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温带 西北 岛 曲折 良港
富士山 亚欧 太平洋 火山 地震
匮乏 丰富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均匀 小 海洋性
工业原料 工业产品 曲折 良港 交通 发达 充足 贫乏 狭小
太平洋沿岸 濑户内海沿岸 美国 西欧 中国 东南亚
东西交融 东京
东方十字路口 亚 大洋 太平 印度 马六甲
山河相间 纵列分布 平原 大江大河沿岸
热带季风 热带雨林
水稻 高温多雨 椰子 棕油 蕉麻 天然橡胶 仰光 柬埔寨
华侨 华人
考点知识清单一 地图 1.地图上的方向 (1)一般情况: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3)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方格状或圆弧形的经纬网图 (1)辨别南、北纬 纬度数值向北递增为北纬 纬度数值向南递增为南纬 (2)辨别东、西经 经度数值向东递增为(东)经 经度数值向西递增为(西)经 3.以南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 (1)辨别南北 图上标出的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则经纬网中心为(北)极 图上标出的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则经纬网中心为(南)极 (2)辨别东西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即自转箭头指东 东经度数向东增大,向西减小,西经反之 4. 地图上的比例尺 (1)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表示形式:数字式(1/100)、文字式(1厘米代表100千米)、线段式(不太好画) (3)用途:确定图上两个地点的实际距离 (4)大小比较 比例尺的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内容愈粗略 比例尺的分母愈小,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内容愈详细 5.地图上的高低起伏 (1)高度表示:(地面)高度(海拔),其定义(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其定义(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地形判读 坡度陡缓 等高线密集处,坡度越(陡) 等高线稀疏处,坡度越(缓) 地形种类---------题目意思不懂? 山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盆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鞍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脊, 山谷, 不会做啦。
初一第一册地理书有呀。
再找找 呼。
- -! 。
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及影响 1. 比例尺是个分式,比例尺的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反之比例尺愈大。
2. 在地图上:如果图幅相同,比例尺越_小____,所画地区范围越___大__,表示的内容愈___简单__;比例尺越_大____,所画地区范围越___小__,表示的内容愈_祥细____。 如果表示的实际范围相同,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_大____;反之,图幅面积越_小____。
3. 比例尺成倍扩大,图幅将扩大____比例尺放大到倍数的平方___________。 考点知识清单 地球的宇宙环境 (1) 人类认识的宇宙 天体---〉天体系统 成因:___天体不断运动,运动天体互相吸引互相绕转____________。
层次: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是_太阳系中______________ _____是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宇宙环境 __光照___条件稳定、_距太阳远近___________ _____适中,温度适宜;体积质量_____适中,存在大气层 _氧气____形成,__适宜___生命 (2) 太阳与地球的关系 太阳辐射 概念:一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_核聚变____反应 对地球的影响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与变化 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能量源泉 太阳活动 主要类型 _黑子____——光球层上,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_11____年 耀斑 ——__色___球层上,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周期_11____年 对地球的影响 气候:许多地方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活动周期有关 地球电离层:影响_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______________ 地球磁场:产生“_磁暴____”现象 (3)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探测 _1957____年10月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种载人飞船、航天站、航天飞机进入太空 意义 了解宇宙环境,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开发 空间资源:辽阔、_高真空____、强辐射、_失重____ _太阳能____资源:丰富稳定 矿产资源:月球、小行星上 宇宙环境的保护 。
第一单元 地球在宇宙中1、宇宙环境是由星云、行星、流星、恒星、彗星等天体和弥漫于星际空间的物质(气体和尘埃)组成。
2、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3、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级的天体系统是总星系,最低级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
4、太阳系八颗行星由近及远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星。 5、太阳系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的共同特征是同向性 、共面性、近圆性。
6、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有:_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条件、一定的体积和质量形成了适合的大气层地球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日地距离适中)保证了温度条件适中--液态水的存在以及地球本身的条件如温度、大气、水等条件有密切关系。7、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发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能维持地表的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大气、水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能源。8、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为_光球_层、_色球_层和_日冕_层。
9、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称为_太阳活动__,周期约为__11__年,其重要标志是黑子__和_耀斑__。10、当黑子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引起电离层扰动,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太阳大气抛出的_高能带电粒子,扰乱地球磁场,使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进入两极的高空大气,与之碰撞产生__极光_。
11、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逆时针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顺时针时针方向旋转。12、昼夜交替的周期或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24小时,叫做太阳日。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恒星日,时间长度为23小时56分4秒。13、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外各地相等_。
线速度_赤道_最大,随纬度增大而减小。14、地球绕日公转的轨迹叫做黄道轨道,又称黄道。
地球公转方向是_自西向东_、每年1月初,地球运动到近日点的位置,速度_较快_。每年7月初,地球运动到远日点的位置,速度较慢。
15、地球上昼夜半球分界线称为晨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变为昼的分界线称晨线,由昼变夜为的分界线称昏线。16、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一般是越向东时刻早,越向西时刻晚。
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17、自1884年开始实行分区计时办法,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度。
美国本土跨4个时区,中国跨5个时区。北京时间的含义北京所在时区(东八区)的区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18、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明天”的分界线,并把此界线叫国际日期变更线。又称国际日界线。
另一条日界线所在经线的地方时0时,又称自然日界线。这两日条界线不重合时将全球分为两个不同日期;当两条日界线重合时全球为同一日期。
19、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可以用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关系来表示,它们的交角叫黄赤交角,目前的角度为23°26′。20、地球运动过程中,因为_黄赤交角_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地表的太阳直射点在_南北回归线_之间作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_。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21、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分布规律:夏至日,23°26′N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23°26′S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23°26′S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23°26′N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22、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度;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对称递减。23、夏至这一天,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_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半球相反_,冬至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北极圈以北极夜,南极极圈以南极昼,自南极圈向北极圈昼渐短夜渐长。
