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背景。
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被迫辍学随父亲放鸭。“竟”“忽然”,表明变故出人意料。
“一落千丈”突出变化之大。第二部分(第2段到27段):写杜小康父子俩到达目的地后,在芦荡中安了新家,开始了放鸭生活。
第二部分第一层(第2段到19段):父子俩到达目的地前的所见、所闻、所感。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和鸭们的表现来衬托人物的心理活动——孤寂、恐惧、好奇。
第2段: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了杜小康对家和往日生活的留恋。第3段:“沉着脸”“撑”“赶”,这些神情、动作描写体现了父亲无可奈何的心情。
第4段:描写细致、入微,有鸭群全景,也有每只鸭子的分镜头。以“扇面”比喻水流的形状,准确形象。
水流急促有力的节奏正如人物内心的激流,无法平静。“均匀的、永恒的水声”则衬托出父子俩的孤独、寂寞。
第5段:心理描写细腻、真实。只有不停地前行,才能坚定自己的决心。
第6-7段:用“后退”写“前进”,写出了他们对家乡的留恋。第8段:“慢慢停下”照应前面“不停地撑着船”,他们现在已没有退路,只能安心放鸭了。
第9段:两个“陌生”说明父子俩已远离了熟悉的家乡和亲人,即将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第10段:鸭的无忧无虑反衬出父子俩的茫然无助。
第11段:两个问句,既写出了杜小康对未来的忧虑,也写出了他对未来的好奇。这充分体现了孩子的心理。
第12段:景物描写,渲染孤独、寂寞之情。第15段:“唯一”,再次强调环境的荒凉、空旷。
鸭的心理和动作,其实也是杜小康的心理的反映。第17段:心理描写表现了杜小康对家乡的思念,表现了他内心的孤独。
写他想听牛叫或狗吠,更符合小孩的心理。第18段:“终于”写出了杜小康一天所经历的孤独、寂寞与恐惧。
第二部分第二层(第20段到28段):父子俩在芦荡中“安家落户”,开始了放鸭生活。第21段:用“浪潮”“大山”两个比喻,写出了芦荡的宽广和荒凉,生动地表现了陌生的环境带给杜小康的压抑、沉重的心理。
第22段:巧用反义词“镇静”与“慌张”,准确写出了父亲的矛盾心情。用芦荡的乐趣安慰儿子,表现了对儿子的关爱。
第24段:嗅觉描写,突出清香,也写出了杜小康“从恐慌中安静下来”。第25段:再用视觉描写,突出芦荡晚景的美好,烘托杜小康此时平静的心情。
第26段:“紧紧”“迟迟”“挨”这几个词语,形象地表现出杜小康的胆怯、紧张、恐慌。 一系列动词运用得准确、生动。
第27段:围鸭栏,搭窝棚,家安好了,新的生活开始了。第三部分(第28段到52段):写杜小康在芦荡中放鸭、找鸭,战胜孤独与寂寞,历经重重磨难,终于“长大”了。
第28段:点题。巧用拟人手法,“一步一步”“逼近”写出了父子俩越来越强烈的孤独感。
第29段:运用对比,突出芦荡中孤独的可怕。“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言语被大量地省略”突出了父子俩的世界是一个孤独的世界。
第30段:梦到母亲,想回家,说明杜小康想家心切,也说明他正经受孤寂单调生活的磨炼。第32段:父亲的愧疚和无奈。
对儿子的承诺,是对儿子的安慰,也是对未来生活的向往。第33段:既然无法回避,那么也只能随遇而安。
不再恐慌说明杜小康在慢慢“长大”。人“长大”了,鸭也长大了,两相映衬。
第35段:过渡,引出下文,预示着杜小康将要经受更艰苦的磨难。“天阴——变黑——雷滚——雨下——苇断”。
层次清楚、生动形象的环境描写,把暴风雨之势渲染到极致,也为下文作铺垫。第36段:渲染风之大。
“晕倒”写出了鸭群失散对杜雍和的打击之重。第44段:是“累极了”,不是怕极了,表明杜小康已“长大”。
第46段:“哭”里面,有委屈,也有激动。艰辛的生活本不应该由他幼小的身心承担,又因长大而激动。
第47段:雨后的美丽夜景,烘托出杜小康找到鸭后的喜悦之情。第49段:运用排比句,写杜小康经历了艰辛、付出了代价,终于“长大”了。
他已经成为一个像父亲那样毅力顽强,能够忍受痛苦、承担责任的人了。第50段:以鸭喻人,移情于物。
写公鸭的更加漂亮,是用公鸭写杜小康,赞美他羽翼丰满、长大成人、光彩照人。第52段:这个“蛋”既是指鸭下的蛋,也喻指父子俩的劳动成果。
行文至此,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杜小康本是一个富裕人家的孩子,忽然家庭条件“一落千丈”,只好失学跟父亲去放鸭,这对他是怎样的打击呀!由此他的“孤独之旅”开始了。
在他的旅程中,首先是进入“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感到恐惧和无助,“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这些问题时刻压迫着他幼小的心灵。 到了芦荡,“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夜里 “迟迟不能入睡”,大自然使他感到人的渺小与卑微。
