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结常见化合价的一般规则有:
①化合物中氢总是正价,氧总是 负 价;②金属元素常显 正 价;
③非金属元素跟氧化合时显 正 价,如SO2,跟氢化合时常显 负 价,如H2S;④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 ;
⑤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 0 (最重要的一条规则);
⑥同种元素的化合价是可以变化的,如在FeCl2中铁显 +2 价;FeCl3中铁显 +3 价。
6. ★标出下列物质中N元素的化合价,请标在N元素的正上方上:
①N2;0 ②NO;+2③NO2;+4④N2O5;+5⑤HNO3;+5⑥NH4NO3 +3 +5(按顺序)
7.NaHSO4中S的化合价是 +6 ,KMnO4中Mn的化合价为 +7 。
★8.化学式的意义:以CO2为例,(可读图P32图1-34)
①宏观上可代表 二氧化碳 这种物质;
②宏观上说明二氧化碳是由 碳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
③微观上可代表 一个二氧化碳 分子;
④微观上可说明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 构成。
(注意:联系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的知识,⑤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44 )
10 CO2只代表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只有这层微观意义。
练习:10 CO2中的氧原子个数与 2/5 个N2O5中氧原子的个数相同。
9.根据化合价写离子符号:钠离子 Na+,碳酸根离子CO3 2- ;
10. 3SO42-表示 3个硫酸根离子 ,它共带 6 个单位负电荷。
★11.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
①氧元素 O②两个氧原子2O ③氧气 O2④两个氧气分子 2O2
⑤氧离子 O 2-⑥两个氧离子2O 2- 。
§1-7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1.原子的质量很小,为了方便表示,就用一种相对原子质量方法来表示。若C-12原子的质量为M克,氧原子的质量为N克,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为12N/M 。
2.阅读P38页表,知质子的相对质量为 1,中子的相对质量为 1,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相对质量=质子 数+ 中子 数。
3.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原子序数为11),则钠原子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12 ,核外电子数为 11 。
4.由于原子的质量用相对原子质量表示,所以分子的质量也就用相对的方法表示。★计算下列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
①SO2= 64;②Ca(OH)2= 74;③3H2O= 54 ;④KclO3= 122.5。
★5.有关化学式的四种基本计算类型:
以NH4NO3为例请计算(写出具体步骤)
(1)NH4NO3的相对分子质量M=14+4+14+48=80 ;
(2)NH4NO3各元素的质量比mN:mH:mO=7:1:12 ;
(3)NH4NO3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N%=35% ;
(4)40克NH4NO3含N元素的质量为mN= 14g。
★练习:多少克NH4NO3中含N元素的质量为70克?
70g/35%=200g
2007年中考)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总结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总结和常用口诀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 具有酸的通性(17)氨气:NH3 (碱性气体)(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
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三、物质的溶解性1、盐的溶解性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2、碱的溶解性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
(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四、化学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宋朝应用);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五、初中化学中的“三”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1、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Hg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固体(如Br2是液态的)注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NH4+、OH-); 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如Cl-- 叫氢氯酸根) 4、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高压锅爆炸是物理变化。)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H原子就无中子)。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8、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9、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第一层为最外层2个电子)10、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绪言:化学的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目前人类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但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到了近代,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常见现象:物变(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化变(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放热、发光等。)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实质: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联系: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例: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实例:物性(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燃点、沸点、熔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化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区别:这种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氮气和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
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但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性)。第二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蜡烛:石蜡不溶于水,石蜡密度小于水。
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三层,包括外焰、中焰和内焰。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发现两端先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点燃蜡烛后,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产生水;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熄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凝固的石蜡蒸气蜡烛燃烧的表达式: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C25H32+33O2→25CO2+16H2O)二、做“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最重要的是做对比实验。
第三节走进化学实验室一、托盘天平的使用1.托盘天平的精确度是0.1g,即用天平测量出的物体质量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2.托盘天平由托盘、指针、游码、标尺、分度盘和平衡螺母组成。
二、仪器的连接1.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要插入塞子的玻璃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入。2.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3.在容器口塞橡皮塞: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节空气一、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2Hg+O2→2HgO和2HgO→2Hg+O2↑。
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原理】4P+5O2→2P2O5步骤: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③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②放热;③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内水体积约占集气瓶空气总体积的1/5。
结论①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②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注意事项】1.红磷必须过量。
如果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内的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测量结果会偏小。2.装置气密性要好。
