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绘制图幅一样大的四幅地图,所选比例尺最小的是;( D ) A学校平面图 B兴义市地图 C中国政区图 D世界政区图 2、均被赤道横穿的一组大陆是:( D ) A亚欧大陆和非洲大陆 B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 C南极大陆和北美大陆 D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 3、面积最小的大洲和大洋是:( D ) A欧洲和大西洋 B北美洲和太平洋 C亚洲和印度洋 D大洋洲和北冰洋 4、下列地区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的是:( A ) A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B欧洲的东南部 C北美洲西部 D南美洲南部 5、下列人种与其主要分布地区连接正确的是: D A黑色人种----欧洲 B 自色人种----非洲中部 C黄色人种----亚洲西部 D 混血人种----拉丁美洲 6、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通用的语言是:( D ) A葡萄牙语 B 英语 C 法语 D 西班牙语 7、世界上信徒最多,流传最广的宗教是:( A ) A基督教 B 伊斯兰教 C 佛教 D 犹太教 8、在北半球,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B ) A一月的陆地 B 七月的陆地 C一月的海洋 D七月的海洋 9、全世界降水空间分布是:( C ) A由两极向赤道减少 B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部多于西岸 D大陆内部降水多于沿海 10、全球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 B ) A热带 B 温带 C寒带 D温带和寒带 11、世界上发达国家数量最多的大洲是:( B ) A亚洲 B 欧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12、某同学想了解发射“神州6号”载人飞船的基地一酒泉在哪里,应查阅:( A ) A中国政区图 B城市导游图 C中国气候图 D世界政治地图 13、麦哲伦船队作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C ) A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 B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14、下列气候类型,南北半球都有的是:( B ) A、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15、2001年11月太平洋上岛国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2002年举国移民新西兰。 使图瓦卢成为第一个“环境难民国”的根本原因是 B A.降水增多 B.全球变暖 C.海水膨胀 D.地面下沉 16。
下列描述天气的是: ( A ) A。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
昆明四季如春 C。马鞍山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
南极洲终年严寒 17。有关气温分布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
非洲大陆最炎热 B。一月份,大陆等温线向南方突出 C。
夏季,大陆气温比海洋气温高 D。沿海湿润地区温差大 18。
我国降水类型主要是: ( B ) A。 对流雨 B。
锋面雨 C。地形雨 D。
台风雨 19。有关气候叙述错误的是: ( C ) A。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B。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温差小 C。
地球纬度越低的地方,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少 D。人类生产生活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废气导致全球气温升高 20、“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地方位于 C A.赤道附近地区 B.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 C.中纬度内陆地区 D.两极附近地区 。
七年级地理(上)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 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 ) A.正圆形球体 B.纺锤形球状 C.不规则球体 D.规则球体2. 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地球是球体的自然现象是( ) A.太阳东升西落 B.站得高,看的远 C.日全食 D.水往低处流3. 地球上的0°经线和0°纬线相比( ) A. 正好相等 B. 0° 经线较长 C. 0°纬线较长 D. 0°纬线的长度大约是0°经线的两倍 4. 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圈是( )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赤道 D.北极圈5. 本初子午线是指( ) A.赤道 B.0°经线 C.180°经线 D.20°W经线6 . 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 20°W,160°E B.20°E,160°W C.0°经线和0°纬线 D. 0°经线和180°经线 7.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8. 一架飞机从北极点附近的岛屿上出发一直往南飞,它将可以( ) A.返回出发点 B.到达南极点 C.停留在赤道上 D.以上说法都不对9. 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纬线长度都相等 B.每条纬线都自成一个圆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D.所有经线长度都不相等10下列图正确反映了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1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 A.回归线 B.赤道 C.极圈 D.本初子午线12.在地理上用字母表示经纬度,习惯上用S表示( ) A. 东经 B. 西经 C. 南纬 D. 北纬13. 下列自然现象中,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 ) A. 昼夜长短的变化 B. 四季变化 C. 昼夜现象 D. 昼夜交替现象14.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 A.一年 B.一天 C.一月 D.一季15. 中纬度是指( ) A.0°~30° B.23.5°~66.5° C.30°~60° D.60°~90°16.地球上最大纬线圈的长度为( ) A.40000米 B. 40000千米 C.80000米 D.48000千米17.南半球的冬季是( ) A.9、10、11月 B.6、7、8月 C.3、4、5月 D.1、2、12月18.在6月22日这一天( ) A. 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B. 南半球是夏季 C. 春分日 D. 冬至日19. 当北半球是冬季时,南半球的季节是( )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20.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 A. 北极圈 B. 南极圈 C. 北回归线 D. 南回归线21.在地球上的寒带地区( ) A. 全年炎热 B. 有极昼极夜现象 C. 四季分明 D. 无阳光直射现象22.我国大部分地区分布在五带中的( ) A.北寒带 B.北温带 C.热带 D.南温带 第Ⅱ卷 非选择题2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在图上相应的方框内标填写五带名称。(2)五带的划分是根据________。
