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作为志愿者教师,如何在第一堂课就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消除对汉语课程的困惑甚至恐惧,给学生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给自己一个开门红呢?一、备学生,做到因材施教看年龄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教材,设计活动,准备道具。懂职业 要根据学生的职业特点,了解他们的需求,做到供其所需。
摸程度 要摸清学生的真实水平。选择适合的教材,设计巧妙的引入活动,使用恰当的课堂用语。
记姓名 提前拿到学生的名单,把没把握的名字读准。最好第一堂课就能叫出学生的名字,从而赢得学生的亲近。
做名片 提前把学生的名字翻译成中文,做成名片,最好带拼音和解释,还要一式两份,一份摆在课桌上使用,一份带回家供他们在作业本上写中文名字用。知兴趣 要向当地老师请教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谈论的话题,喜欢的影视剧、舞蹈及歌曲,爱吃的饭菜等,以便设计活动做到投其所好。
晓习惯 要知晓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二、备环境,做到因地制宜了解软件和硬件环境是上好第一课的保障。
要充分了解所派驻国家对汉语或其他语言教学的要求,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其中对于学生考勤记录、课堂要求、学分标准和作业给分标准最为重要。提前一两天去看看你要用的教室,将环境中有可能成为学员兴趣点的知识编入到教案中。
看教室要做到以下三点:知位置 准确知道要上课的教室的位置,估算一下从住处到教室的路途要花费的时间。看布局 看看教室的布局是否适合做游戏,是否适合粘贴或悬挂图片、地图等。
站在讲台上试讲几句,感觉一下声音的传播情况,以判断自己在正式上课时要用多大的声音才可以让最后一排听清楚,并决定在上课时是否需要用麦克风。在黑板或者白板上写几个大小不同的字,然后走到最后一排去,看看自己能看清多大的字,以确定自己在正式上课时要写多大的字。
查设备 先看有没有最基本的教学设备:黑板或者白板、笔、板擦等。再看电化教学的视听设备是否完好,检查麦克风、幻灯机、投影仪或者台式电脑等是否工作正常;看看电源的接线是几相的插头,是否与自己用的录音机或者电脑的插头匹配。
顺便看看灯是否都亮,照明和通风怎样,还有安全通道及疏散方式等。三、备教材,做到了然于胸做计划 整体把握教材的难度和进度以此确定第一堂课的进度,最好在第一堂课把教学进度情况印发给学生。
写教案 最好提前备出一周的课程,至少第一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活动设计都认真思考写出。第一课内容不要贪图太多太杂,要重点难点突出,最好在每个步骤下标注所需时间。
建议第一堂课的教案包括以下内容:教师自我介绍;学生自我介绍;中国概况介绍;汉语及汉语课程介绍;学习方法介绍;课堂要求(包括出勤、作业要求、发言、活动参与、实践等);学分评价(出勤、作业、阶段性检测、笔试、口试各占的比例);教会几个简单的问候语或课堂用语(如你好、谢谢、再见、上课、下课、跟我读,等等)。听示范 提前看完汉办志愿者中心发放的资源包中的示范课程。
如果可能联系到先期到的汉语教师,去听他们的课程,了解当地的汉语教学情况,体会课堂氛围。做试讲 有条件的教师可以请其他汉语教师帮你听听试讲,或者自己模拟串讲一遍,及时发现不足加以完善。
做录像 有条件的教师还可以把他们人生第一次(至少你的第一节课上)说汉语、写汉字的时刻留下来作个纪念,今后随时跟踪记录每个学生的成长,在学期课程结束时,把每个学生的汉语成长经历刻录成光盘送给他们,也为研究汉语教学积累资料。四、调心理, 做到乐教乐学在国外的第一节课难免让人有些紧张。
了解派驻国的文化习俗,可以帮助把握教学体态语言。提前跟学生见面聊天,发自内心地跟你见到的每个人微笑,紧张自然消失。
如果遇到学生扰乱课堂的情况,尽量不要正面冲突,可以放到课后解决,或者巧妙地利用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参与到你的教学活动中,这是你的最大目的。如果学生问到的知识我们没有把握回答,可以坦诚地告诉学生,课下查阅后于下节课为他们专门讲解。
相信志愿者教师认真做好以上工作,做到有备而讲,一定能上出精彩的第一节课。当你陶醉在第一节课成功的喜悦中时,别忘了写课后反思,这是完成每节课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会使你的教学日臻完善。
希望汉语教师志愿者在汉语及中国文化推广的广阔舞台上奏响精彩的第一乐章!哥伦比亚新格达纳达学校 张桂元本文转载自。
(1)先认后写 汉字的部件结构关系与形态特征关系比较明显,易于认读,但书写对于留学生来说,困难较大。可以首先让学生感知字形、理解字义、记住字音,降低书写的要求。先认后写,多认少些。
(2)描红 使用描红本或描红纸练习书写是小学生初学汉字常用的方法,也适用于留学生。除了描红外,汉字书写练习本最好选用有定位格的,目前常用的有米字格、井字格、九宫格、回形格等、其中井字格练习书写的效果较佳。
(3)笔画分解 把汉字正确分解出笔画来,尤其是合成笔画,如“横撇弯钩”、“横折折折勾”之类的复杂笔画,有助于写汉字,也有助于检索汉字。
