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 脂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1.油脂的概念 (1)油: 不饱和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形成的酯。
在常温下呈液态,如植物油。 (2)脂肪: 饱和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形成的酯。
在常温下呈固态,如动物脂肪。 注意: 矿物油不是脂肪,属烃类。
如润滑油、凡士林属于矿物油。 (3)油脂: 油和脂肪统称为油脂,它们属于酯类。
(4)酯: 酯是由醇与酸(有机酸或无机含氧酸)相互作用失去水分子而成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从结构上看。
酯是含有酯基 的一类化合物。 2.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跟甘油生成的甘油酯。
其结构式为: Rl、R2、R3相同称为单甘油酯;若不同,则称为混甘油酯。 注意: ①天然油脂大都是混甘油酯。
②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但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③天然油脂是混合物,无固定的熔、沸点。
二、油脂的化学性质 由于油脂是酯类,具有酯的性质,可以发生水解。若油脂中含有不饱和烃基,则还兼有烯烃的一些性质。
1.油脂的氢化(还原反应) 这个反应叫油脂的氢化,也叫油脂的硬化。 这样制得的油脂叫人造脂肪,通常又叫硬化油。
油脂氢化的目的: 一是使油变为脂肪后性质稳定,不易变质,便于储藏、运输;二是提高油脂的熔点,可用于制肥皂。生产肥皂要消耗大量的动物脂肪(如牛油和猪油等),用人造脂肪可以弥补动物油脂的不足。
2.油脂的水解 跟酯类的水解反应相同,在适当的条件下,(如有酸或碱或高温水蒸气存在),油脂跟水能够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甘油和相应的高级脂肪酸。 (1)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制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2)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皂化反应)——制肥皂和甘油 此反应称为皂化反应。
硬脂酸甘油脂在NaOH作用下进行皂化后,生成的硬脂酸钠与甘油和NaOH的混合液,用NaCl进行盐析再经过滤可得肥皂的主要成份-高级脂肪酸钠。 三、肥皂和洗涤剂 1.肥皂的反应原理 把动物脂肪或植物油跟氢氧化钠溶液按一定比例放在皂化锅内加热、搅拌,使之发生皂化反应。
反应完成后,往锅内加入食盐细粒,搅拌,静置,使高级脂肪酸钠从混合物中析出,浮在液面,从而与甘油、食盐水分离。这个过程叫做盐析。
2.肥皂的去污原理 肥皂去污是高级脂肪酸钠起作用。从结构上看,它的分子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极性的——COONa或—COO-,它可以溶于水,叫亲水基,另一部分是非极性的链状的烃基—R,这一部分不溶于水,叫做憎水基。
憎水基具有亲油的性质。在洗涤的过程中,污垢中的油脂跟肥皂接触后,高级脂肪酸钠分子的烃基就插入油滴内。
而易溶于水的羧基部分伸在油滴外面,插入水中。这样油滴就被肥皂分子包围起来。
再经摩擦、振动,大的油滴便分散成小的油珠,最后脱离被洗的纤维织品,而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从而达到洗涤的目的。 3.合成洗涤剂 合成洗涤剂是根据肥皂去污原理合成的分子中具有亲水基和憎水基的物质。
主要是烷基磺酸钠(R—SO3—Na )、烷基苯磺酸钠 等。 肥皂与合成洗涤剂相比较: (1)肥皂在硬水中使用时能跟Ca2 和Mg2 形成不溶于水的钙盐和镁盐,浪费了部分肥皂。
