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本常识(一)——相机的分类相机问世至今约150周年,由於时代的变化与科技的进步,已演变出许多种的类型,而想接触摄影就必须对这些相机有最起码的了解,以下便是依不同的分类法予已分类,大家可作为参考: (一)依观景器系统区分拍摄照片时,我们观看拍摄目标、范围的玻璃窗便是观景器 1.单眼反光观景器系统:这是目前最普遍的相机观景器,它是利用镜头后面的反射镜将镜头所捕捉到的画面加以反射,再利用五口镜加以折射,使我们从观景器中看到 正立的影像! 2.透视观景器系统:它没有所谓的反射镜及五□镜,光线是直接经由观景器进入我们的眼 睛,再作较近距离的摄影时,底片成像的范围与观景器中的影像范围会有不同,既所谓的视差! 3.双眼反光观景器系统:此种相机拥有上下两个镜头,上面的镜头担任观景器的任务,下面的才是实际拍摄的镜头,此系统会因为上下镜头位置的不同而加大视差! (二)依对焦系统区分 1.手动对焦: 对焦就一张照片而言是很重要,所谓的对焦便是调整对焦环,透过观景器的预视,使影像清晰的成像於软片上。
若利用手调整对焦环来完成对 焦的工作,而不是靠相机自动对焦,便称为手动对焦! 2.自动对焦: 而自动对焦的相机则是利用内置的马达来驱动调整对焦环,不需手动 ,但自动对焦的相机必须要配合自动对焦的镜头,才可发挥此项功能,若不习惯的话,则可利用相机上的自动 /手动的切换扭,变成手动。若是自动对焦的相机接上手动对焦的镜头时,便只能利用手动对焦。
目前较新型的电子式相机,不管单眼的相机或是双眼的傻瓜相机(无法更换镜头), 便是这类型的相机。而较老式的相机大多属於手动对焦。
(三)依相机使用的软片大小来区分: 1.使用35mm底片的相机 --- 135 相机 底片大小24mm x 36mm ,这是目前大众最常使用的底片。 2.使用布朗尼底片的相机 --- 120 相机 此种相机可装 3种不同大小的底片: ~ 57mm x 57mm ( 简称 6 x 6 ) ~ 56mm x 70mm ( 简称 6 x 7 ) ~ 60mm x 69mm ( 简称 6 x 9 ) 3.使用软片盒的相机 插盒式装片的相机有两种规格 --- 126 相机 --- 110 相机 4.使用特殊底片相机摄影基本常识(二)---镜头 最原始的相机是一个开有小孔的暗箱,景物反射的光线通过小圆孔 ,再射到感光片上,因光线是散发的,通过小孔会继续散开,原本由点发出的光线在感光片上是形成圆,影像便由许多的圆而不是点构成,自然不够清晰,於是发明了透镜来取代圆孔.单一凸透镜片是最简单的透镜,但仅比小圆孔还好一点,影像并不够清晰便造成像差.若用多片透镜组合,使各片透镜的像差减到最小,就是现在所有相机普遍采用的复式镜头.在介绍镜头前,必须先解释一下〃焦距〃这个名词,就单式镜头而言,焦点与镜头中心点的距离便是焦距;复式镜头的焦距俗说是焦点与光圈位置间的距离,实际上是焦点与镜头后节点的距离,望远镜头的后节点远在最前镜片之前,广角镜头则在最后镜片之后,所以依镜头设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便以焦距的分别来介绍镜头: 1.标准焦距镜头:他的视角约50度,也是人单眼在头和眼不转动的情况下所能看到的视角,所以又称为标准镜头.一般初 学者多由标准镜头开始练习,待进步到标准镜头不够 用时再换其他镜头.35mm相机的标准镜头的焦距多 为40mm,50mm或55mm.120相机的标准镜头 焦距多为80mm或75mm,相机片幅越大则标准镜头 的焦距越大. 2.广角镜头:因摄影角度广而得名,适用於拍摄距离近且范围大的景物,又能刻意夸大前景表现强烈远近感既透视.35mm相机的典型广角镜头是焦距28mm,视角为72度.120相机的50,40mm的镜头便相当於35mm相机的35,28mm的镜头. 3.长焦距镜头:适於拍摄距离远的景物,景深小容易使背景模糊主体突出,但体积笨重且对动态主体对焦不易.35mm相机长焦距镜头通常分为三级,135mm以下称中焦距,135-500称长焦距,500以上称超长焦距.120相机的150mm的镜头相当於35mm相机的105mm镜头.