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软硬笔而言,硬笔书法虽然产生的最早(我国古代的甲骨文及后来的金文),但随着毛笔的出现硬笔也逐渐被非日常化,一直到近代钢笔传入我国,硬笔开始慢慢变得日常化,在这期间软笔(即毛笔)技艺的被一代代大师锤炼的炉火纯青,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各具“风骚”成一家之特色而“自立门户”,各成体势(如:颜体,赵体,欧体等)。
二者的区别在于:毛笔线条丰富,易于变化,抒发或表达(如情感)。毛笔的好多东西可以应用或指导硬笔书法。
如最基本的笔法,体势,结构间架,章法等。呵呵,记得好评哦。
这可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敲的,是我的心得总结。
书法的基本常识 【书法】中国传统艺术之一。
是以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来表达作者精神美的艺术。它的基本要求有:一是使用柔软的毛笔,二是书写形象丰富的汉字。
因此,其有两义:一指毛笔字书写的法则,主要包括执笔、用笔、点划、结构、分布等方法;一指以书写汉字来表达作者精神美的艺术。就是借助于精湛的技法、生动的造型来表达出作者的性格、趣味、学养、气质等精神因素,其为侧重于“心画”。
二者相融合,便构成了中国的书法艺术。所以从书法构成的要素来说,包括了三个方面:一是笔法,要求熟练地执使毛笔,还握正确的指法、腕法、身法、用笔法、用墨法等技巧;二是笔势。
要求妥当地组织好点画与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承接呼应关系;三是笔意。要求在书写过程中表现出书者的气质、情趣、学素和人品。
从书体、风格上说,更是多姿多态,美不胜收。我国的书法艺术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之所以成为一门艺术,主要取决于中国人善于把实用的东西上升为美的艺术,同时与中国独特的文字和毛笔关系密切有关。
其文字以象构思、立象尽意的特点酝酿着书法艺术的灵魂,而方块构形,灿然于目的姿质又构成书法艺术的形式基础。其工具,“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可生出方圆藏露、逆顺向背的韵味,轻重肥瘦、浓淡湿涩的情趣,抑扬顿挫、聚散疏密的笔调。
断连承接、刚柔雄秀的气势;再辅以专门制作的纸墨,使书法艺术更趋变幻莫测。韵味无穷。
书法不仅成为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而且居于所有艺术之首。书法在中国不仅举世同好,千古一风,而且早已走出国门,成为传播友谊的媒介,在东方世界颇有影响,也倍受西方世界的瞩目。
【章法】指安排布置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关系的方法。亦即整幅作品的“布白”。
亦称“大章法”。习惯上又称一字之中的点画布置,和一字与数字之间布置的关系为“小章法”。
明张绅《书法通释》云:“古人写字正如作文有字法。章法、篇法,终篇结构首尾相应。
故云:‘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主’”。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评书法》云:“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
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雅集图记》,是纨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军《兰亭叙》,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
可见,章书在一件书法作品中显得十分重要,书写时必须处理好字中之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使点画与点画之间顾盼呼应,字与字之间随势而安,行与行之间递相映带,如是自能神完气畅,精妙和谐,产生“字里金生,行间玉润”的效果。布白的形式大体有三:一是纵有行横有列,二是:纵有行横无列(或横有行纵无列),三是纵无行,横无列,它们或有“镂金错采”的人工美,或具“芙蓉出水”的自然美。
