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主要涉及到信息传输的安全、信息存储的安全以及对网络传输信息内容的审计三方面。
鉴别 鉴别是对网络中的主体进行验证的过程,通常有三种方法验证主体身份。一是只有该主体了解的秘密,如口令、密钥;二是主体携带的物品,如智能卡和令牌卡;三是只有该主体具有的独一无二的特征或能力,如指纹、声音、视网膜或签字等。
口令机制:口令是相互约定的代码,假设只有用户和系统知道。口令有时由用户选择,有时由系统分配。
通常情况下,用户先输入某种标志信息,比如用户名和ID号,然后系统询问用户口令,若口令与用户文件中的相匹配,用户即可进入访问。口令有多种,如一次性口令,系统生成一次性口令的清单,第一次时必须使用X,第二次时必须使用Y,第三次时用Z,这样一直下去;还有基于时间的口令,即访问使用的正确口令随时间变化,变化基于时间和一个秘密的用户钥匙。
这样口令每分钟都在改变,使其更加难以猜测。 智能卡:访问不但需要口令,也需要使用物理智能卡。
在允许其进入系统之前检查是否允许其接触系统。智能卡大小形如信用卡,一般由微处理器、存储器及输入、输出设施构成。
微处理器可计算该卡的一个唯一数(ID)和其它数据的加密形式。ID保证卡的真实性,持卡人就可访问系统。
为防止智能卡遗失或被窃,许多系统需要卡和身份识别码(PIN)同时使用。若仅有卡而不知PIN码,则不能进入系统。
智能卡比传统的口令方法进行鉴别更好,但其携带不方便,且开户费用较高。 主体特征鉴别:利用个人特征进行鉴别的方式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目前已有的设备包括:视网膜扫描仪、声音验证设备、手型识别器。 数据传输安全系统 数据传输加密技术 目的是对传输中的数据流加密,以防止通信线路上的窃听、泄漏、篡改和破坏。
如果以加密实现的通信层次来区分,加密可以在通信的三个不同层次来实现,即链路加密(位于OSI网络层以下的加密),节点加密,端到端加密(传输前对文件加密,位于OSI网络层以上的加密)。 一般常用的是链路加密和端到端加密这两种方式。
链路加密侧重与在通信链路上而不考虑信源和信宿,是对保密信息通过各链路采用不同的加密密钥提供安全保护。链路加密是面向节点的,对于网络高层主体是透明的,它对高层的协议信息(地址、检错、帧头帧尾)都加密,因此数据在传输中是密文的,但在中央节点必须解密得到路由信息。
端到端加密则指信息由发送端自动加密,并进入TCP/IP数据包回封,然后作为不可阅读和不可识别的数据穿过互联网,当这些信息一旦到达目的地,将自动重组、解密,成为可读数据。端到端加密是面向网络高层主体的,它不对下层协议进行信息加密,协议信息以明文形式传输,用户数据在中央节点不需解密。
数据完整性鉴别技术 目前,对于动态传输的信息,许多协议确保信息完整性的方法大多是收错重传、丢弃后续包的办法,但黑客的攻击可以改变信息包内部的内容,所以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完整性控制。 报文鉴别:与数据链路层的CRC控制类似,将报文名字段(或域)使用一定的操作组成一个约束值,称为该报文的完整性检测向量ICV(Integrated Check Vector)。
然后将它与数据封装在一起进行加密,传输过程中由于侵入者不能对报文解密,所以也就不能同时修改数据并计算新的ICV,这样,接收方收到数据后解密并计算ICV,若与明文中的ICV不同,则认为此报文无效。 校验和:一个最简单易行的完整性控制方法是使用校验和,计算出该文件的校验和值并与上次计算出的值比较。
若相等,说明文件没有改变;若不等,则说明文件可能被未察觉的行为改变了。校验和方式可以查错,但不能保护数据。
加密校验和:将文件分成小快,对每一块计算CRC校验值,然后再将这些CRC值加起来作为校验和。只要运用恰当的算法,这种完整性控制机制几乎无法攻破。
但这种机制运算量大,并且昂贵,只适用于那些完整性要求保护极高的情况。 消息完整性编码MIC(Message Integrity Code):使用简单单向散列函数计算消息的摘要,连同信息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重新计算摘要,并进行比较验证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
这种散列函数的特点是任何两个不同的输入不可能产生两个相同的输出。因此,一个被修改的文件不可能有同样的散列值。
单向散列函数能够在不同的系统中高效实现。 防抵赖技术 它包括对源和目的地双方的证明,常用方法是数字签名,数字签名采用一定的数据交换协议,使得通信双方能够满足两个条件:接收方能够鉴别发送方所宣称的身份,发送方以后不能否认他发送过数据这一事实。
比如,通信的双方采用公钥体制,发方使用收方的公钥和自己的私钥加密的信息,只有收方凭借自己的私钥和发方的公钥解密之后才能读懂,而对于收方的回执也是同样道理。另外实现防抵赖的途径还有:采用可信第三方的权标、使用时戳、采用一个在线的第三方、数字签名与时戳相结合等。
鉴于为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需采用数据传输加密技术、数据完整性鉴别技术及防抵赖技术。因此为节省投资、简化系统配置、便于管理、使用方便,有必要选取集成。
邮储银行组织所辖网点围绕ATM自助设备防护管理及使用工作,开展“金融安全学习宣传周”活动,面向公众开展金融安全宣传教育和风险提示活动。
1、各网点利用晨夕会组织学习《关于做好全市ATM自助设备安全防护管理工作的风险提示》等文件,切实做好员工案件防控、风险防范知识学习。
2、依托网点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在各网点宣传栏处张贴“ATM用卡事项要领”提示,同时网点人员在服务客户是温馨提醒客户关注网点宣传栏提示内容,增强客户金融安全防范意识。
3、安排人员在网点外设立宣传点,对过往群众和前来网点办理业务的客户广泛宣传,营造宣传声势,扩大宣传范围。
通过本次活动,提升了银行网点人员金融安全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了社会公众对金融安全知识的了解,对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金融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云端学习app忘记密码可以通过点击找回密码来进行密码的找回,步骤如下:
