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知识练习题 1,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是( ).2,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 )。(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
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
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 ),“美玉无暇”指的是( )。4,“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老去,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 )之手。
5,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 )一事。6,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 ),也被称为“赛诸葛”。
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7,请用下列两部古典名著人物的姓名或官名补全下面的回目。
(1) 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水浒传》)(2) 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三国演义》)8,《三国演义》中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了智慧的代表。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还有一位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的形象,这个人是( ),这部作品是《 》。
9,“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是《水浒传》中的一位传奇英雄( )。10,《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 ).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称: 11,“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作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 。
1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请说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名称。例:舌战群儒。
、。13,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六出: 东和: 收二川: 七擒: 北拒: 排八阵: 14,下面是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空C,诸葛亮——三顾茅庐 D,刘姥姥——三进大观园15,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16,《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
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事: 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此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特征: 17,《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他令人赞颂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
语言要简洁。 18,“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是我国古典名著《 》的开篇词。19,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
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20,“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 、、三国。
21,《曹操煮酒论英雄》节选自我国第一部长篇 体小说《三国演义》。22,“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这段关于“英雄”的见解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 )(人名)之口。23,《西游记》中的“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树”的是( )。
24,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 (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25,语文课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
(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故事情节,在叙述中至少运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同学甲:《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
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你的讲述: 26,对对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下联: , 。
27,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要求。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
初中三年,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好书。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