合成洗涤剂跟Ca2 和Mg2 形成的盐能溶于水,可以有效地在硬水中使用。 (2)肥皂在自然界能被微生物分解,不会累积污染水源。
有些合成洗涤剂很稳定,不能被微生物分解,能积累而污染水源。近年来用直链烃基来代替洗涤剂分子中的支链烃基,而具有直链烃基的洗涤剂是能被微生物分解的。
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对水体造成污染,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3)制造肥皂需要消耗大量油脂,但是油脂是可以再生的;制造合成洗涤剂以石油化工产品为原料,可以节省食用油脂,但是石油资源是有限的。
[典例剖析] 例1、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油脂属于酯类 B.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分析] 从油脂的定义、结构特点来分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所以A、C正确。 油脂为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所以B正确。
有些油脂的结构中烃基是不饱和的,含有双键,可以使溴水褪色,例如油酸甘油酯可与Br2加成可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所以D不正确。 例2、油脂A的通式为 (烃基R中不含有碳碳叁键)。
0。1mol的A与溶有96g液溴的四氯化碳恰好完全反应。
0。1molA完全燃烧时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0。
6mol,求油脂A的结构简式,写出油脂A氢化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 由油脂A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可求出油脂分子中双键的个数。
然后从与A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的高级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应具有的化学式通式,推知油脂A的化学式通式。 最后从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的总物质的量可求出油脂A的化学式和结构简式。
设与油脂A中羧酸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的饱和高级脂肪酸为CnH2nO2 3CnH2nO2+C3H8O3→C3n 3H6n 2O6+3H2O 则形成的甘油酯的化学通式为C3n 3H6n 2O6 设1molA能与xmol的Br2加成。 每个不饱和烃基(—R)中含有2个C=C键。
由于A的烃基共含有6个C=C,所以A的分子式: ,即 ,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关系如下: 因为 ,所以n=。
润滑脂英文名:lubricating grease;grease 稠厚的油脂状半固体。用于机械的摩擦部分,起润滑和密封作用。也用于金属表面,起填充空隙和防锈作用。主要由矿物油(或合成润滑油)和稠化剂调制而成。
润滑脂的作用主要是润滑、保护和密封。
绝大多数润滑脂用于润滑,称为减摩润滑脂。减摩润滑脂主要起降低机械摩擦,防止机械磨损的作用.同时还兼起防止金属腐蚀的保护作用,及密封防尘作用。有一些润滑脂主要用来防止金属生锈或腐蚀,称为保护润滑脂。例如工业凡士林等有少数润滑脂专作密封用,称为密封润滑脂,例如螺纹脂。润滑脂大多是半固体状的物质,具有独特的流动性。
润滑脂的工作原理是稠化剂将油保持在需要润滑的位置上,有负载时,稠化剂将油释放出来,从而起到润滑作用。
