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民歌是劳动人民的歌,劳动人民在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是被人看不起的,他们的歌也就遭受到同样的命运。
甚至在元、明、清三代屡遭帝令禁唱。有关它的历史很少有文字记载。
从出土文物考察,有关古代乐器的较多,而歌唱活动的较少。青海大通县出土的那个有歌舞图像的陶盆实在非常宝贵,它显示的是六千年前母系社会的图腾崇拜歌舞活动。
在原始时期歌与舞是结合在一起的。直至今天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仍然保持歌舞不分的古老传统。
古代有文字记载的《淮南子》这本书上,曾提到古人抬木头时唱着劳动号子,可见早期民歌与劳动紧密相连。从兄弟民族来看,如阴山岩画上的歌舞图像、瑶族的《盘王歌》、苗族的《古歌》、满族的《萨满调》等,又可看出原始民歌与巫等原始宗教活动有关。
有关古代的民歌,实际音响已不可能再现,只有它的歌词,从古代文学著作中可见到一些。至于曲谱是没有的,因为民歌一直是口头传唱,就是有了记谱法以后,劳动人民也不用它。
宜到19世纪末才有民俗学家用工尺谱记录几首民歌。全面、有计划的搜集、整理、记录、出版民歌只有在新中国才成为现实。
从历史上看民歌历来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如小曲、俚曲、小令、俗曲、时词以及明、清时代常以山歌泛指各种民歌。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民歌词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6世纪)五百年间流行于北方黄河流域的十五个诸侯国的民歌,它的鲜明特点是运用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阶级矛盾以及劳动人民多方面的生活。
在形式与语言的整齐划一上,不难看出这是经过选择、加工整理过的。到了公元前四世纪出现了另一部长江流域的民歌集《楚辞》,这是一部在长江中游古代巫歌的基础上经过伟大诗人屈原整理加工的歌词集。
它的突出特点是充满了古代的神话、传说,富于想象,它开始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并且把《诗经》的四言体民歌发展成一种句式自由,韵脚多变的“骚”体歌,而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到了汉魂六朝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420年)的民歌,大部分保存在乐府里,汉《乐府》民歌实际是淮河流域、长江下游、黄河中下游各地民歌的汇合。
这时已经有了故事歌,如《孔雀东南飞》、《本兰从军》等故事歌,其内容大多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疾苦,以及封建礼教下的家庭悲剧。这样的故事从公元初流传至今,几乎家喻户晓。
不但有民歌形式演唱,而且成为戏曲的著名剧目,可见其影响之深。乐府民歌的突出特点是不仅文字部分经过整理,而且在音乐方面得到当时汉代著名音乐家李延年的加工,配上丝竹乐器伴奏,称之为相和歌。
从《诗经》民歌到汉乐府民歌,可以说是中国民歌的古代早期,其内容之丰富,表现力之强烈,已相当完美,可以想象到在此之前,民歌还有一个相当长的原始时代。在原始时代音乐文化无专业可言,到奴隶社会,奴隶主有了专为他们享乐的乐奴,才开始有了分化。
真正划分为专业音乐与民间音乐两个范畴还是到了封建社会,有了专为帝王、贵族的祭祀、仪礼、宴会、娱乐等演奏、演唱的人员,尤其是有了记谱法与专业作曲人员,才逐渐形成了明显的文野界限。在我国从汉代逐浙有了专业与民间音乐之分,汉代以后,也就很少再有由官方组织编纂的民歌集了。
早期民歌的音调是否今天仍然存在很难确认,但是如今流传在湖北秭归县纪念屈原的划龙船歌(包括《起桨》、《游江》、《竞渡》)以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古老船歌(包括《摇橹号》、《拉纤号》等)的音调恐怕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吧!也许就是千古遗音。 从汉代到隋、唐当中有一个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589年),在历史上这是我国各民族大融合时期,民歌明显的分为南朝民歌(南方民歌)与北朝民歌(北方民歌)两大部分。
