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胡适开列的《中学国故丛书》目录
胡适(1891~1962),早年留学美国,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62年病逝于台湾。着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尝试集》等。
1920年,胡适开列了《中学国故丛书》目录,列举古籍31种,以备中学生阅读。
《诗经》
《战国策》
《论语》
《庄子》
《荀子》
《楚辞》
《淮南子》
《论衡》
《左传》
《老子》
《墨子》
《孟子》
《韩非子》
《元曲选》
《史记》
《汉书》《明曲选》
杜甫
白居易
陶渊明
李白
韩愈
柳宗元
王安石
陆游
辛弃疾
关汉卿
欧阳修
朱熹
杨万里
马致远
2·胡适开列的《实在的最低限度的书目》
1923年胡适应清华学校学生之请,开有《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收录图书约190种,后来根据它修订精简成《实在的最低限度的书目》。
书目答问/张之洞
九种《纪事本末》
老子/老子
墨子闲诂/孙诒让
元曲选一百种/臧懋循
缀白裘/玩花主人
西游记/吴承恩
淮南鸿烈集解/刘安
中国人名大辞典
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
四书韩非子/韩非
周礼
佛遗教经/迦叶摩腾、竺法兰等译阿弥陀经
宋元学案/黄宗羲
王临川集/王安石
王文成公全书/王守仁
章实斋年谱/胡适
新学伪经考/康有为
诗集传
左传/左丘明
乐府诗集/郭茂倩
宋诗钞/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编论衡/王充
法华经/鸠摩罗什译
坛经/惠能
明儒学案/黄宗羲
朱子年谱/王懋粤
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
崔东壁遗书/崔述
文选/萧统
全唐诗/彭定求等
宋六十家词/毛晋
宋元戏曲考/王国维
水浒传/施耐庵
儒林外史/吴敬梓
红楼梦/曹雪芹
荀子集注
国学入门书目一、启蒙阶段: 推荐六本书:《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千家诗》、《千字文》、《朱子家训》。
这些读物的特点是琅琅上口,篇幅短小,短期内阅读,认真领悟,会有很显著的成效。1、《三字经》:实际上是高度浓缩的中国历史、文化介绍资料。
2、《百家姓》:诵读之后,读者会对中国姓氏有一定的了解。3、《幼学琼林》对于培养读者的音律感,介绍古代文化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千家诗》:收集了唐、宋以来诗人作品接近千首,对于普及古典诗歌基础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很有益处。5、《千字文》:对仗韵文,可培养读者的音律感。
6、《朱子家训》:可以作为读者进业修身的指南,对于读者能够起到启迪思想、增进智慧的作用。二、攻读阶段1、经部经部就是指四书五经,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
学国学之人,必须以此为根本。总计九部。
①必须全部通读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其中,大学、中庸篇幅比较短小,但是地位却很重要。
应该经常阅读,反复温习。《论语》是核心,微言大义,尽在其中。
此书最为关键,应作为重点篇目反复阅读。《孟子》之中,饱蓄民本思想,千百年以来,无数忠臣烈士的家国情怀、爱民思想,无不本于此。
②节选阅读的:《易经》、《诗经》、《尚书》、《礼记》、《春秋》。《易经》:最好能够背诵乾、坤二卦的爻辞。
熟读《系辞》。《诗经》应以国风为重点。
《国风》里面的著名篇章应该会背诵。《尚书》、《礼记》可根据个人爱好以及学力情况节选。
《春秋》:《公羊》、《谷梁》、《左氏》对照并读,内容可根据个人爱好以及学力情况节选。2、史部《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
最低标准是五部。学有余力的可加《晋书》、《新唐书》、《旧唐书》、《明史》。
总计五部至十部。①必须全部通读的:《史记》、《汉书》。
其中内容相同的篇目,应参照对比阅读,比较分析班固、司马迁之间的异同。有条件的学友,可找《班马异同》、《廿二史考异》参考阅读。
其中,《史记》、《汉书》中的列传部分必须精读。这是重点中的重点。
熟读这些传记,可以初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可以确立是非观念。②节选阅读的:《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
③参考阅读的:《晋书》、《新唐书》、《旧唐书》、《明史》。特别说明,《明史》之中,除了后期关于与清朝有关的部分以外,大致上说,是不错的。
3、子部《老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总计五部。
