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简说】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质就是结合上下文(语境)来判定常见实词的含义。
“常见实词”,它的范围并不很广,重点是:(1)大纲规定120个实词;(2)《语文》课本和《语文》读本中出现频率较高而又能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查到的文言实词,特别是《语文》课本课后练习题目中强调的实词。“在文中”,即指语境,这是正确理解含义的前提,从近几年的考题看,虽然有的实词是课本中尚未出现的,但都是可以通过整体语境推断来理解其含义的。
考查重点:考查的内容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字等,其中对一词多义、双音复词的考查是重点。 从词性上说,主要侧重于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
对名词的分析,一是防止望文生义,二是注意确定所指名物的范围;对形容词的分析,主要推敲一下其与所修饰的对象或动作的联系。文言文阅读试题中,直接考查名词、形容词的意义或用法的,数量极少,倒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考查常有出现。
“多义动词”的意义分析推断一直是常见文言实词考查的重中之重。 文言文阅读中考查常见的实词,有“显”和“隐”之分。
“显”是指那种直接在所考查的词上加点;“隐”是指在文句的翻译判别中,只要理解原句中某些实词的确定意思,就可以翻译或分辨出译句的正误。 【文言实词的主要类别和主要特点】 复习时,重点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
(具体内容见:(1)《语文高考导练》P119页;(2)《高考语文基础教程》P123页;(3)《名师手把手》“备考资料博览”部分。要求学生在复习课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整理。)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同形异义; 4、一词多义; 5、偏义复词; 6、词类活用。 【学法建议】 1、注重积累 A、充分重视课本,夯实基础; B、重视文言文阅读练习中的积累; C、从过去十年高考题中积累,最好独立做一遍; D、加强文言文的课文朗读,整理归纳出常考和易错的实词。
2、突出重点,明确目的 A、掌握常见实词的常见义; B、对单纯历史文化意义或作专有名来用的实词义可以忽略; C、不细究涉及较深专业知识的词义; D、实词义与活用的区别; E、注意实词“在文中(语境)的意思”。 【方法指导】 一、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
例如:(1996年全国高考题)“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题目中给的词义是:贾祸—消除祸患。我们根据上文内容可以判定是错误的。
原文是针对郭永的抗上举动,有人劝告他不要招惹祸患。“贾”虽然由“做买卖”可以引申出“消除”、“除去”的意思,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它的另一义项是“招引”、“招惹”。
二、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例如:“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
(《屈原列传》)。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
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 再如:“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原列传》)。“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
“疾痛惨怛”并列陈述几种情况,译为“疾病、痛苦、凄惨、忧伤”,那么“劳苦倦极”的“极”就不可译为“极点”。 三、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
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例如:(2000年全国高考题)“自放驴,取樵炊爨”,题目中给的词义是:樵—打柴。
“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爨”,上下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打柴”是动词,明显不当。 四、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
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题目所给的义项是:拔—被攻取。
依据《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其后秦伐赵,拔十城”的“拔”当“攻取”讲,再结合语境,可以推断答案是正确的。“齐人追亡逐北”,题目所给的义项是:北—指败逃者。
依据《过秦论》中“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亡”当“逃亡的人”、“北”当“败逃的人”讲,可以推。
文言实词的解释,要重视那些在所学课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那些意义与现代汉语中已有较大差异的词语,以及一词多义的词语。文言实词应该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词语予以解释,并且要根据该词在某句子中的切实意义给予恰当的解释,以使句子前后语气通畅、意义明白正确为标准。试看以下三套练习题。A组(H版):
1.无丝竹之乱乱耳()2.岁赋赋其二()3.有卖油翁释释担而立()4.薄薄暮冥冥()B组(S版):
1.缀缀行甚远()2.有亭翼然临临于泉上者()3.佛印绝类类弥勒()4.及郡下,诣诣太守()C组(新教材):
1.役万物而君君之()2.吾妻之美美我者()3.我以日始出时去去人近()4.故今具具道所以()
A组第1题“乱”本为形容词,文言文中也有按此义解释的,但在本句中它已转为动词,意为“使……乱”也可以作“扰乱”讲;第2题“赋”本义为“赋税”,在句中释为动词“收赋税”,也可以简单解为“征收”。这两题考查目的在于看看学生能否理解词类的活用,也即词性转化后词义的掌握。第3题“释”意为“放下”,现代汉语也有把“释”与“解”、“放”相联组成词语“解释”、“释放”的用法,可佐记忆;第4题“薄”字的意思是“迫近”,这个意思与其一般意义相去甚远,需认真记取。
B组第1题“缀”的意思是“紧跟”,与其本义“连着”有一定的区别,故在句中如何解释也需稍作思考方能确定;第2题“临”字可以理解为“面对”、“接近”、“靠近”,句中宜取其最后一种解释。第3题“类”在所学课文中多次出现,均解释为“类似”、“相像”,为使用频率较高的常用词。第4题“诣”有相当多的学生理解有误,把它解作“拜见”,实际上此词的意思是“往”、“到……去(见)”的意思,不应该有所混淆。
C组第1题“君”意为“君临”,最适宜的解释是“统治”;第2题“美”字已由形容词变为动词,意为“以……为美”,释作“赞美”更为适宜。第3题“去”有多种意义:“失去”、“除掉”和“离开”,本句应取“离开”,或解作“距离”。第4题“具”一般多释作“具有”或“详细”,本题结合语境应取后者。
第一节 文言实词一、古今异义 同一个词古今意义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古今异义。
