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46亿岁。
公转周期:约365天。
回归年长度: 366.2422 天。
公转轨道:呈椭圆形。7月初为远日点,1月初为近日点。
自转周期:恒星日为23小时56分04秒。太阳日为24小时。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为 23°26'
极半径:是从地心到北极或南极的距离,大约3950英里(6356.8 公里)(两极的差极小,可以忽略)。
赤道半径:是从地心到赤道的距离,大约3963英里(6378.1 公里)。
平均半径:大约3959英里96371公里)0。这个数字是地心到地球表面所有各点距离的平均值。
体积:10832亿立方千米。
质量:5.9742*10^21 吨。
平均密度:5.515 g/cm^3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海洋面积:3.617453亿平方千米。
大气主要成份:氮(78%)、氧(21%)和二氧化碳等其他物质(1%)。
地壳主要成份:氧(47%)、硅(28%)和铝(8%)。
表面大气压:1013.250毫帕,或760毫米高汞柱。
表面重力加速度:g=9.8m/s^2。
卫星(天然):1颗(月球)
通过如下途径计算地球的质量。
方法一、在赤道上,地球对质量为m的物体的引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与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之和,则为5.984*10^24 kg
方法二、在北极,不考虑地球自转,则计算为5.954*10^24kg
方法三、把地球看作质量均匀的球体,忽略自转影响,半径取平均值,重力加速度取标准值。则为5.965*10^24kg
月地距离r月地=3.884*10^8m,月球公转周期为27天7小时43分11秒(恒星日),即T月≈2.361*10^6s,月球和地球都看做质点,设月球质量为m月。
方法四、为6.220*10^24kg</CA>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包括国家、省区和市县级,它由地理数据、管理系统和支撑环境组成,当然数据是核心,有5个基本分库为大地测量数据库、数字线划图数据库、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和数字栅格地图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支撑环境是数据的存储、管理和运行维护的软硬件和网络条件。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大地测量数据.
这里大地测量数据包括市级GPSD、E级点和一二级控制点成果。
2)4D产品数据
4D包括数字线划图数据、数字正射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数字栅格地图数据。
3)其它数据
主要有地形地籍数据、地名数据和元数据等。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存储和管理全国范围多种比例尺、地貌、水系、居民地、交通、地名等基础地理信息, 包括栅格地图数据库、矢量地形要素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地名数据库和正射影像数据库等。
延伸: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形成数字信息服务的产业化模式为目标,通过对各种不同技术手段获取的基础地理信息进行采集、编辑处理、存贮,建成多种类型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并建立数据传输网络体系,为国家和省(市、自治区)各部门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它是一个面向全社会各类用户、应用面最广的公益型地理信息系统。
是一个实用化的、长期稳定运行的信息系统实体。是我国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网络体系中的一个基础子系统。
地理数据是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符号化表示,包括空间位 置、属性特征及时态特征三部分。
空间位置数据描述地物所在位置,这种位置既可以根据大地参照系定 义,如大地经讳度坐标,也可以定义为地物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空间上 的距离、邻接、重叠、包含等; 属性特征又称为非空间数据,是属于一定地物、描述其特征的定性或 定量指标,即描述了信息的非空间组成部分,包括语义与统计数据等; 时态特征是指地理数据采集或地理现象发生的时刻或时段,时态数据 对环境模拟分析非常重要,越来越受到地理信息系统学界的重视。
在目前的状态下很多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采集部门往往存在基础数据更新周期长,数据更新质量差等问题,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在基础数据的更新模式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基础地理数据的更新模式上,现在很多的部门是采取了重新测量、入库的方式来进行的,在发生变化的地方,重新进行基础数据的采集工作,然后再重新录入到数据库中,这样可能在数据库中存在有多套数据,容易导致某一地区数据的不一致,因此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采集部门,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量利用各种工程竣工测量资料来对基础地理数据进行更新,这样可以加快基础地理信息更新的速度,保证其准确性。1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更新的原则 由于城市基础地理数据对城市的规划和发展而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更新,应该有一定的原则和规范。