在常温和静止状态时它象固体,能保持自己的形状而不流动,能粘附在金属上而不滑落。在高温或受到超过一定限度的外力时,它又象液体能产生流动。润滑脂在机械中受到运动部件的剪切作用时,它能产生流动并进行润滑,减低运动表面间的摩擦和磨损。当剪切作用停止后,它又能恢复一定的稠度,润滑脂的这种特殊的流动性,决定它可以在不适于用润滑油的部位进行润滑。此外,由于它是半固体状物质,其密封作用和保护作用都比润滑油好。
润滑脂的基本组成:
润滑脂主要是由稠化剂、基础油、添加剂三部分组成。一般润滑脂中稠化剂含量约为10%-20%,基础油含量约为75%-90%,添加剂及填料的含量在5%以下。
l.基础油
基础油是润滑脂分散体系中的分散介质,它对润滑脂的性能有较大影响。一般润滑脂多采用中等粘度及高粘度的石油润滑油作为基础油,也有一些为适应在苛刻条件下工作的机械润滑及密封的需要,采用合成涧滑油作为基础油,如酯类油、硅油、聚泣-烯烃油等。全合成高温全能脂采用全合成润滑油作为基础油,产品在高温环境持续运转后,极少的积碳残留。具有优异的粘附性能、抗水淋性能、机械稳定性和保护能力,防止润滑部件受到外界环境的侵蚀,即使在潮湿、水淋、多尘等复杂工况仍能起到良好的润滑保护效果
2.稠化剂
稠化剂是润滑脂的重要组分,稠化剂分散在基础油中并形成润滑脂的结构骨架,使基础油被吸附和固定在结构骨架中。润滑脂的抗水性及耐热性主要由稠化剂所决定。用于制备润滑脂的稠化剂有两大类。皂基稠化剂(即脂肪酸金属盐)和非皂基稠化剂(烃类、无机类和有机类)。
皂基稠化剂分为单皂基(如钙基脂)、混合皂基(如钙钠基脂)、复合皂基(如复合钙基脂)三种。90%的润滑脂是用皂基稠化剂制成的。
3.添加剂与填料
一类添加剂是润滑脂所待有的,叫胶溶剂,它使油皂结合更加稳定?如甘油与水等。钙基润滑脂中一旦失去水,其结构就完全被破坏,不能成脂,如甘油在钠基润滑脂中可以调节脂的稠度。另一类添加剂和润滑油中的一样,如抗氧、抗磨和防锈剂等,但用量一般较润滑油中为多。如磷酸酯、ZDDP、Elco极压抗磨剂、复合剂、滴点提高剂等。有时,为了提高润滑脂抵抗流失和增强润滑的能力,常添加一些石墨、二硫化钼和碳黑等作为填料。
全合成高温全能脂产品中添加了纳米极压添加剂,随油脂均匀分布于润滑面,使轴承和齿轮在高温重负荷的工作环境下正常运转,不会烧结或卡死
不知道您还想了解润滑脂的哪些信息,有任何问题可以在线联系我
食用油也称为“食油”,是指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使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油脂。
常温下为液态。 由于原料来源、加工工艺以及品质等原因,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脂,包括粟米油、花生油、橄榄油、山茶油、芥花子油、葵花子油、大豆油、芝麻油,核桃油等等。
怎样选购食用油? 一要看颜色,一般来说,精炼程度越高,油的颜色越淡。当然,各种植物油都会有一种特有的颜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精炼至没有颜色。
二要看透明度,要选择清澄透明的油,透明度越高越好。 三要嗅无味,取一、二滴油放在手心,双手摩擦发热后,闻不出异味(哈喇味或刺激味),如有异味就不要买。
10、怎样保存食用油? 食用植物油有"四怕":一怕直射光,二怕空气,三怕高温,四怕进水。因此,保存食用油要避光、密封、低温、防水。
[编辑本段]巧藏3种食用油 花生油、猪油、小磨香油各有什么贮藏妙招呢? 花生油 将花生油或豆油入锅加热,放入少许花椒、茴香,待油冷后,倒进搪瓷或瓷制容器中存放。这样,油可以较久存放而不变质,做菜用时味道也特别香。
猪油 猪油熬好后,趁其未凝结时,加进一点白糖或食盐,搅拌后密封,可较久存放而不变质。 小磨香油 小磨香油在贮存过程中易酸败、失香。
现介绍以下方法:把香油装进一小口玻璃瓶内,每500克油加入精盐1克,然后将瓶口塞紧,不断地摇动,使食盐溶化,放在暗处3日左右,再将沉淀后的香油倒入洗净的棕色玻璃瓶中,拧紧瓶盖,置于避光处保存,随吃随取。要注意的是,装油的瓶子切勿用橡皮等有异味的瓶塞。
食用油有很多种类,下面是主要的几种: 一:棉籽油: 用法: 炒菜,炖菜。 棉籽油是以棉籽制浸的油,可用于烹调食用,亦可用于工业生产作原料。
