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础知识------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 建筑物是指供生活、学习、工作、居住,以及从事生产和文化活动的房屋。
建筑物按用途可分为三类: 民用建筑:指的是供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居住等类型的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部分。
工业建筑:指的是各类生产用房和为生产服务的附属用房。包括单层工业厂房、多层工业厂房和层次混合的工业厂房。
农业建筑:指各类供农业生产使用的房屋,如种子库、拖拉机站等。 一、民用建筑的分类及组成 (一)民用建筑的分类 按建筑物的规模与数量分 大量性建筑。
单体建筑规模不大,但兴建筑量多、分布面广的建筑,如住宅、学校、商店等。 大型性建筑。
建筑规模大、耗资多、影响较大的建筑,如大型车站、体育馆、航空站、大会堂、纪念馆等。 按建筑物的层数和高度分 低层建筑:1~3层。
多层建筑:4~6层。 中高层建筑:7~9层。
高层建筑: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4m的建筑。 超高层建筑:100m以上的建筑物。
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 木结构。即木板墙、木柱、木楼板、木屋顶的建筑。
砖木结构。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用砖木做成,其中竖向承重构件的墙体、柱子采用砖砌,水平承重构件的楼板、屋架采用木材。
砖混结构。用钢筋混凝土作为水平的承力构件,以砖墙或砖柱作为承受竖向荷载的构件。
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承重构件,如梁、板、柱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而非承重墙用砌砖或其它轻质材料做成。
钢结构。主要承重构件均为钢材构成。
按结构的承重方式分 墙承重结构。用墙体支撑楼板及屋顶传来的荷载。
骨架承重结构。用柱、梁、板组成的骨架承重,墙体只起围护作用。
内骨架承得结构。内部采用柱、梁、板承重,外部采用砖墙承重。
空间结构。采用空间网架、悬索及各种类型的壳体承受荷载。
按施工方法分 现浇、现砌式。房屋的主要承重构件均在现场砌筑和浇筑而成。
部分现砌、部分装配式。房屋的墙体采用现场砌筑,而楼板、楼梯、屋面板均在加工厂制成预制构件,这是一种既有现砌,又有预制的施工方法。
部分现浇、部分装配式。内墙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而外墙、楼板及屋面均采用预制构件。
全装配式。房屋的主要承重构件,如墙体、楼板、楼梯、屋面板等均为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吊装、焊接、处理节点。
(二)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 建筑物的主要部分,一般都由基础、基础:基础是位于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它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地基上。因此,基础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并能抵御地下各种有害因素的侵蚀。
墙与柱:墙起着承重、围护和分隔作用。承重墙承受着屋顶、楼板传来的荷载,并加上自身重量再传给基础;当柱承重时,柱间的墙仅起围护和分隔作用;作为围护构件,外墙起着抵御自然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与破坏;内墙起着分隔空间、组成房间、隔声作用。
对墙或柱的要求是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保温、隔热、隔声、防火等能力,以及具有经济性和耐久性。 楼板、地面:楼板将整个建筑物分成若干层,是建筑物的水平承重构件,承受着作用其上的荷载,并连同自重一起传递给墙和柱,同时对墙体起水平支撑作用;首层地面直接承受其上的各种使用荷载并传给地基,也起保温、隔热、防水作用。
屋顶:是建筑物顶部的围护和承重构件,由屋面层和承重结构层两大部分组成。屋面层起着抵御自然界风、雨、雪及保温、隔热等作用,结构层承受屋顶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墙和柱。
因此屋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防水、保温、隔热等作用。 楼梯:是建筑物的垂直交通设施,供人们上下楼层和紧急疏散之用。
楼梯要有足够的强度及稳定性。 门窗:门主要用作内外交通联系及分隔房间,门的大小和数量以及开启方向是根据通行能力、使用方便和防火要求决定的;窗的作用是采光和通风。
门窗是房屋围护结构的一部分,亦需考虑保温、隔热、隔声、防风沙等要求。 建筑物除由上述六大基本部分外,还有一些附属部分,如阳台、雨篷、散水、勒脚、防潮层等,有的还有特殊要求,如楼层之间还要设置电梯、自动扶梯或坡道。
二、地基与基础 (一)地基与基础的关系:基础是建筑物的地下部分,是墙、柱等上部结构在地下延伸。 (二)地基的分类:地基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大类。
