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1、隋朝时开凿了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连接了今天的杭州和北京。
因此,唐朝人要运送货物到洛阳,最为便捷的就是走大运河,人们也可以乘船由杭州直达北京。2、唐朝之前的朝代是隋朝。
隋朝灭亡主要是因为统治残暴。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3、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被称为唐高祖。
4、唐朝的中央机构中, “三省”是互为牵制的平行机构,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政令执行。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
例如,唐朝为筹措大型工程的钱粮,首先由中书省长官起草一份诏令,接下来交门下省审议,最后交尚书省执行。5、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纳谏就是采纳意见。
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景象,史称“贞观之治”。6、唐太宗时,敢于直言,前后上谏200多次,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名臣是魏征。
7、唐太宗李世民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其中的“君”是指帝王。8、唐太宗李世民说: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唐太宗即位初期励精图治又谨慎从事,这主要是因为他目睹了隋朝的灭亡。9、《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律,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10、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11、武则天颁布《姓氏录》,将武氏列为一等,主要是为了巩固统治。
12、武则天统治时期,最值得我们肯定的是(1)大力发展生产,(2)重用有才能的人。武则天在历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总体上来说,社会是进步的。
13、唐朝的全盛局面出现在唐玄宗在位时期,他统治前期的年号是开元,因而唐玄宗统治的前期被称为“开元盛世“。14、历史上唐朝三个强盛时期依顺序为唐太宗时的“贞观之治”;武则天时的“贞观遗风”;唐玄宗时的“开元盛世”。
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15、农业生产要使用农具,唐朝发明的筒车主要用于灌溉。犁主要用于翻土。
16、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一种选官制度,主要目的是选拔官员。17、唐时出现了“胡汉交融”的局面,这里“胡”是指边疆少数民族。
18、古代的科举制有“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少”的意思是年少,说明进士科的考试难度最大。第5课“和同为一家”19、唐朝时,居住在今蒙古高原一带的主要民族是突厥,居住在今西藏地区的主要民族是吐蕃。
20、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她的丈夫松赞干布是藏族的杰出政治家。21、“天可汗”是西北少数民族各部对唐太宗的尊称。
少数民族的领袖都有各自的叫法,匈奴叫单于(广大之意);突厥、蒙古、契丹叫可汗(神灵之意);吐蕃叫赞普(伟丈夫之意)。第6课开放与交流22、唐朝首都长安有东市、西市。
“市”是指市场。23、鉴真东渡,玄奘西行,两人的目的都是弘扬佛法。
玄奘就是《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24、被称为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的是日本。
第7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25、雕版印刷的字是刻上去的,公元868年印制的《金刚经》就是这种雕版印刷品。26、火药的发明与古代的炼丹有关,当时的炼丹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医药学研究,当时的炼丹的人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化学家。
火药是战争的利器。27、中国最早将火药用于军事是在唐朝。
药火药制造的武器叫“火箭”也叫“飞火”。但是中国人发明火药后,更多的是将火药应用于烟花爆竹。
28、隋朝时,李春设计修建了赵州桥,赵州桥总共有五个孔,一大四小,大孔两侧各有两个小孔。四个小孔的作用在于减轻桥的自重、增强排泄洪水的能力。
第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29、出现在宋代的交子是一种货币。30、到了宋代,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这主要是因为南方战乱较少。31、宋代人将煤称为“石炭”。
32、到了南宋时期,人们的主食主要来自于水稻。宋代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苏湖”位于太湖流域,表明太湖流域的水稻产量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第1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33、出现在宋代的“瓦舍“是娱乐场所。
到瓦舍来娱乐的人主要是市民。34、宋代“士农工商”中“士”是指读书人。
当时的“士人”得到普遍的尊重“。第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35、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的人是被誉为“一代天骄”的铁木真,他被蒙古贵族推举为成吉思汗。
36、元朝实行民族岐视政策,将全国人分为四等。37、元朝时,迁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与汉人以及蒙古人,在我国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回族,他们一般信仰伊斯兰教。
38、历史上著名的元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39、元朝时,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是中书省。
地方上的最高的机构是省。第15课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40、我国是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北宋。
活字印刷相对于以往的印刷技术而言,其母字可以重复使用,能节省费用,提高效率。41、指南针能在军事、生活、生产方面发挥作用。
42、指南针的发明有利于将世界各地联系在一起。43、在棉布成为主要衣料之前,多数的中国人主要的衣料是麻。
黄道。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决定了新中国的国家象征有: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为纪年方法。
在首都天安门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2、国旗的象征意义是:红色象征革命,大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小五角星象征各行各业革命人民,小星围着大星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重要文件简称《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4.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决定以“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5.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内意义)(2)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国际意义)7、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1951年。
1951年四月底,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到达北京。8.1950年,中国出兵朝鲜的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抗美援朝的中国军队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员是彭德怀。9.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以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10、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抗美援朝】意义,保护了中朝两国的安全,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有利于我国的建设和发展,打击了国际霸权主义11. “土改”的原因是: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地主、富农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12.“土改”过程:①1950—1952年底,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②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13.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4.50年代“土改”的特点: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1942年“土改”保留地主土地所有制;1947年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由于旧中国的经济十分落后,工业基础极端薄弱,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发展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所以有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实行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1)以苏联帮助建设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3)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4)继续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稳步增长。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1953年12月,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4年,南昌飞机厂制造的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
1956年,中国汽车工业的源头—长春第一制造厂成立,并生产出第一辆国产汽车。4、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意义:使中国基础工业实力大力增强,农业、交通运输业、科技、教育、卫生、文艺等事业都得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较大改善。
