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知识之我见: 中医不仅是一门单纯的医学,其已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智慧,追随古哲学思维,渗透着天人一统的认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中医总括有四点: 第一点是医道,医德。此各人见解不同,余则紧记一对联"不求名不求利只求解除民间疾苦,不讲事不讲非只讲修身行善积德"。
前人曾说医者父母心,因为病者的疾苦及性命都交给了医者。的确,医学乃是一门做人的学问,没有一颗善心,又怎样去救人活命呢?, 第二点是"人禀天地之气而生。
"。所以,天地之一切皆会影响及人,而人亦可反映出其所在环境的一切。
记得曾治一妇人,年62岁,现住沙湾荷景三区。诉说己咳嗽两年,多处治疗未果。
开药三服,几天后复诊说,药后稍愈,隔天又咳。详细询问后,提出是否家居风水问题,最后决定同往一看。
发觉病妇房间居于室之东北方,此乃全室至阴之方,风水上称之为"鬼门"。妇人本属阴,年老阳更不足。
又居阴地而至阴太重,则病缠绵而难愈,劝其换房居住。
后经其子证实,于换房后7天,病不药而愈,此天地之气造化于人。天地一切皆会影响及人,但人也会改变环境,此风水之道,在这不详谈。
第三点是"形与神俱,不可分离"。认为人分形体与精神,决一不可。
谓"形不劳,神不散,可活百气。"按现在讲法,形即驱体,神即灵魂。
我在这不是讲迷信,但灵魂确实存在,如你不信,中医就难懂了。因中医多处讲到这问题,如形神,营卫,气血等。
确定人魂之后,这些问题便易理解了。就按现代科学来说,要制造一个与人体外形一样,内在所含的化学成份物质也一样的物体,不是难事。
但怎样做这物体也不能自我生长并生存。为什么?因当今科学不信灵魂,故造出之物形象而无神存。
中国古传之术也多有应用灵魂之法,中医"祝由"科也是其一。可惜己被当今政府严制了。
而西方研究之傕眠术,也正是应用人体灵魂之术。只不过叫法不同罢了。
这正是老子所说的"道非道,非恒道。名非名,非恒名。
"之理。 第四点是"疾病可知,又可防治。
言病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中医认为病由邪生,生于阳,得之风雨寒暑。
生于阴,得之于饮食居住,阴阳喜怒。而万物既有阴,即有阳,一物二分。
所以既有病,即必有解此病之法,此阴阳互生互制也。中医的辨证观也正是如此。
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运动着,整个世界运动变化的根源在于世界内部的阴阳的矛盾统一。 中医的治疗亦根据此理定立标本缓急(所谓本,就是与疾病相对的一面。
标即病所表现出的症状)。认为治病必求其本,但急则先治其标。
确定治疗先后,就采取正治或反治的手断。
正治与反治,都是针对疾病本质,应用与证候性质相反的药物进行治疗。而这正是自发地运用了矛盾的对立间既斗争又统一的辨证观,总的治疗原则是针锋相对,针对证候所反映的阴阳失调的状态,釆用纠正这种阴阳失调的冶疗方法。
临证时,又同一疾病,由于时令,气候,地区方域,以及病人的年龄,体质,生活习惯,居住环境,职业等不同而治疗方法也不同。其蕴含着矛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的辨证思想。
而有时候,虽不同的疾病,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变化,则可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这说明中医学是从运动的观点而不是从静止的观点,从相互联系的观点而不是从孤立的观点来看待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并注重其统一性,即整体观念。既重视人体各个局部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同时也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除阴阳外,应用于中医缺不了的还有五行。即金,木,水,火,土。
其特性为"木曰曲直作酸,水曰润下作咸,火曰炎上作苦,金曰从革作辛,土爰稼穑作甘。"通过其特征引伸天下万物。
五行学说是以"五"为基数,来阐释事物之间相互的生克制化原则,阐释人体和五行的相互关系,阐释五脏疾病好发季节和病机转变,阐释临床现象的机理,指导确定治疗方法。并认为人的生命既自身在不断运动也与外界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具体地阐明机体内部及其与外界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观念。
阴阳五行皆本于气,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古人通过阴阳五行之确立,应用于四时,定出了"五运六气"之法,现称"运气"学"。
通过其应用,我们便可预测出某时期,某地区,某年龄阶断的人,多会患某类型疾病,对区域性或流行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中医对于人体脏腑机能的描述称为藏象,其学说是通过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机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对于研究人体的生理及病理,指导临床实践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除脏腑外,人体还有奇恒之腑,气,血,津液等组织。其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为用的联系。
而经络则是其相联系的系统之一,经络系统是由经脉,经筋,皮部,络脉四部份组成。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其主干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两大类。
经脉之气所"结,聚,散,络"的为终筋,而皮部即是经脉及所属络脉在体表分支的部位。经络的主要生理机能是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通过气血,濡养脏。
第一章 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 气一元论
《中医基础理论》第四节 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脏象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节 六腑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 五脏
《中医基础理论》第四节 形体官窍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节 奇恒之府
《中医基础理论》第六节 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五脏调节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第四章 精、气、血、津液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节 气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 精
《中医基础理论》第四节 津液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节 血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章 经络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节 气血精津液的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节 奇经八脉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中医基础理论》第六节 经络学说的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第四节 经别、络脉、经筋、皮部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 体质的基本概念
《中医基础理论》第六章 体质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节 体质的形成
《中医基础理论》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第七章 病因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 外感病因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节 病理性因素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节 内伤病因