天然地基是指天然土层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不需经过人工加固便可作为建筑物的地基者,如岩石、砂土、粘土等 人工地基是指天然土层的承载力不能满足荷载要求,经过人工处理的土层。人工处理的方法主要有:压实法、换土法、化学处理法、打桩法等。
天然地基施工简单、造价较低,而人工地基一般比天然地基施工复杂,造价高。因此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采取天然地基。
(三)基础的类型 基础的类型与建筑物上部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的承载能力、地基土的地质、水文情况、基础选用的材料性能等因素有关,构造方式也因基础式样及选用材料的不同而不同。 基础按受力特点及材料性能可分为 1、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分类 (1)刚性基础:1)砖基础 2)灰土基础 3)三合土基础 4)毛石基础 5)毛石混凝土基础 6)混凝土基础 (2)柔性基础。
如果你是从头开始学,那么先要入门,应该看《建筑工程基础知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作者: 赵研 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目的是对工程建设有一个宏观的、基本的了解。
之后,再根据书中各章节内容(全书共分14个单元,内容包括:概述、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的基本知识、剖面图和断面图、建筑专业施工图的识读、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胶凝材料、墙体材料、建筑钢材与玻璃、建筑的通用构造、建筑力学的基本知识、平面力系的合成及平衡条件、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建筑结构的基本设计原则等)结合工作需要和施工现场情况,翻阅其他相关书籍、图集、规范、手册、定额等
基础土方开挖计算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
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L内———内墙净长线长度。
回填土厚度指室内外高差减去地面垫层、找平层、面层的总厚度,如右图:四、运土方计算规则及公式:运土是指把开挖后的多余土运至指定地点,或是在回填土不足时从指定地点取土回填。土方运输应按不同的运输方式和运距分别以立方米计算。
运土工程量=挖土总体积-回填土总体积式中计算结果为正值时表示余土外运,为负值时表示取土回填。五、打、压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1、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体积,按设计桩长以体积计算,长度按包括桩尖的全长计算,桩尖虚体积不扣除。
计量单位:m3,体积计算公式如下:V=桩截面积*设计桩长(包括桩尖长度)2、送钢筋混凝土方桩(送桩):当设计要求把钢筋砼桩顶打入地面以下时,打桩机必须借助工具桩才能完成,这个借助工具桩(一般2~3m长,由硬木或金属制成)完成打桩的过程叫“送桩”。计算方法按定额规定以送桩长度即桩顶面至自然地坪另加0.5米乘以横截面积以立方米计算,计量单位:m3,公式如下:V=桩截面积*(送桩长度+0.5m)送桩长度——设计桩顶标高至自然地坪。
3、接桩:接桩是指按设计要求,按桩的总厂分节预制,运至现场先将第一根桩打入,将第二根桩垂直吊起和第一根桩相连后再继续打桩硫磺胶泥按桩——计量单位:m2;按桩截面积电焊接桩——计量单位:t ;按包角钢或包钢板的重量。六、打、压预应力钢筋砼管桩按设计桩长以体积计算,长度按包括桩尖的全长计算,桩尖虚体积不扣除,管桩的空心体积应扣除,管桩的空心部分设计要求灌注混凝土或其他填充材料时,应另行计算。
计量单位:m3,体积计算公式如下:V=桩截面积*设计桩长(包括桩尖长度)桩内灌芯工程量计算,计量单位:m3V=管桩桩孔内径截面积*设计灌芯深度七、灌注桩(1)打孔沉管灌注桩单打、复打:计量单位:m3V=管外径截面积*(设计桩长+加灌长度)设计桩长——根据设计图纸长度如使用活瓣桩尖包括预制桩尖,使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尖则不包括加灌长度——用来满足砼灌注充盈量,按设计规定;无规定时,按0.25m计取。(2)、夯扩桩:计量单位:m3V1(一、二次夯扩)=标准管内径截面积 *设计夯扩投料长度(不包括预制桩尖)V2(最后管内灌注砼)=标准管外径截面积 *(设计桩长+0.25)设计夯扩投料长度——按设计规定计算。
(3)钻孔混凝土灌注桩成孔工程量,计量单位:m3 钻土孔V=桩径截面积*自然地面至岩石表面的深度;钻岩孔V=桩径截面积*入岩深度度混凝土灌入工程量,计量单位:m3 V=桩径截面积*有效桩长,有效桩长设计有规定按规定,无规定按下列公式:有效桩长=设计桩长(含桩尖长)+桩直径设计桩长——桩顶标高至桩底标高基础超灌长度——按设计要求另行计算。泥浆运输工程量:计量单位:m3,工程量按成孔工程量计取。
八、人工挖孔桩(1)、人工挖孔工程量:计量单位:m3V(人工挖土)=护壁外围截面积*成孔长度 成孔长度——自然地坪至设计桩底标高V(淤泥、流砂、岩石)=实际开挖(凿)量(2)砖、混凝土护壁及灌注桩芯混凝土工程量:计量单位:m3 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的实体积九、水泥搅拌桩、粉喷桩,以立方米计算V=(设计桩长+500MM)*设计桩截面面积(长度如有设计要求则按设计长度)。双轴的工程量不得重复计算,群桩间的搭接不扣除。