这一时期民歌的显著特点是多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融合。不论北方民歌的粗犷、豪放;还是南方民歌的清新、活泼,都不是单一民族风格色彩。
这种南北民歌的不同风格,在今天现存的南北民歌中仍然能分辨出其深远的影响。 唐代(公元615——967),宋代(公元960——1279)是中国封建时代文化兴盛时期,尤其是盛唐时期,边疆民族的歌舞艺术大量传入中原,对于中原的音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显然内外文化交流对音乐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唐代的专业音乐有了很高的成就。
唐、宋以宋民间音乐中的说唱与戏曲逐浙形成。有关唐代的民歌,我们从敦煌所藏曲子中可以找到一些,如《五更啭》之类。
另从当时流传的《竹枝歌》也可了解一、二,竹枝歌是兴起于长江中上游巴渝一带的一种自由吟唱抒情山歌,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白居易都吸收过这种民歌因素,写过一些文人创作的《竹枝歌》。直至今天在湖北西部、四川东部的田歌中还能找到《竹枝歌》的曲式结构痕迹。
宋代的“曲词”很盛行,当时这是一种来自民间的新型演唱形式。元代(公元1221——1368)以“小令”闻名,“小令”是民歌的一种,现今西北地区的民歌仍有以“令”命名的山歌。
元代的小令流传后世的很少,元代统治者对民间带有不满与讽刺时事为内容的。
一、民歌起源 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
民歌,即民间歌谣,属于民间文学中的一种形式,能够歌唱或吟诵,多为韵文。 民歌是人类历史上产生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
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音乐,唱出了最早的民间歌曲——劳动号子。原始的民歌,同人们的生存斗争密切相关,或表达征服自然的愿望,或再现猎获野兽的欢快,或祈祷万物神灵的保佑,它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阶级的分化和社会制度的更新,民歌涉及的层面越来越广,其社会作用也显得愈来愈重要了。 二、民歌内容 民歌的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按民歌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六类,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儿歌、生活歌。
三、艺术特征 中国各民族的民歌在整体上具有如下几个特征:第一,历史悠久,蕴藏丰厚。第二,体裁丰富,风格多样。
第三,手法简洁,语言精炼。四、主要体裁 1、号子 2、田歌 3、山歌 4、内蒙古草原“长调” 5、信天游 6、甘、宁、青“花儿” 7、小调 8、西南高原山歌 9、多声部民间歌曲 10、赣、闽、粤“客家山歌”。
山歌不是单指在山上唱的歌,它是劳动号子之外各种山野民歌的统称。
山歌与号子的主要区别在于:号子必须伴随着劳动歌唱,而山歌却可以在不与劳动相联系的场合和情况下歌唱。它是产生在山野劳动生活(如人们在野外行脚、放牧、割草、拾柴、运货,或者在农田里从事薅秧、耥稻等活动场合)的民间歌曲。
其音乐具有声调高亢、嘹亮、节奏较自由,大多无规整的节拍,结构也比较简单自由,带有即兴性,以对应性的上下两句体和起承转合的四句话为多,也有加穿插句或垛句的;演唱形式以独唱为多,也有对唱及领唱与和腔等形式,因唱法不同而有以假嗓为主的“高腔山歌”和以真嗓为主的“平腔山歌”的分别。山歌具有直畅而自由无拘无束地抒发感情的特点。
由于民歌是劳动人民的歌,劳动人民在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是被人看不起的,他们的歌也就遭受到同样的命运。