由於长焦距的镜头过於笨重,所以有望远镜头的设计,既在镜头后面加一负透镜,把镜头的主平面前移,便可用较短的镜体获得镜体获得长焦距的效果. 4.反射式望远镜头:是另一种超望远镜头的设计,利用反射镜面来构成 影像,但因设计的关系无法装设光圈,仅能以快门来调整曝光. 5.巨像镜头(marco lens):除作极近距离的巨像摄影外,也可远摄. 镜头型式 焦距(mm) 摄影角度 鱼眼镜头 8 180 超广角镜头 15 110 20 94 24 84 广角镜头 28 74 35 62 标准镜头 50 46 中焦距镜头 85 28 105 23 135 18 长焦距镜头 200 12 400 6 超长焦距镜头 600 4 1200 2 以上是镜头大约的分类,希望可作为各位的参考!摄影基本常识 (三)---光圈照相机的镜头有一个控制透光量的装置,就叫光圈.光圈开的大,透光量便大;开的小,透光量便小.但只靠光圈还不能完全描述作用於软片上的光线 强度,镜头与软片间的距离也有关系,也就是和镜头的焦距有关系.焦距小光 圈离软片较近,光线的作用便较强.有一个名词--光圈系数,光圈系数是将 镜头焦距除以光圈的直径所得的值,用f表示.例如有甲乙丙三镜头,甲镜头 的焦距为50mm,。
摄影最基本的是分为三部分组成,点,线,面,点是指的焦点,线是指的线条,面是指拍摄中的构图!
焦点
视觉中心焦点。一般是指能反映画面主题的中心焦点。比如奔跑中的鹿、人流中站立的小孩等、这叫视频中心焦点。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多个的可以是互相映衬,也有重点之区别。
对焦焦点是指将主题拍摄清晰。一般手动相机需要手动扭动对焦环以将主题对焦准确以达到信息,自动对焦相机是半按快门来对焦。
线条
在线条的分类上,不同类型有不同的效果,我们可以将线条分为水平线、对角线、曲线这三大类。而生活中这样形式存在的事物数不胜数。如弯曲的路、笔直的树干等这样形式都可以看作摄影创作中的“线条”。
构图
指将现实生活中的三维空间环境下的物体利用视觉特征,有机的再现由边角限定的二维空间内,并担负着突出主体、吸引视线、简化杂乱,给出均衡和谐画面的作用,并通过画面构造传达阐释更多的信息,反映作者对一事物的认识和感情。
初学不要大在意专业术语,一切不要理它,只要使用AUTO拍摄模式拍摄就OK;一段时间后再学习使用分得更细的拍摄模式拍摄(如:风景、人像、运动、儿童、花卉等模式);最后在娴熟运用上述功能后再学习使用P(程序)、AV(光圈优先)、TV(快门速度优先)、M(全手动)等拍摄模式。
至于测光、白平衡、ISO感光度、EV值曝光补偿、对焦等问题,在初入门情况之下都可先置之不理,留待有一定实践经验和入门理论基础后再作深入了解、应用。
总而言之,学习摄影,首先是观察能力,即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在不平凡中发现平凡的非凡摄影家的眼力。然后才是娴熟的设备操作能力、精巧的构图和巧妙的用光,最后才是高超的PS技术等
还有第二套方案:
就是,你要是没什么好拍,或者是拍一些不重要的东西,你就可以尝试的用一下(M)全手动挡,先把AV(光圈优先)看看调到最高是什么效果,调到最多有是什么画面。
TV(快门速度优先)、也是一样看看调到最高是什么效果,调到最多有是什么画面。
最好 你就回进一步了解这个功能,TV你把他调到最低,拍照的速度就会停顿很慢,快了就相当于连拍速度那样很快,然后AV光圈你调的数字越小就代表光圈越大,光圈越大就代表透光率大,拍出来的画面也好,要是AV光圈调到数字大就代表光圈越小,就代表拍出来的画面有点发黑。
ISO感光度就是100/200/400····3200ISO 这个就是要拍外面中午太阳光太大,你想拍暗一点就可以调到100或者200/400差不多,要是太暗了就可以调800/1600/3200,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有哪里不对看看哪位帮我修改一下。
什么是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说明摄影画面所包括的大小不同的景物范围.和拍摄距离的远近有直接的关系.