十、长螺旋或旋挖法钻孔灌注桩,以立方米计算V=(设计桩长+500MM)*设计桩截面面积或螺旋外径面积(长度如有设计要求则按设计长度)。十一、基坑锚喷护壁成孔及孔内注浆。
按设计图纸以延长米计算十二、护壁喷射混凝土按设计图纸以平方米计算。十三、砖基础计算规则1、基础与墙身(柱身)。
建筑施工的基本常识一.目前工程质量的主要通病 1.基础不均匀沉降 2.刚性屋面渗漏,卷材屋面空鼓或渗漏 3.混凝土蜂窝、麻面、鼠洞、漏筋 4.楼地面超厚、三起一裂(起沙、起皮、起壳、裂缝) 5.砖墙内外墙接槎不符合要求、墙面严重不平、砌体留直槎 6.墙面粉刷粗糙、超厚、起泡、起壳、开裂 7.卫生间、厨房、阳台积水、渗漏和倒泛水 8.门窗翘曲变形、窗扇拼缝过大、门下框缝过大 9.焊接咬肉、夹渣、焊缝不饱满 10.管道安装不平、不直、渗漏、保温材料脱落开裂 二.建筑施工中,所谓"五不准"指什么 1.未经持证设计单位设计或设计不合格的工程一律不准施工 2.无出厂合格证明和没有按规定复试的原材料,一律不准使用 3.不合格的建筑构件,一律不准出厂和使用 4.所有工程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规定标准施工和验收,一律不准降低标准 5.质量不合格的工程及构件,一律不准报竣工面积和产量,也不计算产值 三.施工组织设计怎样分类 施工组织设计,一般是按照建设规模的大小、施工工艺的繁简、施工项目的重要性等情况分为四类: 1.大、中型建设项目,应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 2.小型建设项目、较复杂的或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施工的单位工程,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3.结构简单的单位工程,或经常施工的、采用标准图纸的建筑工程,应编制施工方案 4.新技术项目或有特殊要求的分项工程,应根据工程特点和需要,编制专题的技术措施 四.建筑工程保修范围有哪些 1.屋面漏水. 2.烟道、排气孔道、风道不通. 3.室内地坪空鼓、开列、起沙,面砖松动,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漏水. 4.内外墙及顶棚抹灰、面砖、墙纸、油漆等 五.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哪些内容 1.工程概况:工程的位置、建筑面积、结构型式、建筑特点及施工要求等 2.主要准备工作计划:进场条件、劳力、材料、机具等的准备及使用计划,三通一平的具体安排,预制构件的施工,特殊材料的订货,临时设施的搭设等 3.施工方案:流水段的划分、主要项目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作业配合、劳动组织及有关技术措施,如冬季雨季、夜间施工措施等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4.工程进度表:确定工程项目及计算工程量;确定劳动量及建筑机械台班数;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作日,考虑工序的搭接,编排施工进度.编制劳动力、材料、成品、半成品、机具等需用量计划 5.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各种材料、构件、半成品的堆放位置,水、电管线的布置,机械位置及各种临时设施的布局等 6.技术经济指标和质量安全措施 六.简单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 简单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只编制施工方案,内容包括:工程特点;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单位工程进度计划表;材料、劳力、机具使用计划;现场平面布置图.简称一图、一表、一案 七.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需要哪些原始资料 1.地形资料 2.地质资料 3.水文地质资料 4.气象资料:气温、雨、风资料 5.施工现场资料:拆除建筑、场地平整工程量等 6.地方建筑工业情况:采料场、建筑材料、配料和结构的生产供应情况,包括产品名称、规格、数量、质量以及价格、运输等 7.地方资源情况:包括石灰岩、黏土、沙、石、煤灰等可开采和利用情况 8.交通条件 9.建筑基地情况 10.劳动力和生活设施情况 11.供水、供电条件 12.当地建筑机构情况:建筑机构的名称等级,可供利用的力量情况 八.图纸会审的方法 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交底、施工单位参加,对设计单位签署的正式设计文件进行交底和审查,最后签署图纸会审记要加盖各单位公章,作为技术文件存档 九.施工中哪些项目应进行技术复核 1.建筑物定位:标准轴线桩、水准线、龙门板轴线和标高 2.基础:地质、位置、标高、尺寸 3.模板:尺寸、位置、标高、预埋件、预留孔洞、牢固程度、内部清理及湿润或隔离剂情况 4.钢筋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材质、水泥标号和品种,钢筋搭接与焊接长度,保护层留置,预制构件的型号、标高和位置 5.砖砌体:轴线位置、皮数杆、沙浆配合比 6.大样图:特殊项目大样图的形状、尺寸、预制位置 太多 你自己看看把 。