(4)数笔画 有些汉字中的笔画看起来是两笔实际上是连笔,有的笔画看起来是一笔实际上却是分写,通过“那、孩、专、及、美、凸、撇”等字的笔画可以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汉字的书写规则。
(5)笔顺 选择容易写错笔顺的汉字进行操练,可以让学生到黑板上写,大家评论。例如“与、车、火、出、脊、登、考、皮、讯、管、凹、凸”等字都是容易写错笔顺的。
(6)书空 不用纸笔,学生跟着对外汉语老师用右手食指在空中写字,同时说出笔画名称来,如“术”字:“横、竖、撇、捺、点。”这个方法可以规范笔画名称和笔顺,缺点是比较浪费时间,遇到复杂合成笔画时不易统一。
(7)识字卡片 市场上有各种识字卡片,也可以动手自己做。最好使用正面为汉字,背面为拼音、释义的(也可以加组词、图画)。识字卡片有多种使用方法,如看汉字猜读音、字义、联系组词等,也可以看背面写汉字。既可以自己一个人使用,也可以二人互考对方。
(8)部件组字 对外汉语教师提供一组部件如“口、十、又、土、女”等,要求学生组成十个以上的汉字。
(9)增减笔画 教师给学生若干汉字,要求学生加一笔(或加两笔、减一笔)分别构成新字。例如把下列汉字加一笔构成新字。例如把下列汉字加一笔构成另一个汉字“十、王、人、几、休、古、火、牛”。
(10)偏旁构字 对外汉语教师给学生一个偏旁,如“扌”,或声旁“令”,要求学生能尽可能多的汉字来。
(11)听写默写 这是最常用的检验学生掌握汉字的方法之一,但不宜作为唯一或主要的方法,因为以拼音文字为母语文字的学习者,短期内难以通过声音来联系汉字字形。
(12)发现规律 通过选择若干典型的形声字,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其表义表音的规律。
(13)形近字辨析 汉字中形近字很多,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辨析形近字的笔画、部件差异来发现规律、记忆汉字。如“请、情、清、晴”让学生来指出差异,讲解字义。
其实,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还有比很多的方法和技巧,只要对外汉语老师善于总结、善于积累一定还有会有更多生动有趣又适合外国学生的教学方法。
什么是中文基础知识现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教学课时:6课时。
二、教学重点:现代汉语基础知识三、一般知识概况:现代汉语是由汉语而得名,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用语。现代汉语的主要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大部分。
语音----语言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人类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常要借助声音体现出来,这种语言的声音叫语音,通常被喻为物质的外壳。词汇----词汇又叫语汇,是一种语言或一个人所使用的词和短语的总和。
它是全部使用中的词语的总和,包括了所有的词,通常被喻为建筑的材料。语法----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共同理解,共同接受,共同遵守的语言组合的法则,是词的变法规则及联词成句的规则的综合。
如果说语言是工具和武器,那么,语法则是检验说话或作文的尺度。四、汉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
1.汉字的性质----音、形、义的统一体,总属表意系统。鲁迅先生说:“识别一字,口诵耳闻其声,目察其形,心通其意,三神俱用,一字之功乃全。”
这说明,真正识别一个汉字,必须从它的读音、字形和意义三方面去掌握,缺少哪一个方面都是不完全的。目前,高考语文试卷第一大题的前三小题,考察的就是这三项内容。
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应加大这方面的力度,在认知新字的同时,注意补正自己积累的旧字,以备高考和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之用。例:“赅”,音gāi,左形右声,义:完备,全。
覆”,音fù,上形下声,义有三项:①盖住。②底朝上翻过来。
③同“复”。2.汉字的发展演变:汉字属表意系统的文字,是用表意体系的符号表示汉语里的词或语素的,一个汉字通常表示汉语里的一个词或一个语素,这就形成了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的特点。
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状的字,所以又叫方块字、非拼音文字。汉字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变化,其演变过程是: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又称钟鼎文)秦秋大篆----秦代小篆(又称秦篆)汉代隶书----魏晋及今天的草书、楷书、行书。
金文(钟鼎文),战国之前,称铜为金。《荆轲刺秦王》中提到樊将军时,有“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句,正确译文应该是“秦王用一千斤铜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购取他的头”。