1、首先第一步就是进行打开云端学习app,在登录界面点击“找回密码”。
2、接着就是进行在弹出界面输入手机号码,点击“下一步”等待验证码即可。
3、然后就是点击下一步之后,这时候就会要求进行填入信息即可。
4、最后就是输入验证码后设置新密码,设置完成后点击“下一步”就可以找回密码了。
支付由你,安全有我——网络支付安全知识指南发布日期:2013-03-20 第一部分:网络支付——网络世界的资金快递员网络支付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
您也许通过某家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转账、支付交易保证金,或是通过一些专业的网上支付服务商进行过网上购物在线支付。所有这些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支付方式都是网络支付。
一、什么是网络支付?传统上,我们进行支付,最普遍的是现金支付,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或者我们去银行柜台进行支付,比如汇款,缴纳水电煤气费等,还有一种我们也比较熟悉,我们在商场,通过银行卡刷卡来购物。网络支付是一种新兴的支付工具,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发展起来。
比如我们要进行网上购物,由于买卖双方不见面,货物也通过快递的形式送达,那怎么付钱呢,网络支付由此应运而生。通俗地讲,网络支付是指用户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的在线资金支付行为。
从目前来看,网络支付已经非常普遍了,我们很多购物网站都能进行网络支付。您可以通过手机、电脑,随时随地享受到各种网上支付服务,进行一站式购物,非常便捷。
可以说,网络支付大大促进了电子商务,特别是网购的发展,甚至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二、网络支付有哪些种类?网络支付种类非常丰富,可选择的余地也非常大。
通常来讲,我们接触最多的一个就是网上银行,相当于银行把支付业务搬到了网上。一般来说,你在银行网点能办的支付业务,现在通过网上银行都能办理,而且还更加便宜,不用出家门,就能把事都办了。
为了便于理解,手机银行也属于网上银行,不过把银行搬到手机中,不需要依靠电脑了,拿着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支付。另一个大家也比较熟悉的就是通过支付机构的支付,现在从事网络支付机构的很多,它们或者与银行合作,通过网关跳转至网银,或者通过与银行卡账户绑定等方式进行支付,比如,快捷支付。
还有一种是在支付机构注册虚拟账户,通过向虚拟账户充值,进行相关支付业务。三、通过网络支付您可以办理哪些业务?首先,在网上消费,绝大部分都能使用网络支付,比如你可以在网上购物、既可以购买实物产品,也能购买游戏点卡,软件以及歌曲等虚拟产品。
还可以缴纳煤气水电通讯费,不用专门跑一趟,一次操作就可以轻松缴费。而且随着网络支付的日渐发展,现在通过网络支付,能够实现在网上买卖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进行投资理财。
此外,我们还能通过网络支付进行信用卡还款。足不出户,您就可以实现轻松生活。
四、网络支付的有哪些魅力?网络支付的发展,使我们的支付变得更加快捷、便利而且便宜。使我们的网民能够充分享受网络生活带来的快乐和惊喜。
省时省力: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多项支付业务,让生活变得更加精彩。随时随地:不用受银行营业时间和网点的限制,随心享受便捷高效服务。
绿色低碳:无纸化和非面对面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既环保又经济。五、我国网络支付发展得怎么样?我国的网络支付发展非常快,一方面,我们的网民多,截至2011年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亿,国内互联网支付用户规模达到1.67亿人,占总体互联网用户规模的比例达到32.6%。
另一方面,我国网络经济发展非常快,网络支付需求十分庞大。互联网支付在电子商务中的渗透率不断提高。
2011年,互联网支付交易金额占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的29%,2011年,国内银行网上支付交易笔数151亿笔,交易规模为695万亿元。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发展迅速,2012年上半年,全国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总量53.4亿笔,金额2.69万亿元。
第二部分:网络支付安全——安全随行,支付随心支付没有安全,就像生活中没有警察,世界就会乱套。保障网络支付的安全,就是保障消费者对网络支付的信心。
在现实世界中,网络支付受欢迎程度并不一致。一方面,很多人感受到互联网的快捷和方便,觉得网络支付可以明显减少到银行的往来奔波之苦,免除排队的烦劳,从而对这种支付方式情有独钟;另一方面,一部分人却对网络支付退避三舍,不敢轻易尝试。
经调查分析,不同人群对待网络支付的不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对网络支付的安全性担心程度不同所致。对于后一群体,他们觉得网络支付需要更好的安全保障。
网络支付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银行、支付机构、安全厂商、商户、网络管理部门以及消费者共同努力。但从目前网络支付的发展水平和出现的网络支付案例来看,现行的网络支付安全技术和手段已经比较成熟,绝大部分网络支付安全事件更多的是由于用户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所致。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2年中国网络支付安全状况报告》显示,有高达近八成的用户认为网络支付是安全的,然而知道如何保障支付安全的人占全部消费者人群不足半数,而您是否在这半数里面。多知道一些网络支付安全知识对于防范支付风险非常有必要。
