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 拼音 1、基础知识回顾: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
2、声调:分为四声。标调歌:“有a 不放过,无a 找o、e ,i、u 并列标在后” 3、音节:音节是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组合。
(1)当韵母“u”和声母“j、q、x、y”相拼时,去掉“u”头上的两点,如“ju”。(2)人或事物等专用名词的拼音,第一个字母大写,如“北京 Beijing” 4、隔音符号:当a、o、e 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读音易发生混淆时,应在第一个音节后面加上隔音符号,用“'”表示,帮助分清两个音节。
如“ping'an(平安)”、“qi'e(企鹅)”。 二、汉字1、笔画与笔顺规则 “先横后竖(十),先撇后捺(八),从上到下(景),从左到右(树),从外到内(同),从内到外(函),先里面后封口(国),先中间后两边(水)。”
2、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7种结构) 独体字(中)、左右结构(秋)、左中右结构(做)、上下结构(恩)、上中下结构(翼)、全包围和半包围结构(园、区)、品字形结构(晶) 3、无声的老师——字典(3种查字方法) (1)“音序查字法”的步骤:认准字音;定字母、翻索引;查音节、找汉字。 (2)“部首查字法”的步骤:定部首、翻索引;数余画;查汉字。
部首查字法的规则:上下都有,取上不去下;左右都有,取左不取右;内外都有,取外不取内。独体字一般将字的第一画作为其部首。
(3)“数笔画查字法”的步骤:数准笔画数;翻索引、查‘难检字索引’;找汉字。 4、形近字(8种表现形式)——理解记忆法、口诀记忆法 (1)笔画相同而位置不同“由”和“甲”(2)字形相似但笔形不同“外”和“处”(3)字形相似但偏旁不同“晴”和“睛”(4)字形相似但笔画数量不同“今”和“令”(5)结构单位相同但位置不同“陪”和“部”(6)形近音相同“很”和“狠”(7)形近音相近“清”和“情”(8)形近音不同“贫”和“贪” 5、多音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
如“塞”、“露”、“咽”。 同音字:音同形不同。
如“燥”和“躁”。 6、多义字: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意思的字。
如:“张”(1)展开(2)看、望(3)陈设(4)姓 三、词语 实词:名词(木)、动词(跑)、形容词(美丽)、数词(一)、量词(位)、代词(你、我、他们) 1、词性划分 虚词:副词(特别、不)、介词(在、关于)、连词(和)、助词(着、的、啊)、象声词(叮咚) 2、近义词和反义词 (1)意思相同的词:“爸爸——父亲”、“互相——相互” (2)意思相近的词: 词义的轻重不同:“愉快”→“高兴”→“快活” 词的意义上辨析 词义的范围不同:“战斗”和“战役” 词义的感情色彩不同:“果断”和“武断” 词的搭配关系不同:“严厉”和“严格” 词的用法上辨析,适用对象不同:“希望”(自己)和“期望”(别人) (3)反义词: 绝对反义词:“生”→“死”;“富”→“穷” 辨析角度:意义和感情色彩 相对反义词:“前”→“后”;“高”→“低 ” 3、词语归类——分类记忆法 例如:按照植物、动物、水果和蔬菜等等分类。 4、词语结构一AA:“一群群” AABB:“重重叠叠”、“干干净净” ABAB:“研究研究” 5、成语和谚语。
诀窍“三多”:多读、多想、多记。 四、语句 1、单句:由主语和谓语组成。
根据应用分为四种:陈述句(叙述说明);疑问句(询问、提问);祈使句(要求、希望或命令别人做什么);感叹句:表达某种强烈感情) 2、复句: (1) 并列关系:……也……,……又……,一边……一边……,有时……有时……,不是……而是…(2)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还……,……甚至……,……也…… (3) 选择关系:……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4)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可是……,……然而……,尽管……还是,……却…… (5) 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才…… (6) 条件关系:只有……才……,只要……就……,除非……才……,无论……都……,任凭……(7)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 3、理解句意的方法:(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2)联系上下文理解 4、扩句、缩句和合并句 扩句:加上恰当的词语修饰和限定语。扩句的原则:(1)不改变原句的主要成分(2)扩充的附加成分必须合理(3)如有例句按照例句扩充。
扩句的方法:(1)找句子的主干成分 (2)在主干词语前面添上合适的修饰词语 (3)检查句子是否通顺 缩句:去掉修饰或限定语,保留句子主要成分。缩句的主要方法:(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谁”“干什么”(2)找出句子主干 (3)保持原句意,否定句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
合并句:省略重复的部分,将多句合成一句。合并句的方法(1)用关联词把两句合一句 (2)同一个主体发出两个不同的动作,去省其中的一个主语。
(3)一个主体既是前一个动作的接受者,又是后一个动词的发出者。 5、语序(4种排列方式) (1)事情发展顺序 (2)时间先后顺序 (3)先总述后分述顺序 (4)空间推移顺序 6、句式转换 (1)“把”字句(。
我们在初中阶段需要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七种,教材中常出现的还有对偶、互文、借代、引用、反语等。
修辞的基本表达效果 比喻 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拟人 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夸张 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排比 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反复 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设问 提醒人们思考,或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反问 增强语气。修辞手法的特点及表达作用1、〔 比喻〕(明谕、暗喻、借喻) (定义):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
(作用):用比喻来对人物或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突出其某方面的特征,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突出表达作者某种感情。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表述,帮助人们深入理解,用比喻生动形象地阐明道理,可以把深奥的道理阐述得通俗易懂,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形象,语言活泼生动。
如: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稍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举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拟人〕 (定义):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抽象事物具体化,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语言生动形象。
〔举例〕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3、〔夸张〕 (定义):有意对客观事物言过其实,用来强调或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
(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言过其实叫夸张,表情达意能加强,事物本质能突出,词句引起人联想,讽刺歌颂情分明,大胆合理要记清。