(3)五带的分界线是________和________。(4)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____带。
24.读下图,回答问题。根据下列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D的经纬度: A.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 (2)判断A、B、C、D分别位于南北、东西哪个半球? A.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25.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的短弧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2)当地球公转至A处时,日期是__________,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上,这一天正是24节气中的¬¬ 。
(3)当地球公转到D的位置时,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白昼 (填“最长”或“最短”),此时南半球的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 的时候,南半球的学校该放 假了(填“寒假”或“暑假”)。此时,物体的影子会 (“最长”或“最短”)。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选择题1-5 CBDCB 6-10 DABBA 11-15 BCDAC 16-20 BBACC 21-22 BB 第二部分 综合题23. (1)略 (2)得到太阳热量的多少 (3)回归线 极圈 (4)北温带24. (1)A.40°S, 40°W B.40°S, 40°E C.10°N, 170°W D.10°S, 170E (2)A 南半球,西半球 B 南半球 东半球 C北半球 西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25. (1)略 (2)3月21日前后 赤道上 春分 (3)最短 最高 暑假 最短。
一.什么是地图 地图是按一定的数学法则和综合法则,以形象-符号表达制图物体(现象)的地理分布、组合和相互联系及其在时间中的变化的空间模型,它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又是信息传递的通道。
二.地图制图学及其理论基础 地图制图学属地球科学中的一门学科。主要是研究地图的实质(性质、内容及其表示方法)发展、制图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的一门科学。
它的任务是获取各种类型的、高速优质的地图。是制作地图的科学。
地图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反映自然的特殊形式。地图的制作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人类认识客观的能力和水平的反映。
三.地图制图学及其组成部分 地图概论:研究地图的发展规律、特点以及地图的性质、分类、用途、内容及表示方法等。 地图投影学:研究地图上点的平面直角坐标(或极坐标)同地球椭球体表面上相应点的地理坐标(经纬度坐标)之间的函数关系,研究投影的理论、性质、变形规律、计算方法投影的判别和选择,以及在编制地图中不同投影的转换问题。
地图编制学:研究制图资料编制地图的理论、技术方法和程序。 地图绘制学:研究绘制出适合于制印要求的出版原图的理论和技术。
地图整饰:研究地图内容的表现形式,如色彩、线划、符号、图名的设计、地貌立体表示等 地图制印学:研究复制地图生产过程和有关的理论、技术方法、设备、材料性质及使用等。 地图量测学:研究地图上量测方向、距离、面积、体积等的方法和技术。
地图设计:研究地图的编辑设计,地图设计的理论基础及提高地图表现力的理论依据。 --------------------------------------------------------------------------------2. 地图基本概念-特性、分类、用途、工艺: [回目录] [前一篇] [下一篇] [回主页] 一.地图的特征 地图的特征包括:由于特殊的数学法则而产生的可量测性;由于使用符号表象事物而产生的直观性;由于制图综合而产生的一览性。
二.地图的分类 一.按区域范围分类:分为世界图、国家图、分区图、省图、市县图、乡镇图等; 二.按地图内容分类:分为两大类,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地球表面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要素(基本要素包括居民地、交通网、水系、地貌、境界、土质植被等)的地图。
其中详细表示地面的各基本要素的叫地形图;内容比较概略,但主要目标很突出,以反映各要素基本分布规律为主的地图称为地理图;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地形地理图。 专题地图是以普通地图作为底图基础的,重点反映某一种或几种专门的要素,依内容要素可分为:自然地理图、社会经济地图和工程技术图。
三.按比例尺分类 大比例尺地形图:1:5千—1:2.5万比例尺地形图 中比例尺地形图:1:5万—1:25 万比例尺地形图 小比例尺地形图:1:50万-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 我国称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七种比例尺普 通地图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按国家测绘局制定的统一技术标准制图(规范、图式)。 相关内容 功能演示栏目下的转换及投影中的标准图框 三.地图的用途 四.地图生产的基本过程 --------------------------------------------------------------------------------3. 地图数学基础: [回目录] [前一篇] [下一篇] [回主页] 一.地球椭球体 地球是一个表面很复杂的球体,人们以假想的平均静止的海水面形成的“大地体”为参照,推求出近似的椭球体,理论和实践证明,该椭球体近似一个以地球短轴为轴的椭园而旋转的椭球面,这个椭球面可用数学公式表达,将自然表面上的点归化到这个椭球面上,就可以计算了。
常用的一些椭球及参数 海福特椭球(1910) 我国52年以前基准椭球 a=6378388m b=6356911.9461279m α=0.33670033670 克拉索夫斯基椭球(1940 Krassovsky) 北京54坐标系基准椭球 a=6378245m b=6356863.018773m α=0.33523298692 1975年I.U.G.G推荐椭球(国际大地测量协会1975) 西安80坐标系基准椭球 a=6378140m b=6356755.2881575m α=0.0033528131778 WGS-84椭球(GPS全球定位系统椭球、17届国际大地测量协会) WGS-84 GPS 基准椭球 a=6378137m b=6356752.3142451m α=0.00335281006247 地球椭球面上任一点的位置,可由该点的纬度(B)和精度(L)确定,即地面点的地理坐标值,由经线和纬线构成两组互相正交的曲线坐标网叫地理坐标网。由经纬度构成的地理坐标系统又叫地理坐标系。