恐惧过后孤独又来临,没有人交往,生活单调,无比寂寞。即使和父亲,也“不知道再说些其他什么话”,这样空虚的日子让他格外想家,然而家是回不去了。
后来他和父亲习惯了孤独,既然不能“回避”,也只能习惯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于是他面对浩浩荡荡的芦苇,也就“不再”感到“恐慌”了。
在一个暴风雨的夜里,他和父亲奋力追赶惊散的鸭群,当杜小康大人一样地战胜了风暴,拢住走散的鸭子时,“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其实他的哭是委屈的哭,是激动的哭。因为这样艰辛的生活本不应该由他这样幼小的心灵和身体承担的;他承受了这样的“磨难”,“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所以激动得哭。
当他惊喜地发现鸭子下蛋了,兴奋地大叫,叫喊声中有成长的自豪和骄傲。
1.孤独的原因。
1.失去了交流的环境
2.失去人文环境(这种空虚的生活在精神上是一种折磨)
3.恐惧自然环境
4.对未来环境的恐惧(更代表他对前途的迷茫与无助)
2.杜小康的心理变化
杜小康:茫然,恐惧------害怕,胆怯-------孤独------不再忽然地恐惧-------坚强
杜小康从一个幼稚,软弱成长为一个心灵成熟的男子汉
3.开端:因家庭变故而失学,不得不跟着父亲去放鸭
发展: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经过、感受
高潮: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里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结局:写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1.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 少年杜小康辍学后随父亲一起到荒无人烟的芦苇荡放鸭子,经历了从开始的恐惧、孤独到暴风雨之夜找鸭子变得勇敢坚强起来)的故事,表达了一个( 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成长的催化剂,使人成熟、奋进。 )的主题。
2.题目“孤独之旅”对杜小康这样的孩子来说,“孤独”的含义是什么?(两层含义)
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1.杜小康因为家道中落,不得不失学。离开同学、学校,对一个少年来说,是无比痛苦和寂寞的。同龄人的互相帮助、支持、学习、借鉴,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失去一起长大的伙伴,也就等于失去成长道路上的朋友、依靠。不仅如此,离开小伙伴,也等于失去了充满童真童趣的生活。
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离开了村庄、人群,等于失去了人文环境。人是社会化的动物,离开了社会,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就失去了感情、文化以及物质之间的交流,在精神上会感到痛苦,甚至是一种折磨。
杜小康和父亲一天一天地放鸭,倍感寂寞,而且连两个人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少,“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这看似一种默契的“省略”,其实是一种空虚、贫乏的生活的表现,在这样的生活里,人的精神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2.杜小康和父亲离家去放鸭,来到“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感到一种恐惧。这样的恐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自然环境的恐惧,“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大自然的空阔与未知,对一个幼小的心灵具有强大的压迫力,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慌”让杜小康“迟迟不能入睡”;二是对前途的恐惧,去放鸭的路上,杜小康想的是: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这不仅是对放鸭而言,更代表了他对前途的迷茫与无奈。
3.文中的景物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有什么重要作用?