甚至在元、明、清三代屡遭帝令禁唱。有关它的历史很少有文字记载。
从出土文物考察,有关古代乐器的较多,而歌唱活动的较少。青海大通县出土的那个有歌舞图像的陶盆实在非常宝贵,它显示的是六千年前母系社会的图腾崇拜歌舞活动。
在原始时期歌与舞是结合在一起的。直至今天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仍然保持歌舞不分的古老传统。
古代有文字记载的《淮南子》这本书上,曾提到古人抬木头时唱着劳动号子,可见早期民歌与劳动紧密相连。从兄弟民族来看,如阴山岩画上的歌舞图像、瑶族的《盘王歌》、苗族的《古歌》、满族的《萨满调》等,又可看出原始民歌与巫等原始宗教活动有关。
有关古代的民歌,实际音响已不可能再现,只有它的歌词,从古代文学著作中可见到一些。至于曲谱是没有的,因为民歌一直是口头传唱,就是有了记谱法以后,劳动人民也不用它。
宜到19世纪末才有民俗学家用工尺谱记录几首民歌。全面、有计划的搜集、整理、记录、出版民歌只有在新中国才成为现实。
从历史上看民歌历来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如小曲、俚曲、小令、俗曲、时词以及明、清时代常以山歌泛指各种民歌。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民歌词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6世纪)五百年间流行于北方黄河流域的十五个诸侯国的民歌,它的鲜明特点是运用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阶级矛盾以及劳动人民多方面的生活。
在形式与语言的整齐划一上,不难看出这是经过选择、加工整理过的。到了公元前四世纪出现了另一部长江流域的民歌集《楚辞》,这是一部在长江中游古代巫歌的基础上经过伟大诗人屈原整理加工的歌词集。
它的突出特点是充满了古代的神话、传说,富于想象,它开始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并且把《诗经》的四言体民歌发展成一种句式自由,韵脚多变的“骚”体歌,而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到了汉魂六朝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420年)的民歌,大部分保存在乐府里,汉《乐府》民歌实际是淮河流域、长江下游、黄河中下游各地民歌的汇合。
这时已经有了故事歌,如《孔雀东南飞》、《本兰从军》等故事歌,其内容大多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疾苦,以及封建礼教下的家庭悲剧。这样的故事从公元初流传至今,几乎家喻户晓。
不但有民歌形式演唱,而且成为戏曲的著名剧目,可见其影响之深。乐府民歌的突出特点是不仅文字部分经过整理,而且在音乐方面得到当时汉代著名音乐家李延年的加工,配上丝竹乐器伴奏,称之为相和歌。
从《诗经》民歌到汉乐府民歌,可以说是中国民歌的古代早期,其内容之丰富,表现力之强烈,已相当完美,可以想象到在此之前,民歌还有一个相当长的原始时代。在原始时代音乐文化无专业可言,到奴隶社会,奴隶主有了专为他们享乐的乐奴,才开始有了分化。
真正划分为专业音乐与民间音乐两个范畴还是到了封建社会,有了专为帝王、贵族的祭祀、仪礼、宴会、娱乐等演奏、演唱的人员,尤其是有了记谱法与专业作曲人员,才逐渐形成了明显的文野界限。在我国从汉代逐浙有了专业与民间音乐之分,汉代以后,也就很少再有由官方组织编纂的民歌集了。
早期民歌的音调是否今天仍然存在很难确认,但是如今流传在湖北秭归县纪念屈原的划龙船歌(包括《起桨》、《游江》、《竞渡》)以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古老船歌(包括《摇橹号》、《拉纤号》等)的音调恐怕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吧!也许就是千古遗音。 从汉代到隋、唐当中有一个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589年),在历史上这是我国各民族大融合时期,民歌明显的分为南朝民歌(南方民歌)与北朝民歌(北方民歌)两大部分。