第一章建筑力学第一节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一、力的概念二、静力学公式三、约束与约束反力四、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第二节 平面汇交力系一、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合力投影定理二、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第三节 力矩与力偶一、力对点的距二、力偶第四节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一、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基本形式二、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其他形式第五节 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一、材料力学的任务二、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三、内力、截面法、应力四、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第六节 拉伸与压缩一、轴向拉伸和压缩时的内力与应力二、轴向拉压杆的变形第七届 梁的内力一、弯曲变形二、梁的内力计算三、梁的内力图四、梁弯曲时的应力复习思考题第二章建筑材料第一节 建筑材料的分类第二节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一、材料的物理性质二、材料的力学性质三、材料的耐久性第三节 胶凝材料 一、气硬性胶凝材料二、水泥第四节 混凝土一、概述二、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三、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四、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第五节 建筑砂浆一、砌筑砂浆二、抹面砂浆第六节 墙体材料一、砌墙砖二、墙用砌块三、墙用板材第七节 建筑钢材一、钢的分类二、建筑钢材的主要技术性能三、化学成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四、建筑钢材的标准及选用第八节 防水材料一、沥青二、防水卷材三、防水涂料四、防水油膏复习思考题第三章建筑识图第一节 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一、基本制图标准二、计算机制图和辅助设计简介第二节 基本几何体的投影一、平面体的投影二、曲面体的投影第三节 组合体的类型一、组合体的类型二、组合体投影图的尺寸标注三、组合体投影图的识读四、组合体投影图的补图及补线第四节 剖面图和断面图一、剖面图的种类和画法二、断面图的种类及画法第四章建筑构造第一节 概述一、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和分类二、建筑的结构类型三、建筑变形缝四、建筑工业化和建筑模数协调第二节 基础和地下室一、基础的类型和构造二、地下室的构造第三节 墙体一、墙体的类型及要求二、砖墙的基本构造三、砖墙的细部构造四、墙面的装修构造第四节 楼板与楼地面一、钢筋混凝土楼板二、地坪层与楼地面的构造三、阳台、雨棚的构造第五节 楼梯一、楼梯的组成及类型二、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构造第六节 屋顶一、概述二、平屋顶的排水三、平屋顶柔性防水屋面四、平屋顶刚性防水屋面五、屋面的保温与隔热六、顶棚的构造复习思考题第五章 房建施工图第一节 房屋建筑工程图的基本知识一、房屋建筑工程图的组成二、房屋建筑工程图的有关规定第二节 建筑施工图一、首页和总平面图二、建筑平面图三、建筑立面图四、建筑剖面图五、建筑详图第三节 结构施工图一、概述二、钢筋混凝土构件图三、基础施工图四、楼层结构平面布置图五、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复习思考题第六章基础的知识第一节 建筑基础一、无筋扩展基础二、扩展基础三、柱下条形基础四、筏型基础五、箱型基础六、桩基础第二节 钢筋混凝土梁板的配筋构造一、梁和板的一般构造规定二、常用预制构件第三节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一、概述二、单向板肋形楼盖三、双向板肋形楼盖四、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第四节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一、概述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第五节 多层砌体房屋的构造要求一、砌体结构的一般构造要求二、多层砌体房屋抗震的一般规定三、多层黏土砖房抗震构造措施四、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复习思考题第七章建筑施工第一节 地基与基础工程一、土石方工程二、地基处理工程三、浅基础工程四、桩基础工程第二节 主体结构工程一、砌筑工程二、钢筋混凝土工程三、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四、结构安装工程第三节 防水工程一、屋面防水工程二、地下防水工程第四节 装饰工程一、抹灰工程二、饰面工程三、涂饰与裱糊工程第五节 建筑施工组织一、施工组织概论二、流水施工方法三、网络计划技术四、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五、施工项目进度控制复习思考题。