书名: 作者: 印象最深的人物: 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 。28,你在阅读中外名著时,采用的是什么读书方法?有什么收获?请略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 。答案:1,曹雪芹 2,(1)鲁智深(2)曹操 3,林黛玉 贾宝玉4,林黛玉 5,赤壁之战 失街亭 6,吴用 智取生辰纲 7,林教头 曹操 8,吴用 水浒传 9,武松 10,关羽 大意失荆州(温酒斩华雄) 11,青梅煮酒论英雄 12,草船借箭、空城计、七擒七纵等 13,六出祈山、东和孙吴、收取东川西川、七擒孟获、北拒曹魏、摆设八阵。
原发布者:y1w2j3s4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知识大全[整理四套] 知识归纳 一、顿号、逗号、分号的使用 1、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但并列性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你要不断地进步,识字,生产。 他的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3、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 如: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一般情况下,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使用连词而不用顿号) 4、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如:他已经走了有三四里的路了。 注意:要区别于表示两种并列的情况。 如: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 5、集体词语之间关系紧密,不用顿号分隔。 如: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等。 6、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一定要用,只能使用逗号。 如:近期我观看了许多出色的电影,如《英雄》《无间道》《美丽人生》等。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7、并列词语注意分类,小的用顿号,大的用逗号;分句间小的用逗号,大的用分号,甚至句号。 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汇总(一)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 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 秦皇:秦始皇嬴政 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三、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四、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
第一, 语文成绩取决于实力的积累,在短时间内的增分率较低;第二, 语文学科的知识内容杂、泛、零、散,复习容易挂一漏万;第三, 语文试题弹性大,试题开放性、灵活性程度高,不易把握,但语文高考的试题结构基本上是稳定的。这对语文复习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根据如上特点,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语文复习,必须强调积累。第二,由于语文学科的知识内容杂、泛、零、散,考生务必在目前阶段增加知识(主要是字词、成语、病句类型、文言实词)的覆盖面。我们的办法,是多做“基础小练习”,做到每节课都有基础小练习。
第三,根据高考试题结构基本稳定的特点,采取两个策略:一是抓住大头,尤其抓住占60分的作文;二是抓住实效,着力抓住能有效提高得分的部分,主要包括第一卷前4个小题,第二卷的文言翻译、名篇名句背诵、语言的实际运用等部分。
2.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句子。
包括: (1)一重复句,只有两个分句的句子。主要有八种类型: (1.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如: 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2.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常用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首先(起初)……然后……,从而。如: ①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②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③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3.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
如: 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颈是巧妙绝伦。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 (4.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可能……,也许……也许……。如: ①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②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假呀! ③武松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别无选择。 (5.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
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却、而、还是)……,但是,但,然而,只是,不过,倒,竟然。
如: ①他小小年纪,胆量可不小啊。 ②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③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 (6.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
