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技术是一个发展变化非常快的行业,软件人才要按照企业和领域需求来确定培养的方向,而针对高职学生,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强调其技能培养,注重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因此,我们一方面定期修订教学计划,保证课程设置与软件技术的发展基本同步,另一方面利用转、合、撤、拆的原则,降低专业课程中理论教学的比例,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优化课程结构,形成合理的、科学的课程体系。
依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包括公共课程、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专业课程、素质能力提高课程四个部分。
软件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旨在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掌握与软件技术关系密切的数学知识,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能,以及编写程序的基本方法。为了加强软件技术中涉及的数学知识,从 04级开始将原来两学期的高等数学改为一学期高等数学、一学期计算机数学。目前所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包括:计算机数学、计算机导论、操作系统、数据结构。
专业课程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编程语言课程(包括Microsoft公司Windows平台开发技术和SUN公司的Java开发技术)
2)支撑课程(如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XML等)
3)专业技能提高和扩展课程(如软件工程、UML、测试技术等)
对于三年制班与二年制班,由于教学时间及生源上的差别,在课程设计及教学内容上都有所不同。
1、三年制班级(普高生)
主干专业课程均配有相应的课程设计,并且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超过了 50%。在课程设置上,对于专业课程进行优化组合,将横向联系密切的课程安排在同一学期,并开设配套的综合性实训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期之间则形成课程链路,以逐步完成职业技能的学习。如第三学期所开设的J2EE、SQL SERVER,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综合性实训课程(开发SQL SERVER为后台数据库的J2EE应用系统)。
2、二年制班级
根据二年制教学需要,制定了二年制教学计划,为保证减少教学时间的同时,完成专业教学任务,采取以NIIT的核心课程体系(消化吸收迁移其课程模式,自主知识产权的教材/讲义开发)中的技术路线为主线,在通识课程、技术基础课程、毕业设计等环节进行教学计划上整合。一方面,改革目前公共文化课程的设置方法,采用灵活的教学机制,公共课与专业课在整个学制内交错,以便专业课可以前移;另一方面,以一条技术路线(.NET技术)贯穿整个教学计划,以循序渐进的阶段形式递进,主要分为四个阶段:非可视化编程阶段、可视化编程阶段、WEB应用开发及技能提高阶段以及综合实践训练阶段。课程设计上,整合计算机导论、数据结构等技术基础课程,以整合、化整为零为主要办法,一些专业课程则采用了专题形式安排课程,如统一建模语言则涵盖了软件工程、UML使用、UML应用等专题。
不知不觉中9周的《软件技术基础》 这门课课已经结束了,虽然时间有点短, 但这九个星期的学习中我却受益匪浅, 不仅让我系统的了解了许多计算机软件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一些常用的系统软件, 还让我有了更科学的方法去分析一些软件方面的问题,这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下面来谈谈我对学习这门课的一点点心得。 首先,我们认识到了计算机对现在社会、生活的影响之重,我们要想灵活的应对以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拥有一个好的计算机技术必不可少的,而要想真的学好计算机技术,我们首先就得对计算机的操作、工作原理和规则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如今仅仅掌握计算机语言并不能有效地使用计算机,我们必须掌握数据结构和算法方面的知识才能应对众多复杂的应用课题。刚开始学习数据结构时感觉它很抽象,而且感觉它没多大用处,后来发现不然,我们学习的是一些方法、思维,只有学会了这些我们才能解决一些非数值运算的程序设计方面的问题。
以前我们用过数据库比如Access,但我们只是很基础的应用它们,并不懂它的创建和工作原理,自从学习了这门课,我才初步了解了数据处理和数据管理方面的一些知识,并学到了 SQL语言的一些基础知识,这对我以后更深层次的学习计算机技术打下了一个基础。 虽然这门课程已经结束,我们学到的也是很基础的一部分,但它对我们影响很深,让我们以后学习更简单了。
当然我仍会继续学习各种关于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知识,让自己有一个过硬的技术,去应对各方面的问题。
技术是一个发展变化非常快的行业,人才要按照和领域需求来确定培养的方向,而针对高职学生,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强调其技能培养,注重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因此,我们一方面定期修订教学计划,保证课程设置与技术的发展基本同步,另一方面利用转、合、撤、拆的原则,降低专业课程中理论教学的比例,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优化课程结构,形成合理的、科学的课程体系。
依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技术专业的课程包括公共课程、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专业课程、素质能力提高课程四个部分。
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旨在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掌握与技术关系密切的数学知识,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能,以及编写程序的基本方法。为了加强技术中涉及的数学知识,从 04级开始将原来两学期的高等数学改为一学期高等数学、一学期计算机数学。目前所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包括:计算机数学、计算机导论、操作系统、数据结构。