【笔法】写字作画用笔的方法。中国书画主要都以线条表现,所用工具都是尖锋毛笔,要使书画的线条点画富有变化,必先讲究执笔,在运笔时掌握轻重、快慢、偏正。
曲直等方法,称为“笔法”。唐张怀瓘道《玉堂禁经·用笔祛》云:大凡笔法,点画八体,备于“永”字。
故元赵孟頫于《兰亭跋》中云:“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墨法】亦称“血法”。
一曰:用墨之法。前人谓水墨者,字之血也。
故临地作书时极为讲究。墨过淡则伤神彩,太浓则滞笔锋。
必须做到“浓欲其活,谈欲其华。”宋姜夔《续书谱·用墨》云:“凡作楷,墨欲乾,然不可太燥。
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亦不可知也。”
清包世臣《艺舟双辑·述书下》云:“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已。笔实则墨沉,笔飘则墨浮。
…… ”用墨作风,一方面往往因时因人而异。如北宋浓墨实用,南宋浓墨活用;刘墉喜用浓墨,梦楼专尚淡墨。
另一方面,又常因书体风格、纸张性能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二曰:磨墨之法。
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墨谱》云:“研墨如病,盖重其调匀而不泥也。”研墨要凉,凉则生光。
墨不宜热,热则生沫。盖忌其研急而墨热。
又李阳冰曰:“用者旋研,无今停久,久时尘埃相污,胶力隳亡。如此泥钝不任下笔矣。”
元陈绎曾《翰林要诀·肉法》云:“磨墨之法,重按轻推,运行近折。”“凡磨墨不得用砚池水,令墨滞笔冱,须以水滴汲新水临时斟酌之”,“凡书不得自磨墨,令手颤、筋骨大强,是大忌也。”
【结体】亦称“结字”、“间架”“结构”。指每个字点划间的安排与形势的布置。
汉字尚形,书法又是“形学”(清康有为)故结体尤显重要。元赵盂頫《兰亭跋》:“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
汉字各种字体,皆由点划联结,搭配而成。笔划的长、短、粗、细、俯、仰、缩、伸,偏旁的宽、窄、高、低、欹、正,构成了每个字的不同形态,要使字的笔划搭配适宜、得体、匀美,研究其结体必不可少。
正如清冯班在《纯吟书要》中所云:“先学间架,古人所谓结字也;间架既明,则学用笔。间架可看石碑,用笔非真迹不可。
结字,晋人用理,唐人用法。
没有什么方法,就是多写,一个月写两刀毛边纸,另外起初读帖的作用比临帖更加重要,你首先要读帖读明白,先后再临写!另外建议你可以先写汉隶然后入楷书!一般学习书法的步骤:
1、选帖:选择你喜欢的字帖,当然选择好的出版社,如上海书画、文物、荣宝斋、西泠印社等
2、读贴,就是看你选择的字帖,开始要多看少写,就是要将字帖的字好在什么地方看明白,一开始可能不懂,那就看看后面的题跋或者书法理论书籍。
4、临帖,临帖要一个字一个字临写,可以先写你愿意写的。在写的过程中用另一张纸练习笔画,临写时候也要有一定的书法布局,当然是最简单的布局。
5、到这个网站上将你写的作品发上去,询问大家的意见,然后再结合大家的意见读帖后再临帖!
6、其他就是你本身意境的修炼和提高了!可以看一些书法展以及书法研究、中国书法等杂志!
学习楷书是一个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要练好字,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毅力和方法,二者缺一不可。也就是必须要保证有一定的时间和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摹写”和“临写”。
1、字帖的选择
《九成宫》、《颜勤礼碑》、《玄秘塔碑》等等都是公认的优秀法帖,
2、书体的选择
欧体(欧阳询)、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孟頫),
3、练习的方法
摹,就是描,即可以在印好的红模字上描,也可用透明度好的薄纸蒙在帖上描。也有人用平滑的胶片、塑料薄膜代替纸来摹,这样做,既不会使墨渍透过纸污染字帖,也可以洗涤反复使用。摹写的过程主要是让初学者通过比较准确地描划,熟悉字的结构形态和笔画变化,从而进一步向临写过渡。摹写速成的好办法。
临,可以说是每个学写字的人都必须经过的历程。有些功成名就的老书法家,虽然造诣卓深,但每日仍临池不辍,没有天生不临帖就会写好字的人。临习是练字和从事书法创作的不二法门,谁也不可能另辟蹊径。