平时要注意积累古今异义的词语;做题时要细心体察,不要望文生义,以今代古。二、一词多义文言实词往往具有几个甚至十几个义项,这种现象叫一词多义。
对常用的多义词,要弄清其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关系,系统地掌握词义。如,“朝”本义是早晨,由于古代臣子在早晨拜见帝王,便引申为“朝见、朝拜”;由“朝见”又引申为朝见的处所“朝廷”;又引申为朝代。
考生要善于根据相关词句(具体语境)准确理解词义。三、词类活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就是词类活用。
要掌握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名词作状语,结合语境进行判断。四、偏义复词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教材中的偏义复词的数量不多,因此要进行归纳总结。平时训练要注意积累,考场作答要体察语境,认真比较。
第二节 文言虚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第三节 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白话文用动词“是”联系判断句中两部分,而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而以主语谓语直接相续。文言文表判断的常见句式有:1.用助词“者”和“也”配合表示判断。
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夫战,勇气也。
粟者,民之所种。2.在主谓间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
例如: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环滁皆山也。⑥臣本布衣。
“乃”“则”“即”有“就是”之意。3.动词“为”和判断词“是”表示判断。
例如:①此为何若人?②问今是何世?4.“者”也”都不用,完全凭句意去判断。例如刘备,天下袅雄。
5.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例如:视之,非字而画。二、被动句在动词作谓语的句子里,主语不是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施动者,而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叫被动句。
常见的文言被动句有以下几种:1.在动词谓语后边也用介词“于”,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例如:①而君幸于赵王。②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主动者或配合“所”字一起使用,例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3.在动词前边用“见”作为被动标志,例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又可以再在动词后边用介词“于”引出动作行为主动者,例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4.在动词前边用“受”,同时在动词后边用介词“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5.在动词前边用介词“被”作为标志,例如: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或者配合介词“于”引出行为主动者,例如:燕以万乘之国被围于赵。
三、倒装句(一)宾语前置句在古代汉语里,宾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宾语前置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在疑问句里,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安、何、谁等),一般提到动词或介词前。
例如;①沛公安在?②富者曰:“子何持而往?”③微斯人,吾谁与归?④何以效之?2.在否定句里,作宾语的代词,也都提到动词的前边,例如:①时人莫之许也。②三岁贯女,莫我肯顾③彼不我恩也。
3.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等的帮助,把宾语从词的后面提到动词的前面。这“之”“是”便成了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其他义。
例如:①孔子云:“何陋之有?”②唯利是图。4.介词宾语的前置。
例如;①国胡以相恤?②一言以蔽之。(二)定语后置句1.“……者……”为标志。
例: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2.“……之……”为标志。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三)状语后置句1.“于”为标志的介宾短语。
例: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伐颛臾》)2.“以”为标志的介宾短语。例: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四)主谓倒装句例;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虎丘记》)四、省略句文言文某些词或某些成分经常省略,比白话文多见。1.省主语。
例如:(成名)喜而捕之,(虫)一鸣辄跃去,(虫)行且速。2.省谓语动词。
例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3.省宾语。
①省动词宾语。例如: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
②省介词宾语。例如:秦王不怿,为(之)一击缶。
4.省介词。例如: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5.省量词。例如:①蟹六(只)跪而二(只)整。
②寒暑易节,始一(次)反焉。
千万人之心也。
③灭六国者六国也,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可译为“啊”.于 ①师不必贤于弟子 (比,洪都新府 (旧)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 ③桓侯故使人问之 (特地) ④既克,公问其故 (原因)7.且 ①穷且益坚.莫②土大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夫 ①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语气词,放在句尾:“敬诺,介词) ⑤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把,介词) ⑥日以尽矣,必竭诚以待下 (来,表感叹) ②前人之述备矣 (了,表陈述) ③太后曰,岂”)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代词,风雨兴焉 (于此,兼词)14.而 ①骊山北构而西折 (连词,表承接,可不译) ②不敢言而敢怒(却,连词,表示判断)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有人) ②马之千里者,—食或尽粟—石 (有时,偶或) ③或以为死,蜂房水涡 (……的样子.故 ①豫章故郡,则思知止以安人 (而,连词) ④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因为,语气词) 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呢,困困焉,年且九十 (将近) ③存者且偷生,代词)16,就是,副词,表感叹) 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语气词,助词) ③今者项庄拔剑舞,也许) 18.乃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是,语气词) ②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吗。⑤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⑦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⑧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⑨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⑩梁,吾仇也。11此三者,吾遗恨也。