地理坐标分为天文地理坐标和大地地理坐标 天文地理坐标是用天文测量方法确定的,大地地理坐标是用大地测量方法确定的。 我们在地球椭球面上所用的地理坐标系属于大地地理坐标系,简称大地坐标系 确定椭球的大小后,还要进行椭球定向,即把旋转椭球面套在地球的一个适当的位置,这一位置就是该地理坐标系的“坐标原点”,是全部大地坐标计算的起算点,俗称“大地原点” 二.地图投影 是为解决由不可展的椭球面描绘到平面上的矛盾,用几何透视方法或数学分析的方法,将地球上的点和线投影到可展的曲面(平面、园柱面或圆锥面)上,将此可展曲面展成平面,建立该平面上的点、线和地球椭球面上的点、线的对应关系。
相关内容 功能演示栏目下的转换及投影 三。.。
高中地理必修三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整理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的含义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 面积 ,其内部的特定性质 相对一致 。(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⑴地理环境的差异: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 北纬30度 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 北纬43-48度 ,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 亚热带季风 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 ;松嫩平原在 温带季风 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 水稻土 为主,耕地多为 水田 ,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 低于 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 黑土 分布广泛,耕地多为 旱地 ,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 高于 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 石油 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 水稻 等,一年 二熟至三熟 ;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 旱地 耕作业,主要种植 小麦 等,一年 一熟 。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 水产业 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 畜牧业 。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 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 煤铁石油 等资源发展 工业,成为我国的 重化工业 基地。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1.地理信息技术⑴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⑵类型: 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⑶应用领域: 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导航等。
2.遥感 (RS)⑴概念:人们在 航空器 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怼地表物体进行 远距离的感知⑵应用: 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3. 全球定位系统 (GPS)⑴概念:利用 卫星 ,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 导航、定位统。 ⑵作用: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 三维坐标 、速度和时间 。
⑶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4.地理信息系统(GIS)⑴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⑵应用: 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 。
5.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遥感 (RS) 获取信息 ,全球定位系统 (GPS) 信息的空间定位 ;地理信息系统(GIS) 处理信息,分析表达结果 。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1.西北地区概况 ⑴位置范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⑵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⑶主要景观: 干旱 是最显著的自然特征。形成 草原 、荒漠主的景观。
⑷内部分异:以贺兰山为界,以东为 半干旱草原带,以西为 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2.荒漠化 ⑴概念:发生在 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 地区的土地退化。
⑵表现:耕地、草地、林地等退化引起的 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 。我国 西北 地区最为突出。
⑶原因:自然因素:① 气候干旱,多戈壁荒漠 ;② 植被稀疏,多沙质沉积物 ;③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 人为因素:①根本原因: 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
②直接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3.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⑴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⑵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⑶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控制人口增长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1.森林资源现状⑴属性: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
⑵作用: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