“夸而有节”是夸张,“涎水一尺长”,“夸而无节”成狂言,“猪背像个飞机场”。〔举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4、〔对偶〕 (定义):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义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的排列起来。结构基本应相同,词性大体必相应。
文面无多重复语,字数一般要相等。(作用):形式整齐、结构匀称、对称和谐,节奏感强,高度概括,互相补充、映衬,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和传诵。
〔举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5、〔 排比〕 (定义):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的修辞方式。
(作用):排比往往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多用于说理或抒情。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情感抒发的淋漓尽致。
排比一串,语气一致,结构相近,意义相似。排比说理,条理清楚,论述详尽,透彻严密,语势强烈,无可辩驳。
排比抒情,淋漓尽致,音节铿锵,语势增强。排比叙事,层次清楚,语义畅达,深刻细致,概括全面。
〔举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6、〔反复〕 (定义):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
(分类):连续反复、间隔反复。(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
在说理文、记叙文中运用反复,能起到加强论点,在说理文、记叙文中运用反复,能起到加强论点,突出感情,分清条理的作用;在文艺作品特别是诗歌中运用反复,能表达强烈深挚的思想感情,起到强调主题思想、增强旋律美的作用。〔举例〕如: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7、〔设问〕 (定义):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作用):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强调某些内容,使文章富有波澜变化,有时起到领起下文的作用。
〔举例〕如: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8、〔反问〕 (定义):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某种确定的意思,只问不答。
(作用):增强……语气。强调……观点、情感 〔举例〕如: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9、〔对比〕 (定义):又叫对照,是把两种事物或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
(突出相似点——类比; 突出不同点——对比) (作用):突出强调其中一种事物或特点。(作者所要表现的对象。)
对比在写作手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结合写作来理解。10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中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引资料、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假设这11种。
小学常见的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
中学常见的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引资料、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
表达方式:
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
描写手法: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一般包括动静描写,虚实描写,色彩渲染描写,观察角度变化描写 ,点面结合描写五种描写方法;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方面进行的直接描写。(也叫实写)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但有时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
修辞手法属于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的一种。
表现手法:
常见的有:
托物言志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寓情于景)借事抒情(寄情于事)借理抒情(寄情于理)】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叙述方式(顺叙 倒叙 插叙补叙) 对比 衬托(正衬、反衬) 卒章显志 象征 联想 想象 前后照应 托物起兴 渲染 虚实结合 点面结合 动静结合 埋伏笔 设悬念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等等。
一、作文要学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平时靠积累,考场凭发挥”,这是考场学子的共同体会。 (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
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
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上。
第二是生活。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
(二)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去搜肠挂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
平时有条件的可带着摄像机、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并与写生、、写日记、写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记录时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
这 样,写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
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说明作者思想肤浅。
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
“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
第二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总之,作文要加强积累,建立好“语汇库”、“素材库”、“思想库”这三大写作仓库,并要定期盘点、整理、分门别类,且要不断充实、扩容。
二、写好作文先学会观察 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
这就说明:要写好文章,要掌握娴熟的文章写作手法,就要多观察,学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就这样谆谆告诫初学者:“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观察简直成习惯,仿佛变成第二个天性。”
把观察锻炼成习惯,锻炼成第二天性,这是一种很需要时间去磨练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你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你要留意校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你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
