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 定义式ρ=m/V
浮力 公式法F浮=ρ液gV排
称重法F浮=G-F'
漂浮和悬浮F浮=G
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产生原因 F浮=F向上-F向下
沉底时F浮=G-N
功率(机械) 定义式P=W/t 汽车功率P=Fv
功(机械) 定义式W=Fs 总功W总=W有用+W额
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
机械效率 定义式η=W有用/W总 提升重物η=Gh/Fs 水平移动重物η=fs物/Fs
W总=Fs W有用=Gh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g 9.8牛顿/千克
背公式就行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Km 103 m 10 m 10 dm 10 cm 10 mm 103um 103 nm 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 ① 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 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④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 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 (2) 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6、特殊方法测量 (1)累积法 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 (2)卡尺法 (3)代替法 二、简单的运动 1、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2、参照物 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 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 (2) 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3、相对静止 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4、匀速直线运动 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速度 (1)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 在匀速直线动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 速度公式:v= S t (4) 速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 :m/s 常用单位:km/h 1m/s = 3.6 km/h 6、平均速度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通过某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叫物体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求平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哪段路程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7、测平均速度 原理:v = s / t 测理工具:刻度尺、停表(或其它计时器) 三、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间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间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间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 4、音调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响度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6、音色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四、热现象 1、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3、温度计 (1)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 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 (3) 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 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 ① 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 ② 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4、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构 造 量程 分度值 用 法 体温计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35—42℃ 0.1℃ ① 离开人体读数 ② 用前需甩 实验温度计 无 —20—100℃ 1℃ 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 寒暑表 无 —30 —50℃ 1℃ 同上 5、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6、熔点和凝固点 (1)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2) 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 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
第六章 力和机械
一、力
1、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力”就一定涉及到两个物体。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运动状态变化指运动快慢或运动方向的变化。运动快慢指由动到静、静到动、快到慢、慢到快;运动方向指由直线到曲线、由曲线到直线等;
物体形变指伸长、缩短、弯曲、扭转等。
3、力的单位是:牛顿(N),1N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4、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和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
力的示意图:只画一个长度适当,沿力的方向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就可以了。
二、弹力 弹簧测力计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
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3、弹簧测力计:
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收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使用:
(1)认清分度值和量程;
(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测量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
三、重力
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
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重力的大小叫重量,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G=mg.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个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的作用好像作用在一个点,这个点叫重心。(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四、摩擦力
1、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处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压力(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4、摩擦的分类:
1)静摩擦: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没有发生相对的运动。
2)动摩擦:
(1)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
(2)滚动摩擦:轮状或球状物体滚动时产生的摩擦,通常情况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5、增大摩擦力方法:
1)增大压力
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用滑动代替滚动
6、减小有害摩擦方法:
1) 减小压力
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用滚动代替滑动;
4)加润滑油,使接触面分离
第1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2章 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第四章 光的折射知识归纳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凸透镜成像: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v<2f),如照相机; (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
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光路图: 6.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8.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9.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10.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第3章 物体的运动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 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 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 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
生物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生存的环境构成了生物圈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的生物需要呼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会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做出一定的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外,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地壳内部是不可能有生物存在的 地球上是和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有它的表面一薄层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大气圈的空气有多种气体组成 水圈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海湖泊 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 生物的生存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生存空间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个大类:非生物因素和0生物因素 当环境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到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的死亡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在自然环境中,各汇总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生物都具有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他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能够眼食物链积累。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书p29 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由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物种类繁多 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相对来说较少 海洋生态系统有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动植物种类繁多 淡水系统有河流、湖泊或池塘等淡水水域和淡水生物组成 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的条件下形成的,动植物种类繁多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动植物相对来说较少 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其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种类相对来说较少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目镜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放大倍数 切片——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从液体的生物材料经涂抹制成 装片——用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得少量材料制成 最外层是一层透明的薄壁,叫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撑细胞的作用 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非常薄,叫细胞膜,保护里面的物体,控制物体进出 植物细胞内有一个近似球状的细胞核 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叫做细胞质。 