棉籽油中含有大量的必需脂肪酸,其中亚油酸的含量最高,可达44.0-55.0%, 亚油酸能抑制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有利于保护人体健康。此外,棉籽油中还含有21.6%-24.8%的棕榈酸、1.9-2.4%的硬脂酸,18%-30.7%的油酸,0-0.1%的花生酸,人体对棉油的消化吸收率为98%。
二: 大豆油: 用法: 炒菜,炸食 大豆油取自大豆种子,大豆油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油脂。 大豆毛油的颜色因大豆种皮及大豆的品种不同而异。
一般为淡黄、略绿、深褐色等。精炼过的大豆油为淡黄色。
大豆油中含有大量的亚油酸。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幼儿缺乏亚油酸,皮肤变得干燥,鳞屑增厚,发育生长迟缓;老年人缺乏亚油酸,会引起白内障及 心脑血管病变。 大豆毛油有腥味,精炼后可去除,但储藏过程中有回味倾向。
豆腥味由于含亚麻酸、异亚油酸所引起,用选择氢化的方法将亚麻酸含量降至最小,同时避免异亚油酸的生成,则可基 本消除大豆油的”回味”现象。 三:菜籽油: 用法: 炒菜,炸食 菜籽油是以油菜籽经过制浸而成的油,又称“菜油”, 是我国食用油品种之一。
菜籽油呈深黄略带绿色,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和辣味.一般需经碱、脱色、脱臭等处理方可食用。菜籽油的粘度大,皂化值在半干性油中为最小、芥酸含量高,以此可以来鉴别菜籽油。
菜籽油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作为食用油,它的消化利用率可达99%。除此之外,工业上还可以作为润滑油、卒火用油、金属防腐剂以及轻化工业的重要原料。
四: 椰子油: 椰子油得自椰子肉(干),为白色或淡黄色脂肪。椰子肉(干)含油65%-74%、水分4%-7%。
椰子树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岛上或大陆沿岸。我国的主要产区是海南省、雷州半岛、云南省和台湾省的南部。
由于椰子油中含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同时可挥发性的脂肪酸含量力15%-20%(其中水溶性脂肪酸占2%),因此椰子油具有如下特点: 1.在乙醇中有一定的溶解度。一份椰子油可溶解于两份乙醇(95%)中。
2.室温下呈凝固状态。 3.比较容易酸败,因为椰子油中含有相当数量的低级脂肪酸。
4.椰子油的平均分子量较小。 5.椰子油的碘值小,皂化值较大。
椰子油在其它油品中的百分含量-般可用混合油的皂化值计算出来。 6.椰子油中不皂化物的含量约0.3%,其中三分之二是固醇,还有生育酚及角鲨烯。
椰子油是良好的食用油脂,也是人造奶油的上等原料。椰子油中类脂物的含量很少。
椰子油是香皂皂基的主要配方之-,它的中等长度碳链的脂肪酸含量是制造航海用皂的主要原料。 五:调和油: 调和油又称高合油。
它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调和油澄清、透明,可作熘、炒、煎、炸或凉拌用油。
调和油一般选用精炼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为主要原料,还可配有精炼过的米糠油、玉米胚油、油茶籽油、红花籽油、小麦胚油等特种油酯。其加工过程是:根据需要选择上述两种以上精炼过的油酯,再经脱酸、脱色、脱臭、调合成为调和油。
调和油的保质期一般为12个月。目前调和油只有企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
今后,调和油的发展前景是好的,它将成为消费者喜爱的油品之一。 有以下几种类型: 1)营养调和油(或称亚油酸调和油),一般以向日葵油为主,配以大豆油、玉米胚油和棉籽油,调至亚油酸含量60%左右、油酸含量约30。
40、T401硫化鲸鱼油什么代替? 由于鲸鱼是保护动物而不可多得。