春秋分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全球昼夜等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24、太阳直射于北半球(直射点移动范围从0°到23°26′N到0°),北半球昼长夜短,该半球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圈内可能有极昼现象。25、除赤道外,全球同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直射点的变化而变化,太阳辐射也呈有规律地变化,形成了四季和五带。
26、以_莫霍_和_古登堡界面_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_、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上地幔的顶部和_地壳的全部合称为岩石圈。
27、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等,这些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_。28、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
第二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1、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吸收、反射、散射作用,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为减少。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因此太阳辐射的绝大部分可以到达。
第一单元复习 1、(1)天体系统的级别: 总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河外星系 (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 和 木星 之间。
(3)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在于 地球上存在生命 ,其原因是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稳定的 光照 条件、大小行星各行其道 ; ②地球自身的条件: 日地 距离适中, 体积和质量 适中,原始大洋形成,即具备 适宜的温度 、大气层 、液态水 等条件。 2、(1)太阳主要成分是_氢___和 氦 ,表面温度为_6000K_, 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核聚变 ;其能量以 电磁波 的形式释放出来。
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 逐渐减少 。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 拉萨 ,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 成都 。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 黑子 和 耀斑 。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 光球 和 色球 ,其活动周期为 11 年,它们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 整体 性。
湘教版地理必修Ⅲ笔记 1.1 区域的基本含义 1、区域的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互联系、整体性。 3、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区域的产业结构: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1.2 区域的发展阶段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常用的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其余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2、区域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区域发展阶段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阶段 工业化阶段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水平 水平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少 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 水平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 产业结构 传统农业占有较大比重,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 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 第三产业发展超过第二产业,以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 对外开放程度 低,对外贸易规模小,表现出自给自足特征 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 交通运输 现代化交通线路少而稀疏 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 现代化交通、信息网络逐步完善 城市化 水平低,缺乏大型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发展速度高于区域平均 水平高,区域内部差异小 发展状态 低水平的均衡状态 不平衡增长 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1.3 区域发展差异 1、我国东、中、西部差异 ①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部:沿海12省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注: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中部9个省区(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西部10个省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 ②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异: 东部: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化、城市化和科技教育水平都比较高,发展速度亦快于中西部。
对外开放时间早,程度高,第二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工业结构以轻型和轻重混合型为主。 中、西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部。
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工业结构西部以重型传统工业为主,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③ 改革开放的时空差异(见课本P19图) 2、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北方 南方 区域特征 跨越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平原高原为主;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 多山地丘陵,热量丰富,水分充足,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等相当丰富 限制因素 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旱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 发展方向 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 产业升级,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治理污染 3、西部大开发 范围:10+2+3(西部地带10个省区、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3个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条件: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发展潜力大。但西部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措施: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教育,扩大对外开放。 意义: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4 区域经济联系 1、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欧盟、东盟、APEC等) 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①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②南水北调:规划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东线 中线 西线 调水源地 长江下游扬州附近 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 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和大渡河 调水线路 沿京杭大运河提水北上到山东半岛和天津 开挖渠道,引水自流到北京、天津 开凿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调水量 较大 较小 大 水质 差 较好 最好 ③西气东输:主体工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铺设输气管道到上海,将塔里木盆地、陕甘宁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长三角地区。
还包括把四川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湖北湖南。该工程的建设,有利于促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改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环境污染。
④西电东送: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水电和煤电),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48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