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是中医独具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中医临床检查必检查舌。
舌诊主 要是通过观察病人舌质和舌苔的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几千年来,舌诊 已成为中国医学的特色之一。
舌的意思。公元前3—5世纪成书的《内经》中已有较多关于舌诊的记载。
如关于舌苔之色,认为舌苔黄是属于体内有热。 还有舌卷,为舌卷缩口内,不能外伸,认为是由于高热神昏。
《难经》中也有一些舌诊记载。到了汉唐时代,张仲景创造了 “舌苔”一词,并确立舌诊作为辨证论治的依据。
以后《诸病源候论》、《中藏经》、《千金方》、《外台秘要》等书也提到一些舌诊的内容。到宋、金、元时期,《活人》以有以燥舌干来辨阴阳虚实,《小儿药证直诀》首创“舒舌”、“弄舌”的名称。
但以上一些文献中所记载舌诊的内容都比较分散,而我国最早的一本专门谈论舌诊的著作则要算元代的《敖氏伤寒金镜录》,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舌诊专书。明清两代研究舌诊者日增,使舌诊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舌是口腔中重要的器官是一个肌性器官,能灵敏地反映肌体的各种变化。 舌的表面有特殊的粘膜,尤其是舌背粘膜,它是舌苔的主要组成部分。
舌与经络相连,舌体有极其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并与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有密切的联系,它们都直接或间接联络脏腑。根据中医理论,舌与脏腑功能相关。
舌为心之窍,心主血脉而藏神,所以舌体的变化。 能反映“心主血脉”和“心藏神”的功能;舌苔是胃气蒸化谷气上承于舌面而生成,与脾胃运化功能相适应,所以舌象的变化,可以反映全身营养和代谢的功能,气血的生化状况;肾藏精,在液为唾;脾在液为涎,都是津液组成部分,关系着舌体的润燥,也能反映脾肾的功能。
舌诊时,要保证室内的自然光线柔和充足,患者的姿势要正确,一般为坐位,重病者亦可卧位;舌诊的顺序一般是:舌尖一^舌中一*舌根一^舌两边D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某些事物或药物会影响舌苔的颜色,造成假象,望舌时要注意鉴别。为了观察舌的润燥、苔的松腐坚敛和有根无根,了解舌苔燥裂程度,常常刮舌与揩舌。
一般是用消毒刮舌板以中度力量,由舌根向舌尖惺刮舌面,或用消毒纱布,蘸少量生理盐水轻重适中力度揩抹舌面,这样来观察舌质的本色,以及刮、揩后舌苔的复生情况,得到正确的结论。正常的舌象是随四季变换而变化 的。
夏季舌苔易厚,易淡黄;秋季多薄多干;冬季舌常湿润。 随着人的起居 运动,舌象也在变化,晨起时舌苔略厚,色暗滞;活动进食舌象又恢复红活 薄润;张口呼吸,舌苔易薄易燥;过度用力舌质会变红;此外,烟酒对舌色 的变化也有影响。
随着年龄和体质的变化,舌象也呈规律性变化。小儿的生理特点是稚阴 稚阳,形气未充,生机勃勃,舌鲜活娇嫩,一旦患病则易虚易实。
易寒易热, 常见剥苔、红点、厚苔。老年人常气血偏虚,肾亏脾弱,舌多裂纹,或少苔 无苔。
男女体质不同,舌苔亦不同。舌苔是舌面上的苔状物。