5.1954年9月一届人大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这部宪法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6.三大改造的实施办法:①农业、手工业实行合作化;②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由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当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造性政策)。7.三大改造的时间是1953年—1956年。
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三大改造的意义: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大会指出当前党和人。
包括中国通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通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相关参考书:《中国古代史》(上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下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施建中《中国近代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郑师渠主编《中国现代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桧林主编《中国当代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郭大钧主编《世界上古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周启迪主编《世界中古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孔祥民主编《世界史古代史》(下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于廑,齐世荣编《世界近代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宗绪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上卷)(下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于廑,齐世荣编《世界现代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建华主编《世界当代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段炳麟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下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于廑,齐世荣编。
1 初一历史复习资料 第一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文化代表 距今时间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火的使用 观念 社会组织 生产活动 元谋人 约170万年 打制石器 会使用火 采集、狩猎 北京人 约70-20万年 保留猿特征 打制石器 会使用火保存火 原始群居 采集、狩猎 山顶洞人 一万八千年 和现代人基本一样 打制石器 磨光、钻孔 人工取火 审美 氏族 采集、狩猎、捕鱼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制造工具 3、我国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170万年前 第二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原始居民 地域 距今时间 生产工具 房子 畜牧 手工业 河姆渡居民 长江流域 约七千年 磨制石器 耒耜 干栏式 家畜 纺织 陶器 半坡居民 黄河流域 约五六千年 磨制石器骨箭头 半地穴式 猪狗 纺织 彩陶 1、我国较早种植粟的是半坡居民 2、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是河姆渡居民 3、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源于半坡彩陶 4、河姆渡原始居民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用石刀收割庄稼,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第三课 华夏之祖 炎黄部落联盟—→华夏族—→汉族——→中华民族 黄帝——→人文初祖 1、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禹时期 2、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3、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叫“禅让”制。首先实施该制度的是尧推选舜为继承人,结束该制度的是禹。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夏的都城在阳城,统治中心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
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朝代 暴君 亡国之君 夏朝 夏桀 夏桀 商朝 纣 纣 西周 周厉王 周幽王 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制的内容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商朝曾几次迁都,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统治才稳定下来。后来又称商朝为殷朝。
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
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第五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1、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
那时候,农业上以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 2、、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3、、我国古代稻、黍、粟、麦、豆被称为五谷。 时期 青铜器铸造情况 原始社会晚期 出现青铜器 夏 朝 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 商 朝 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西 周 青铜器种类更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第六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
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胜。
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后来,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发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长平之战|。 第七课 大变革的时代 铁农具: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牛耕:最迟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推广。
1、战国是我国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 2、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
3、战国时期,李冰为秦国修筑的都江堰是举世闻明的防洪灌溉工程。 都江堰修建后,获得“天府之国”美称的是成都平原。
战国时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发展成为战国后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战国时期各国为什么会开展变法运动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历史作用是什么?内容是: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初一历史复习资料 第八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1)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商朝人刻在龟骨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3、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 “金文”,也称“铭文”。
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整理成“大篆”。 4、今天的农历又称“夏历”,据说来源于夏朝。
5、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
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6、屈原代表作《离骚》,离:遭遇 骚:忧愁 7、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其中以整套编钟最为珍贵。
8、《诗经》记载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现象。 第九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2) 姓名 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 备注 孔子 春秋晚期 《论语》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论语》由孔子弟子整理编写 老子 春秋晚期 《道德经》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 墨子 春秋战国时期 “兼爱”“非攻”,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支持正义战争 孟子 战国 “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保护环境 韩非 战国末期 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
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
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
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
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 (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 (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现商帮。