基本笔画的写法要领 一,横画的写法 横画既要写得平直,又要生动得势。
落笔时,笔锋先从右到左作一段逆行姿势,随后略提笔调锋,使笔锋从向下变为向右沿着点画的中线运行,收笔时要将笔提起,迅速有力地向左回收。两端略垂,中部拱起,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方起圆收。
二,竖画(悬针竖)的写法 竖像一根柱子,是字的主干,像一个立正的人起着支柱作用,要写得劲健挺拔。显示出粗壮强劲的笔力,有一种撑起大厦之感。
竖画要写得粗壮有力,通常都有4/5才提笔。竖的病笔: 牛头、鼠尾、竹节、钉头三,撇画的写法 撇,犹如人的手和足,鸟的两翼,撇画写得好坏,关系到字的稳健、活泼、死板。
要求左右相称,一般撇比捺细,撇的斜度和长短要随字而定。1,右上起笔。
2,转锋左下。3,用力捺出。
4,出锋出笔。要求力到笔尖,在写撇时,从右上向左下,起笔稍重,行笔渐轻,收笔较快,笔须送到笔尖。
皆用空抢收笔,要使末锋飞起。又要有飘逸之感受。
病笔:钉头、鼠尾、锯齿、垂尾四,捺画的写法 捺如字之手足,要如鱼翼鸟翅有翩翩自得之状。捺画有“蚕头燕尾”之态,如雕刻而成,是我国书法史上的一大创造。
写法:从左上向右下,逆锋起笔,下笔稍轻,转锋向下行笔时渐渐加重,至捺的下半截微带卷起之意,与左撇相配,至捺出的焦点处稍驻停顿,用力较重,然后轻轻提笔,向右捺出,捺脚较长,呈燕尾状。捺的病笔:翘尾、狐尾、散尾、直颈五,点画的写法 点是字的眉目,最能表现用笔精神。
要写得十分有劲,似石头砸在地上。要求:要有头有尾,有腹有背;腹平、背圆、头微拱、体丰满,像一颗葡萄核或者像大蒜头的肉。
点的写法:侧锋落笔,落笔要快,力量要重,略顿之后即回锋收笔,要圆聚有力。其运笔过程:逆锋向上,折锋向右,转锋向下行,稍驻停顿,回锋向左上方收笔。
点的病笔:瘦长:随手一点,显得单薄;臃肿;残缺:随手一点,未一顿挫转锋;牛头;凹腰:顿后未转锋向左上方向收笔。六,钩画的写法 颜体的钩画多呈“鸟嘴状”。
出钩前须先顿锋提笔,力量凝聚在笔尖。注意钩不能过长。
引笔下行到顿处,顺势向下,再将笔以原路回锋到顿处,略驻笔,完成顿的笔姿后,快速钩出,不能迟疑。钩的病笔:尖薄、散锋七,挑画的写法挑的写法:逆锋向左下写成长点,顿笔铺毫,由粗变细,快速成向右上提出,用力到尽头,墨色不虚。
挑是向右上角挑出的一笔,这一笔很像撇的反向。要有仰势,写法也是逆锋取势,横画直落笔。
铺毫转笔,沉着有力地向右上方挑出,行笔由慢渐快,笔毫也渐渐收拢,收锋时宜快不宜迟,要力到挑画的尖端。挑的病笔:尖薄:一按即挑,未必送到笔尖;钝软:出锋迟疑,送力不够。
八,折画的写法 折是横竖两种笔画的结合。横画的尾部和竖画的头部拼接上去,行笔到横末,转笔右上稍提笔再转右下按笔、转笔,向左调整笔锋,然后按颜楷的竖法完成竖画。
转笔常用提法,圆转直下而不取折笔,内方外圆。从左至右写横,至转角处在折笔向下写竖。
折处提笔上升使群毫由散而聚。要求交接转换处自然浑厚有棱角,要善于运用连和接。
1,2,同横的写法;3向右上提锋;4转下按笔;5,6,7,同竖的写法。 颜体折还常有下列写法:1,转折处提笔另起,不顿不折,蓄势暗过,转角处或斜面或为“圆肩”。
2,折的笔法多为外圆内方。3,折处有时一路圆转成圆弧形。
折画病笔:塌肩、耸肩、臃肩。
初学者最重要的是选择一个适合入门的字帖,而适合不是说简单的就好,而是从楷书历史演变过程中去选择书法家的帖子,建议初学褚遂良的字帖,《雁塔圣教序》《倪宽赞》《阴符经》等都是非常好的字帖,《阴符经》字形婉转生动,仪态十分潇洒动人,笔法变化万千,带有行书的笔意,一点一画都透着灵动之气。
字与字之间,行气的贯通更加连贯,给人一种字在纸上跳跃之感,字体笔画的粗细对比十分强烈,就算是极细的笔画,起收都处理得很到位,学习此贴帮助初学者能随性发挥,更快的入门行书的笔法和结构。《倪宽赞》风格自然活波,起笔轻捷,收笔沉着,结体十分精美。
线条婉转流畅,每一个字都势态不同,仪态万千。细看其中的笔法,还可以寻出隶意与篆意。
起笔藏锋,收笔温润,以及横画、竖画的劲道,都有篆隶之笔意,它没有《雁塔圣教序》和《阴符经》风格强烈,但从它每一个字的起收笔以及捺笔之中,都可以明显看出独特的艺术风采,学习此帖让字形展现一种温润祥和之美。《雁塔圣教序》流畅婉转、仪态万方的书风,字形结构尽善尽美,字迹美妙绝伦,用笔精致细腻而又不乏夸张之态。
学习此贴可以掌握各种用笔方法,且不局限于唐楷固定的程式,是学书者的必学之帖。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9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