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而政治结构即政治法律制度等则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各阶级经济地位及其利益的体现而已。
唯物史观揭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而生产力只有通过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才能对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起决定作用。一句话,一切历史事变的结局只有遵循了这一基本规律才会成效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作为矛盾对立统一的双方,理所当然地应符合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同一性,是揭示矛盾双方间内在联系的哲学范畴。亦称矛盾的统一性。”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同一性范畴是对事物矛盾所具有的同对立性(原文为‘斗争性’)相反的基本属性的概括。它的含义可归结为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
“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主要是指对立面的相互渗透和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趋势。 对立面相互转化的趋势最深刻地表现了矛盾双方内在的同一性。”
(《中国大百科全书》)由此可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作为矛盾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中介而相互转化为双方各自的对立面。由此双方的地位、作用也相应会发生决定性的转化,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基础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然而,上层建筑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又转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
” 著。 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 答:(1)在社会形态的矛盾统一体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2)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表现为积极地为经济基础服务,第一,从方式上看,上层建筑是通过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和领域的控制和调节来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第二,从内容上看,上层建筑一方面要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要消灭和排斥异己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第三,从性质上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最终取决于其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如果上层建筑维护的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先进的经济基础,则该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社会性质是进步的,如果上层建筑维护的是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的经济基础,则该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社会性质是反动的。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及其矛盾运动,表现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社会形态的不断更新。 。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这两对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着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根本的矛盾,它决定并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产生和发展。
因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而生产方式的形成与发展,正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特别是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①。反过来,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最终解决,还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解决。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交互作用,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总是从生产力发展到生产力解放的循环往复过程,是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又从基本不适合到基本适合的过程,是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无限过程。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社会不断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量变的递进,形成了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实现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初级和中级经济师考试均为2个科目,具体是:《经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实务》。
所以报考中级经济师需要看《经济基础知识》和自己选择的《专业知识与实务》。
注:中级《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分为工商管理、农业、商业管理、商业营销、税务、物资、财政、金融、保险、运输(水路、公路、铁路)、人力资源、邮电、房地产、旅行社、价格管理、饭店管理、工商行政、建筑经济等18个专业。
考试专业设置及题型、题量与去年相同。考试均为客观题,在答题卡上作答。参考人员应考时,应携带黑色墨水笔、2B铅笔、橡皮、无声无编辑功能的计算器。各科试卷卷本可作草稿纸使用,考后收回,不再另发草稿纸。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0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