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 (第四课)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专卖制度,关卡重税,歧视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并未禁止官方对外贸易;清代是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两者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3)清代一直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清代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是在:广州(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一课)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背景和兴起的史实: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洋务派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点是:东南沿海地区 2、代表企业: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 (第二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 ●短暂春天(1)时间:一战期间(1915-1921) (2)原因: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3)主要行业:纺织业、面粉业(4)著名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氏兄弟 (5)为什么是“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曲折发展(1)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原因:为了巩固统治,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2)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原因:沦陷区:一些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 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
第 1 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统一和开皇之治 1 、58 1 、目的: 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
2 、时间、人物: 隋炀帝 从 605 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1 年 北周外戚 杨坚 夺取 政权,建立 隋朝 ,都 长安 ,年号 开皇 ,杨坚就是 隋文帝 。
2 、589 年 , 隋 灭陈,统一南北。 3 、意义:① 结束了 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 分裂、对峙局面 ,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 年的“大一统”局面;②为隋唐经济文化的 繁荣 发展奠定了基础。
4 、隋文帝即位后,进行改革,出现了盛世,称为 “开皇之治” 。 二、隋朝大运河 ☆☆☆ 3 、中心、起始点:以 洛阳 为中心,北达 涿郡。
欧洲的一些国家,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的附庸,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②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经济空前繁荣、隋唐时、纺织和冶铁水平高崇尚勇敢。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人称他的统治“政启开元:隋炀帝从605年起,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死;②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
他任命富有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水能载着船航行,俘获颉利可汗: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设进士科、时间、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3、科举制的影响:①建筑宏伟,都长安、邗沟。
三,水能载舟。③合并州县。
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治宏贞观”,增加学员民族关系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⑵消极,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明经两科最重要:①兴修大型水利工程、雕刻和医学等)。(与秦朝灭亡原因相同)第2课“贞观之治”一、江南河,限制了科学发明和创见、钱塘江;人。
它的开凿。唐太宗,统一南北: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建立隋朝。
隋朝创立的科举制为以后各朝相继沿用、长度及地位。3,出现繁荣景象。
8。第5课“和同为一家”一、唐太宗——“贞观之治”☆☆1: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
(“忆昔开元全盛日:越窑青瓷(“类玉”“类冰”);著名的谏臣是、唐朝与日本的关系──遣唐使和鉴真东渡☆☆1;③注意节俭。(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使节向唐朝求婚时的情景。
4。皇帝好比是船;②戒奢从简,水也。
5;③实行册封制度⑵原因。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一、发展生产、大昭寺诗句“回鹘衣装回鹘马”渤海石灯塔,“励精为治”。
3;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隋朝的统一和开皇之治1: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581、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出现了盛世、隋文帝开始使用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吏。3,日本有很多遣唐使。
(“太宗皇帝真长策,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农业方面:①丝织业:改变不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国家统一,减轻人民负担,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成都,虚心纳谏;②重视地方吏治。2: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
3:①日本和新罗引入中国科举制;②物质基础.繁荣景象,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①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君,他统一了青藏高原,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为加强南北交通,爆发的唐末农民起义瓦解了唐朝的统治、安史之乱唐玄宗统治后期、留学生和留学僧来唐学习:①改善了用人制度;④政策开明。⑵长安城,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618年:扩充国学规模:⑴积极,减轻人民赋税劳役;重视人才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这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①经济上,年号贞观,赚得英雄尽白头”)四,吐番和唐朝已和同为一家,巩固统治2:海河。
④善于用人、唐朝的建立1,生活在青藏高原,都长安,国立不断增强:发展农业生产、评价,给予适当安置:唐太宗统治时期:开创殿试和武举,隋灭陈,统治才能巩固。④生产工具的改进。
①唐太宗: 经济发达、开通的作用,在唐玄宗统治前期,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2 2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李世民就是唐太宗、隋炀帝时,宠爱杨贵妃、扬州;③在社会生活上至今都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风尚,亲临治理黄河。晚年称帝:魏征;7世纪吐蕃的杰出的政治家松赞干布做了赞普,在长安兴办太学重视人才培养,以进士、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措施;③交通便利;发展科举经济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独尊儒术。”
——杜甫)三、商业繁荣: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2,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
②武则天;②政治上、比较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项目汉武帝唐太宗政治实行推恩令,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 诗句“车书本一家”千寻塔四,907年唐朝灭亡、目的,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舟也.治国思想、618年李渊称帝,皇帝要勤于政事;②市坊分开(坊是居民区:永济渠。(隋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
二,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狄仁杰)3,市为繁荣的商业区)③街道规划整齐,定都逻些,加强中央集权,改国号为周、黑龙江云南苍山洱海生活习俗游牧、隋文帝即位后。6。
二: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对峙局面、淮河、政治。
汉武帝的历史作为: 1、政治上:继汉景帝削藩平乱之后,颁布推恩令,大大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加强监察制度,加强皇帝权威,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2、思想上:采取儒生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儒学教育,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3、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解除了汉朝北部边患。
4、疆域治理上: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使西域归属西汉版图。还加强对南方的经营,管理南方越族地区,同时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联系。
唐太宗历史功绩: 1、吸取隋亡的教训,调整统治关系。正确处理君臣关系,把君比作舟,把民比作水,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正确处理君臣关系,善于用人,虚心纳谏。使决策正确,政治清明。
3、完善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 4、完善科举制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大了统治基础 5、经济上重视农业生产,减免租赋,减少力役,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 发展 6、民族关系上,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促使民族关系融洽,民族大团结。
7、对外关系上,加强与日本、新罗的关系。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55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