隶书分两种:①秦隶(古隶) ②汉隶草书分两种:①章草(隶书草写体) ②今草(晋以后的草书)楷书又叫正书、真书,产生于东汉末年。甲骨文到秦代小篆,统称“古文字”。
汉代隶书到草书、楷书、行书,统称“今文字”。通常,人们把“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
3.汉字的造字法----六书。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把汉字的造字结构分为六种,简称六书。
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①象形,许慎曰:“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语出,日月是也”,也就是用线条来描画实物形状特征的造字方法。
如“日”、“月”、“目”、“水”这几个字,就是用线条画的太阳、月亮、人的眼睛和水流。象形字是独体字,无论笔画多少,如“舞”、“鱼”、“龙”都是囫囵一个字,不能再加分析。
这种字,许慎共归纳364字,占4%。试卷中常见的象形字:(1)人体类:人、女、夫、心、手、牙、毛、目、耳、舌、身、面、鬼、舞、大、尸、口、欠、臣、首。
(2)动物类:犬、牛、羊、虫、肉、羽、贝、角、虎、兔、马、鸟、鱼、鹿、象、飞、鼠、燕、龙、龟(3)植物类:木、禾、米、竹、瓜、耒、韭、桑、齐(4)服饰、器物类:刀、匕、丁、力、儿、几、巾、弓、户、片、瓦、戈、立、册、矛、矢、衣、舟、网、车、鼎(5)天文地理类:山、川、土、云、气、井、火、丘、永、行②指事,许慎曰:“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也就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此基础上附加指事性笔画的造字方法。这种字,许慎共归纳125字,占1.1%。
(1)象征性符号:上、下、合、乎、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2)附加指事性笔画:刃、寸、元、丹、曰、尺、甘、本、末、朱、血③会意,许慎曰:“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抦,武信是也”,就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起来,从它们之间的关系中体现新义的造字方法。会意字是合体字,分为两类:一类是同体会意,即用两个相同的字组成,如“从”、“双”;一类是异体会意,即用两个不同的字组成,如“休”、“囚”。
这种字,许慎共归纳1167字,占12%。试卷中常见的会意字:从、众、双、棘、晶、淼、比、出、森、林、磊、突、友、男、妇、牧、苗、武、采、明、谷、灾、召、幼、美、甜、利、何、吹、尾、吠、决、劣、尖、坐、见、初、删、矗④形声,许慎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就是由表意符号和表音符号组合成字的造字方法。
如“秧”表意符号为“禾”,表音符号为“央”,组成一个新字,植物幼苗的意思。这种字,许慎归纳6797字,占82%。
形声字有八种结构方式:(1)左形右声:哼(从口,亨声)河(从水,可声)祥(从示,羊声)肌(从肉,几声)(2)右形左声:领(从页,。
一、基本知识及重点难点的掌握 1、基本知识的把握。
《现代汉语》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研究体系有自己的基本知识结构,因此,作为学习效果的检测内容,对学习者来说这些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是必要的。每一章都有相关知识点,同学们可以结合《考试大纲》仔细揣摩、领会。
这里仅就"语音"一章作一例说。 首先,要分析语音现象,语音的物理、生理和社会这三大属性是最基本的,而进一步学习和分析语音现象,音素及其分类也是必须掌握的;其次,要分析和把握现代汉语语音,其最自然的语音单位音节及其结构构成是重要的,接着要进一步了解声母、韵母及声调的特征和初成,并在此基础上掌握音节的拼写规则;最后,我们还要掌握语音在实际运用中产生的临时变化现象即语流音变如轻声、变调、儿化等。
2、难点、重点的掌握。由于本门课程的特殊性,要求考生在这一步学习中,不能有任何偏废,必须逐个地攻克堡垒。
当然,我们还要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准确地掌握相关难点和重点,从而增强应试效果。下面分章说明:"语音"章在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本章有这样几个重点,也是难点:①调值与调类的联系和区别。
首先要了解两者的联系,其次要把握两者之间的区别。②声母的特征。
我们可以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去掌握,这是考试的一个重点。务必对每一个声母的特征有准确的了解。
⑦韵母的分类与特征。其中单元音韵母的特征和复元音韵母的结构分类是难点,另外,四呼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
④音变中轻声的性质、上声的变调及儿化的拼法以及字母和音素(音位)的关系等。"词汇"章重点理解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⑦语素的性质、类型及其与音节、汉字的关系。②词语的构造方式。