钢筋混凝土平面表示法、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制图与识图、工程概预算、建筑构造、建筑与装饰材料、力学与结构、装饰施工工艺、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建筑水暖设备安装、建筑设备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实务、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建筑装饰工程造价、建筑工程造价、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量清单与计价等。
建议先买钢筋混凝土平面表示法、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制图与识图,另外向你推荐陈达飞的 钢筋识图与平法解析,书籍不错。等你上大学后有些课程都会开的。
等你工作后,多看看各项设计规范,做预算不要单纯的做预算,同时懂施工,那样工作后才会的心应手!!!!祝你好运!。
1、以建筑设计课为主线 根据建筑学的特点,我们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融入建筑设计课主线中。
将建筑设计专业教育分为四个阶段:①初级设计阶段:安排在1、2学期。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为“建筑设计基础”(192学时)、“建筑概论”(16学时)等,主要目的是为建筑设计打好基础,培养设计意识。
②基础训练阶段:安排在3、4学期。主要课程为“建筑设计(Ⅰ)(Ⅱ)”(共192学时)、“建筑设计原理”( 64学时)。
是建筑设计的入门阶段,将建筑设计过程分解进行,再进行组合设计,初步培养学生的建筑环境意识。③技能提高阶段:安排在5、6学期。
主要课程为“建筑设计(Ⅲ)(Ⅳ)”(共168学时)、“建筑法规”、“建筑节能设计”、“中外建筑史”等。培养学生处理单体和群体设计的能力,提高复杂建筑和建筑群体设计的能力,进一步培养环境设计的意识,熟悉相关知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提高整体设计的能力。
④综合拓宽阶段:安排在7、8学期。主要课程为“建筑设计(Ⅴ)”(96学时)、“城市规划原理”(32学时)、“城市设计”(32学时)、毕业设计、建筑实践实习等。
要求学生了解建筑设计从立项到完成的全过程,熟悉建筑师的职业特点,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水平,强化CAD能力,进一步将专业技能的深化、拓宽。2、突出环境意识的培养 结合建筑设计主线,从建筑设计入门阶段开始培养环境意识;进入空间组合设计阶段后,通过真实、熟悉的地段,训练环境设计意识;通过特殊的群体空间设计进一步培养整体设计能力。
3、突出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的培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社会对建筑师计算机水平的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CAAD已成为建筑师的一项基本技能。我们分别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48学时)、“计算机辅助设计(Ⅰ)”(48学时)、“计算机辅助设计(Ⅱ)”(32学时)等。
通过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实际操作的训练,使学生在“建筑设计(Ⅴ)”、毕业设计两个环节中应用CAAD知识,以保证学生在毕业后能够直接应用计算机绘图,从而保证毕业生的竞争力。4、办学目标问题 为了办好建筑学专业,我们制定了建筑学专业的办学目标,具体有以下几点:4.1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维方法,提高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能力。
4.2设计能力 培养学生正确的建筑设计方法,并能在实际设计中应用,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建筑设计能力,并初步培养施工图设计能力。4.3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表达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4.3.1 绘图能力 通过开设建筑绘画、画法几何即阴影透视、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建筑表现技法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
4.3.2 模型制作能力 在1、2学期,通过“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培养学生抽象空间模型制作的能力;3、4学期,安排工作模型的制作;5、6学期,开始要求学生制作建筑模型。4.3.3 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低年级课程设计要求简单的构思说明,三年级结合课程设计进行数据分析、说明书的编制。