一、我们面临的网络支付风险主要有哪些?网络支付是在网络的开放环境中开展的。同时由于它涉及到资金转移,因此,非常容易成为犯罪份子觊觎的对象。
平时,我们面临的网络支付风险主要有:一是。
信息安全专业的分析
本专业是计算机、通信、数学、物理、法律、管理等学科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确保信息安全的科学与技术。培养能够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高级专门人才。信息安全的概念在本世纪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90年代以来得到了深化。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安全问题也日显突出。如何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国际上对于信息安全的研究起步较早,投入力度大,已取得了许多成果,并得以推广应用。目前国内已有一批专门从事信息安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工作的研究机构与高科技企业,形成了我国信息安全产业的雏形,但由于国内专门从事信息安全工作技术人才严重短缺,阻碍了我国信息安全事业的发展。信息安全专业是十分具有发展前途的专业。
课程设置在校期间,不仅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强调对其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学生除学习理工专业公共基础课外,学习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主要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方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与算法初步、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原理与汇编语言、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大学物理、集合与图论、代数与逻辑、密码学原理、编码理论、信息论基础、信息安全体系结构、软件工程、数字逻辑、计算机网络等。
除上述专业课外还开设了大量专业选修课,主要有:数据通信原理、信息安全概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数字鉴别及认证系统、网络安全检测与防范技术、防火墙技术、病毒机制与防护技术、网络安全协议与标准等。学生除要完成信息安全体系不同层次上的各种实验和课程设计外,还将在毕业设计中接受严格训练。
专业培养特色
本专业的教学将突出以下特色:具有全面的信息安全专业知识,使得学生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进一步发展的基本能力;加强学科所要求的基本修养,使学生具有本学科科学研究所需的基本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具有应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系统的应用、开发以及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努力使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应用能力;既可以承担实际系统的开发,又可进行科学研究。
就业方向和主要从事的工作
信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国际上围绕信息的获取、使用和控制的斗争愈演愈烈,信息安全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个焦点,各国都给以极大的关注和投入。网络信息安全已成为亟待解决、影响国家大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关键问题,它不但是发挥信息革命带来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有力保证,而且是抵御信息侵略的重要屏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是21世纪综合国力、经济竞争实力和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纪之交世界各国都在奋力攀登的制高点。信息安全问题全方位地影响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解决不好将使国家处于信息战和高度经济金融风险的威胁之中。
总之,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安全已变得至关重要,信息安全已成为信息科学的热点课题。目前我国在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起点还较低,国内只有极少数高等院校开设“信息安全”专业,信息安全技术人才奇缺。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政府机关、国家安全部门、银行、金融、证券、通信领域从事各类信息安全系统、计算机安全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在IT领域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我们应充分认识信息安全在网络信息时代的重要性和其具有的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适应时代,抓住机遇!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3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