可以用 T403、T404、T405、T406等剂代用。 41、T107与T107A有何区别?有什么应用? T107为超碱值合成磺酸镁,是由烷基苯磺化中和镁化、碳酸化而得,生产厂为锦州炼油厂;而107A则是超碱值石油磺酸镁,是由石油馏分磺化、中和、镁化、碳酸化而得,生产厂则为上海炼油厂。
二者主要是生产方法和厂家不同,而性质则相近,有优良的高温清净性、酸中和能力和防锈作用,用于调制中高档内燃机油,可与其它清净剂(如钙剂)、无灰剂复合获得经济配方,减少总剂量,这对中高档油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42、油酸乙二醇酯T403A、T403B、T403C应用何特点? T403为油酸乙二醇酯,是一种较好的油性剂,根据生产工艺,特别是酯化条件不同,油酸与乙二醇反应的产物也不尽相同,主要质量指标则主要反映在酸值逐渐变小,T403、T403A、T403B、T403C分别不大于50、25、8、5mgxOH/g,故其应用范围也不尽相同,可以概括地认为T403为通用型,用于齿轮油、导轨油、液压油等,而T403A更适用于调制蜗轮蜗杆油T403B更适于调制油膜轴承油,而T403C除更适于调制蜗轮蜗杆油外,还用于齿轮油、液压油、主轴油、导轨油等工业润滑油中。
43、油酸乙二醇酯T403A、T403B、T403C应用何特点? T403为油酸乙二醇酯,是一种较好的油性剂,根据生产工艺,特别是酯化条件不同,油酸与乙二醇反应的产物也不尽相同,主要质量指标则主要反映在酸值逐渐变小,T403、T403A、T403B、T403C分别不大于50、25、8、5mgxOH/g,故其应用范围也不尽相同,可以概括地认为T403为通用型,用于齿轮油、导轨油、液压油等,而T403A更适用于调制蜗轮蜗杆油T403B更适于调制油膜轴承油,而T403C除更适于调制蜗轮蜗杆油外,还用于齿轮油、液压油、主轴油、导轨油等工业润滑油中。 44、复合剂配方的加入量为何差异很大? 润滑油添加剂之分类也有个传统分类,发展过程。
在内燃机油中抗氧抗腐剂加的是T202、T203,最早使用的是T202,主要使其用在内燃机油和其它油品中起抗氧、抗腐、抗磨作用,称之谓多效添加剂;而T501当时则主要用于工业润滑油中,起抗氧化作用、因此发展了这两大类添加剂,故给我们造成一种错觉,以为T202之类添加剂便可代替第5类,在内燃机油中不需要第5类剂。 不错,当时第5类别很少。
T501加到内燃机油中反而有害,但油品升级换代,在升到 SF、CD级以上油品时,仅靠T502、T203已经满足不了油品的要求,必须加入第5类剂才能通过油品氧化性能评定,而且也能降低总剂量,现在有的人以为只要把CC、SD级配方按比例多加就能达到更高级别油品,这显然是错误的。 在第5类油中,可选用铜盐(丁541、T542、了543、T543A、环烷酸铜)、锌盐(Az、Bz)等作这类抗氧剂,与ZDDP组成复合抗氧剂,故有人又称之为助抗氧剂。
45、代T301的国产极压剂有哪些? 根据油品所调品种不同,第3类其它添加剂均有可能被选用来作为极压剂,以第3类添加剂使用最多的车辆齿轮油和工业齿轮油而言,最典型当然又是GL-5为例,如改性酸性亚磷酸二丁酯T304极压剂性能好、活性强,故在新配方中可用,而磷酸三甲酚酯活性不强,且极压性又不太好、在苛刻条件下使用的齿轮付中少用。 T322在T321未应用前曾是含流剂的主利,它主要缺点是油溶性差,影响了它性能的发挥,故新型高档齿轮油添加剂中已不使用它;T323亦是90年代批量投产的极压抗磨剂,有极压抗磨和抗氧作用,用于油膜轴承油、齿轮油、润滑脂中T361主要在茂名石化公司所调油品中使用较多,是多功能添加剂,用于车辆齿轮油、工业齿轮汕、蜗轮蜗杆油、防锈润滑油两用油印金属加工油中;环烷酸铅由于环蜕污染问题己不用,而其它大部分硫磷氮剂均可取代T301作为抗磨剂,用于齿轮油等油品中。
46、金届加工液添加剂的研究方向 金届加工液添加剂的研究方向:●寻找硫、磷、氯极压抗磨剂的代用品 硫磷氯剂有味,对皮肤有刺激,易分解造成腐蚀,影响防锈效果,故国内外一直在寻找优于它们的代用品,并取得了效果。●惰性极压添加剂磺酸盐国外已生产出不同牌号的高碱值磺酸盐代替氯剂,如LZ5283,LZ5310,LZ5374,我国亦有研究产品。