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则和规范。 1.1现势性原则 对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更新,一定要准确及时地对基础数据进行更新,以保证基础数据的现势性。
基础数据是对城市目前发展状况的一个很重要的反映,只有保证其现势性,才能充分发挥出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1.2精度匹配原则 对于更新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应该保证其精度要求,否则在和原有的地理信息进行叠加的时候会出现问题,因此在更新的时候要注意更新部分和未更新部分的精度匹配问题。
在精度匹配问题上可以采用多项式变换的方法来保证新、旧地图之问的精度匹配,或者用精度较高的空间数据来纠正精度较低的空间数据,一般情况下,可通过一定数量的公共点来实现整个图面的精度匹配。 1.3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同步更新原则 由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内容较多,其中的属性数据也十分复杂,因此在更新的时候,不仅仅是对图形数据进行更新,而且要同步地对属性数据进行更新,保证二种数据同时更新,如对原来的一个宗地而言,现在有可能变成了两个宗地,因此属性信息中的宗地所有者、宗地面积等信息都应该一起进行更新。
1.4一致性原则 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中,由于存在大量的图种,在更新的时候,如何保证各个图种之间数据的一致性是很重要的,同时还涉及到同一个图种内的坐标系统的一致性等问题,只有很好地保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一致性,才能利用这些基础数据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决策。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必须采取严格的措施来进行控制,也包括数据质量的控制等内容。
2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更新的内容 在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更新的原则基础上,对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来说,其内容就是空间实体的变化、相关属性信息的变化和拓扑关系的重建等。 2.1空间实体的更新 对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来说,空间实体的变化是最基本的更新内容,各种点、线、面特征是GIS的基本研究对象,在考虑实体变化的过程中,是主要需要更新的。
空间实体中由于点、线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因此重点应该是面信息的更新。 2.2属性信息的变化 属性信息的变化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空间实体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和该空间实体相关的属性发生了变化,如对一栋房子而言,当房子转让后,房子的产权就发生了变化,而房子的空间信息没有发生变化;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都发生了变化,如一个地方进行了重建,该地方原有的空间实体全都发生了变化,同时其属性信息一般也会变化。
因此在属性信息的变化中,最重要的是要保证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的一致性,否则很容易产生错误。 2.3拓扑关系的重建 在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中,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上需要建立拓扑关系,因此在空间实体发生了变化的时候,拓扑关系也要发生变化,但该过程不应该完全由人工来实现,大部分应该由程序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自动变化。
一些大的街区,道路和部分房子等都需要建立拓扑关系,拓扑关系建立起来后可以供其它的分析使用。拓扑关系的重建应该结合空间实体信息的更新同步进行。
3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更新的方法 由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采集方式多种多样,因此其更新的模式也不一样,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更新应该在遵循前面提到的原则基础上进行,同时更新工作应该和竣工验收等结合起来进行,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更新的效率。可以采用丈量法、数字化与扫描矢量法、全野外数字测图法、基于无线通讯方式的PDA掌上电脑更新法、工程竣工测量等方式进行更新。
3.1丈量法更新城市基础地理信息 在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变化不大的地方,或者地形等情况比较简单的地方可以采用丈量法对其基础地理信息进行更新,该方法主要是量取待定点相对已知点或基线的距离来确定待定点的坐标,主要有边长交会、内外点法等。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野外丈量距离,并填入相应的表格或者自动记录到存储介质上 利用丈量法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时,在野外首先丈量距离,应该采用钢卷尺或者手持式的激光测距仪,并且严格按照规定填好相关数据并绘制草图,以免产生错误。
在丈量之前,首先要弄清各个起算的坐标,可以在室内通过图解法得到控制点序列,注意编号的准确性。 2内业计算点的坐标,并进行空间和属性信息的整理。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8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