薄白均匀,干湿适中,舌面的中部和根部稍厚 的舌苔是正常舌苔。古医籍说:“舌苔由胃中生气所致,而胃气由心脾发生, 故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气,如地上之微蕈也,若不毛之地,则 土无生气也”、“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苔。
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之苔, 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故日苔”。这表明了舌苔的形成与脾胃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现代医学认为舌苔的形成,主要为丝状乳头的分化所形成。舌苔的颜色通常有白、黄、灰、黑等颜色;舌苔的厚薄通常有薄苔、厚 苔、少苔、无苔;舌苔的润燥通常能反映体内津液的情况。
疾病的轻重均能从舌象的变化反映出来,舌质淡红,舌苔白、薄、润均 为病情较轻;舌质红绛、青紫,舌苔黄厚、灰黑,或光滑无苔,均为病情较 严重;淡白舌多见于慢性疾病,如贫血,蛋白质缺乏或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 等疾病;红绛舌多见于发热、脱水、水液平衡失调等疾病;肝硬化病人若原 为淡红舌、薄白苔或薄黄苔,转为红绛光剥,则表示肝功能恶化;急性阑尾 炎多见腻苔,在治疗过程中厚腻苔转为薄白苔,多是病情好转,但如疼痛减 轻而腻苔不退,则表示病情未减,甚至可能恶化。 舌象的变化对某些疾病的诊断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 病邪的性质、病位的浅深、病情的进退,以及判断疾病的转归与预后均能从 舌象的变化反映反映出来。可以说,舌的变化鲜明而迅速,它好像内脏的一 面镜子,能较客观的反映病情,是医生诊病的重要依据。
中医的舌诊对西方医学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西医诊断学也逐渐地重视 舌质、舌苔的变化及舌的活动状态。
譬如,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舌头伸出 时常会发生震颤;肢端肥大症和粘液性水肿患者舌体肥大;低血色素贫血时, 舌面平滑;核黄素缺乏时,舌上皮可有不规则隆起;猩红热病人舌头呈鲜红 色,形如草莓。 这些与中医诊断学认为人体重要脏器的疾病,均可在舌头上 有所反应。
可以通过舌诊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和转归的道理相合。正因为 中医舌诊很重要,所以世界上不少国家正在深入研究,他们通过舌萤光检查、舌印检查、舌的病理切片检查、舌的活体显微镜观察、刮舌涂。
要求被观察者将舌体上翘,观察舌下静脉,看其是否有长度、形态、颜色、粗细、舌下小血络的变化。正常的舌下静脉,是位于舌系带两侧纵行的大络脉,长度不超过舌下肉阜至舌尖的3/5,颜色暗红,形质柔软,无怒张、紧缩、弯曲、增生的表现。
山东普瑞森中医舌诊仪厂家了解到,观察时,要求患者将舌体向上腭方向翘起,舌尖轻抵上腭,保持舌体自然松弛,充分暴露舌下络脉。先观察舌系带两侧大络脉的粗细、颜色,有无怒张、弯曲等改变;再观察周围细小络脉的颜色、形态以及有无异常结节和血络。舌诊时,还可询问了解患者的口味、舌觉,以及口中是否存在异常气味。
1。
注意光线:望舌时,须让患者面向光亮处,使光线直射口内,不要在有色的窗下进行望诊。在夜间望舌时,应在强光下进行,否则不易分辨舌的颜色,所以一定要注意光线的明暗。
2。注意染苔:某些食物或药物,可使舌苔染上某种颜色,而不易分辨其苔色和燥湿。