专业课程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编程语言课程
2)支撑课程(如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XML等)
3)专业技能提高和扩展课程(如工程、UML、测试技术等)
对于三年制班与二年制班,由于教学时间及生源上的差别,在课程设计及教学内容上都有所不同。
件设计是个不错的专业,不过也很学。
要学的好的话,要下很多工夫,其实也没什么条件,在这之前,你必须要学很多计算机方面的东西,比如一些计算机语言(C语言,C++语言,JAVA语言,VB,汇编语言) 计算机语言就是你和计算机交流的语言。你用某种编程语言写了一段程序,就相当于你给计算机写了一封信,告诉计算机你想要它干什么。
一个软件就是很多个程序的集合,就好像许多个零件组装到一起就变成了电视机一样。 C语言是一种程序编程,要求英语不错。
LINUX是一种自由开放式程序,现在的前景很不错。
不过这是一种很不人性化的一个服务程序,主要就是搭建一下服务器什么的。
如果想自学的话。
我推荐你去太平洋下载里有一个电子书。那里面有教程。
其实很简单的。Linux 和 C 一起出现时,最难的问题在于你没有一个可以顺手翻翻的资料书。
建议你先学习 Windows 下面的编程, 微软的 MSDN 资料相当的全。 等你学会了 C 语言的一些基础,以及怎么找资料的技巧,就可以再转到 Linux 下。
那要看学的人是要学基础的用软件的技能(非技术人员)还是高端的开发软件的实力(专业开发、维护人员)。
1、用软件比较简单,只是熟练地掌握常用的Office、PS等软件就可以了。另外,说明一点,即使是计算机专业的,也未必用得好这些软件,毕竟计算机专业本就不是学用软件的,所以也别认为计算机专业就非得学好这些,学不好的话就是连开发都做不了,这是强盗逻辑。
2、开发软件的能力较为复杂。基础的、非科班出身的,得熟练地掌握几门编程语言,较常见且目前应用较广的有Java(手机软件开发)、C++(PC端软件开发)等。
再进一步,得学会算法、数据结构、设计模式等编程的基础知识,才能编出出色的程序。然后,对于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原理、编译器原理等和软件相关的知识也得了解,才能真正了解一个软件在计算机中运行的过程是怎样的,才能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才算真正了解了软件的知识。
计算机导论
内容提要:为新学生提供一个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入门介绍,使他们对该学科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了解该专业的学生应具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在该领域工作应有的职业道德与应遵守的法律准则。
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
内容提要:介绍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和设计原理,包括开关理论基础、组合逻辑、时序逻辑、可编程逻辑器件、数字系统等。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
内容提要:以冯诺依曼计算机模型为出发点,介绍计算机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原理,剖析计算机的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介绍 80X86指令系统、汇编语言与汇编指令、汇编程序与汇编过程、简单汇编程序设计、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的接口、宏汇编等。
计算机网络
内容提要:介绍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包括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数据通信的基本方法和协议、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应用协议;同时介绍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和管理知识,使学生对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有一个全面理解。
计算机体系结构
内容提要:研究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基本分析方法,使同学在具有一定的软硬件知识基础上能综合认识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功能分配与各种不同结构类型机器的特性和性能评价方法。为研究、开发、应用高级计算机系统打下基础。确立全面、系统的观点和学会定量分析问题的方法。
离散数学
内容提要:包括集合论、数理逻辑、图论、组合数学等内容,形式化的数学证明贯穿此课程。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内容提要:分别以 C、C#或JAVA为例,介绍程序设计和语言,程序的基本数据结构、类型定义、简单类型和结构化类型、程序的基本控制结构、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等。
算法分析与设计
内容提要: 本课程延续数据结构课程的学习,从算法分析和设计的角度出发,除去传统的分类查找算法和一般的设计方法外,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部分:算法研究的理论基础,递归分析技术,基本算法设计策略(几类经典算法学习), 多项式运算与 FFT ,串匹配,概率分析算法。 希望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对现代的算法设计及分析的基本工具能有较全面的掌握。
数据结构
内容提要:介绍线性表及其链接存储结构与算法、数组与矩阵、堆栈与队列、广义表的存储结构与多元多项式表示、串与文本编辑、排序、树、图、文件结构。
数据库系统原理
内容提要:介绍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及应用,主要包括数据库系统概论、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技术、数据库存储结构及其他类型的数据库系统。
编译技术
内容提要:介绍编译原理的理论和实践,包括编译程序设计、词法分析、语法分析、符号表、声明和存储管理、代码生成以及优化技术。
操作系统
内容提要:介绍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包括操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概述、互斥性和同步性、处理器实现、调度算法、存储算法、设备管理和文件系统。