12燕王,吾所立。13所在皆是也。
14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15此世所以不传也。
16项脊轩,旧南阁子也。17妪,先大母婢也。
18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19即今之僳然在墓者也。
20斯固百世之遇也。21贤士大夫者,……孟长姚公也。
2.疑问句 ①谁得而族灭也?②儿寒乎?欲食乎?③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⑤四海之大,有几人欤?⑥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⑦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⑧安得……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3.被动句 ①不拘于时。②戍卒叫,函谷举。
③洎牧以谗诛。④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⑤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⑥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⑦智勇多困于所溺。⑧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⑨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⑩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4.省略句(1)省略主语 ①(人)问之,(士大夫之族)则曰…… ②(其)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③(众)扶而仆之。
④于是(吴之民)乘其厉声以呵…… ⑤(余)回视日观以西峰……(2)省略谓语动词 ①至丹以(派)荆卿(刺秦土)为计…… ②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3)省略宾语 ①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
②举(之)以予人。(4)省略介词 ①磔磔(于)云霄间。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于)绝壁之下。③余自束发读书(于)轩中。
④与子颍坐(于)日观亭。5.变式句(1)宾语前置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定语后置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3)介词结构后置 ①虽董之以威怒。
②赵尝五战于秦。③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④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或以为亡 (有的……有的……) ④则胜负之数,介词)5.所以,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或许,语气词,质于齐,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③予观夫巴陵胜状 (那,或不焉 (语气词,不译) ③且焉置土石 (哪里,疑问代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怎么,疑问代词) ⑤积土成山,表修饰,至绝壁下(通“暮”。④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副词)3.哉 ①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呢,介词,引进比较对象) ②而耻学于师 (向,苟且)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将要) ⑤臣死且不避,莫不有求于王(没有人,没有谁)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 (什么)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怎么)23.何③水何澹澹 (多么) ④而此独以钟名,前者可译为“它的”,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④其皆出于此乎 (在,介词,表示祈使,可译为“还是”)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并判断作用,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所施加的) ②山峦为晴雪所洗 (被,但是) ①与尔三矢 (给) ②求!无乃尔是过与 (通“欤”) ③陈涉少时,语气词)4.所 ①恩所加,连词,表递进) ⑥某所,而母立于兹 (你的,代词) ⑦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女堤而已 (罢了,范增也 (用在名词之后表示提顿,可以知之矣 (和) ⑥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亲附,亲近) ①吾其还也 (语气副词:与④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给) ⑤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焉 ①盘盘焉,形容词词尾) ②或师焉,表示估计,可译为“大概”) ④于乱石间择其—二扣之 (代词,其中的) ⑤问其深,相当于“于”,引进比较对象)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呢,非秦也,介词,引。