这里注意单纯词的形式、合成词的类型。③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尤其是第二、第四两种类型。
④多义词的意义构成、反义词的类型及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关系。⑤同义词的区别。
⑧基本词汇的特征、外来词的类型、术语义与普通义的区别、成语与惯用语的区别以及语素、字、词的联系和区别等。"语法"章本章在考核中占总量的三分之一强,对考生来说,是全书的难点和重点。
在本章内,除基本知识外,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这是考生必须掌握的。①词类划分的依据及其结果,每类词的关键特征,以及在特征上有同异关系的词类的区别如时间名词与时间副词、动词与形容词、形容词与副词、区别词与形容词、介词与连词、助词与语气词(指"的"、"了")等②句法结构部分内容较多、较难,务必弄通。
如句法结构的关系类型与功能类型、复杂句法结构的层次分析,定语与状语的确定,宾语与补语的区别等。③句型划分的标准及结果,主谓谓语句的类型,在常见句式中重点把握存现句、兼语句和把字句的特征,复句要求能用化线法对多重复句进行分析。
④语气部分主要掌握疑问句。⑤句子变化共有三种形式,其中"倒装"和"紧缩"是必须掌握的。
⑥多义和歧义的区别以及多义的三种类型是难点。多义是针对句法结构而言的静态可能意义状态,是正常的句法现象,而歧义是针对句子来说的动态现实理解结果,是应该避免的。
"修辞"章我们从这样两个角度把握课本内容。①一、二节为规范修辞,即以正确、简洁、规范等为表达目的的修辞活动,因此,主要了解色彩词语的使用以及词语、句子的加工和调整等内容,在"句式的选用"中尤其注意长、短句的适用语境和效果分析。
②三、四节为超规范修辞,即以生动、形象等特殊表达效果为目的的修辞活动,因此,常用修辞格的定义、结构及效果的掌握是必需的,另外也要注意某些有同异关系的辞相比较,如借代与借喻、比拟与比喻、顶真与回环、排比与反复、排比与对偶等。"文字"章本章内容较零散,由于古汉语课也要涉及,故考核的比重不大,约为百分之十,且限以常识性了解。
如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主要以古文字为主)、汉字的特点以及多音字和多音多义字的识别、汉字的构造方式(以前四种定义为主)。另外,汉字规范化(以汉字简化方式为主)、标准化等内容也是重点。
最后,需强调的是,考核中往往有"改病句"题,课本中似乎没有设专节讲,但稍加留意会发现,在每一章内都有相关内容,有的在正文中,有的则在练习中,这就需要我们加以归纳。一般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剖析造成病句的原因:首先是词语上的,如词语色彩误用、生造词等;其次是语法上的,如词性误用、词语(成分)搭配和关联词使用不当、成分残缺等问题;第三,修辞上的,如成分、句子的语序不当、语义歧解、表达不周密、前后不照应等问题。
二、考试须注意的问题 掌握了课本内容,如果能了解一些本课程考核及应答中的特点,无疑对提高成绩是很重要的。下面,我们结合考核题型对此作简单介绍。
1、填空题。这类题在内容上关系到每章的基本知识点,共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要求考生完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所填内容是该句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
一般来说,这种题目是识记类知识,如概念的定义、对象的属性、分类等;另外一种要求运用基本理论对材。
1、自己提前预习课文。如自查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阅读课文,找到重点,提出疑难,根据课前的“学习重点”提示和课后的“思考练习”进行思考。要养成好的习百惯,不翻字典不看书,不动笔墨不看书。
2、自己主动去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对每度篇课文中涉及的有关字词句式、语法修辞,要注意有心积累,存心记忆,用心感悟。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就必有收获。
3、应主动涉猎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来拓宽阅读量,扩展知识内容。阅读的时候也要重视自己的阅读效率。
4、根据具体课文的教学目的,以及老师提出的要点,自己试着分析理解课文。领会文章的内写作意图,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欣赏文章的行文构思,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读书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意到。
5、练习,特别是思考性较强的练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好方法。可运用比较异同或归类整理的方式学容会自己写作业,不断提高整体认识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