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集气瓶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测量结果会偏小。3.导管中要注满水。
否则当红磷燃烧并冷却后,进入的水会有一部分残留在试管中,导致测量结果偏小。4.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5.如果弹簧夹未夹紧,或者塞塞子的动作太慢,测量结果会偏大。6.在集气瓶底加水的目的: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
7.不要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原因:木炭和硫燃烧尽管消耗气体,但是产生了新的气体,气体体积不变,容器内压强几乎不变,水面不会有变化。8.如果预先在集气瓶内放入氢氧化钠溶液,就可以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9.不要用镁代替红磷!原因: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与氮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这样不仅消耗氧气,还消耗了氮气和二氧化碳,使测量结果偏大。三、空气的成分: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四、混合物和纯净物定义: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特点: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
纯净物可以用化学式来表示。但是,绝对纯净的物质没有。
常见实例:混合物(空气、溶液、合金、铁锈、加碘盐、天然气、自来水、矿泉水等);纯净物(冰水混合物、水蒸气、铜锈等)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氮气:【物性】无。
考试前有必要记的初中化学基础概念 背过这些差不多就能拿满分 初中化学知识小辑 一: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二:其它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28、启普发生器由三部分组成:球形漏斗、容器、导气管。 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31、写出下列物质的颜色、状态 胆矾(蓝矾、五水硫酸铜CuSO4•5H2O):蓝色固体 碱式碳酸铜(铜绿):绿色固体 黑色固体:碳粉、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CuSO4)、氯酸钾、氯化钾、氧化镁、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锌 紫黑色:高锰酸钾 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FeSO4) 32、要使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33、由双原子构成分子的气体:H2、O2、N2、Cl2、F2 34、下列由原子结构中哪部分决定:①、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②、元素的分类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③、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④、元素的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⑤、相对原子量由质子数+中子数决定。 35、学过的有机化合物:CH4(甲烷)、C2H5OH(酒精、乙醇)、CH3OH(甲醇)、CH3COOH(醋酸、乙酸) 36、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归纳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1)五个不改变:认宏观看元素的种类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从微观看原子质量、原子的种。
第二章分子和原子测试题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48分)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空气是由空气的分子构成的 B.含氧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 D.空气里的氮气、氧气等的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2.下列物质中存在着氧分子的是 ( ) A.氯酸钾 B.二氧化碳 C.水 D.空气3.下列物质中,不是由分子构成,而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有 ( ) A.氧气 B.铁 C.二氧化碳 D.水4.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这主要是由于 ( ) A.分子变小B.分子不断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分解成原子5.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的运动速度发生变化 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6.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C.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D.分子受热体积变大,遇冷体积变小7.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本质区别是( ) A.分子的种类数 B.原子的种类数 C.元素的种类数 D.存在的状态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纯净物是不含有任何杂质的物质9.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食盐水 C.氯酸钾 D.液氧10.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运动论解释的是() A.把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压紧,就不容易将它们拉开 B.在室内,同样表面积的热水比冷水蒸发得快 C.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D.医院里充满了酒精味和药味11.下列物质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A.纯净物 B.混合物 C.蒸馏水 D.糖溶液12.下列变化,能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是() A.干冰气化 B.分离空气制取氧气C.硫磺研磨成硫粉 D.加热氧化汞得到汞 13..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没有变化的是( ) ① 元素的种类;②分子的数目;③原子的种类;④原子的数目;⑤物质的种类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①③ D.①②④14.单质分子一定由( ) A.不同种原子构成B.同一种原子构成C.同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构成D.同一种元素的两个原子构成1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了 B.由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 C.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了 D.一种物质的分子运动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之间去16.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分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之 二、填空题(32分) 17.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原子是 中最小粒子。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________,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 。
18.我们学习了分子的基本性质,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走进花店闻到花香,是由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着的。请你据此另举两例:① ;② 。
19.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______变化,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______变化。20.现有汽水、氧气、硫粉、水、二氧化碳、空气、氯酸钾等物质,其中: ①属于混合物的是 ,②属于氧化物的是 , ③属于单质的是 ,④属于化合物的是 。
21.酒精挥发说明分子在_________;热胀冷缩现象说明分子_________;蔗糖加到水里,过一会儿就看不见了,是因为 _________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__。三、简答题(10分)2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酒精易挥发是酒精的物理性质,而酒精燃烧是化学性质。
四、实验题(10分)23.如下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提示:酚酞遇氨水变红色)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10~15滴)。
A的名称是_________,其用途是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_。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_________。 (4)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
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____,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_________具有挥发性 行吗?????????????????????????????????????????????????????????????????????????????????????????????????????????????????????????????????。
氢氧根OH-
硝酸根NO3 - (其中N+5价)
亚硝酸根NO2 -(其中N+3价)
碳酸根CO3 2-
硫酸根SO4 2-(其中S+6价)
亚硫酸根 SO3 2-(其中S+4价)
氯酸根ClO3 -
磷酸根PO4 3-
碳酸氢根HCO3 -
硫酸氢根HSO4 -
铵根NH4+
锰酸根MnO42-(其中Mn+6价)
高锰酸根MnO4-(其中Mn+7价)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45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