软件工程师考试(高级)大纲 一、考试说明 1.考试要求: (1)理解软件工程管理的概念和任务; (2)理解软件生存期过程; (3)理解软件工程标准; (4)掌握需求分析、测试、维护基本技术; (5)掌握软件度量、软件配置管理方法; (6)理解软件复用概念; (7)理解软件质量保证的手段; (s)理解软件项目对人员的需求; (9)理解软件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
2.通过本级水平考试的合格人员具有从事软件系统分析与工程系统分析员、工程管理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3.本级水平考试范围包括三个模块,即模块1、模块2和模块3。
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十多项选择题十综合题。每个模块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考试范围 模块1:软件工程技术 1.1软件生存期过程 1.1.1软件工程过程和软件生存期 1.1.2软件生存期模型 1.1.3国际标准:ISO/IECI2207信息技术一软件生存期过程 1.2软件需求分析 1.2.1需求分析的任务 1.2.2需求分析过程 1.2.3需求的类型。 1.2.4需求分析的原则 1.2.5需求分析人员和用户的责任 1.2.6需求文档 1.2.7需求说明技术的选择 1.3软件复用技术 1.3.1软件复用的概念 1.3.2软件开发过程 1.3.3构件技术 1.3.4分层式体系结构 1.3.5实施软件复用开发单位的组织结构 1.4软件测试技术 1.4.1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 1.4.2测试用例设计 ●白盒测试 ●黑盒测试 1.4.3性能测试 1.4.4软件测试策略 1.4.5软件测试工具 1.5软件维护 1.5.1软件维护的概念 1.5.2软件维护活动 1.5.3软件维护的实施 1.5.4软件可维护性 1.5.5软件再工程 1.6软件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1.6.1软件开发工具的分类、作用和功能 1.6.2软件开发环境的概念 模块2:软件质量管理与软件质量保证 2.1软件质量 2.1.1什么是软件质量 2.1.2软件可靠性 2.1.3软件质量问题的根源 2.1.4软件产品质量与软件过程质量 2.2软件质量保证 2.2.1软件质量保证的概念 2.2.2软件质量保证体系 2.2.3质量保证的实施 2.2.4软件质量设计 2.2.5软件容错技术 2.3软件工程标准与软件文档 2.3.1什么是软件工程标准 2.3.2软件工程标准化的意义 2.3.3软件工程标准的制订与推行 2.3.4软件工程标准的层次 2,3.5软件工程国家标准 2.4ISO9000国际标准 2.4.1质量管理、质量认证与质量审核 2.4.2ISO9000标准概要 2.4.3ISO9000族标准构成 2.4.4质量体系 2.4.5ISO9001的主要内容 2.4.6ISO9000_3实施指南概要 2.5软件过程能力评估CMM 2.5.1软件过程评估的意义 2.5.2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分级及其关键过程域 2.5.3软件过程评估的国际标准 2.6软件度量 2.6.1软件度量的概念 2.6.2功能点方法计算软件的大小 2.6.3程序环路复杂度计算 2.6.4Halstead程序工作量计算 2.6.5程序风格度量 2.7软件配置管理 2.7.1什么是软件配置管理 2.7.2配置管理计划的制订 2.7.3变更管理 2.7.4版本管理和发行管理 模块3:软件工程管理 3.1软件工程管理和软件项目管理 3.1.1软件工程管理的任务与意义 3.1.2软件工程管理的范围 3.1.3软件文档管理 3.1.4软件成本估算 3.1.5软件风险分析 3.1.6软件项目进度计划与监控 3.2软件人员管理 3.2.1软件开发组织结构 3.2.2软件人员能力成熟度模型 3.2.3软件工程师道德和职业活动规范 3.3软件知识产权保护 3.3.1什么是知识产权 3.3.2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3.3.3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管理 3.3.4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与法律保护 3.3.5计算机软件的商业秘密与反不正当竞争================================= 高级软件工程师哪些必须精通2007年09月26日 星期三 下午 05:31程序员的七种武器 信息技术的发展时间虽然不长,但其爆炸式的发展速度使信息技术迅速覆盖社会和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
程序员们是这场信息化浪潮的见证者之一,更是其中的主要参与者,这是时代赋予每个程序员的机会和责任。 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是惊人的,程序员的职业生涯则是一个要求不断学习的过程,永远不能固步自封。
本人在工作期间曾看见过很多程序员只要有闲暇时间就浏览一些没有太大作用的网页,在网上聊天,打游戏,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十分不可取。而另外一种情况是,IT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很多程序员眼花缭乱,什么都想学,却又不知从何学起,今天看看这个,明天学学那个,贪多不熟。
虽然IT技术发展迅速,但很多技术都是有规律可循,一些基本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还很通用,可以举一反三。本人根据自己的体会和经验,向那些刚刚踏入IT行业的新程序员们或正在迷茫的程序员们推荐程序员必须掌握的七种武器,有了这七种武器,虽不敢说笑傲江湖,但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还是可以的。
第一种武器:开发工具 至少熟练掌握两到三种开发工具的使用,这是程序员的立身之本,其中C/C++和JAVA是我重点推荐的开发工具,C/C++以其高效率和高度的灵活性成为开发工具中的利器,很多系统级的软件还是用C/C++编写。而JAVA的跨平台和与WEB很好的结合是JAVA的优势所在,而本人对SUN公司的“网络即计算机”的概念相当欣赏,并相信JAVA即其相关的技术集JAVA One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开发工具之一。
其次,如果能掌握一种简便的可视化开发工具,如VB,PowerBuilder,Delphi,C++ Builder,则更好,。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7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