这一时期民歌的显著特点是多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融合。不论北方民歌的粗犷、豪放;还是南方民歌的清新、活泼,都不是单一民族风格色彩。
这种南北民歌的不同风格,在今天现存的南北民歌中仍然能分辨出其深远的影响。 唐代(公元615——967),宋代(公元960——1279)是中国封建时代文化兴盛时期,尤其是盛唐时期,边疆民族的歌舞艺术大量传入中原,对于中原的音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显然内外文化交流对音乐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唐代的专业音乐有了很高的成就。
唐、宋以宋民间音乐中的说唱与戏曲逐浙形成。有关唐代的民歌,我们从敦煌所藏曲子中可以找到一些,如《五更啭》之类。
另从当时流传的《竹枝歌》也可了解一、二,竹枝歌是兴起于长江中上游巴渝一带的一种自由吟唱抒情山歌,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白居易都吸收过这种民歌因素,写过一些文人创作的《竹枝歌》。直至今天在湖北西部、四川东部的田歌中还能找到《竹枝歌》的曲式结构痕迹。
宋代的“曲词”很盛行,当时这是一种来自民间的新型演唱形式。元代(公元1221——1368)以“小令”闻名,“小令”是民歌的一种,现今西北地区的民歌仍有以“令”命名的山歌。
元代的小令流传后世的很少,元代统治者对民间带有不满与讽刺时事为内容的。
山歌多在户外演唱,其曲调往往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 长,是劳动人民用来直接而集中地抒发感情的民歌种类。
汉族许 多地区的山歌有自己的民间称谓,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歌种”;。 例如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内蒙古的“爬山调”, 青海、甘肃的“花儿”、“少年”,湖北的“赶五句”,四川的“晨 歌”,安徽的“慢赶牛”、“挣颈红”等等。
在我国南方还有许多 没有特定称谓的山歌,人们常冠以地名而称之,例如兴国山歌、柳州山歌、温州山歌等。 山歌的音乐具有坦率、直露的表现方法和热情、奔放的音乐性格,往往曲调的一开始就出现全曲的最高音,热情洋溢,自由 倾泻,而不需要多层次的铺垫或感情的节制,因而易于感人。
山 歌的音乐并不过多地讲究形式上的修饰,表现手法较单纯,具有 明确的表情目的。典型的山歌一般无规整节拍,节奏悠长、自 由,这主要表现在两个互相依存的方面:一是在陈述唱词的部 分,山歌音乐的节奏接近自然语言的节奏,目的是直接而清楚地 说出心中的话;二是在唱词的词组或句读的后面,也常常是旋律 的乐节或乐句的尾部,山歌常常出现自由延长音,为的是尽情抒 发心中的慨叹。
唱词陈述部分有规律的密集型的节奏,与感情咏 叹时的自由延长音形成了密集与宽放、规律与自由的鲜明对比, 并且由于二者频繁而多样化的交替,使山歌的音乐有时具有一种 戏剧化的冲突与激情,有时又表现出行云流水般的散文式的意 境,强化了音乐的表现力。 在山歌中,最常见的是二句体和四句 体乐段结构。
北方山歌大多为对应式的上下二句体结构,例如信 天游、山曲、花儿。南方山歌较常见的是四句结构。
这些四句结 构多为二句结构的发展变化形式,例如上下上下式或起承转合式 的四句结构。另外,南方山歌中还有五句子歌和联八句的结构 形式。
音乐学者将山歌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和放牧山歌三类。 与歌种的民间称谓相对应,音乐学者的分类也可以称作“学术分 类'在上述三类山歌中,一般山歌是最基本、最典型的种类。
一般山歌下属的主要种类有: 信天游——又叫“顺天游”,主要流行在陕西北部和与之接 壤的宁夏及甘肃的东部、山西西部,以及内蒙古西南地区。 它的 音乐由上、下句乐段构成,唱词字数虽无严格规定,但往往比较 对称。
传统信天游的内容主要在爱情和诉苦两个方面,基本曲调 大约有100多种。 山曲——主要流行在山西西北部和陕西北部榆林地区一带。
与信天游相似,山曲的乐段也是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但曲 调具有自己的特点。 山曲的旋律音调有时受到蒙古族民歌的 影响。