如食橄榄、乌梅,可使舌苔染黑,服黄连素、核黄素等药物,能使舌苔染黄。所以,在临床诊察时,发现舌苔突然变化,或苔色与病情不符,应详细询问其饮食及服药情况,确定其是否染苔,以免误诊。
3。其他:饮食的磨擦或刮舌后,可使舌苔变薄;饮水后可以使舌质湿润;进冷食后,可以使舌质暂时变白;进热食或辛辣食物后,可以使舌质暂时变红;因鼻塞不通而张口呼吸的患者,其舌面较干燥等。
舌质的颜色分几种? 正常人舌质的颜色淡红而润,深浅适中。属于病理性的舌质约有五种颜色,即淡白舌、红舌、绛舌、紫舌及青舌。
现分述如下: 淡白舌:舌色浅于淡红,多为气血亏虚,阳气不足之象。淡白而舌体瘦多为气血不足,淡白而舌体胖嫩多为阳气亏虚。
红舌:舌色深于正常人,多主热证。热盛气血上壅,故现红色。
有虚实之分,既可见于实热证,又可见于虚热证。舌色鲜红,伴有苔黄为实热证,舌色鲜红,苔少或无苔为虚热证。
舌红在不同部位可为不同脏腑的热证,如舌尖赤为心火上炎,舌边赤为肝胆有热,舌中心干红为胃阴亏。 绛舌:舌色深红为绛舌,多主热盛阴虚。
外感热病中见绛舌,多为热入营血的标志,常见于热性病。内伤杂病中见绛舌,多属阴虚火旺。
若舌尖独绛,多为心火上炎之证;舌绛而光亮无苔如镜面,为胃阴已亡。 紫舌:舌见紫色,主病有寒热之分。
舌呈淡紫色,主寒证;舌呈青紫色而有斑点,主瘀血证;舌呈绛紫色,主热证。 青舌:又名水牛舌,主寒证和瘀血证。
舌苔是怎样产生的? 舌苔,是胃气上蒸而生。正常人有一层薄白苔,不干不湿,不滑不燥,这是胃气正常的表现。
如脏腑有病,胃气挟病邪之气上蒸,其苔色即可发生改变。观察舌苔的异常变化,是舌诊的重要内容。
临床上常见的舌苔,大致可分为白苔、黄苔、灰苔、黑苔四种,现分述于下: 白苔:一般常见于表证、寒证。但有时也见于热证。
舌苔薄白而润,多为外感风寒,病犹在表;舌淡苔白多为寒证;若白苔满布如积粉的,为积粉苔,多由外感秽浊不正之气,毒热内盛之征,常见于瘟疫,亦见于内痈。 黄苔:主热证、里证。
一般来说,苔色越黄,热邪越盛,淡黄为热轻,深黄为热重,焦黄为热结。苔黄而滑者,多属湿热;薄黄而干,表示热邪伤津;如黄燥而生黑刺,或中有裂纹者,多是热结已深,气阴已耗。
灰苔:灰苔为浅黑色,主里证。灰苔既主寒,也主热,主要从苔的润燥来分辨寒热。
若苔灰而润者,则主寒,而苔灰而燥者,则主热。 黑苔:苔现黑色,多属里证。
主热极又主寒盛。病情较重时多见。
若苔黑而润滑,舌质较淡白的,多为寒极;若舌苔黑,干燥少津,甚则舌生芒刺,多为热极伤阴,阴津耗伤之证。总之,苔之润燥,是辨别黑苔主病属热属寒之关键。
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舌头的诊断方式,平时大家需要注意保健方案,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要尽早的发现这些不良的情况。平时也要注意合理的进行保健,有效的综合进行调理,希望大家注意身体的变化,同时也要注意膳食方式,在看舌头之前不要胡乱吃东西。
根据舌面部位的区域分布,舌根属肾、命门,舌中属脾胃,舌尖属心、肺,舌边属肝胆,所以当舌色大部分颜色浅淡,有部分为鲜红时,按其部位不 同,可做出区别。
舌根部的舌苔变化往往发生在患病时间很长的慢性病人身上。 如果患病时间过长,很多机体重要功能可能受到损害,特别是以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为轴心的神经、内分泌的调控系统的功能受到了削弱,常多见于一 些长期患有肺、支气管或肝脏等慢性疾病的人。
舌中部的变化多见于胃、肠道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肝脏、胆囊疾病患 者在舌两边可见到相应的变化(如瘀点、瘀斑等)。舌尖部舌质发红,常提示 神经系统或心脏功能发生了相应变化等。
