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歌诀 脏腑内脏之总称。
脏近实质不外通。五脏心肝脾肺肾。
若算心包六脏成; 脏藏精气关神志。精气盈满谷不充。
腑则中空与外通。水谷充实不满盈; 胆胃二肠膀焦六。
传导化物不藏精,脑髓骨脉胆子宫。中空藏精名奇恒; 五行归类 酸青风生木。
东;春肝胆目筋。怒;苦赤暑长火。
南;夏心小舌脉。喜; 甘黄湿化土。
中;长脾胃口肉。思;辛白燥收金。
西;秋肺大鼻皮。悲; 咸黑寒藏水。
北; 冬肾膀耳骨。恐; 心 心主神智心主血,其华在面主汗液,心与小肠为表里,心为君主领一切; 肺 肺主皮毛肺主气,通调水道司呼吸,肺朝百脉为宗气,宣发肃降开窍鼻; 肝 肝主藏血肝主筋,疏泄条达气血匀,将军与胆相表里,开窍於目显精神; 脾 脾主运化脾统血,益气升华吸精微,脾脏与胃相表里,开窍於口肌肉肥; 肾 肾主藏精肾主水,其华在伐骨生髓,肾与膀胱相表里,开窍於耳二便随; 肝 肝能藏血主疏泄。
存血华爪量调节;筋动灵活与适度。开窍於目主视觉 谋深虑远情绪好。
一身之里气机惬;肝助脾胃化饮食,疏通水道领水血; 五腑 胆藏精汁助消化。决断精神刺激除;胃主受纳与消化;小肠分别清浊物; 清者脾运后天精,浊者二便又殊途;水归膀胱储或排。
粪传大肠成形出; 心包。 三焦 心包本为心外膜。
保养心脏-防邪客;心主之脉名包络,供心菅养不可缺; 三焦水道又行气,全身上下皆其所; 心包三焦相表里,外感热病见最多; 精 生命来源谓之精,生长发育精促成; 营养储备最基本,广义精尚含血津; 先天精生胎前产,后天精胎产后生; 先后结合储於肾,脾运精微常补充; 血 血为红液可流动,循环运行血脉中;周身菅养与滋润,精神活动需血供; 心气推动肺气辅,肝能调节脾可控;血源於精脾精升,肾精生髓血亦成; 津液 津液正常水总称,来源饮食脾运行;肺宣肺降清浊判,肾司并合贯始终; 三焦水道膀胱关,失常痰饮水湿生;清稀不散液稠聚,五脏化液汗需评; 气 狭气脏腑之功能,广气物质可维生;元先激发总动力。 宗后呼吸血循动; 卫气防卫周身布,营气营养行脉中;气功推固防温化,出入升降整体呈; 气。
血。津液 气血津液要记清,元气来自先天精;通过三焦可输布,激发脏腑显功能; 宗气水谷气合成,推动心肺积于胸;营气脉里同血行,卫在脉外抗疾病; 血液营养神必用,中焦受气可化生;汗出溱溱是谓津,液在关节脑髓中; 经络 五脏六腑共包络。
手足所属三阴阳,太阳足膀手小肠,阳明足胃手大肠; 少阳足胆手焦当,太阴足脾手肺脏;少阴足肾手心脏,厥阴足肝心包盲; 十二经表里流注 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详;手阴胸手阳手头,足阴足腹阳头足; 风 风为阳邪性开泄,百病之长引外邪;主动善行而数变,内外之风要鉴别; 寒 寒为阴邪易伤阳,凝滞气血痛不畅;寒为内外主收引,温阳散寒理应当; 暑 暑为阳邪其性炎,伤津耗气易升散; 没有内暑须当记,暑多挟湿在夏天; 湿 湿为阴邪阻气机,专困脾脏伤阳气;湿性重浊与粘滞,头身困重责湿宜; 燥 燥性干涩易伤津,内外凉温要分清; 燥易伤肺因娇脏,干咳少痰伴胸痛; 热。 [火] 火为阳邪性炎上,耗伤阴津理应当; 生风动血皆难治,肉腐成脓必生疮; 参考资料: 。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人们通过对矛盾现象的观察,逐步把矛盾概念上升为阴阳范畴,并用阴阳二气的消长来解释事物的运动变化。
中医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上下、内外各部分之间,以及人体生命同自然、社会这些外界环节之间的复杂联系。阴阳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失调和破坏,则会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影响生命的正常活动。
五行学说,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个哲学范畴来概括客观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属性,并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动态模式来说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规律。中医主要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的机理,也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运气学说,又称五运六气,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气象、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学说。五运包括木运、火运、土运、金运和水运,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长夏、秋、冬的季候循环。
六气则是一年四季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子。运气学说是根据天文历法参数推算年度气候变化和疾病发生规律。
脏象学说,主要研究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经络学说与脏象学说密切相关。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有沟通内外,网络全身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经络系统功能发生变化,会呈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通过这些表现,可以诊断体内脏腑疾病。
中医基础知识之我见: 中医不仅是一门单纯的医学,其已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智慧,追随古哲学思维,渗透着天人一统的认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中医总括有四点: 第一点是医道,医德。此各人见解不同,余则紧记一对联"不求名不求利只求解除民间疾苦,不讲事不讲非只讲修身行善积德"。
前人曾说医者父母心,因为病者的疾苦及性命都交给了医者。的确,医学乃是一门做人的学问,没有一颗善心,又怎样去救人活命呢?, 第二点是"人禀天地之气而生。
"。所以,天地之一切皆会影响及人,而人亦可反映出其所在环境的一切。
记得曾治一妇人,年62岁,现住沙湾荷景三区。诉说己咳嗽两年,多处治疗未果。
开药三服,几天后复诊说,药后稍愈,隔天又咳。详细询问后,提出是否家居风水问题,最后决定同往一看。
发觉病妇房间居于室之东北方,此乃全室至阴之方,风水上称之为"鬼门"。妇人本属阴,年老阳更不足。