初一地理下学期单元测练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镇平中学 钟远群 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读亚洲范围示意图,回答第1~3题。
1.图1中的①地点的经、纬度是( )A.(150°,40°)B.(150°N,40°E)C.(150°E,40°N)D.(150°W,40°S)2.图1中的②是( )A.中南半岛 B.印度半岛 C.朝鲜半岛 D.阿拉伯半岛3.右图1中箭头③指示( )A.正北方 B.正南方 C.正西方 D.正东方4.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乌拉尔山、乌拉尔河 D.白令海峡5.亚洲在地球上的位置是( )A.东半球、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东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读右图2,回答第6~8题。6.中国位于( )A.东亚 B.西亚 C.南亚 D.北亚7.结合右图2,蒙古位于中国的( )A.正北方 B.正南方C.正西方 D.正东方8.现在,下列国家中,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是(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新加坡9.横亘亚洲大陆中南部的山脉是( )A.乌拉尔山脉 B.大高加索山 C.阿尔卑斯山 D.喜马拉雅山脉10.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是( )A.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 C.伊朗高原 D.德干高原11.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 )A.贝加尔湖 B.里海 C.洞庭湖 D.苏必利尔湖12. 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 ) A. 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B. 呈环状围绕着青藏高原 C. 呈放射状从四周流向中心 D. 由东向西流 13.右图阴影表示世界文明古国的发祥地,图中①地是( )A.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B.印度河流域C.美索不达米亚平原D.尼罗河三角洲14.下列国家中,人口没有超过1亿的是( )A.巴西 B.印度尼西亚 C.尼日利亚 D.澳大利亚15.下列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欧洲16.波斯湾地区最丰富的矿产是( )A.铁矿 B.金刚石 C.石油 D.煤炭17.右图是1998年亚洲日本、韩国、印度三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类产业构成(%)示意,图中A国第二产业所占的比值约是( )A.2% B.37%C.43% D.61%18.农业属于(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 D.第四产业19.房屋建筑与当地自然条件密切相关,“高脚屋”主要适应的自然条件是( )A.多地震 B.气候严寒C.气候湿热 D.热带干旱草原20.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中气候类型错误的是( )A.A——热带雨林气候 B.B——热带季风气候C.C——热带沙漠气候 D.D——地中海气候第II卷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二、填空题(15分)21.亚洲西部与__________洲相连,西南与 洲为邻,东南与 洲隔海相望,东北以 海峡与北美洲为界。
22.亚洲的地势是 高耸, 低平,地面起伏 (大、小)。23.亚洲气候特点是类型 、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______。
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 (冬、夏)季风的影响而易发生洪涝灾害。24.亚洲众多的人口,给 、_________产生了深重的压力。
25.亚洲大小民族约有1000个。不同地区的民族,在 、、音乐舞蹈、礼仪等方面很不相同。
三、连线题(8分)26.根据你对亚洲分区地图的印象,把下列国家和所属地区用线连起来。A.印度 ①南亚 B.日本 ②东亚C.伊拉克 ③西亚D.越南 ④东南亚四、因果逻辑题(11分)27.读亚洲部分地区人口、粮食、环境关系框图,将A—F各项内容按因果关系填入相应的框内。
(6分)A.土壤肥力下降 B.要求增产粮食 C.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 D.粮食产量下降 E.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重 F.恶性循环 28.下面是中亚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关系示意图,将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适当的方框内。(5分)①畜牧业较发达;②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③灌溉农业;④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⑤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远。
五、读图题(26分)29.读“亚洲地形图”,回答:11分(1)A 山脉;B 山脉;C 山脉;(2)河流:D ;E ;(3)高原:G 高原;H 高原;(4)平原:① 平原;② 平原;(5)半岛:③ 半岛;⑤ 半岛30.读“亚洲气候图”,回答:15分(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④ 气候;⑤ 气候;⑥ 气候;⑦ 气候;⑧ 气候;(2)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影响范围最大的是 气候;降水最多的是 气候。(3)亚洲最北面主要为 气候。
(4)图中⑧的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差 (大、小),降水 (多、少)(5)图中孟买所处纬度位置较 (高、低),属于 (热带、温带、寒带)气候(6)读图8,各月的气温平均大约在( )左右A.-10℃ B.0℃ C.10℃ D.20℃(7)图8中各月的降水分配是否均匀: 。结合降水量、气温变化特点,它最可能是上图7①~⑨中的哪一个气候类型: 。
初一地理下学期单元测练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2 3 4 5 6 7 8 9 10C B A B C A A B D B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A A C D B C B A C B二、填空题:15分21.欧 非 大洋 白令 22.中间 四周 大23.复杂多样 季风 广 夏24.资源 环境25.建筑 服饰三、连线题(8分);略四、因果逻辑题(11分)27.6分 28.5分五、读图题(第空1分,共26分)29.11分(1)A:乌拉尔 B:昆仑山 C:喜马拉雅山 (2)D:恒河 E:长江 (3)G:伊朗 H:蒙古(4)①西西伯利亚平原 ②东北平原 (5)③中南 ⑤阿拉伯30.15分(1)④热带雨林气候 ⑤热带季风气候 ⑥亚热带季风气候 ⑦温带季风气候 ⑧温。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41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