1、爱 2、安 3、伯 4、被 5、倍 6、本 7、鄙 8、兵 9、病 10、察 11、长 12、朝 13、池 14、曾 15、乘 16、城 17、诚 18、除 19、传 20、辞 21、从 22、达 23、殆 24、迨 25、当 26、道 27、得 28、度 29、短 30、多 31、发 32、方 33、非 34、复 35、负 36、盖 37、鼓 38、故 39、顾 40、固 41、归 42、国 43、过 44、何 45、恨 46、后 47、胡 48、患 49、或 50、疾 51、及 52、即 53、既 54、假 55、间 56、见 57、解 58、进 59、尽 60、就 61、举 62、绝 63、堪 64、克 65、类 66、怜 67、临 68、弥 69、名 70、末 71、莫 72、乃 73、内 74、判 75、期 76、奇 77、迁 78、请 79、穷 80、求 81、去 82、劝 83、却 84、如 85、若 86、善 87、稍 88、少 89、涉 90、胜 91、识 92、使 93、是 94、适 95、书 96、孰 97、属 98、数 99、遂 100、率 101、说 102、私 103、素 104、汤 105、涕 106、通 107、徒 108、图 109、退 110、亡 111、王 112、望 113、恶 114、微 115、闻 116、相 117、谢 118、悉 119、信 120、兴 121、行 122、幸 123、修 124、徐 125、许 126、阳 127、要 128、宜 129、遗 130、贻 131、易 132、阴 133、引 134、右 135、逾 136、狱 137、再 138、造 139、知 140、置 141、致 142、质 143、治 144、诸 145、贼 146、族 147、卒 148、走 149、左 150、坐 1、爱 (1)名词。
恩惠。(古之遗爱也《左传》) (2)动词 ①加惠于人。
(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过秦论》) ②喜爱,爱护。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触龙说赵太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③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 ④怜惜。 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
(《左传》)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指南录〉后序》) ⑤通"",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躇。(《静女》) (3)形容词。
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 2、安 (1)形容词。 ①舒适,安适。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述而》) 予出官二年,怡然自安。
(《琵琶行》)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安全。 谢庄遂安。
(《冯婉贞》) ④安定。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 (2)动词。 ①养生。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②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失街亭》) ③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3)代词。
哪里,怎麽。 沛公安在。
(《鸿门宴》)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3、被 (1)名词。被子。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杨修之死》) (2)动词。
①覆盖。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②遭受,遇到。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论积贮疏》) ③施加,施及。 去乱而被之以治。
(《荀子•不苟》) (3)介词。表示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4)pi ,通"披",动词。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身披坚执锐。
(《陈涉世家》) ②披散,披着。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 4、倍 (1)动词。 ①加倍。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 一人予二十金,骨微伤……一人倍之,伤肤。
(《狱中杂记》) ②增加。 焉用亡邻以倍郑。
(《烛之武退秦师》) ③通"背",背向。 管仲反,入,倍屏而立,公不与言。
(《管子•中匡》) 右背山陵。(《淮阴侯列传》) ④通"背",违背。
倍道而行,则天下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 ⑤背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2)量词。
照原数加一次。 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
(《治平篇》)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唐雎不辱使命》) (3)副词。
越发,更加,倍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本 (1)名词。 ①草木的根。
芙蕖与草木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芙蕖》) ②草木的干茎。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种树郭橐驼传》) ③根本。
父母者,人之本也。(《屈原列传》) 然墨之道,兼爱为本。
(《中山狼传》) ④本业,指农桑。 强本而节用。
(《天论》)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论积贮疏》) ⑤稿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 ⑥版本。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活板》) ⑦奏本。
别具本章。(《狱中杂记》) (2)量词。
①草木花卉一株称一本。 新松郁郁三千本。
(陆游诗) ②书籍一册称一本。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活板》) (3)动词。推究本原,考查。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4)形容词。
原来的。 刘媪本姓实存。
(《汉书》) (5)副词。本来,原来。
本在冀州之南。(《愚公移山》)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
(《刘敬亭传》) (6)复。
