血源性
B、腺源性
C、损伤性
D、牙源性
E、医源性
1.新生儿颌骨骨髓炎感染来源多为(A)
2.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感染来源多为(D)
(六)X型题
感染性休克病人治疗原则是
*A、及时清除化脓病灶
*B、迅速扩充有效血容量
*C、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D、吸氧
*E、维护心肺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
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腮腺炎等,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防治呼吸道传染病应注意以下事项:
1、避免受凉。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2、净化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过室内;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
3、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4、增加营养。补充营养,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5、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6、讲究卫生。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
7、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等疫苗。
8、早发现、早治疗。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切忌不当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乱吃药。
1、调适寒温。气候多变,老幼病弱者应随时增减衣服,不宜过早脱去冬衣,以免受寒,老年心脑血管者更要注意。
2、早睡早起,运动身体。睡眠不足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亦易激动生火,招致外感内伤。
3、保持心境平和。春季忌怒,处事勿过于急躁,要时常保持心境平和。
4、戒烟、少喝酒及咖啡。吸烟最易损害呼吸道表面屏障,诱发疾病发作。烟酒及咖啡都会刺激神经兴奋,有些人想借以“消除紧张和疲劳”,其实反而削弱了人体的抗病力。
5、远离过敏源,远离人群密集场所。
6、饮食宜清淡富营养而易消化,少吃油腻煎炸及辛辣刺激的食品。
原发布者:腾飞网络库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一、预防和控制策略:1预防为主2发挥卫生防疫机构的作用3发展三级预防保健网4因时因地制宜,反复斗争5建立疾病监测系统,加强地区、国际合作二、预防措施和办法:1改善卫生条件2健康教育3免疫预防4国境卫生检疫三、控制(一)疫情管理1疫情报告•报告种类:3类36种。•责任报告人及报告时限:2疫情报告工作的考核•报告制度是否健全,上报是否及时。•漏报率、漏诊率。(二)防疫措施1对传染源的措施:(1)病人:“五早”•甲类(强制管理):强制隔离;•乙类(严格管理):住院或家中隔离;•丙类(监测管理):治愈后可工作和学习。(2)疑似病人:尽早明确诊断(3)携带者:做好登记并进行管理、定期随访(4)接触者:检疫留验,医学观察,应急接种,药物预防(5)动物性传染源:处死,彻底消灭,隔离治疗2对传播途径的措施:消毒、杀虫3对易感者的措施:•免疫预防•药物预防•个人防护•职业防护4爆发、流行的紧急措施:•限制或停止集会或其他人群聚集活动。•停工、停业、停课。•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封闭被污染的水源。解除紧急措施的条件:•甲类全部治愈;乙类得到有效隔离;病人尸体严格消毒处理。•污染物及环境经卫生处理;有关病媒、动物基本清除。•经最长潜伏期后无新病人。第三节计划免疫及其评价一、扩大免疫规划(EPI)•1974年WHO提出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1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