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自学德语的!
刚开始学我认为应该先多记些口语上的东西。不能一味强调语法,毕竟德语的语法还是比较复杂的,语法搞多了,学习的兴趣也会大受影响。
我的德语是这样自学的:
开始先看那种用中文“注音”的我们上海人所说的“洋泾浜”外语的德语类小册子,多看多记些常用词和句,这种小册子一般5、6元钱。然后我先后学了同济大学出版社的《基础德语》和《中级德语》。现在我在学北京外语与研究出版社的《走遍德国》。不过,光靠这些书当然是不够的。平时,除了再听德国之声上面的广播语言教学栏目外。我认为,了解德国国情也是相当重要的。比如,德国之声中文网上的网上广播就是一个很好的了解德国的途径,可以在线收听,有中文版和德语版。如果不方便的话,用短波收音机听也是不错的。我每天都听。至于练习,初学的话,我认为把书上的练习都掌握就不错了,要多记常用词和常用句。到中级的时候,我建议可以学那套《走遍德国》,再适当做些大学德语四级的练习。语法会熟能生巧地掌握。
德语就是这样,我父亲公司有个德国客户.我经常有机会交流.但我每次在口语上我总是要有几乎一半的话讲错,不过每次都在进步。如果你有这样的机会一定要好好利用。
我是05年上海卷外语考小语种的考生。全上海05年考德语的一共才六人!德语与英语一样,上海卷总分是150分,试卷由国家统一编写,也就是说全国都一样。题型和英语差不多,不过今年没翻译题,题型网上有查。
至于难度,这样说吧。我是在高中高二时英语实在太烂了才改学德语的。到高考一共才学了11个月还不到。高考是69分,口试是B级。高考德语卷绝不比大学德语四级简单,尤其是作文要写150个字。
关于德语的书籍。我建议你可以选以下出版社的书:
同济大学出版社
北京外语与研究出版社(外研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说简单和系统一点:
1. 建议你不要用简明教程,会漏掉很多知识点,建议用备受好评的《Themen》这套书。
2. 语法书用《标准德语语法-精解与练习》,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讲得非常精细,非常适合中国人。
3. 平时多看德语网站如yahoo.de,多看德语片如屌丝女士Knaller Frauen,争取在社交软件上、最好是在现实中和德国人打交道,多开口说德语。
这样,听说读写四项基本上都包含到了,想不学好都难。祝你好运。
我在品德德语学习,总结了一点点小规律哈,步骤如下:1语音(一天)德语由于发音十分有规律,入门只要两个钟,然后就可以读文章了。
入门什么其实可以随便。继续提高。
2语法(二天)永远记得英文语法是德文语法的简化。语法是拐杖,学好了就可以丢了。
这里的目的不是说两天就可以把DSH的语法题过了(TestDaF是没有语法题的,语法在写作中间接考察。),其目的是为了在后面阅读的过程中能把基本意思弄明白。
强烈推荐外研社的《英语德语比较语法》 (白色封面的)。从书的题目可以看出,作者把德语的语法现象和英语的语法现象相对应。
只要英语语法基础好,学德语语法其实很简单。两天绝不夸张。
但是要能应用这些语法知识的前提确是把特殊词的阳性和中性背熟,这才是真正痛苦的部分。举个例子:Give me the book. 这句里面me在德语里是第三格,the book是德语里是第四格。
不过是直接宾语间接宾语而已。看了德语语法以后,大家肯定觉得很烦,不明白为何德国人喜欢在词尾变来变去其实是为了他们可以把语法结构乱放而不会有歧义(例如,宾语放在最前也无所谓。)
以上两步建议大家走马观花两三天看完,有个大概的印象就可以了(一天看完更好),只是每天都要抽时间来复习。
实用初级德语
德国之声在线收听
新编大学德语
跟我学德语语法
德语口语
德语基础词汇例句
德语听歌学
德语是一门屈折语,其语法特点如下:
德语的词按语法功能分为13类:冠词、名词、代词、形容词、数词、动词、连词、介词、副词、语气词、情态词、感叹词、拟声词。前六类有词形变化,称为可变词类;后6类无词形变化,称为不变词类。
德语中的名词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德语名词有3种性(阳性、阴性和中性),除了直接对人的名词的性比较规则外其它的词的性往往没有规律。德语还有4个格(主格、宾格、与格、所有格)和两个数(单数、复数)。在使用中,除名词本身发生某些变化外,主要依靠名词之前的冠词、代词、形容词和若干数词的变化来表示名词在句中的性、数、格。学习名词就要记住它的性,并且要和冠词一起记住。
动词的变位包括人称、数、时:包括现在时(präsens)、过去时(Präterium)、将来时(Futur I)、现在完成时(Perfekt)、过去完成时(Plusquamperfekt)和将来完成时(Futur II)、语态(主动语态、被动语态)、语式(直陈式、命令式、虚拟式)的变化。如表示现在发生的事用现在时,表示过去的事用过去时,在间接引语时用第一虚拟式等。德语的动词可以分为弱变化、强变化和混合变化动词,学动词时必须要学习它的变位形式。
德语句子结构的特点:
动词谓语为句子的核心,它要求各格的宾语或介词宾语和各种补语。
在普通陈述句中,主语或其他句子成分居句首时,谓语动词总是居第二位。如果谓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即由可变部分(时间助动词或情态助动词)和不可变部分(动词的不定式或第二分词)构成,则可变部分居第二位(在有些句子中居第一位),而不变部分居句尾,这是德语特有的谓语“框架结构”。
句法的另一个特点是从句中动词谓语位于句末,其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是:连词或关系代词—主语和句子其它成分—动词谓语。
首先我觉得,西方语言不适合自学,因为从发音到语言的思维方式都和我们的母语有着太大的区别,所以自学很容易走弯路,而浪费很多时间,例如一个知识点,老师几句话就能解释清楚,而自己可能是花了很多时间,也弄不懂。
我总结的德语的学习过程应该是“易—难—易—难”的过程,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就仔细分析一下这四个字:
第一个“易”是指德语的发音,相对来说是简单的。首先德语中的发音是汉语中都有的,没有特别少见、古怪的音节(唯一的一个就是小舌音【r】,但是只要掌握了方法,很快就学会);其次是德语字母发音变化少,不像英语那样繁琐,只要掌握了规律,看到新的单词就会读,即便是不知道意思。所以这个阶段的学习主要是多听老师和磁带的发音,尽力去模范。
第一个“难”是指基本的德语语法。德语入门后,会逐步接触到基本的语法,例如:名词的词性、相对应的冠词的四个变化,动词第二分词的变化,形容词的词尾变化,介词的使用等,这些都是很让人头疼的地方,而头疼的原因不是因为理解不了,而是变化比较麻烦、繁琐,这就需要掌握简单规律后,花功夫来背。其实“死记硬背”是外语学习的一项基本功。
第二个“易”是随着学习的深入,自己会逐渐发现、总结出一些规律,上面提到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这个时候觉得知识点已经不想最初那样难了,知识掌握多了,对德语的理解能力也提高了,好多问题自己会举一反三。而且这个时期语言学习进展非常快的,学生对自己的信心和满意度都会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学习。这个阶段除了系统的学习外,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应该放在实践上,多听一些德语的广播,寻找更多的机会和人交流,多看德语文章,还有试着自己用德语多写一些东西。也就是说要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全方位提高。
第二个“难”是指要学到比较高的级别,是相对不容易达到的,因为德语也是相对古老的语言,不像英语。而且好多高级的东西都是离现在生活比较远的,是日常接触不到的,所以不容易提高,要想在这个阶段有所突破,必学付出大量的努力。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3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