把 ①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②把酒临风(a动词:端,持b动词:端起、端着) 白 ①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往来无白丁(a动词:使露出白色b形容词:白色c白丁:指没有学问的人) 悲 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②余悲之(a动词:悲伤b动词:同情) 备 ①众妙毕备 ②前人之述备矣③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a动词:具备b形容词:详尽、完备、周全c动词:准备d防备) 比 ①其两膝相比者 ②比肩继踵而在 ③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a动词:*,挨着b动词:比较,比起c动词:等到) 鄙 ①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②肉食者鄙③先帝不以臣卑鄙(a名词:边远地区b形容词:鄙陋、庸俗、浅陋c形容词:粗俗、知识浅陋) 毕 ①此印者才毕②众妙毕备③吾与汝毕力平险(a副词:全部、都b动词:完成、完) 兵 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②轻兵锐卒 ③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④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⑤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⑥田忌欲引兵之赵 ⑦世传其兵法(a名词:士兵b名词:兵器c名词:军队d名词:军事) 策 ①策之不以其道②执策而临之(a动词:驱使,鞭打b名词:马鞭) 病 ①病入膏肓②寡人反取病焉③未果,寻病终④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a动词:生病b名词:疾病c形容词:困苦不堪d名词:耻辱) 薄 ①薄如钱唇②薄暮冥冥(a动词:迫近b形容词:与“厚”相对) 称 ①先帝称之曰能②不以千里称也(a动词:著称b动词:称赞) 重 ①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②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a.音chóng,副词:重新、再次b音zhòng,形容词:重新,再次。
严格地说不是一词多义。) 处 ①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②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a 辞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②齐之习辞者也(a动词:告别、离开b言辞、交际场合应酬的言语) 赐 ①楚王赐晏子酒②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a动词:赏赐b动词:给予,上给下谓赐) 从 ①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②小惠未遍,民弗从也③可以一战。战者请从(a动词:听从b动词:跟随) 当 ①当世无双②当春乃发生③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④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⑤今臣使楚,不当此门入⑥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a介词:可译作“在”、“正当”、“到”等b介词:对着,面对c副词:一定,必定d动词:应当e音dàng,动词:两者相抵,对、当) 道 ①是非君子之道②傧者更道从大门入(a名词:作为、行为。
B通“导”,引导) 得 ①卖炭得钱何所营?②卒得五千金③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④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⑤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⑥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a.动词:得到。b.动词:适合,中意。
c.动词:能够) 点 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②沙场秋点兵(a.动词:征。b.检阅。)
毒 ①若毒之乎②呼嘘毒疠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a动词:怨恨。B名词:毒物,有毒的c名词:危害、毒害) 度 ①春风不度玉门关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③孙子度其行(a动词:度过、越过。
B音dúo,动词:估计。) 法 ①世传其兵法 ②则以法刑断其两足(a名词:法律、制度、法令、刑法。
b名词:谋略、策略) 方 ①方七百里,高万仞②今方来,吾欲辱之(a名词:方圆。b副词:正(好)、正要) 复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③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④更若役,复若赋(a副词:再、又。
b恢复。) 赋 ①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②岁赋其二③更若役,复若赋④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a动词:抒发。
B动词:征收、敛取。C名词:赋税。)
负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②负其异与众也(a动词:背、以背载物b动词:依仗) 更 ①三更半夜 ②子能更鸣 ③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④更若役,复若赋 ⑤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a动词:改变,更换。b名词:夜里计时单位c副词:因gèng,更加) 顾 ①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a动词:回头看b动词:拜访,探望c副词:难道,反而) 故 ①鸠曰:“何故?” ②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③故直使楚矣 ④公问其故 ⑤故自号曰醉翁⑥故为之说⑥彼竭我盈,故克之⑦故逐之⑧西出阳关无故人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a名词:缘故,原因b形容词:老、旧c连词:所以,因此) 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③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④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⑤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⑥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a动词:看b名词:景观,景色c动词:考察) 归 ①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③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a动词:回,返回b归依) 规 ①圆规 ②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a名词:原形b动词:计划) 国 ①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②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③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a名词:都城、京城b名词:诸侯国) 果 ①魏果去邯郸 ②未果,寻病终(a副词:果然、果真b动词:实现c名词:果实) 号 ①故自号曰醉翁 ②阴风怒号 ③齐号为怯(a动词:取别号b动词:呼啸c动词:称) 和 ①若到江南赶上春,千。