细胞质理由液泡。在植物体绿色的部分,细胞之内还有叶绿体 植物细胞的各种结构分别具有各自的功能,它们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力 人的细胞和动物的细胞的基本形状和结构一样 人体和动物的各种细胞虽然形态不同,基本结构且是一样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水和糖类都是细胞中的重要物质、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盐、无机盐、氧等,这类物质叫无机物;一类是分子较大的,一般含有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这类物质是有机物。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叶绿素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遗传信息在细胞核内 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做DNA的有机物 呈螺旋状 DNA的分子很长,它可以分为很多片段,每一个片断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就叫做基因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 染色体的数量的的恒定对生物的正常的生活和传种接代都是非常重要的 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 细胞分裂时,细胞质分为两份,每份中含有一个细胞核。两个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酸寒的遗传物质也一样
一、大气压复习提要:1.大气压定义:大气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
2.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地球周围大气受重力作用。3.常见的大气压现象及应用:⑴图10-25、10-26、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⑵吸管、茶壶盖开小孔、吸盘式挂钩、钢笔吸墨水、注射器吸药液等。(会分析,解释)4.大气压的测量工具:气压计(水银气压计、无液气压计)5.大气压的测定:托里拆利实验⑴图10-27,说明大气压能支持一定高度的水银柱,大气压的值与这个高度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平衡,即大气压的值等于这个高度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也就是:P大气压=ρ水银gh⑵上式中,h指的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内水银面的竖直高度。
在管子倾斜时,不能把顺着管子测得的两水银面之间的距离作为h。⑶影响大气压测量值的因素:① 管子上方不是真空(偏小)② 在不同高度测量(越高越小)③ 以倾斜管子中的水银柱的长度作为h。
(偏大)⑷1atm=1.013*105Pa(F浮=,式中h=0.76m )6.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高度越高,大气压的值越小。在海拔2000m以内,每升高10m,大气压的值降低111Pa。
或每升高12m,大气压的值降低1mm水银柱。气压与沸点的关系及应用:⑴图10-30,a、b两图分别说明什么?⑵液体的沸点随液体表面的气压增大而升高,随气压减小而降低。
⑶高压锅的原理及降低液体沸点的方法。7.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及应用:⑴图10-38、39说明什么?(分析)⑵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越大,体积越小,压强越小,体积越大。
⑶应用:打气筒,抽气机,空气压缩机,车辆气动门等。复习题:书:P167-168 2,3,5,8 练习册:§10.4 §10.5 综合练习:1.2.7.8.18.22 二、浮力复习提要:1.浮力的概念: 书P174 (注意:液体不要说成水)2.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根据具体情况可能是水、煤油、酒精、水银或其它液体等)3.浸在液体里的物体会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它也会对液体产生压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4.阿基米德原理:书P176 L8-10行(要完全叙述,不能只记后半句)5.阿基米德原理的几个有用的推论:⑴对同种液体,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体积相等,浮力相等;⑵对浸没在不同液体里的体积相同的物体(或同一物体分别浸没在不同液体里),液体密度越大,所受浮力越大;⑶对受到浮力相等的物体,V排越大,ρ液越小(如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上,浮力不变,液体密度越大,则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例:船开进不同的海洋,密度计漂浮在不同的液体上)6.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和向下的压力差。
F浮= F向上- F向下(会利用P=ρgh,F=PS计算物体上下表面受到压强和压力)7.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⑴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所受的浮力和重力的合力的情况。⑵对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当F浮>G物(或m排>m物),物体上浮; 当F浮<G物(或m排<m物),物体下沉;⑶当F浮=G物(或m排=m物),物体漂浮(则ρ物<ρ液,V排<V物)或悬浮(则ρ物=ρ液,V排=V物);注:如果物体浸没在液体里上浮,最后将会漂浮,此时V排<V物; 如果物体浸没在液体里下沉,最后将会沉在底部,此时V排=V物⑷应用:轮船、密度计、潜水艇、升空气球、浮力选种、测人血密度等。
(书180-181)8. 有关浮力问题的解题思路 浮力问题是力学的重点和难点。解决浮力问题时,要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确定研究对象。
一般情况下选择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为研究对象。 (2)分析物体受到的外力。
主要是重力G(mg或ρ物gV物)、浮力F浮(ρ液gV排)、拉力、支持力、压力等。 (3)判定物体的运动状态。
明确物体上浮、下沉、悬浮、漂浮等。 (4)列出各力的关系方程和由题目给出的辅助方程。
如体积间的关系,质量密度之间的关系等。 (5)将上述方程联立求解。
通常情况下,浮力问题用方程组解较为简便。 (6)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9.几种计算浮力的方法:⑴ 当已知物体重力G和它在液体里时的视重F`时:F浮=G-F`⑵ 当知道排开液体的重力时,直接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当知道排开液体的质量时,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的变形公式:F浮=m排g、当已知液体密度和浸入液体的体积时,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的变形公式:F浮=ρ液gV排⑶ F浮= F向上- F向下(浮力产生的原因)⑷ F浮=G物或F浮=m物g(当物体漂浮或悬浮时)10.实验题:利用浮力知识测密度 例1:利用弹簧测力计、水、烧杯测量小金属块的密度 分析:当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时,金属块的体积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则金属块的重力和它排开液开液体的重力(即它所受的浮力)之比与金属密度和液体密度之比相等。本题中,因为水的密度是已知的,只要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和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即可推算出金属块的密度。
步骤: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拉力F` 公式:F浮=G-F`,G/ F浮=ρ金:ρ水,ρ金=G/(G-F`)*ρ水例2:利用量筒、水、大头针测量小木块的密度 分析:当木块放入水时,木块会漂浮在浮在水面上,此时木块所受的浮力与木块的重力相等,则木块的体积V木和它漂浮在水中时。
初二物理 复习纲要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Km 103 m 10 m 10 dm 10 cm 10 mm 103um 103 nm 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 ① 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 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④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 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 (2) 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6、特殊方法测量 (1)累积法 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 (2)卡尺法 (3)代替法 二、简单的运动 1、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2、参照物 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 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 (2) 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3、相对静止 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4、匀速直线运动 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速度 (1)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 在匀速直线动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 速度公式:v= S t (4) 速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 :m/s 常用单位:km/h 1m/s = 3.6 km/h 6、平均速度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通过某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叫物体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求平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哪段路程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7、测平均速度 原理:v = s / t 测理工具:刻度尺、停表(或其它计时器) 三、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间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间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间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 4、音调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响度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6、音色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四、热现象 1、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3、温度计 (1)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 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 (3) 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 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 ① 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 ② 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4、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构 造 量程 分度值 用 法 体温计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35—42℃ 0.1℃ ① 离开人体读数 ② 用前需甩 实验温度计 无 —20—100℃ 1℃ 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 寒暑表 无 —30 —50℃ 1℃ 同上 5、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6、熔点和凝固点 (1)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2) 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 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6.66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