一、知识题 1、语法这一术语有三种含义:语法规律、语法科学、语法教材。
2、语法结构的四级单位:词素、词、短语、句。 3、语法分析有两种基本的方法:一是把大类切分成小类,如把词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一是把整体切分成部分,如把句子分成主语、谓语等。
4、语法单位与语法单位的关系,如主谓关系、述宾关系等;语法单位与客观对象的关系,如施事、受事等。语法单位与说话人之间的关系,如陈述、疑问等。
5、词类指的是词在语言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类别。对汉语的词进行分类,须以词的语法功能为依据。
6、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的组合能力。表现为:1)能充当什么句法结构成分,不能充当什么句法结构成分。
2)能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组合后发生什么样关系。 7、词的分类是逐级进行的。
首先根据词能否作句法结构成分,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能单独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是实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是虚词。
1)根据组合能力的不同,可以把实词分为体词、谓词、加词三类。①体词包括名词、数词和量词;②谓词包括动词和形容词;③加词包括区别词和副词。
另外还有代替以上各类实词的代词。2)虚词在句法结构中起附着或连接作用。
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3)此外,还有叹词和拟声词,都能独立成句,但在句法结构中通常不能跟其他词发生关系,是两个特殊的词类。
[共14个小词类]. 8、从结构的内部关系分析,汉语短语的基本类型有五种:主谓短语、述宾短语、述补短语、偏正短语、联合短语。还有连动短语、兼语短语和同位短语。
9、从句法的结构功能分类,一般可以分为体词性句法结构、谓词性句法结构和加词性句法结构三类。1)体词性句法结构:主要用作主语、宾语。
包括:a带有定语的偏正短语、b由各种体词组成的联合短语、c同位短语、d“的”字短语。2)谓词性句法结构主要用作谓语,功能与谓语相当。
包括:a述宾短语和述补短语,b连动短语和兼语短语c动词、形容词组成的联合短语,d带有状语的偏正短语,e主谓短语一般也属于谓词性结构。3)加词性句法结构经常用作定语和状语,一般不作主语、宾或谓语,它们的功能与加词相当。
介词短语是加词性的,它的语法功能主要是作修饰成分,最常见的是用作状语,有时也可作定语,如“从北方来”。 10、主语和谓语是主谓短语中的两个直接成分,二者之间有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
11、动作的发出者是施事,动作的承受者是受事。 12、宾语和补语分别是述宾短语、述补短语的直接成分,受前面动词性成分支配、影响的是宾语,对前面谓词性成分作补充说明的是补语。
13、在偏正短语中,起限制或描写作用的成分叫修饰语,被修饰的是中心语。体词性偏正短语中的修饰语叫做定语,谓词性偏正短语中的修饰语叫状语。
14、句子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每个句子都有一定的语调、表示不同的语气,句子末了有一个较大的停顿,在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叹号表示语气和停顿。
15、依据句子的结构通常把句子分成单句和复句。 16、句子的特殊成分有复说语和插说语两种。
17、按照分句间的关系,复句可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 18、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平等地连接起来的复句,称为联合复句。
联合复句可以分成并列、连贯、递进、选择几种。 19、由具有主从关系的分句构成的复句,称为偏正复句。
偏正复句可以分为因果、假设条件、转折、让步几种。
1.笔顺是考查的重点,尤其是笔顺容易出错的字。
如:万、乃、每、丹、火、必、凹、凸、丑等。 2.六书也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如判断一个字的造字法。
三、词汇部分 1. 语素与词根、词缀的关系图示。(见《现代汉语》218页) 2. 语素、词、短语的区别方法。
3. 单纯词和合成词的概念和区分。 4. 同音词和一词多义。
5. 语义和语境的关系。 6. 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
7. 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 8. 词汇的发展变化。
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失和变化、词义的演变。 9. 考试中必有同义词辨析,要掌握辨析同义词(尤其是虚词)的方法。
可以参看《现代汉语八百词》。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94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