远景:指从远距离上拍摄的大场面.主要用来表现环境.表现总的气氛.表现空间,而不适于表现具体的动作和情节.
全景:指被摄对象的全貌.全景比远景包括的范围小一些.但仍可表现被摄对象的整体.并能包括足够的环境.全景索然能表现出被摄对象一定的动作.但还是不适宜表现具体的细节.
中景:中景包括被摄对象的大部分,中景以表现具体的情节动作为主.适合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它对环境的表现的局部的,不适合表现整个环境.
近景:近景包括被摄对象最主要的部分.比中景更能突出的表现具体的情节和动作以及人物的情感.能交代具体的细节.
特写:是被摄对象的某一局部,能鲜明的交代具体细节.给观众深刻的印象.但是不适合表现环境.
摄影的三大基本知识是活用焦段、光线运用、眼神是焦点。
1、眼神是焦点 一张人像照片最重要的就是人物的特征与神韵,如果无法将人物的特征与神韵展现出来,那么人像照会显得很暗淡。而人的眼睛是心灵之窗,想要展现出人物的神韵,就要抓人的眼睛。
这也是很多摄影师强调拍人像要将对焦点对在人物眼睛上的原因。 2、光线运用 拍人像可以借助不同的光线和景致来扑捉人物的特点,想要利用不同的光线来扑捉人物的特点,那么你就要懂光线、会利用光线。
3、活用焦段 不同的焦段的镜头拍人像有着不同的效果,具体看你怎么选。一般来说35mm更适合拍全身人像,同时可以将周围的画面拍进去。
但是用焦段越广的镜头拍人像,对背景的要求就更高,背景最好是简洁、明了的,不会对人物形成干扰。 注意事项: 1、距离被摄体越近,照射的面积越大,光质越柔和。
2、补光时一定要将反光板举过头顶补光。这样的补光效果来自于被摄体的上部,显得和谐自然。
如果放在胸前补光,光源来自于被摄体的下方,会造成难看的底光效果,这点是很多摄影者容易犯的错误。 3、使用反光板补光时,要左右晃动反光板,仔细观察补光的位置是否准确有效。
摄影常识概论
摄影是人们利用相机和感光材料作为工具,通过瞬间画面的抓取来表现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感受。摄影并不完全是相机的机器操作,它的成败关刍取决于人。一幅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往往能展现作者的精神面貌,从某一独特的角度体现了摄景这一形式对人的要求。
摄景是一门年轻的艺术,由于它继承了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的精华及本身所独具的瞬间性和纪实性等特点,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
瞬间性是指拍摄中的极其短暂的过程,甚至仅在1、4000秒内就可结束快门的启闭。在历史的长河中要凝固那极其短暂的美的瞬间,要求作者具有良好的艺术素质和敏锐的观察力。摄影从混染的现实生活中摄取有限的画面,它不仅具有纪实性。且能从错综复杂的自然界中发现令人感兴趣的画面,是对现实社会的高度概括。一幅好的作品应是内容和表现形式的高度统一,只有当两者融为一体时,形式因其内容而更为充实,内容则因其形式而更趋完美。
总之,摄影作为造型艺术,是用有限的画面截取了无限的立体世界,是技术和艺术成功的结合。