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常见的关联词语是:如果(假如、倘若、若、要是、要、若要、假若、如若)……就(那么、那、便、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哪怕、即便、纵使)……也(还、还是)……,再……也……。
如: ①如果老王不能前去,那就让我去吧。 ②即使天塌下来,这件事也得继续做完。
③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7.因果复句,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
说明因果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和果是客观事实。常用关联词有:因为(因)……所以(便)……,由于……因而……,因此,故此,故而,之所以……是因为……。
推论因果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提,后一分句由此推出结论,结论是主观判定的,不一定是事实。常用关联词有:既然(既是)……就(那就、便、又何必)……。
如: ①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 ②哥哥嫂嫂既然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 ③几房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④由于病魔缠身,两次体检未通过,他只好第二次踏进补习班的门槛。 (8.条件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分为充分、必要、完全等三种类型。
常见关联词语有: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不)……,无论(不管,不论)……都……。如: ①衣服只要干净整齐,越朴素穿着越称心。
②只有具备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才能昂首阔步于成功的大道之上。 ③我们除非预先作了准备,这次行动绝无成功的可能。
④不管人员是不是齐整,我们都得赶往阵地。 (9.解说复句,一个分句说明一种情况,其他分句对这种情况进行解释、说明或总括。
一般不常用关联词语。如: ①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地站着纺。
②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两种都是主观主义。 (10.目的复句,一个分句表示实现或避免某种目的,一个分句表示为此而采取的行为。
常用关联词语有:为了,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如: ①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
②这段时间校卫要好好检查校园设施,以免出现安全事故。 ③答题之前,我们应仔细思考,省得过后又来修改。
(2)多重复句,。
随着五月的日历翻到中旬,中考的身影已经清晰的出现在每一个复习备考的学生面前,每一个初三老师也感到有些紧张。
尤其是考纲浮出水面,熟读精读课本的第一轮复习业已结束,接下来该如何科学规划,短时间出高效益?县教研室高瞻远瞩,把握住复习的瓶颈,适时召开这次覆盖七科的中考复习研讨会,无疑为我县后期中考复习产生深远影响,对各科的备考冲刺会有极大帮助。受教研室江老师所托,利用这个平台,交流一下后期复习备考的一些认识,并就语文基础知识备考交换一下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一、后期语文复习的建议 1、认真研读《考纲》,弄清考什么,怎么考,减少复习的盲目性我就今年的《考纲》对基础知识方面的要求做一解读。09年考纲将语文基础知识分为两大板块:第一块为第一部分的语文积累;第二块为第三部分的语文综合运用。
语文积累方面有八项具体要求即八个考点。其中识记层面四个考点,一是拼音认读汉字,二是汉字的形音意,三是常用汉字的规范书写,四是准确默写课标推荐背诵的50篇优秀诗文的句、段、篇。
理解层面有一个考点,即六篇课外读物的基本内容和相关知识。表达层次上有三个考点,一是熟练使用《新华字典》,二是积累并运用常用词语,三是仿写或变换简单句子。
语文综合运用方面有五项具体要求三个考点。五项内容全部是从表达层面上进行要求,具体的形式分别是从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以及综合性学习三个点上进行考查。
2、研究并做做近两年的中考题,把握特点,克服备考的随意性我还是结合语文积累与运用这一板块来说。从最近两年安徽中考的试题来看,我省中考语文试卷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力度越来越大。
而基础积累与综合运用的内容繁多、涉及面广,从字音、字形、词义的识记到句子的仿写与变换;从课堂内古诗文的名句、段、篇的默写到课外名著的基本内容和相关常识的了解;从有观点有条理有说服力的口语交流和主题演讲到自主策划、设计方案、搜集信息、整理材料、形成观点的实践活动等,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除此之外,还有三大特点:(1)、题型灵活,有选择题、填空题、改错题、简答题、表述题等,是历年来中考语文试题中最为灵活、变化最大、创新最显著的一大板块,这是因为这一板块覆盖的知识面广,考查的知识点多,适合命题人施展其独特的创意。
;(2)、分值颇大,06年以前,这一部分分数为30分,占总分值的20%。07、08年这一部分的分数为35分,占总分值的23.3%;(3)、要求很高,这类试题越来越生活化实践化,要求学生不仅要充分调动积累库存,而且要将所学运用到学习、生活以及活动中去。
3、充分整合复习内容,梳理归纳知识,总结规律,促进运用后期的语文复习,我打算分两步走:第一步,专题复习,抓“点”,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并结合《考纲》,把脉中考,预测考点,找到对策。如在现代文阅读板块,我分抒情类散文、叙事类散文、小说、说明文、议论文这五个专题复习,每一个专题梳理出若干考点,帮助学生找寻解题规律,寻求对策。
第二步,综合复习,抓“用”,教师依据实际和命题热点,使学生知识与能力混联合纵,取得实效。一方面,教师要做好取舍,编好练习题,可选择具有特点的复习资料和模拟试卷,限时守规去做,然后即时评讲,指导答题思路。
另一方面,做好重点突破,针对考试情况,整理学生易错处常错处和盲区,拟定突破措施,投入一定的精力。二、对语文基础知识几个考点的复习建议要想使我们的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语文成绩,就应该重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
我在语文基础知识的专题复习上,是从字音、字形、字义,诗文默写,名著阅读,口语交际,活动设计这五个考点进行梳理归纳、复习备考。1、字音、字形、字义初中六册语文课本要求学生识记的字词在1500个左右。
