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耳毒性、肾毒性
(四)第一个题
1、青霉素类 (青霉素)
2、头孢菌素类(头孢氨苄)
3、大环内酯类(红霉素)
4、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
5、四环素类(四环素、米诺环素)
6、氯霉素类(氯霉素)
7、林可霉素与克林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2. 抗生素的抗菌机制有哪些?
抑制DNA回旋酶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影响叶酸代谢
(五) 名词解释
二重感染(Superinfection)又称重复感染,系指在一种感染的过程中又发生另一种微生物感染,通常由于使用抗菌药物所诱发。抗菌药物的使用可致菌群改变,使耐该种抗菌药物的微生物引发新的感染。引起新感染的细菌可以是在正常情况下对身体无害的寄生菌,由于菌群改变,其他能抑制该菌生长的无害菌为药物所抑杀后转变为致病性菌,或者也可以是原发感染菌的耐药菌株。使用广谱抗生素时较易发生的二重感染有:难辨梭状芽胞杆菌肠炎、霉菌性肠炎、口腔霉菌感染、白色念珠菌阴道炎等。
(六) 复合题
药物分类:
β-内酰胺类药物:青霉素 阿莫西林 头孢拉定 先锋Ⅳ号 希克劳
大环内酯类:阿齐霉素 罗红霉素 利君沙
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
四环素类:美满霉素
喹诺酮类:氧氟沙星 氟哌酸
磺胺类:SMZ
(三)耳毒性、肾毒性 (四)第一个题 1、青霉素类 (青霉素) 2、头孢菌素类(头孢氨苄) 3、大环内酯类(红霉素) 4、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 5、四环素类(四环素、米诺环素) 6、氯霉素类(氯霉素) 7、林可霉素与克林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2。
抗生素的抗菌机制有哪些? 抑制DNA回旋酶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影响叶酸代谢 (五) 名词解释 二重感染(Superinfection)又称重复感染,系指在一种感染的过程中又发生另一种微生物感染,通常由于使用抗菌药物所诱发。 抗菌药物的使用可致菌群改变,使耐该种抗菌药物的微生物引发新的感染。
引起新感染的细菌可以是在正常情况下对身体无害的寄生菌,由于菌群改变,其他能抑制该菌生长的无害菌为药物所抑杀后转变为致病性菌,或者也可以是原发感染菌的耐药菌株。使用广谱抗生素时较易发生的二重感染有:难辨梭状芽胞杆菌肠炎、霉菌性肠炎、口腔霉菌感染、白色念珠菌阴道炎等。
(六) 复合题 药物分类: β-内酰胺类药物:青霉素 阿莫西林 头孢拉定 先锋Ⅳ号 希克劳 大环内酯类:阿齐霉素 罗红霉素 利君沙 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 四环素类:美满霉素 喹诺酮类:氧氟沙星 氟哌酸 磺胺类:SMZ。
(三)耳毒性、肾毒性 (四)第一个题 1、青霉素类 (青霉素) 2、头孢菌素类(头孢氨苄) 3、大环内酯类(红霉素) 4、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 5、四环素类(四环素、米诺环素) 6、氯霉素类(氯霉素) 7、林可霉素与克林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2. 抗生素的抗菌机制有哪些? 抑制DNA回旋酶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影响叶酸代谢 (五) 名词解释 二重感染(Superinfection)又称重复感染,系指在一种感染的过程中又发生另一种微生物感染,通常由于使用抗菌药物所诱发。
抗菌药物的使用可致菌群改变,使耐该种抗菌药物的微生物引发新的感染。引起新感染的细菌可以是在正常情况下对身体无害的寄生菌,由于菌群改变,其他能抑制该菌生长的无害菌为药物所抑杀后转变为致病性菌,或者也可以是原发感染菌的耐药菌株。
使用广谱抗生素时较易发生的二重感染有:难辨梭状芽胞杆菌肠炎、霉菌性肠炎、口腔霉菌感染、白色念珠菌阴道炎等。 (六) 复合题 药物分类: β-内酰胺类药物:青霉素 阿莫西林 头孢拉定 先锋Ⅳ号 希克劳 大环内酯类:阿齐霉素 罗红霉素 利君沙 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 四环素类:美满霉素 喹诺酮类:氧氟沙星 氟哌酸 磺胺类:SMZ。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9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