器材方面:刚入手的不建议直接选择单反,虽然现在入门单反很便宜,但它还是需要一整套镜头以及配件的支撑才能发挥作用,建议一开始的时候器材选择一部带全手动的消费机,最好是手感好一点的。后期如果确实是有需要并且确实是喜欢摄影的话可以更新成一部中端单反(银子多的话直接高端机),但是你会发现,不同规格的单反机身对实际成像的影响是非常小的,主要是镜头,对于器材的选择随着学习和技术的提升你自己会逐渐的可以选择。
技术方面:这个肯定比器材有用,基础知识一定要了解,通过各种资料来获得吧,一定要了解相机的成像特点以及使用技巧,光学没用,最重要自己实践,多摁你的快门,尝试不同的拍摄手法。
最重要的是对画面的斟酌,这一点也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来培养的,所谓学习也只是了解一些美术常识,最多的是欣赏,多看些比较成功的作品,你会获得不小的启发,也要自己总结实践,最好有自己的特色,不要只是拍出来而已,要拍的有感情才是真正的作品,这个就要先构思,有成熟的拍摄思路,然后结合技术手法拍摄,要多拍多练但也不能乱拍(前期练最基础的时候可以多拍,只为了解相机),拍前一定多动脑,尝试是可以的,但不要乱试,不然对自己以后的习惯影响不好(也就是现在用数码机了,要过去玩胶片机。。。。)。
还有就是学习的过程中除了总结,也要多了解自己,什么喜欢的东西都可以拍,值得的东西都去拍固然好,但形成自己的特色,找到自己专精的最擅长和喜欢的拍摄领域也很重要。
总结一下:多学习,了解基础知识,多欣赏,锻炼审美的眼睛,多实践,锻炼熟练的技术,多思考,构思出有意义的画面。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玩意,希望我的话确实能帮到LZ,那就没白摁那么多字
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融入其历史发展的进程之中,将光学理论、色彩学理论等内容与相机功能的介绍相结合,并以对比性和说明性的照片实例进行论述。下面由小编为大家分享摄影基本知识有哪些?
什么是“景深”?
A: 对焦后在焦点前后能够清晰成像的范围叫做“景深”。
如果收缩镜头光圈(增大F值),对焦后清晰成像的范围就大,照片就不容易虚化,这种状态叫做“大景深”。反之,如果开放镜头光圈(减少F值),对焦范围就狭窄,背景就容易出现虚化,这种状态叫做“浅景深”。因为景深对于拍摄的影响很大,所以在拍摄时一定要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景深根据镜头焦距及相机与被摄体之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广角镜头的景深大,长焦镜头的景深浅。而且,相机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越远,景深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就越浅。
机身防抖和镜头防抖,哪个效果更好?
A: 一般来说,镜头防抖和机身防抖的补正效果是相同的。
防抖组件装载在机身内时,补正作业的位置位于光学系统的后端。而装载在镜头内时,则位于光学系统的中央。虽然位置略有差异,但对于防抖来说,更重要的是进行补正作业时的调整方法,所以尽管位置不同,效果差异不大。
但是,从使用的方便性来说,镜内搭载的“镜头防抖”更有优势。这是因为在取景器取景时,可从取景器内实时观察到补正效果,可以对被摄体进行仔细观察后等待拍摄时机。这种优势尤其在焦距超过 。。。.