这需要长期积累、厚积薄发,还需要学生做个有心人,时刻留意生活中有文字的地方。近两年的考试趋势是考查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书写及含义。
我在这方面是将其分为语音、汉字、词语三个部分进行复习。语音可以从“读准、写对”两方面来总结规律:读准,重点读准多音多义字读音,形似字读音,常用但习惯误读字读音,声母、韵母有细微差别字的读音;写对,主要写对声母、韵母的细微差别的注音,三拼音节的注音,声调的标写位置。
汉字可以从“辨析、释义、书写”三个方面来总结规律:辨析,主要辨析同音字、形似字;释义,即理解字的基本义以及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书写”, 注意书写端正、整洁,尽量不要勾画、涂抹。中考语文试卷专门对卷面书写赋以5分 ,但许多学生因个人习惯养成不良,书写不合规范, 甚至有的学生连标点符号该放在田字格中什么位置也不甚清楚;面对这种情况,在复习备考时,教师应抓住机会,也就给了学生真正学会书写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汉字的机会。
词语可以从“理解、辨析、运用”三个方面来总结规律:理解一词多义的现象,词的引申义、比喻义;辨析词的感情色彩;运用词的适用范围,词义的轻重,词语的搭配,关联词语的选择。2、诗文默写这一部分的复习原则是:。
一、语文基础知识的类型及其重要性 “知识是智能的基础,记忆是思维(智力之核心)的基础”,可见掌握“双基“的重要。
“语文基础知识”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凡语音、字词、句法、修辞、标点符号、文化文学常识、写作常识、诗文背诵等,都包括在内。 为学习方便,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类:记忆型、应用型。
从高考考纲考点考题上看,记忆型的知识,起码有字词的音形义(历年第1第2等试题),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和填空(如1996年第9题、30题),名言佳句的填空(第Ⅱ卷),文言文实词的比较(1996年12、13、14题)等。应用型的基础知识,如标点符号、近义词和成语的选择、病句的诊断、古今诗文的理解和赏析,几乎覆盖所有考题。
二、学习掌握“双基”的有效方法 1、强化记忆的“秘诀” 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实质就是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这里根据心理科学,总结强化记忆的五条诀窍。
①首记:“一飞冲青天,旷世不再鸣”。这是说对首次记忆的新内容,一定要“不惜千金买宝刀”。
心理学表明:10分钟能记住的东西,要再有5分钟,变换着方式(默想、默写、诵念等)去记忆,效果最佳。许多同学,记忆新知识时,只是达到了一种临界状态,就自以为记住了。
这样的记忆量,十分钟后就消失40%,更增加了间隔记忆复习的困难,实在得不偿失。 ②复记:“悬虫低复上,斗雀堕还飞”。
反复记忆才能相对克服遗忘。对较复杂、深奥信息的记忆,不可能一劳永逸。
心理实验证明:凡自己默诵的东西,三小时后遗忘10%,三天后遗忘25-30%,时隔越长,遗忘率越高。我们重点中学的学生,必须结合实际,科学安排复记。
首记可在讲课当天晚自习;二轮记忆在临新课前一天自习,或其它时间;三轮则在课前几分钟,用过电影的方式再现。事实证明,各轮复记的时间,一次比一次短,绝对可行。
③化简:“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对复杂的知识系统,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化简为原始的、天然的、通俗的要素,就能记得牢、多、快。
这里介绍三种化简法。第一,抓共性化简。
如很多形声字、会意字,其中有很多字的构字部件是“人”和“手”的变形。如“ 亻”、“方”、“元”、“攵”、等是“人”的变形;“扌”、“寸”、“又”、“彐”、“廾”等是“手”的变形。
抽出变形“人”和“手”,能帮我们区分很多汉字的形和义。如“陷”左上为人凡īan 韵者皆从“xiàn”(“陷”之古字),“舀”上为手,凡ao韵者皆从“舀”。
“舁”下为手,当“举”讲,不是“鼻”的下部。“祭”上以“又(手)”取“月(肉)”,表示恭敬,不是“登”的上部(张开的两只脚)。
“牧”以“牛”、“人”会意。“秉”乃以“手(彐)”撮禾,所以有“秉烛夜读”之用,“兼”乃以手撮双禾,所以解为同时取得、同时、再加上、还有等。
第二,举“例句”化简,如通过“狼吞虎咽”掌握“使动”;通过“歌喉甜润”掌握“形容式”通感;通过“我有个姐姐在北京读书”和“我有理由反驳你”,掌握“有”字带起的“兼语式”和“连动式”等等。第三,编“歌诀”化简。
如学习了逗号的多种用法,可自编自己能领悟的歌诀:句子当中常停顿,要用逗号来分清:复句中,分句间;单句中,很关键--主谓长,或倒装,动词后,宾语长;状语在句前,句中又较长;称呼应对序次后,插入成分在两旁;复杂并有停顿,用逗用顿细思量。 ④强联:“变形易色,随风东西”。
要善于在未知与已知之间、抽象与具体之间、杂乱与条理之间,进行识记内容的联系与转换,这是强化记忆的有效方法。如果发现不了上述联系,宁可根据个人体验或外部的、偶然的联系,“强行自制”一种联系,不怕“变形易色,随风东西”。
如《为了忘却的纪念》岂不《南腔北调》?《论雷锋塔的倒掉》,乃一《坟》堆;“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正是〈战国策〉;“莫(摸)里哀”作茧自缚〈吝啬鬼〉。又如记忆古代的人名与字,如没有“互补”、“互反”关系,都可用以上方法。
⑤札记:“闲云一片不成雨,黄叶满城都是秋”。“闲云”飘来荡去,“一片”不能成雨。
一定要准备一两个袖珍札记本,按基础知识的纲目分类,随时摘记或剪贴各种基础知识。这里参考考纲考点和考题,提供一个分类纲要:容易读错的字(如形、义也易出错,不妨就地记录,下列各项也可照此处理):容易写错讲错的字词、成语;近义词和反义词;不易掌握的关联词语;语法和美名病句;常用修辞;标点符号;古今文化常识;古今文学常识;名言佳句;常用文言实词;写作常识;写作素材。
关于以上内容,有不少现成的汇编书刊,还用自己作札记吗?用,因为一般汇编是针对普遍情况而录辑的,使用起来不切合每个人的情况,浪费时间。应将其中自己模糊不清的重新摘录出来,以免复习时作无用功。
很多同学因为时间紧,没空作札记,或者集中突击抄录、背诵,结果还是“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仍是一笔糊涂账。 2、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可靠途径 高考《语文科说明》强调:“语言知识着重于应用,不考名词术语。”
这和《大纲》中“不要用名词术语考学生”。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1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