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个人知识少的成语:孤陋寡闻、才疏学浅、浅见寡识、略识之无、浅见寡闻。
1、孤陋寡闻
【成语】: 孤陋寡闻
【拼音】: gū lòu guǎ wén
【解释】: 陋:浅陋;寡:少。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出处】: 《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举例造句】: 某孤陋寡闻,不足当公之荐。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回
【近义词】: 才疏学浅、浅见寡识、浅尝辄止
【反义词】: 满腹经纶、博学多才、见多识广
【用法】: 作谓语、定语;作谦辞
2、才疏学浅
【成语】: 才疏学浅
【拼音】: cái shū xué qiǎn
【解释】: 疏: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出处】: 《汉书·谷永传》:“臣才朽学浅,不通政事。”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
【举例造句】: 在下虽有此志,只是才疏学浅,年纪又轻,经练更少。 ★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一回
【近义词】: 略识之无、吴下阿蒙
【反义词】: 博学多才、真才实学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自谦
3、浅见寡识
【成语】: 浅见寡识
【拼音】: qiǎn jiàn guǎ shí
【解释】: 浅见:肤浅的见解;寡识:见识很少。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出处】: 宋·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今辄条数事,布于左右,非出于浅见寡识。”
【举例造句】: 在这事实发生以前,以我的浅见寡识,是万万想不到的。 ★鲁迅《华盖集续编·<;阿Q正传>;的成因》
【近义词】: 浅见寡闻
【反义词】: 见多识广
【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自谦
4、略识之无
【成语】: 略识之无
【拼音】: lüè shí zhī wú
【解释】: 之、无:指最简单的字。形容识字不多。
【出处】: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
【举例造句】: 还有一班市侩,不过略识之无,因为艳羡那些斗方名士,要跟着他学。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
【拼音代码】: lszw
【近义词】: 略知皮毛、略知一二、仅识之无
【反义词】: 学富五车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识字不多
5、浅见寡闻
【成语】: 浅见寡闻
【拼音】: qiǎn jiàn guǎ wén
【解释】: 浅见:肤浅的见解;寡闻:听到的很少。形容见闻不广,所知不多。
【出处】: 《史记·五帝本纪赞》:“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举例造句】: 在这事实发生以前,以我的浅见寡识,是万万想不到的。 ★鲁迅《华盖集续编的续编·阿Q正传的成因》
【拼音代码】: qjgw
【近义词】: 浅见寡识
【反义词】: 见多识广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见识浅陋
才疏学浅
cái shū xué qiǎn
[释义] 才:才能;疏:空虚;浅薄。才能不高;学问不深。
[语出] 《汉书·谷永传》:“臣材朽学浅;不通政事”。
[正音] 疏;不能读作“sū”。
[辨形] 疏;不能写作“梳”。
[近义] 略识之无 吴下阿蒙
[反义] 博学多才 真才实学
[用法] 多用来表示自我谦虚。一般作谓语。
[结构] 联合式。
[例句]
①学生~;望老师多指教。
②越有知识的人越谦虚;只有~的人才趾高气扬;目空一切。
[英译] have slight talent and superficial learning
孤陋寡闻: 陋:浅陋;寡:少。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美中不足 大体很好,但还有不足。
相形见绌 形:对照;绌:不够,不足。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材疏志大 谓志向虽大而才能不足。有时用为谦词。
德薄才鲜 自谦道德修养不足,才能薄弱
得薄能鲜 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
才疏学浅 疏: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学浅才疏 才能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学疏才浅 才能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同“学浅才疏”。
1. 一塌糊涂
2. 肤浅末学
3. 不求甚解
4. 目不识书
5. 独学寡闻
6. 困而不学
7. 不求甚解
8. 囫囵吐枣
【一塌糊涂】(yī tā hú tú):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出处:郭沫若《革命春秋·学生时代》:“新开设的中学,更是一塌糊涂,笑话百出。”
9. 例句:爸爸妈妈不在家,小弟弟把屋里弄得~,不堪入目。
【肤浅末学】(fū qiǎn mò xué):肤浅末学是成语,拼音是,指学识浅薄。
出处:晋·范宁《春秋梁传集解序》:"释《谷梁传》者,虽近十家,皆肤浅末学,不经师匠。"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学识浅薄
【不求甚解】( bù qiú shèn jiě):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出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10. 例句:这人小的时候,诸事颟颟顸顸,~。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目不识书】(mù bù shí shū):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出处: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六:"李士宁者,蓬州人,自言学多诡数,善为巧发奇中,目不识书,而能口占作诗,颇有才思。"
11. 例句:伯之~,一切予夺,俱取决幕僚。 ★蔡东藩《南北史演义》第四十回
【独学寡闻】(dú xué guǎ wén):独学:指独自学习,不了解外部动向。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有井底之蛙含义。
出处: 《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困而不学】(kùn ér bù xué):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出处:《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2. 简析:孔子虽说有"生而知之者",但他不承认自己是这种人,也没有见到这种。他说自己是经过学习之后才知道的。他希望人们勤奋好学,不要等遇到困难再去学习。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讲的这个启发。至于遇到困难还不去学习,就不足为训了。
【不求甚解】(bù qiú shèn jiě):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出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13. 例句:这人小的时候,诸事颟颟顸顸,~。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囫囵吐枣】(hú lún tūn zǎo):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出处: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14. 例句: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或走马看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 ◎朱自清《论诗学门径》
1. 胸无点墨[xiōng wú diǎn mò]
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指人没有文化。
2. 黔驴技穷[qián lǘ jì qióng]
黔:今贵州省一带;技:技能;穷:尽。 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3. 孤陋寡闻[gū lòu guǎ wén]
陋:浅陋;寡:少。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4. 一知半解[yī zhī bàn jiě]
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5. 目不识丁[mù bù shí dīng]
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6. 井底之蛙[jǐng dǐ zhī wā]
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7. 理屈词穷[lǐ qū cí qióng]
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8. 肤见谫识[fū jiàn jiǎn shí]
浅陋的见识。
9. 才疏学浅[cái shū xué qiǎn]
疏: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10. 不求甚解[bù qiú shèn jiě]
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48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