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电子专业的学生吧?
如果是这样选择作半导体产品工程师或测试工程师比较合适。
如果你是要应聘,其实不必非要饿补某些知识,关键要表现出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专家面前说一些似懂非懂的概念只能越说越漏。既然没有什么经验也不必胆怯,因为每个半导体制造工厂都有自己的管理风格,技术风格,只要你表现出学习能力、学习欲望、希望长期从事这一行业的决心就可以了。
说实话,我是从事半导体行业的,招聘时更希望招收无经验有能力的应届生,培养起来速度快,杂念少。
1、机械制图:讲授机械制图基础知识,掌握正投影法的基础理论,培养学生能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工作图和部件装配图能力,并能谈懂图中各种尺寸技术加工要求。
2、电工基础:讲授电工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交直流电路和电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电工理论,能对一般的交直流电路进行分析,且具有一定的电工实验技术。 3、电子技术基础: 讲授中级电工所需要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了解晶体二级管、三极管、晶闸管、集成电路等电子元器件的构造,特性和相关参数,工作原理及应用,一般地了解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理解电工设备中常用电子线路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具有识别和选用有关电器、元器件的能力,熟悉晶体管放大,整流稳压电路与晶闸电路的类型实际应用,具体有对上述电路的安装测试调节与检修能力。
4、工程力学: 讲授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运算方法,了解刚体运动的基础知识。材料力学篇主要讲授构件变形的基本形式和强度计算的简单方法。
5、金属工艺学: 讲授金属学、金属材料性能,牌号用途、金属加工艺(热加工、冷加工、热处理)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牌号主要性能和用途,掌握钢的热处理基本方法及用途,熟悉铸造、锻造有关知识,掌握冷加工(机加工、钳工加工),焊接有关知识。 6、公差与配合: 讲授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表现粗糙度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极限与配合有关知识,了解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有关知识,会查阅有关技术表册。
7、焊接工艺: 讲授金属焊接基本原理,焊接设备及材料、焊接方法,焊接质量检测和缺陷的修补方法,使学生会通用焊接设备使用(重量手工电弧焊、氩弧焊)焊接材料的选用,熟悉自动焊接工艺过程,了解焊接原理,熟悉焊接缺陷的检测方法及修补措施。 8、设备管理:讲授设备的选择和评价,设备的合理使用,检查,保养和维修,设备改造和更新及日常管理(以化工厂机器为主介绍),掌握设备使用检查保养维修的常用知识和技能,熟悉设备日常管理有关知识,了解设备选择评价更新改造有关知识。
9、机械基础: 讲授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泵零件和液压传动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承零件和液压的基本知识,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懂得分析常用机械工作原理的基本方法,能作简单的有关计算。 10、钳工工艺学:讲授钳工常用工具,量具的使用方法和钳加工的刀具使用,金属切割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机器装配维修有关知识,掌握正确使用钳工工具和量具对工件进行符合要求的钳工加工技术,使学生掌握修配的基础知识,掌握固定件连接,传动机构轴组装配技术要求和零点,熟悉常用化工机器装配工艺为学生掌握应有的装配,维修技术打好基础。
11、AutoCAD: 讲授CAXA电子图板2000绘图软件安装运行,基本操作有关知识,计算机绘图的方法和步骤。使学生掌握AutoCAD2000版软件安装运行基本操作有关知识,能熟练地应用软件在计算机上正确完整地绘制机械零件图,了解三维图形绘制的有关知识。
12、电工仪表与测量: 讲授电工仪表及测量知识,使学生掌握正确使用电工仪表进行测量操作,具有一定的仪表维护保养知识,懂得电量及电路参数的测量原理,合理选择仪表,并能进行误差分析及消除测量误差,熟悉电工仪表主要特性,了解它们的结构,工作原理。 13、可编程控制器: 讲授可编程控制器的构成原理、硬件组成及各组成部分地工作原理,使学生掌握常用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语言及握编程方法,会进行PLC系统的初步设计。
14、电机与电气控制:讲授电机方面的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计算及常用控制电器的结构、原理、规格、型号及用途,掌握电动机的基本知识,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会分析电动机的常见故障;掌握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一般控制线路的分析,熟悉一般生产机械电力设备的用途和工作原理、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的基本知识。学习变压器、交、直流电机和控制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
这是我以前收藏的。给你了 !~数控技术是指用数字、文字和符号组成的数字指令来实现一台或多台机械设备动作控制的技术。
它所控制的通常是位置、角度、速度等机械量和与机械能量流向有关的开关量。数控的产生依赖于数据载体和二进制形式数据运算的出现。
1908年,穿孔的金属薄片互换式数据载体问世;19世纪末,以纸为数据载体并具有辅助功能的控制系统被发明;1938年,香农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了数据快速运算和传输,奠定了现代计算机,包括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的基础。数控技术是与机床控制密切结合发展起来的。
1952年,第一台数控机床问世,成为世界机械工业史上一件划时代的事件,推动了自动化的发展。 现在,数控技术也叫计算机数控技术,目前它是采用计算机实现数字程序控制的技术。
这种技术用计算机按事先存贮的控制程序来执行对设备的控制功能。由于采用计算机替代原先用硬件逻辑电路组成的数控装置,使输入数据的存贮、处理、运算、逻辑判断等各种控制机能的实现,均可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完成。
装备制造业是用先进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要纽带和载体,不过自从中国国企改革以来,一大批下放到地方的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纷纷改制,和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合资合作,并逐渐被这些企业蚕食吞并,影响了中国的经济的独立性,增加了中国的不安全因素。 1、企业规模小,大企业规模也不大 长期以来中国装备制造业重外延、轻内涵,投资分散、重复布局十分严重,且多数企业按“大而全”和“小而全”建设,致使装备制造企业规模普遍很小,即使所谓“特大型”和“大型”企业规模也不大。
2、长期以来中国重大工程项目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和制造分属不同部门,严重地影响了国内技术装备成套供应体制和能力的形成。
3、国内金融业参与装备制造业的投资、组合的渠道受到众多限制和约束,难以通过资本市场解决装备制造业的改组。 1、自主开发能力低。由于企业规模小,研究开发能力薄弱,致使自主开发能力差,技术创新能力低。高新技术装备和重大技术装备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借助引进外国的技术。 2、企业还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中国不仅研究开发经费和人员少,同时分布极不合理。研究开发经费和人员主要集中于研究机构和大学,企业还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
3、设计和制造技术能力不强。现代化的设计以综合和系统的观点,从市场、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寻找最佳的结合点,集合材料、工艺、控制、系统、工程等方面,开发设计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产品,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中国装备制造业受人才、技术、投资、设计开发条件等方面的制约,设计和制造技术能力普遍不高。
4、产品结构不合理。中国长期处于短缺经济状态,许多产品严重供应不足。中国装备制造业也多致力于铺摊子,扩大生产能力,而对提高企业素质很少关注,传统和大路货产品生产能力猛增,致使不少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供过于求,企业效益不好。与此同时,重大技术装备和高新产品生产能力又严重短缺,致使国外机电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在中国国内市场上的份额已达30%。除为基础产业提供的重大技术装备多数源于进口外,某些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进口份额也已占国内市场的50%以上。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投资的2/3依赖进口。石油化工装备、轿车工业装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等要靠进口。装备制造业主要产品的技术来源50%以上依靠从国外引进。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差,新产品的开发周期长。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一方面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装备;另一方面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相关政策不完善,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造成大量技术装备进口的局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一国不可能包揽该国所需的全部装备,但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从国外买不来、也买不起的,必然是通过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得以实现工业化,而且只有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才能成为工业化强国。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86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