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基础》教案 (第七周 第2次课 2学时) 一、授课题目 第六章 社会群体(第一节)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社会群体的含义和社会群体存在的基础、了解社会群体的类型,掌握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作用过程。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群体,从而增强学生的群体归属感,增强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本章的重点在于理解社会群体的含义和社会群体存在的基础。
(二)难点 本章的难点在于掌握有关社会群体的结构。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 启发法 本次课使用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过程 Ⅰ、复习旧课 (提问)考察社会互动的纬度有哪些?(约5分钟) Ⅱ、讲解新课 第六章 社会群体(幻灯) 第一节 社会群体概述(幻灯) 导入:鲁滨逊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如果想象一下,你是现代的鲁滨逊,长期的与人类社会断绝了所有的联系,你会是什么反应呢?也许有人说,感觉很好,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用多大的声音唱歌就用多大的声音,可是,你能坚持多久呢?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答案是坚持不了多久。
因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以群体形式进行的,这就是我们本次课要讨论的内容。(约3分钟) 一、什么是社会群体(幻灯)(重点)(约25分钟) (一)含义(幻灯)(启发法) 是不是任何一群人都是社会群体?(请学生思考,再讲解) 广义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狭义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二)特征(幻灯)(讲授法,启发法) (请学生说说自己在自我介绍时都是怎么介绍的,除了姓名、年龄,还会介绍些什么,结合学生的答案来说明初级群体的特征)1、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2、有持续的相互交往。3、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4、有一定的分工协作和规范。5、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二、群体存在的基础(幻灯)(重点)(约20分钟) (一)从社会成员个体方面来看,个体有群聚的本能,并希望在群体中满足其各方面的需要。(幻灯)(讲授法) (二)从社会自身来看,群体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产物。
(幻灯)(讲授法) 三、群体的类型(幻灯)(约20分钟) (一)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幻灯)(讲授法) 依据成员间的亲密程度来划分。初级群体,又叫直接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次级群体,又叫间接群体,指的是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二)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幻灯)(讲授法) 依据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其成员间的互动方式来划分,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约提出的。
正式群体,指人们根据特定的组织目标或组织原则而建立起来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指那些没有正式组织形式,结构较为松散,或者虽有正式组织形式但属临时形式的群体。
(三)内群体与外群体(幻灯)(讲授法) 根据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来划分的,由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提出来的。内群体,指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
外群体,泛指内群体成员以外的其他任何“别人”的结合。(四)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幻灯)(讲授法) 依据群体成员的身份归属来划分 所属群体,指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
参照群体,人们可能实际上并不属于它的实际成员,却感到自己“属于”它,是人们在对自己和自己的行为进行估价时所参照的群体。(五)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缘群体(幻灯)(讲授法) 依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来划分 血缘群体,指基于成员间血统或生理联系而形成的群体。
地缘群体,指基于成员间空间或地理位置关系而形成的群体。业缘群体,指基于劳动或职业的联系而形成的群体叫业缘群体。
趣缘群体,指基于成员间兴趣、爱好、志向等的相同或相近而形成的群体。四、社会群体的结构(幻灯)(难点)(约25分钟) 社会群体作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其内部已因成员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了一定的结构模式。
规范、地位、角色、权威及其成员间的关系,都是这种结构模式中的要素。(一)群体凝聚力(幻灯)(讲授法)1、含义(幻灯) 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
2、表现为三个层次(幻灯) 第一,人际吸引。第二,成员对规范的遵从。
第三,成员把群体的目标自觉地看成自己的目标,并将群体的规范自觉的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3、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幻灯) (1)从个人和群体的心理互动看,群体自身是否有吸引力和成员是否感到这种吸引力。
(2)从个人与群体间的利益关系看,二者的利益是否一致。(3)从成员在群体中的关系结构看,这一结构是否遵从一致性原则和互补性原则。
(4)从群体成员与其领导的关系看,群体成员是否了解和信任其领导的才能,以及领导资格的取得是否具有合法性,甚至领导个人是否具有魅力。(5)从群体与其环境的关系看,如果一个群体内部尚不存在分裂性因素,当其面临环境的巨大压力与威胁。
首先,人文社会科学是关于人文社会现象及其规律性的系统知识,自觉学习和运用这些知识,可以使人精神充实,心灵净化,视野开阔,提高解决人生问题、社会问题的能力。
其次,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关怀人生,塑造健全人格的功能。人文社会科学以创造和阐释人文社会世界的意义与价值为目标,具有社会启蒙作用,可以帮助人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滋润心灵,启迪心智,提升精神境界,丰富精神生活。
再次,人文社会科学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作用。依靠理论的力量,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全方位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鉴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规范人们的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社会科学普及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逐步加大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投入,保障社会科学普及事业的发展。
各部门、各单位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安排经费用于社会科学普及工作。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动公共社会科学普及场馆、设施的建设,加强对现有公共社会科学普及场馆、设施的利用、维修和改造。