①必须全部通读的:《老子》。阅读时,应注意与《庄子》参照阅读。
也要留心与《论语》联系阅读。②节选阅读的:《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
4、集部《古文观止》。总计一部。
建议全文通读。其他的数目不定,学友可根据爱好选择。
《老子》 朱谦之 《老子校译》 中华书局 比较深,适合专业研究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 译注的是王弼的传世本 有字词解释、整段翻译 适合普通读者 高明《帛书老子校注》 中华书局 非传世本,是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版本的注解,汉朝埋进去的。
廖明春《郭店楚简老子校释》清华大学出版社 非传世版本,郭店出土的,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老子版本。 《论语》 刘宝楠(清朝)《论语正义》中华书局 适合专业人士研究使用 程树德(清朝)《论语集释》中华书局 集成旧注,发表新见 适合专业人士研究使用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适合普通读者阅读,属于此类书中经典力作 《孟子》 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 适合专业人士阅读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 此类书中经典力作,适合普通读者 《周易》 对于周易的研究和阐述主要分为象数派和义理派。
周易此书的原本功能,也即占卜的功能,其实早就没人懂了。现在所谓的用周易来算命,其实都是胡诌。
张善文 黄寿祺《周易译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这是最好的版本,但是很难找 周振甫《周易译注》 中华书局 《诗经》 对诗经的注解,自古以来分歧很大 程俊英 蒋见元《诗经译注》 中华书局 比较浅显,适合普通读者,以白话诗翻译诗经,朗朗上口 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 《左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 大部头,四本书。 对于古代的制度、文化、风俗有详细的解释,来龙去脉说的很清楚,正本清源。
通读此书,能够对中国古代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大大提高你的底蕴。此书可谓同类书中最经典最值得阅读的作品。
力荐!力荐!力荐之! 《国语》 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 很遗憾,此书尚没有合适的版本供普通读者进行通俗阅读。 《逸周书》 这部书特别古,据说是编尚书时候剩下的东西,很有价值,学术地位很高,但不怎么出名。
黄怀信 张懋镕 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 不适合大众阅读 《墨子》 《墨子》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没有是传的,历史上都找不到。 宋以后搞道藏,因为墨子中有科技和逻辑的东西,所以就把《墨子》收到道藏里了。
后来在道藏中发现了它。关于墨子的研究很不充分,分歧很大。
有些地方很难理解,里边错字也很多。 可以说《墨子》是古书中最难读的。
轻易勿读墨子。 吴毓江《墨子校注》中华书局 2006 谭家健《墨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 2009 《庄子》 其难读程度仅次于墨子。
本来《庄子》不是经,唐朝以后成经典了,叫《南华经》。大概因为唐皇帝也姓李,所以要弘扬其祖宗的名声,以便光耀自己。
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 以文言文写成,适合研究使用 王先谦《庄子集解》中华书局 以文言文写成,适合研究使用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 通俗读本,适合普通读者。 但陈鼓应有个毛病,就是如果他认为某个字是错字,就径自改掉了,也不说明一下。
按照惯例,是不能随便改动原文的,如果认为某处有错,应当注上“存疑”等字样,以供后来者甄别。清朝人常说“明人刻书而书亡”,就是因为明朝人总是径自改字。
《商君书》 此书虽很薄,但文采很好。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中华书局 比较深,非大众阅读版本。
《韩非子》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 《荀子》 荀子是大部头,很难读,其逻辑不连贯,并且大量使用齐鲁方言,所以同一个字在《荀子》里的意思常常和别人的不同。总之就是研究起来很困难。