舌诊注意的问题 1.注意光线:望舌时,须让患者面向光亮处,使光线直射口内,不要在有色的窗下进行望诊。
在夜间望舌时,应在强光下进行,否则不易分辨舌的颜色,所以一定要注意光线的明暗。 2.注意染苔:某些食物或药物,可使舌苔染上某种颜色,而不易分辨其苔色和燥湿。
如食橄榄、乌梅,可使舌苔染黑,服黄连素、核黄素等药物,能使舌苔染黄。所以,在临床诊察时,发现舌苔突然变化,或苔色与病情不符,应详细询问其饮食及服药情况,确定其是否染苔,以免误诊。
3.其他:饮食的磨擦或刮舌后,可使舌苔变薄;饮水后可以使舌质湿润;进冷食后,可以使舌质暂时变白;进热食或辛辣食物后,可以使舌质暂时变红;因鼻塞不通而张口呼吸的患者,其舌面较干燥等。
舌诊时应采自然光,并注意窗帘、装饰、墙壁及衣服颜色的影响。
此外, 饮食内容也会使舌苔或舌质产生变化,像喝牛奶、豆浆后变白色;吃橘子、柿 子、蛋黄后变黄色;吃橄揽、槟榔、喝咖啡后变褐色;烟、酒、醋会使舌苔变 灰;葡萄酒及含铁补品会使舌苔变成黑褐色……必须加以区分,才不会误诊。人的舌头是全身健康状况的缩影,通过对舌形和舌质、舌苔的观察,能确 定疾病的发生部位、疾病的性质及治疗方法。
我国医学博大精深,以上只是略 述了舌诊的皮毛知识,大家不妨多加学习,常照镜子看舌头,对自己的体质有 所认识,更有助于及早发现和治愈疾病。
医生之所以要看舌头,是因为舌体与肝、心、脾、肺、肾等内脏经络相连,内脏若有病变,可以直观地反映在舌头上。
正常舌象可概括为6个字:淡红、舌薄、白苔。具体地说,就是舌色淡红,舌质滋润,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
中医将舌划分为舌尖、舌中、舌根和舌侧。 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俞和大肠,舌两侧属肝胆。
健康人舌质淡红润泽,表明体内气血调和。 1、淡白舌,即舌色红少白多,多见于阳虚证、气血两虚证,如贫血的女性。
2、如果舌呈鲜红色,多见于热证。舌尖红的人,若同时伴有烦躁、咽干、喜冷饮、口腔溃疡,多见心火亢盛者,可喝苦丁茶,或用麦冬、菊花、胖大海代茶饮,咽痛者可加金银花。
3、如果舌质发青,通常说明阴寒比较盛,或有淤血证,痛经、月经不调的女性,某些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或药物、食物中毒者会出现。 4、如果舌态发硬、颤抖,提示肝风内动、风痰阻络,多见于高血压患者,或提示有中风的危险。
5、若舌头胖大,舌边有齿痕,说明脾胃的运化功能相对不足,多见于脾虚湿重的体质,可适当增加一些具有健脾化湿的食物,如山药、白术、白扁豆等。 6、有的人,舌头上有的地方有苔,有的地方无苔,中医称之为“地图舌”,如果没有任何不适感觉,是生理现象,不需治疗。
如果长期有胃病或其他慢性疾病,多为阴虚。 舌苔由胃气所生,观察舌苔主要看颜色、润泽度、厚薄度等。
1、舌苔增厚,是胃气夹湿邪所致,或体内有痰、湿、水、饮、积食等,提示患者可能有消化系统或呼吸系统疾病。 2、舌苔由厚转薄,舌上又生薄白新苔,说明病情转好;舌苔由薄转厚,提示邪气渐盛,或表邪入里,病情加重。
3、舌苔出现黄色,提示体内有里证和热证,苔色越黄,热邪越重。 4、黑苔或灰苔则多见于久病或病重的人。
还可以观察舌底血管经络的粗细和颜色,正常情况下脉络粗细适中,色为青紫。 若脉络变粗,颜色为淤紫,心脑血管病患者病情有可能加重。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1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