先列举一部分: 高中教材文言文实词、虚词知识系统梳理 第一册文言文知识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 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勾践灭吴》 7.南至于句无 句,通“勾”。
8.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帅,通“率”,率领。 9.令壮者无取老妇 取,通“娶”,娶妻。
10.将免者以告 免,通“娩”,分娩。 11.三年释其政 政,通“征”,征税。
12.而摩厉之于义 摩厉,通“磨砺”,切磋。 13.无不铺也 铺,通“哺”,给人食物吃。
14.无不歇也 欼,通“啜”,给人水喝。 15.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5.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古:像爪和牙一样,指帮助者或得力助手; 今:比喻坏人的党羽。 6.将不可改于是矣 古:对这种局面;今: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7.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古:原野;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8.丈夫二十不取 古:男子;今: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邹忌讽齐王纳谏》 16.徐公来,孰视之 孰,通“熟”,仔细。 9,今齐地方千里 古:土地方圆;今:指某一区域。
《触龙说赵太后》 17.少益耆食 耆,通“嗜”,喜爱。 18.必勿使反 反,通“返”,返回。
《季氏将伐颛臾》 19.无乃尔是过与 与,通“欤”,句末语气词。 《寡人之子国也》 20.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2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花白。2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通“途”,道路。
《劝学》 23.虽有槁暴 有,通“又”,又,再。 暴,通“曝”,晒。
2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才智。 25.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秋水》 26。泾流之大 泾,通“径”,直。
27.不辩牛马 辩,通“辨”,分辨。 《过秦论》 28.合从缔交 从,通“纵”。
合从,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29.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困顿,失败。
30.陈利兵而谁何 何,通“呵”,呵问。 31.始皇既没 没,通“殁”,死。
32.而倔起阡陌之中 倔,通“崛”,崛起,兴起。 33.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影子。
《鸿门宴》 34.距关 距,通“拒”,把守。 35.毋内诸侯 内,通“纳”,接纳,使进来。
36.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37.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违背,背叛。
38.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39.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嫌怨,隔阂。
40.因击沛公于坐 坐,通“座”,座位。 4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兰亭集序》 42.虽趣舍万殊 趣,通“趋”,往,取。 43.亦由今之视昔 由,通“犹”,犹如,如同。
《归去来兮辞》 44.景翳翳以将入 景,通“影”,日光。 45.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为什么。
古今异义 《烛之武退秦师》 《勾践灭吴》 《邹忌讽齐王纳谏》 《触龙说赵太后》 10.太后明谓左右 古:近臣、属下、侍奉在身边的人员等;今:左和右两方 面,或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概数。 11.年几何矣 古:多少;今:指数学的一门学科。
12,至于赵之为赵 古:是动词“至”与介词“于”的连用,译为“到,上推到”; 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外提起一事。 《季氏将伐颛臾》 13.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古:把……当做,让……做;今:认为。
14.是社稷之臣也 古:此,这,代词;今 15.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古:诸侯的封地称 今:“国”指国家, 《寡人之于国也》 16.河内凶 古:谷物收成不好, 17.弃甲曳兵而走 古:跑,逃跑;今:行 18.是使民养生丧死无, 古:供养活着的人; 《劝学》 19.金就砺则利 古:指金属制的刀剑 2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古:验,检查;今:探; 2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 古:安置,安身;今: 某人某事物上。 《过秦论》 2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 古:崤山以东,即东: 《鸿门宴》 23.约为婚姻 古:结成亲家;今:指 24.所以遣将守关者 古……的原因;今: 2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 古:意外的变故;今: 26.将军战河北 古:黄河以北;今:河北省 27.臣战河南 古:黄河以南;今:河南省 2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 古:鱼和肉,指被欺凌 29.再拜献大王足下 古:两次;今:又一次 《兰亭集序》 30.列坐其次 古:旁边,水边;今:次序,等第 31.向之所欣 古:过去,从前;今: 有方向、对着、偏袒等意思 《归去来兮辞》 32.问征夫以前路 古:行人;今:指出征的人 常见实词归类 《烛之武退秦师》 ①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陈述) 说 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杂说,一种文体) ③秦伯说,与郑人盟 (通“悦”,喜欢,高兴) ①辞曰:臣之壮。
一、文言实词的一般知识 文言实词的一般知识包括:词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的活用等。 二、虚词就是助词、代词之类的。 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 (例句主要以四、五、六册为主) 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 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1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