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 《管子》 稷下学派的论文集,基本上是法家和道家的东西。 郭沫若、闻一多、许维遹 《管子集校》科学出版社 1956年出版 戴望《管子校正》中华书局 1954年出版 系列套书: 中华书局的一套《新编诸子集成》质量很好 贵州人民出版社出过一套:《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把中国几乎所有的古籍都翻译了一遍,工程很大,但是质量参差不齐,有些根本没法看,也有好的,像《商君书》、《韩非子》等就很不错。
国学入门书目一、启蒙阶段: 推荐六本书:《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千家诗》、《千字文》、《朱子家训》。
这些读物的特点是琅琅上口,篇幅短小,短期内阅读,认真领悟,会有很显著的成效。1、《三字经》:实际上是高度浓缩的中国历史、文化介绍资料。
2、《百家姓》:诵读之后,读者会对中国姓氏有一定的了解。3、《幼学琼林》对于培养读者的音律感,介绍古代文化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千家诗》:收集了唐、宋以来诗人作品接近千首,对于普及古典诗歌基础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很有益处。5、《千字文》:对仗韵文,可培养读者的音律感。
6、《朱子家训》:可以作为读者进业修身的指南,对于读者能够起到启迪思想、增进智慧的作用。二、攻读阶段1、经部经部就是指四书五经,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
学国学之人,必须以此为根本。总计九部。
①必须全部通读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其中,大学、中庸篇幅比较短小,但是地位却很重要。
应该经常阅读,反复温习。《论语》是核心,微言大义,尽在其中。
此书最为关键,应作为重点篇目反复阅读。《孟子》之中,饱蓄民本思想,千百年以来,无数忠臣烈士的家国情怀、爱民思想,无不本于此。
②节选阅读的:《易经》、《诗经》、《尚书》、《礼记》、《春秋》。《易经》:最好能够背诵乾、坤二卦的爻辞。
熟读《系辞》。《诗经》应以国风为重点。
《国风》里面的著名篇章应该会背诵。《尚书》、《礼记》可根据个人爱好以及学力情况节选。
《春秋》:《公羊》、《谷梁》、《左氏》对照并读,内容可根据个人爱好以及学力情况节选。2、史部《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
最低标准是五部。学有余力的可加《晋书》、《新唐书》、《旧唐书》、《明史》。
总计五部至十部。①必须全部通读的:《史记》、《汉书》。
其中内容相同的篇目,应参照对比阅读,比较分析班固、司马迁之间的异同。有条件的学友,可找《班马异同》、《廿二史考异》参考阅读。
其中,《史记》、《汉书》中的列传部分必须精读。这是重点中的重点。
熟读这些传记,可以初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可以确立是非观念。②节选阅读的:《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
③参考阅读的:《晋书》、《新唐书》、《旧唐书》、《明史》。特别说明,《明史》之中,除了后期关于与清朝有关的部分以外,大致上说,是不错的。
3、子部《老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总计五部。
①必须全部通读的:《老子》。阅读时,应注意与《庄子》参照阅读。
也要留心与《论语》联系阅读。②节选阅读的:《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
4、集部《古文观止》。总计一部。
建议全文通读。其他的数目不定,学友可根据爱好选择。
国学是个太广义的范畴了,是全面提高文化素养的学问。
天文地理,人文风俗,小说戏曲,医学养生,礼仪道德---------和你有关没关的都囊括在内。如果你对国学一点都不了解。
就选择你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去研读,不一定非得一下上升到国学的高度。中国的文化就建立在国学的基础上,等你对你感兴趣的东西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再慢慢向前人的著作延展,向古典文集靠拢。
前人的思想心性,对社会人生的那种赤子情怀真的让人感动震撼,醍醐灌顶啊!看不懂没关系,挑浅显有趣的看。文化是一通百通,但是中华文化太博大精深,有人穷一生也不敢说得"一通"。
不过学习的过程很美好,古典文书读的多了,内心就会越来越纯净强大。还有什么比生活充实美好更幸福的呢?希望你离幸福越来越近。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8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