这就是观察的过程,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观察决不要仅仅局限于“用眼看”。广义的更有实际意义的观察是指要将人的五官全部调动起来:用耳朵去聆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脑去思索,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深刻。
(二)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好“烂笔头”。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好多同学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随时记下来,这样就会使观察到的材料付之东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会白白浪费掉。 (三)观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恒。
别犯“脑热病”,三分钟的热度对与写好作文是没有益处的,你要将观察生活、思索生活贯穿于你生活的每一天,这样你才会写出妙文佳作来。 学会观察对于写好作文有着巨大的奠基和推动作用,离开了观察,你往往会感到难以下笔。
愿你学会观察,不断培养,提高赞成的观察能力,在写作实践中取得得大的进步。 三、意高则文胜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
那么文章在立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立意要正确 正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我国基本政治原则,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 (二)立意要专一 “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人愚。”
无论多么复杂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说明这个问题,又想阐述那个观点,东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确。
其实,想面面俱到肯定会面面 不到位,况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集中笔墨表现一个中心,即使是通过数件事来表现中心,也要做到紧帖中心行文,目标始终如一,着墨于材料与中心的结合点,使材料蕴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颖 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
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即使同一写作对象,总是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只要我们打破思维的定式,站在时代的高度,避“俗”求“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或联想、或扩展、或类比、或逆向,发人之所未发,就能在五。
语文 一、填空 1、在汉语拼音中,字母表上的字母一共有( )个,声母有( )个,韵母有( )个,整体认读音节有( )个,音节中除读轻声之外,使用的声调符号有( )种。
2、“侮、施、饮、怨、梢”五个字的注音中40只有( )的注音不是整体认读音节。 3、“头上、叶儿、里头”三个词中( )要读成儿化音。
4、“sì 、shì”中的( )是“木偶似”的读音。 5、“xian 、lian 、xiong 、liu” 四个音节中,只有( )中的“i不是介母。
6、“鼎”字共( )画,第六画是( ),第十二画是( )。 7、“凹”字的结构是( ),笔顺规则是:( ) 8、补上成语的下半部分 A、千里之行( ) B、天网恢恢( ) C、螳螂捕蝉( ) D、( )满招损 9、叠字成语 A、咄咄( ) B、兢兢( ) C、虎视( ) D、振振( ) 10、谚语、歇后语 A、人心齐,( ) B、有则改之,( ) C、飞蛾扑火。
————( ) D、孔夫子搬家————( ) 1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在今( )省( )内,它是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其他两座是今江西的( )和湖南的( )。 12、“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是我国( )(朝代)起义的领袖,人称( ),后来被( )打败。 13、“南朝四百八十寺2840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是晋朝以后( )( )等的合称。 14、材料是文章的内容,直接关系着主题的表达,所以选材要( ),要( ),要( )。
15、读书笔记有三种写法,一种是( ),一种是( ),一种是( )。 16、常识填空 A、CCTV代表 ( ), B、VCD代表( )、C、Windows代表 ( ), D、China代表 ( ) E、火警电话是 ( ) F、盗警电话是( ) G、交通事故报警台( ) H、急救电话 ( ) 17、在正常情况下,一天中最高温和最低温的时间应分别在:( )、( ) 二、选择 ⑴、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提高认识 价钱便宜 生活简朴 保卫公物 B、反映情况 身体强大 发扬风格 灌溉稻田 C、发现问题 远大理想 参观演出 改正错误 D、改善生活 天空晴朗 安排工作 工作认真 ⑵、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两句话是(痢⑷绻挥刑鬹zej地球上自然也不会有人类。 B、我们要热爱大自然。
C、他上神态自然地讲起来。 D、风、雨、雷、电都是自然现象。
⑶、下面的“川”有一项与其他三项意义不同rtx请选出来( ) A、川流不息 B、高山大川 C、一马平川 D、百川归海 ⑷、与提供的句子搭配恰当的一句是( ) 他一人走在巷子里,…… A、一个人影也没有。 B、只听见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
C、周围人声鼎沸。 ⑸、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B、止咳去痰片,它里边的主要成分是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C、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D、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⑹、选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B、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青山绿水画。 C、地中海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D、燕子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⑺、“这是……电影院”中的“电影院”有五个修饰词语,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座 ②、现代化的 ③、武汉市 ④、唯一的 ⑤新型 A、③①④②⑤ B、①。
余下全文>>。
汉字的识记与书写
1常用字的读音和形体
2形近义异字的识记
3音同异体字的识记
4多音多议字的识记
5音序和偏旁检字法
6正楷字的书写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7词的本文,引申义,比喻义
8辨析同义词,反义词
9词语的感情色彩
10成语知识(出处,识记,意义)
句子选用与仿写
11句子的续补,选择,概括
12句子的仿写
名句的积累与领悟
13现代名人名句识记(比喻句,写景句,哲理句)
14现代生活格言,俗语,谚语,歇后语,对联
15古诗文名句(比喻句,对偶句,骈句,哲理句)
16用名句概括现代生活的现象
口语交际
17语言的连贯,得体,简明(修改)
18介绍,广告,交际语(拟写)
综合探究性学习实践
19根据材料疏理信息
20根据材料写出探究思考结果
21根据材料提出观点
22根据材料要求补充材料
23根据材料提出问题并解答
古诗词曲鉴赏
24了解与作品关联的背景
25了解诗体与作家及其风格
26概括诗词曲大意
27体味诗词曲的意境及作者情感,态度
28古诗词、现代优秀文章的段落语句填空。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56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