摄影最基本的是分为三部分组成,点,线,面,点是指的焦点,线是指的线条,面是指拍摄中的构图!焦点视觉中心焦点。
一般是指能反映画面主题的中心焦点。比如奔跑中的鹿、人流中站立的小孩等、这叫视频中心焦点。
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多个的可以是互相映衬,也有重点之区别。
对焦焦点是指将主题拍摄清晰。一般手动相机需要手动扭动对焦环以将主题对焦准确以达到信息,自动对焦相机是半按快门来对焦。
线条在线条的分类上,不同类型有不同的效果,我们可以将线条分为水平线、对角线、曲线这三大类。而生活中这样形式存在的事物数不胜数。
如弯曲的路、笔直的树干等这样形式都可以看作摄影创作中的“线条”。构图指将现实生活中的三维空间环境下的物体利用视觉特征,有机的再现由边角限定的二维空间内,并担负着突出主体、吸引视线、简化杂乱,给出均衡和谐画面的作用,并通过画面构造传达阐释更多的信息,反映作者对一事物的认识和感情。
光圈是照相机上用来控制镜头孔径大小的部件,以控制景深、镜头成像质素、以及和快门协同控制进光量。表达光圈大小用f值表示,对于已经制造好的镜头,不能随意改变镜头的直径,但是可以通过在镜头内部加入多边形或者圆型,并且面积可变的孔状光栅来达到控制镜头通光量,这个装置就叫做光圈,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通过镜头到达感光底片或芯片的光的照度和光圈孔径的平方成正比,和光圈数的平方成反比。
常用的镜头的光圈数序列为1,1.4,2,2.8,4,5.6,8,11,16,22,32,45,64,90,128。
光圈数字越小,则光圈越大。光圈越大,同样曝光时间内通光量越多;光圈越小,则同样曝光时间内通光量越少。所以在相同的快门时间下,光圈越大,通光量越多,画面越明亮;光圈越小,画面越暗淡。而在同样的曝光条件下,光圈越大,需要的曝光时间就越短,光圈越小,需要的曝光时间就越长。所以通常拍摄情况下,光圈直接关联着快门速度。
光圈也决定了照片的景深,在同样的焦距和拍摄距离下,光圈越大,则景深越小,光圈越小,则景深越大。
一般的镜头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光圈,镜头上通常只标注了最大光圈,而没有标注最小光圈,如某支标注为35mm F1.4的镜头,其最大光圈为1.4,但是可以调节光圈到F2.0 F5.6等等,而另一支35mm F2.0的镜头,其最大光圈为2.0,无论如何也不能调节到F1.4,但可以调节为更小的F5.6 F8.0等等。再比如某镜头EF 28-300mm F3.5-5.6L IS,这支变焦镜头从名称可以看出广角端(28mm)最大光圈为3.5,长焦端(300mm)最大光圈为5.6,顺带一提其广角端和长焦端最小光圈分别为22和40。
一般来说,相同焦段的镜头,通常大光圈的素质较高,价格也比较高。
定焦头是指固定焦距的镜头,变焦头则是指焦距可以调节的镜头。
变焦镜头由于焦距可以调节因此使用上较为方便,另外其设计上通常较为注重便携性和性价比,所以大部分都是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价格也比较低廉。
而定焦镜头普遍是应高成像质量之需求而设计制造的,虽然是固定焦距,使用上不及变焦镜头方便,但价格普遍高于一般变焦镜头,也比一般变焦镜头更加沉重,但是定焦镜头普遍具有大光圈,其成像质量也远高于一般变焦镜头。另外,定焦镜头通常设计为最常用的焦距,所以虽然不能变焦,但仍然很有实用性。
一般常见变焦镜头有(以下镜头很多厂商都有生产)
17-85mm 18-55mm 18-135mm 18-200mm 28-135mm 28-200mm 60-300mm 75-300mm这些通常是廉价变焦镜头
16-35mm 17-40mm 17-55mm 24-70mm 70-200mm这些通常是高价变焦镜头
一般常见定焦镜头有(以下镜头很多厂商都有生产)
24mm F1.8
35mm F1.4
50mm F1.0/F1.4/F1.8
85mm F1.2/F1.4/F1.8
100mm F2.8(通常是微距镜头)
135mm F2.0
200mm F2.0/F2.8
300mm F2.8/F4.0
400mm F2.8/F4.0/F5.6
600mm F4.0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6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