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社会科学普及场馆、设施应当免费开放,为公众学习社会科学知识提供便利。 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建设社会科学普及场馆、设施,或者利用现有场馆、设施,开展公益性社会科学普及活动。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利用教育、科技、文化等场馆、设施,推动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建设。 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扶持社会科学普及产业发展;通过政府购买、项目补贴或者奖励等方式,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社会科学普及活动。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社会科学普及专家团、人才队伍和智库建设,培养、储备社会科学普及人才。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应当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等技术手段,建设信息化、网络化社会科学普及平台,推动社会科学普及资源的利用和共享。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应当培育和推广受众面大、社会认可度高的社会科学普及品牌,增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应当建立和完善社会科学普及示范体系,创建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县(市、区)、乡镇、村,开展社会科 学普及惠民工作。
第三十四条 省、设区的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应当建立社会科学普及指导员制度,遴选、聘任社会科学普及指导员,组织其进入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农村,指导社会科学普及活动。 第三十四条 省、设区的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应当建立社会科学普及指导员制度,遴选、聘任社会科学普及指导员,组织其进入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农村,指导社会科学普及活动。
第三十五条 高等学校、公务员培训机构和国有企业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应当按照社会科学普及规划,组建专职或者兼职的社会科学普及队伍。 第三十六条 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捐赠财物用于社会科学普及事业。
对捐赠财物用于社会科学普及事业或者投资建设社会科学普及场馆、设施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 第三十七条 社会科学普及经费和捐赠用于社会科学普及事业的财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截留、挪用或者改变用途。
第三十八条 建立社会科学普及与应用成果评价机制。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实施社会科学普及与应用优秀成果评选工作。
获得省级社会科学普及与应用优秀成果的作品,由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向公众推荐阅读。 第三十九条 有关部门、单位组织社会科学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时,应当将社会科学普及作品作为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
对推动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产生重大作用或者取得显著社会效益的社会科学普及作品的主要作者,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推荐申报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第四十条 对繁荣发展社会科学普及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由人民政府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奖励。
海参养殖技术经典-海参养殖及药物使用技术手册
目 录
第一章 概述
一、刺参的生物学
二、刺参的个体发育
第二章 刺参的人工育苗
一、亲参的采捕与蓄养
二、采卵与孵化
三、浮游幼体培育
四、稚参培育
五、参苗出池、计数与运输
第三章 刺参的养成(池塘养殖、室内工厂化养殖)
一、池塘养殖
二、室内工厂化养殖
第四章 刺参的疾病各论及防治
第五章 海参系列产品介绍
一、保健品系列
二、消毒剂系列
三、治疗剂系列
四、调水改底系列
五、杀虫剂系列
第六章 刺参养殖用药应注意的问题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包括三大领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本身、与之相关的统计方法以及计算机统计软件的使用。
本书对此作了翔实的介绍,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这一部分的第二章是全书提纲挈领的一章,它阐述了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与社会科学研究的过程。
第二部分介绍了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的重要概念与方法,包括研究方案的选用、对抽象概念的量度、选取样本的方法等章节。第三部分着重于常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
虽然统计公式的运用在这些章节中无可避免,但是,这一部分的重点在于各种统计方法所适合应用的社会情形,而非统计公式的推导。 第四部分为社会科学中最为常用的数据分析软件SPSS的运用。
在这些章节中,读者可以自己动手输入数据、处理数据并分析数据。在读者掌握了前述大部分内容的基础上,读者应该能够就计算机输出的数据自行作出诠释与判断。
虽然数据分析归根结底是计算机运用的结果,但是,如果没有关于研究方法与统计方法的系统知识,读者还是不可能正确地运用SPSS统计软件来求得正确的结果。 另外,为了帮助读者熟悉社会科学论文的撰写格式,我在附录中安排了一个调查报告的实例。
社会科学
social science
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的任务是研究与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社会科学所涵盖的学科: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文艺学、史学、语言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新闻学等。
社会科学大体上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在20世纪晚期,行为科学这一术语越来越广泛地用於人们称之为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那些喜欢采用这个术语的人之所以这样做,部分是因为可以把上述这些学科与一些也属于探讨人类行为的学科像体质人类学和语言学等更为密切地联系起来。
经济学主要涉及有关商品和劳务的生产、供销、消费等方面的描述和分析。主要分支学科一个是个体经济学,研究经济活动中个别范畴的行为,诸如个体农民、商号及商人的经营活动。另一个主要分支学科是总体经济学,其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体系,尤其注重产出和所得的一般水准以及不同经济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政治学一般认为是运用科学分析方法,系统研究各种管理程序的科学。就狭义和传统而言,这门学科一直被看作是研究国家及其赖以发挥治理效能的各种机构和制度。国际关系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及各国的外交政策。
社会学包括有关人类社会、社会风习和社会关系等科学研究,这门学科也可以明确界定为对人类有所组织的团体之发展、结构、相互影响及集体行为等方面所作的系统研究。与此相等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心理学,研究有关个人性格、态度、动机和行为所受社会团体影响的方式。
文化人类学研究人类文化,侧重社会结构、语言、法律、政治、宗教、巫术、艺术、技术等范畴的探讨。文化人类学特别要对人类行为的种种方式进行归纳,并对社会现象作出总体的描述。
科学是科学,哲学是哲学。
科学近代发展较快,推翻了几千年来的许多缪论,证明了许多事实。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学科都来标榜自己是科学。
其实它们都不是科学,而是一个学科,是一门学问。如经济学、哲学、社会科学、数学等。
科学可以验证的。 可以重现的。
其自然规律是不随着人的主观意志而转变的。 哲学是人们对自然(科学等)、社会(社会发展和社会知识等)、思想(思维、意识)认识和总结。
是主观的事,合理不合理没有定论。不可验证。
如唯心论和唯物论,都是哲学。 哲学思想会影响科学探索和科学发展,但不能改变科学自身的规律。
中世纪科学发展就受到严重影响。 把哲学说成是科学之母。
是哲学的自我标榜而已。对立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说自己是科学之母。
你说科学认谁为母? 一切意识形态上的东西都不是科学。而是一门学科、知识。
当然并不是说它没有用。事实上,正确的哲学思想对科学、对社会的发展和探索是起到推动作用的。
所以学好哲学是非常重要的。其它学科对科学发展和探索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数学。
没有数学,可以说科学是不能诞生和发展的。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3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