●开发多功能有机铂添加剂国内外已开发了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添加剂代替ZDDP,它们有更好的抗磨减摩性能和抗氧化性能,我国亦有研究产品。●开发有机硼添加剂有机硼剂有优良的抗磨减磨性能和良好的油溶性,如硼酸化脂防醇、脂肪胺、咪啉唑等,及有机硼酸酯。
亚硝酸盐代用品亚硝酸钠价廉效显,但系致癌物质,故宜代用,如已研制硼酸胺、硼酸乙二醇胺、锂、钠、钼的铂酸盐等产品作为代用剂。 47、稳定剂是什么类型剂? 的确不少润滑油资料中均有稳定剂称呼出现,如冷冻机油、金属加工用油等。
谈到稳定剂,顾名思义是促使油品体系稳定的剂种,但"稳定"的概念较为模糊,概括之,稳定有两大类,即物理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在润滑油品生产和应用中这两大类稳定性均能遇见。如油品轻重组。
油料预处理、浸出、精炼、生物柴油、他配套设备 预处理 :目的是改良油料的外形,以便快速有效的通过机榨或浸出制油。
它通常包括以下一系列过程:油籽剥壳:增加油粕的蛋白质含量。破碎:减少籽粒尺寸。
蒸炒/调质:降低成品油的粘度,并调节油料含水量。轧胚:破坏油料的细胞结构。
膨化:有时会用到,主要是为了优化油料的浸出特性。 良好的预处理都是从清理开始的,清理很重要,它不仅可以确保最终产品(油与粕)的质量,而且也能避免预处理设备的早期磨损。
由于维护费与易损件减少,生产成本降低,所以清理设备的投资很快就能得到回报。 清理通常采用分离筛与吸风器的组合设备,如有必要,还可用其他的方法,来去掉油料中的壳、细料、石子、沙、金属等。
破碎:目的是减少籽粒尺寸,确保的蒸炒的均匀一致。 蒸炒:调质过程中,油料的被加热,调整水分到理想状态。
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1、赋给油籽或果仁一定的塑性。2、减少成品油粘性。
3、凝结蛋白质。4、去除油籽的生物活性。
5、脱毒。榨油厂有两个方法榨油: 完全机械压榨(榨饼残油在7-8%)和低压预榨(榨饼残油12-20%),预榨后的饼随后用溶剂浸出。
浸出:目的尽可能地分离油籽中的油,可以直接浸出预处理好的油料,对高含油油料而言,则浸出预榨后的饼。浸出工艺由以下四个步骤依次进行:1、浸出,在浸出器中进行。
2、蒸烘去油物料,比如:粕,常与粕的干燥 与冷却合并处理。3、脱溶:去掉混合油中的溶剂。
4、溶剂回收:把溶剂回收至浸出工段再利用。精炼:植物毛油只是榨油或浸出的产物,它含有对消费者有害的物质。
这些物质有些是自然存在的,有些是在生产或储存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们消费而言,这些物质必须仔细地去除。由于它们产生的根源不同,精炼须在不同的条件下分几步进行。
随着毛油的不同,精炼工艺分:脱胶,中和,脱色,冬化,脱臭等几步,根据毛油的品种可采用其中的几步或全部工艺。脱胶是精炼的第一步,脱胶工艺仅包含由毛油的水化,一些杂质如:磷脂、胶质与蛋白质在无水时溶解在油中,一旦水化就不能溶于油,这就是水化脱胶的原理,然而,水化后仍有部分胶质在油中,这就需要对其酸化处理来除去。
总体来说,榨油厂比精炼厂更多地用到水化脱胶,只有很小油脚在中间贮罐里积淀。 脱胶后的水相可以在粕的蒸脱中再利用,而磷脂具有优秀的商业价值,可以分别干燥。
碱炼中和此操作是用烧碱中和油中的游离脂肪酸,使之皂化. 游离酸皂化后就不再溶于水,因而能被沉析或离心分离。除去游离酸后,中和还不能完成,因为本阶段还须去除非水化磷脂。
另外它还要降低金属离子以及色素等次要组份的数量脱色工艺用合适的吸附材料除去色素如胡萝卜素、叶绿素等。 脱色已成为一个更为重要的工艺,这是脱臭前,除去残留的磷脂、金属离子以及氧化物的最后一关。
另外,去除其它杂质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可直接影响到脱臭油的感官风味与氧化特性。脱臭在大多数情况下,脱臭是精炼的最的最后一步,它的主要目的去除影响油的气味、滋味的物质,在物理精炼中,还可以去除游离酸。
尽管技术类型不同,但目的总是一个:保证油与水蒸汽的充分接触,取得预想的效果。本工艺可以是连续、半连续或间歇式的,主要取决于应用选择、油品种类以及生产规模,每种应用都有自己最好的优点。