毕业设计要求有完整的设计说明书和答辩,以增强语言与文字的表达能力。4.3.4 CAAD能力 结合计算机基础课程,要求学生从5、6学期开始接触CAAD结合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以最终掌握CAAD技术。
4.4综合技能 要求学生应将相关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建筑设计中。较好的掌握建筑设计的方法与理论、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理论,了解中外建筑历史与理论,了解与建筑设计相关的人的行为和心理知识,掌握建筑技术、建筑设备、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有关的建筑设计标准和规范。
了解我国现行的基本建设程序和建筑法规。 5、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 建筑学专业课程分为以下几类:5.1 建筑设计课 包括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和建筑设计方法5.1.1建筑设计基本原理 建筑学专业注重基本原理的掌握与应用,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单独开设原理课,如一年级开设的建筑概论;二是结合各种建筑设计课讲授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建筑设计的主要理论依据,这条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主要课程:建筑设计基础、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评析等。
5.2 建筑设计过程与方法 建筑设计过程和方法是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重要前提,每个设计的过程分析、草图构成、多方案比较,占了相当大的学时。在3、4学期设计的入门阶段,将建筑进行分解,然后进行组合设计;在5、6学期,以空间组合特点分类进行;7学期,进行建筑设计综合训练,以及集中性的实践环节;8学期进行毕业设计。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Ⅰ)(Ⅱ)(Ⅲ)(Ⅳ)(Ⅴ)、建筑师实践实习、工地实习等。5.3 相关理论知识5.3.1建筑历史与理论 以讲授建筑理论为主,以史带论,同时学习并掌握相关建筑设计理论和方法。
主要课程: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评析等。5.3.2 建筑与行为 为了建筑设计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生理、心理需求,学生还必须掌握人类行为与建筑设计方面的知识,通过理论学习和设计实践从多方面强化人的行为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主要课程:环境心理学概论、建筑与行为、审美心理学等。5.3.5 城市。
试读结束,如需阅读或下载,请点击购买>
原发布者:覃晓芳
土建知识(一)、基础类型基础的类型按使用的材料分为:灰土基础、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按埋置深度可分为:浅基础、深基础。埋置深度不超过5M者称为浅基础,大于5M者称为深基础。按受力性能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按构造形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满堂基础和桩基础。条形基础:当建筑物采用砖墙承重时,墙下基础常连续设置,形成通长的条形基础刚性基础:是指抗压强度较高,而抗弯和抗拉强度较低的材料建造的基础。所用材料有混凝土、砖、毛石、灰土、三合土等,一般可用于六层及其以下的民用建筑和墙承重的轻型厂房。柔性基础:用抗拉和抗弯强度都很高的材料建造的基础称为柔性基础。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制作。这种基础适用于上部结构荷载比较大、地基比较柔软、用刚性基础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独立基础:当建筑物上部为框架结构或单独柱子时,常采用独立基础;若柱子为预制时,则采用杯形基础形式。满堂基础:当上部结构传下的荷载很大、地基承载力很低、独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要求时,常将这个建筑物的下部做成整块钢筋混凝土基础,成为满堂基础。按构造又分为伐形基础和箱形基础两种。伐形基础:是埋在地下的连片基础,适用于有地下室或地基承载力较低、上部传来的荷载较大的情况。箱形基础:当伐形基础埋深较大,并设有地下室时,为了增加基础的刚度,将地下室的底板、顶板和墙浇制成整体箱形基础。箱形的内部空间构成地下室,具有较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34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