《中医基础理论》第四节 其他病因
《中医基础理论》第八章 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 发病机理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节 基本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第四节 脏腑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节 内生五气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第六节 疾病的传变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节 经络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第九章 养生与防治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 养生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节 治则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节 预防
《中医基础理论》[附录]五运六气
《中医基础理论》五运六气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 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节 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
第一节 中药的含义 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天然药材资源,种类繁多,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
这些宝贵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它是我国劳动人民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对于保障我国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也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物质基础。
由于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但以植物性药物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且记述这些药物的书籍往往冠以“本草”之名,所以自古以来把我国的传统药学称为“本草”。本草典籍和文献十分丰富,记录着我国人民发明和发展医药学的智慧创造和卓越贡献,并较完整地保存和流传下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由于这些药物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而且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若干特点。所以把这些药物称之为“中药”,同时也把它作为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然而,对于我国传统药物的称谓,曾经有多个名词和说法,如称之为 “国药”、“中草药”、“天然药物”、“民族药”,或谓之“中医所用的药”、“中国所产的药”等。这些名词和说法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准确地概括其含义。
如所谓“国药”,是指本国所产的药物,还是指只为本国所用的药物?中药中也有不少药物产自外国,同时不少中药也为其他国家所用,“国药”一词,显然不确切。所谓“中草药”,是指中药和草药的混称。
因为在民间常有中药、草药的说法,所谓草药,系指流传于民间,药材市场不流通或流通量不大,正规医院应用不大普遍,多为民间或地方医生所用,且加工炮制欠规范的药物。这些药物不少品种在历代本草中就有记载,同时不少新发现的民间药物,由于功效显著而得到广泛应用,也就成了中药。
所以中药、草药在实质上是一致的,没有必要把它们区分,仍应统一于中药一词之中。所谓“天然药物”,就来源而言中药大多数取材于天然资源,似乎无可非议;但现代所指的天然药物,有其特定的含义,多指用现代科学技术从天然药物中提取而得的有效成分,用它来概括中药,显然是不恰当的。
再所谓“民族药”一说,在我国一般指少数民族地区所习用的药物,它们的来源与中药基本相同,多数是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形成具有本民族医药学特色的基础上,同时又吸收了许多中医药学理论和经验,有着较强的地域性的药物,如藏药、蒙药、苗药、壮药等,因此,民族药物也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于“中医所用的药”或“中国所产的药”的说法,更难以说明中药的概念,现代的中医不仅用中药,也用西药;自古以来中药就不断地吸收外来药物。
故而这些说法也是不确切的。 准确地说,所谓“中药”,就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
而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性状、炮制、性能、配伍和应用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即称为“中药学”。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 中药的品种 中药的品种,一般指药品的种数而言。品和种可以单独作为中药数目的计量单位,但多合称作为中药数目的计算单位。
不过“品”还可以作为中药分类的名词,如《本经》中的上品、中品等。品种繁多也是中药的一大特点,同时它在诸多的传统药物中,也是一大优势。
对于中药品种的计数方法,各本草书籍不尽一致。有以条目为单位的,有以药品(处方名)为单位的。
多数本草书籍,尤其是各历史时期具代表性和综合性的本草,多是以所载条目(往往一条中记有多[sa1]物种)为计数单位的;而少数本草书籍,如一些辞书,则多以药品(如入药部位)作为品种计数单位,有的地方把后者称为“味”。可见,品、种、味,都可作中药数目的计量单位,但通常以种或品种为主,其次是味,而单独以品作计数单位者甚少。
中药品种繁多,是由于中药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中药品种的发展,往往与祖国医学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一般来说,越是古代,发展越缓慢;而越是接近现代,其发展也就越快。在古代经典之中,散记的药物甚少,如《诗经》、《山海经》所载药名,多为百余种而已。
到了汉代,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则载药已达365种;其后,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收载药物就增加到了730种;唐代《新修本草》发展为844种(或作850种);而后,宋代唐慎微的《证类本草》,增至1744种;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更集16世纪以前本草学之大成,收载药物达1892种(实为1897种);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又在《本草纲目》的基础上新增了大量的民间药物,使本草典籍所载药物达到2600余种。然而应当指出,以上所举各个时期的本草著作,其所记药物数目,并非当时药物的全部,但也基本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药物的发展概貌。
药物品种增加最快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以来,在50年代至80年代中,先后进行过三次全国性的中药大普查,基本上摸清了全国(除台湾省外)中草药资源的分布于品种,总计达12807种。 中药品种的不断发展,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但是中药品种从《神农本草经》的365种,发展到《本。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1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