一般来说,脱臭的三个步骤如下:(1)析气加热:在脱色油在与脱臭油进行热交换加热前,首先要排尽油中空气。(2)脱臭:在3毫巴左右的气压下,经由一系列泵喷射蒸汽,油在蒸汽的搅拌下与蒸汽充分接触,而蒸汽则均匀分散在油中。
(3)冷却:油在真空条件下通过热交换冷却。 我们可提供连续高效脱酸脱臭塔 和多品种交替间歇脱臭塔物理精炼工艺Refining Technology传统精炼工艺通常采用碱炼方法,即在毛油中加入一定量的碱,以中和毛油中的游离脂肪酸,由此产生的皂脚再经分离工艺分离,然后水洗。
碱炼工艺不但炼耗较高,同时也会产生大量水洗污水,需额外进行污水处理,以达到当地或国家的排放标准。但物理精炼工艺对于处理劣质毛油或棉籽油效果却十分理想。
在传统精炼的基础上,采用独特的物理精炼方法,通过塔盘管上的小孔向油中喷入蒸汽,在脱臭的同时,也汽提出油中含有的游离脂肪酸。物理精炼满足绿色产品新时尚,具有炼耗低、无污染的特点。
由于不再使用化学方法处理毛油,整个精炼过程中不再产生污水,生产厂家不必再耗费大量财力、物力来解决环保问题。
一、润滑油作用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
润滑油占全部润滑材料的85%,种类牌号繁多,现在世界年用量约3800万吨。对润滑油总的要求是: (1) 减摩抗磨,降低摩擦阻力以节约能源,减少磨损以延长机械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2) 冷却,要求随时将摩擦热排出机外; (3) 密封,要求防泄漏、防尘、防窜气; (4) 抗腐蚀防锈,要求保护摩擦表面不受油变质或外来侵蚀; (5) 清净冲洗,要求把摩擦面积垢清洗排除; (6) 应力分散缓冲,分散负荷和缓和冲击及减震; (7) 动能传递,液压系统和遥控马达及摩擦无级变速等。
二、润滑油组成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1、润滑油基础油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合成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
矿油基础油由原油提炼而成。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
1995年修订了我国现行的润滑油基础油标准,主要修改了分类方法,并增加了低凝和深度精制两类专用基础油标准。矿物型润滑油的生产,最重要的是选用最佳的原油。
矿物基础油的化学成分包括高沸点、高分子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其组成一般为烷烃(直链、支链、多支链)、环烷烃(单环、双环、多环)、芳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环烷基芳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机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非烃类化合物。
2、添加剂 添加剂是近代高级润滑油的精髓,正确选用合理加入,可改善其物理化学性质,对润滑油赋予新的特殊性能,或加强其原来具有的某种性能,满足更高的要求。根据润滑油要求的质量和性能,对添加剂精心选择,仔细平衡,进行合理调配,是保证润滑油质量的关键。
一般常用的添加剂有:粘度指数改进剂,倾点下降剂,抗氧化剂,清净分散剂,摩擦缓和剂,油性剂,极压剂,抗泡沫剂,金属钝化剂,乳化剂,防腐蚀剂,防锈剂,破乳化剂。 三、润滑油脂的基本性能 润滑油是一种技术密集型产品,是复杂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而其真正使用性能又是复杂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过程的综合效应。
润滑油的基本性能包括一般理化性能、特殊理化性能和模拟台架试验。 一般理化性能 每一类润滑油脂都有其共同的一般理化性能,以表明该产品的内在质量。