鸭群描写——烘托杜小康寂寞心情
芦苇荡描写——恐惧的折射
暴风雨描写——表现杜小康大人似的勇气与坚强
一、这是一篇写少年成长的小说,比较切合学生的心理和生活。
要从少年的视角解读,不要过分成人化。着重点是成长。
二、小说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很多,对表现人物和主题起重要的作用,要让学生仔细体会。三、小说的语言也很有特色,“课文研讨”里只举了几例。
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文中找出他们喜欢的语句,品味体会。四、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成长的催化剂,使人成熟、奋进。
通过学习这篇小说,可以对学生进行品格方面的教育,树立他们奋进的信念,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1、速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讨论并归纳:开端:写杜小康因家道破落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感受。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结局:写鸭子们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2、提问:找出描写杜小康成长过程的细节,分析杜小康的性格特征。讨论并归纳:⑴小木船赶着鸭子------我要上岸回家……”这表现:杜小康的幼稚软弱。
恋家。⑵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开始展望未来。
这说明:他对未来是渺茫的,未知的,但又是向往的。⑶杜小康到达芦苇荡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
杜小康害怕的原因是大自然的浩荡给人压迫感。使人感到自我的渺小和软弱。
⑷在芦苇荡中放鸭的孤独感强烈地压迫着他。“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直至夜里做梦看到母亲,哇哇大哭起来,将父亲惊醒,“我要回家……”这是小说第二次写到他的想家。
跟第一次相比,显然有更深刻的内涵。第一次是刚离开家,便产生的一种失去依托的感觉;而第二次则是在感受到芦苇荡放鸭生活的艰辛和孤独后在梦境中表现出来,这才是刻骨铭心地想家,虽也表现他的幼稚、软弱,但他毕竟经过一段艰苦生活的磨炼,已成熟多了。
⑸在芦苇荡遇到暴风雨时,他没有惊慌失措,而是跟父亲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鸭栏。当鸭子逃散时,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
不顾脸和脚受伤,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到暴风雨将歇时,依然还有十几只鸭子没被找回来,他虽然“一脸的伤痕和乌得发紫的双唇”,但坚持去找鸭子。
这些描写都表明杜小康虽然还是个孩子,但在关键时候能表现出镇定、勇敢、坚强和负责精神,他已经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⑹当杜小康找到鸭子时-------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杜小康这里的哭,并不是悲哀,伤心或感到委屈,而是一种情绪的发泄,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绪,可能是非常复杂的情绪,因此,连他自己也讲不清。
⑺“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母亲就代表着家,任何游子都会想念家,因为家是自己的根,心灵的港湾。
孩子的心里除了家便是好朋友,好伙伴,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他这次没有哭,他已经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有了更多的独立性,能够面对现实勇敢、坚强、负责地对待,这就是心灵的成熟。
总之。小说通过杜小康与父亲离家到芦苇荡放鸭的经历的叙述,描写了杜小康从幼稚、软弱、恋家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心灵成熟的男子汉的过程。
讨论并归纳:⑴写杜小康对远逝的家的眺望和鸭群扇形水流的描写,表现杜小康的幼稚、软弱和恋家。鸭群流水虽然美,但毕竟单调、永恒,并不好玩。
这些更增添了对在家乡生活的留恋。⑵写黄昏时炊烟和河面的热气,是那么的单调、虚无,更增添了杜小康孤寂的感受。
⑶写芦苇荡的宽阔无边,给人一种压迫感,反衬出杜小康的胆怯、害怕和恐慌。虽有清香的气味,萤火虫的亮光和水鸟,但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驱除杜小康的恐慌。
但这种压迫感,孤独感也是对杜小康的一种磨炼。⑷写芦苇荡的暴风雨的凶猛,把小说的情节推向高潮。
更是对杜小康性格的考验和锻炼。在这场暴风雨中,杜小康从幼稚、软弱恋家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勇敢、坚强、有责任心的男子汉。
小结本文通过多处的细节描写表现杜小康的性格特征和成长过程。写得具体、生动,真实可信。
文章还多次地进行环境描写,不仅衬托了人物的心情,创造了氛围,还通过环境描写推动情节的发展,形成高潮,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7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