花儿 又叫做“少年”,流行在甘肃、青海、宁夏一带。 这里是多民族杂居的地区,除汉族外,花儿在当地的回族、土 族、撒拉族、保安族、东乡族、藏族、裕固族等民族中也十分流 行。
花儿(少年)的音域宽广,旋律起伏度较大,常有跳进,音 乐的进行常曲折而多层次。 音乐结构多为上下两句体,但须唱两 遍方完成一段歌词。
江浙山歌——是流行于江浙一带山歌的统称。与北方山歌不 同的是,江浙山歌没有集中的歌种,基本曲调的数量也比北方山 歌少,常见的有徵调式、羽调式和商调式几种。
在较少的基本曲 调的基础上,江浙山歌音乐形式自由,即兴性强,唱词变化多, 句式结构变化幅度较大,以基本曲调的多种变化形态来适应不同 的情绪和唱词。 江浙山歌的基本形态多为四句体,旋法以级进为 主,音域比北方山歌窄些,音乐委婉秀丽。
闽、粤、赣客家山歌——客家特指因历代战乱而多次从黄河 流域南迁的汉族居民。历史上,汉族居民大规模的南迁从东晋至 清朝共有5次。
这些居民由山西、陕西、河南、安徽一带南下, 大多集中居住在粤东、粤北、闽西、赣南的山区。 由于山川阻 隔,交通不便,加上客家本身强烈的宗族观念和长期形成的文化 礼俗,使他们形成了自己的生活集团,保持了独特的风土人情及 语言面貌。
同时,长期在南方的生活,又使客家音乐在一定程度 上融合了居住地土著居民的文化特点。客家山歌旋律的起伏度 小,基本音域大多在五度左右。
西南山歌——我国西南地区位于多山地、多丘陵和高原地 带,几乎到处都可以听见节奏自由而绵长、曲调高亢的山歌。同 时,由于我国西南地区不同省份的文化形态、民族分布及其风俗传统等因素上的差异,这里的山歌在基本风格大体一致的基础 上,又有着气质和性格方面的不同特色。
概括来说,四川山歌刚 劲、幽默,并体现出深厚的汉族文化传统。云南是我国拥有少数 民族最多的省份,云南的汉族人民与众多的少数民族人民有着广 泛的交往。
因此,云南的汉族山歌比四川和贵州的山歌要更丰 富多彩,并带有山野的泥土气息和边远地区的清新。 另外,历 史上的移民,又使云南与江南有着文化上的关系。
这就使云南 的汉族山歌常常表现为两种倾向:有的曲调起伏度很大,大音 程的跳进多,旋律起伏的过程往往很急促,非常开朗、豪爽; 有的曲调级进多于跳进,旋律的进行曲折婉转,非常细腻,并 富于装饰性。 有时,这两种风格混合在一首曲调中。
与四川和 云南山歌相比,贵州的汉族山歌则显得古朴、深沉,更带有原 始的。
山歌是客家人在劳动、生活中创作的口头文学作品,未经文 人雕琢,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固定的语句,人们触景生情,借 物咏志抒发内心情感,因而感情真挚,淳朴热情。
经常唱的有《客家山歌有名声》、《山歌唱来心开花》、《妹唱山歌一片情》、《哥在门前唱山歌》等。 客家人尤其是客家的男女青年十分喜爱 唱山歌。
山歌的内容大体包括情歌、儿歌、劳动歌、诉苦歌等, 而其中情歌占大部分。山歌歌词变幻无穷,丰富多彩。
就曲调 看,悠扬高昂,悦耳动听,散发着浓郁的客家乡土气息。当夜幕 降临时,人们在山村旁、山坡树林中、山涧溪岸边常可听到一些 男女青年在引吭高歌,用歌表达自己对恋爱中或想象中的恋人的 爱恋之情,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唱。
也有的人在劳动间隙边休息边 对歌。这时他们唱的既是劳动歌也是情歌。
儿歌主要是小孩唱, 诉苦歌主要在回忆旧社会的苦难生活时唱。山歌既唱出爱也唱出 恨,爱憎分明。
山歌戏是在山歌基础上吸收了闽西各地其他小调、说唱音 乐、竹板歌、民间音乐,以及江西采茶戏、湖南花鼓戏、广东山 歌戏等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生活气息浓郁,演唱风格清新,被称 为闽西山区的一朵“山茶花”,受到国内外文艺工作者的赞美。
比较有名的山歌戏有《茶花娶新郎》、《爱情被偷去》、《三月 三》、《刘三姐》、《补箩记》、《五姑娘》和《两兄弟》等。山歌 戏在唱词、道白和唱腔等方面都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唱词、道白 多用比喻手法,形象鲜明。在表演形式上以舞蹈动作为主,融合 其他剧种的某些形式,载歌载舞,生动活泼。
在音乐唱腔方面节 奏较自由,旋律简洁流畅。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5.09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