对润滑油来说,这些一般理化性能如下: (1) 外观(色度)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对于基础油来说,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的越干净,颜色也就越浅。
但是,即使精制的条件相同,不同油源和基属的原油所生产的基础油,其颜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由于添加剂的使用,颜色作为判断基础油精制程度高低的指标已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2) 密度密度是润滑油最简单、最常用的物理性能指标。润滑油的密度随其组成中含碳、氧、硫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因而在同样粘度或同样相对分子质量的情况下,含芳烃多的,含胶质和沥青质多的润滑油密度最大,含环烷烃多的居中,含烷烃多的最小。
(3) 粘度粘度反映油品的内摩擦力,是表示油品油性和流动性的一项指标。在未加任何功能添加剂的前提下,粘度越大,油膜强度越高,流动性越差。
(4) 粘度指数粘度指数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越小,其粘温性能越好,反之越差。
(5)闪点闪点是表示油品蒸发性的一项指标。油品的馏分越轻,蒸发性越大,其闪点也越低。
反之,油品的馏分越重,蒸发性越小,其闪点也越高。同时,闪点又是表示石油产品着火危险性的指标。
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为易燃品,45℃以上为可燃品,,在油品的储运过程中严禁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温度。在粘度相同的情况下,闪点越高越好。
因此,用户在选用润滑油时应根据使用温度和润滑油的工作条件进行选择。一般认为,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即可安全使用。
(6) 凝点和倾点凝点是指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油品停止流动的最高温度。油品的凝固和纯化合物的凝固有很大的不同。
油品并没有明确的凝固温度,所谓“凝固”只是作为整体来看失去了流动性,并不是所有的组分都变成了固体。润滑油的凝点是表示润滑油低温流动性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
对于生产、运输和使用都有重要意义。凝点高的润滑油不能在低温下使用。
相反,在气温较高的地区则没有必要使用凝点低的润滑油。因为润滑油的凝点越低,其生产成本越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一般说来,润滑油的凝点应比使用环境的最低温度低5~7℃。但是特别还要提及的是,在选用低温的润滑油时,应结合油品的凝点、低温粘度及粘温特性全面考虑。
因为低凝点的油品,其低温。
反式脂肪又名反式脂肪酸,一般是植物油等食用油经过氢化技术处理后产生的。
反式脂肪的名字来自于它的化学结构。反式脂肪分子包含位于碳原子相对两边的反向共价键结构,和顺式脂肪相比,这种反向分子结构不易扭结。
与一般植物油相比,经过氢化处理的食用油具有耐高温、不易变质、存放更久等优点。目前包括肯德基、麦当劳在内的美国餐饮业都普遍使用了反式脂肪含量较高的氢化油,主要用途是制作脆皮面包、炸薯条和甜甜圈等食品。
近年来,美国和欧洲的一些研究结果显示,经常食用反式脂肪含量高的食品易增加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果育龄妇女过多食用含反式脂肪的食品,可能还会面临不孕的风险。为此,一些国家已经开始立法限制食物里反式脂肪的含量。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48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