又居阴地而至阴太重,则病缠绵而难愈,劝其换房居住。
后经其子证实,于换房后7天,病不药而愈,此天地之气造化于人。天地一切皆会影响及人,但人也会改变环境,此风水之道,在这不详谈。
第三点是"形与神俱,不可分离"。认为人分形体与精神,决一不可。
谓"形不劳,神不散,可活百气。"按现在讲法,形即驱体,神即灵魂。
我在这不是讲迷信,但灵魂确实存在,如你不信,中医就难懂了。因中医多处讲到这问题,如形神,营卫,气血等。
确定人魂之后,这些问题便易理解了。就按现代科学来说,要制造一个与人体外形一样,内在所含的化学成份物质也一样的物体,不是难事。
但怎样做这物体也不能自我生长并生存。为什么?因当今科学不信灵魂,故造出之物形象而无神存。
中国古传之术也多有应用灵魂之法,中医"祝由"科也是其一。可惜己被当今政府严制了。
而西方研究之傕眠术,也正是应用人体灵魂之术。只不过叫法不同罢了。
这正是老子所说的"道非道,非恒道。名非名,非恒名。
"之理。 第四点是"疾病可知,又可防治。
言病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中医认为病由邪生,生于阳,得之风雨寒暑。
生于阴,得之于饮食居住,阴阳喜怒。而万物既有阴,即有阳,一物二分。
所以既有病,即必有解此病之法,此阴阳互生互制也。中医的辨证观也正是如此。
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运动着,整个世界运动变化的根源在于世界内部的阴阳的矛盾统一。 中医的治疗亦根据此理定立标本缓急(所谓本,就是与疾病相对的一面。
标即病所表现出的症状)。认为治病必求其本,但急则先治其标。
确定治疗先后,就采取正治或反治的手断。
正治与反治,都是针对疾病本质,应用与证候性质相反的药物进行治疗。而这正是自发地运用了矛盾的对立间既斗争又统一的辨证观,总的治疗原则是针锋相对,针对证候所反映的阴阳失调的状态,釆用纠正这种阴阳失调的冶疗方法。
临证时,又同一疾病,由于时令,气候,地区方域,以及病人的年龄,体质,生活习惯,居住环境,职业等不同而治疗方法也不同。其蕴含着矛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的辨证思想。
而有时候,虽不同的疾病,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变化,则可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这说明中医学是从运动的观点而不是从静止的观点,从相互联系的观点而不是从孤立的观点来看待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并注重其统一性,即整体观念。既重视人体各个局部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同时也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除阴阳外,应用于中医缺不了的还有五行。即金,木,水,火,土。
其特性为"木曰曲直作酸,水曰润下作咸,火曰炎上作苦,金曰从革作辛,土爰稼穑作甘。"通过其特征引伸天下万物。
五行学说是以"五"为基数,来阐释事物之间相互的生克制化原则,阐释人体和五行的相互关系,阐释五脏疾病好发季节和病机转变,阐释临床现象的机理,指导确定治疗方法。并认为人的生命既自身在不断运动也与外界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具体地阐明机体内部及其与外界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观念。
阴阳五行皆本于气,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古人通过阴阳五行之确立,应用于四时,定出了"五运六气"之法,现称"运气"学"。
通过其应用,我们便可预测出某时期,某地区,某年龄阶断的人,多会患某类型疾病,对区域性或流行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中医对于人体脏腑机能的描述称为藏象,其学说是通过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机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对于研究人体的生理及病理,指导临床实践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除脏腑外,人体还有奇恒之腑,气,血,津液等组织。其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为用的联系。
而经络则是其相联系的系统之一,经络系统是由经脉,经筋,皮部,络脉四部份组成。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其主干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两大类。
经脉之气所"结,聚,散,络"的为终筋,而皮部即是经脉及所属络脉在体表分支的部位。经络的主要生理机能是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通过气血,濡养脏。
我想学中医,学中医先要学习中医的基础理论。
一般说西医是直观医学,它的诊断基本依靠直观(检查、影像、化验、解剖);中医是抽象医学,它靠中医的理论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所以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医师,理论基础的功底必须雄厚,才能成为真正好的中医师。
这方面可以看《中医基础》《中医诊断学》,(如果能结合看古籍《素问》更好)。再看《中医内科学》,从中知道怎样进行辨证论治。
(如果能结合看一些古籍如《伤寒论》《温病条辨》更好)。接下去是背古方剂和中药,背得越多越好,两者同时进行,有助于对古方剂的理解、对药性的的理解和记忆。
这有《方剂学》和《中药学》可用。有了理论做基础,初步知道怎样辨证论治,又有了古方做参考加上掌握了药性可以加减用古方,此时你就可以大胆行事细心求证地为周围的亲朋好友看一些普通的毛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经验会慢慢的积累,以后再看《妇科学》《儿科学》这样对中医你就比较全面。(因为中医是成人妇科儿科一起看的)平常再看一些西医的生理学、病理学,可以作为临床的参考。
这是学习实用中医的我的浅见,仅供参考。若你是想参加国家的中医考证,那就按照考试大纲的科目先后进行学习。
祝你成功。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4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