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 走近计算机
第一课 结识新朋友——计算机
一、什么是计算机
二、计算机的诞生
三、计算机的特点
四、计算机的功能
思考与练习
第二课 计算机基本组成与基本操作
一、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二、计算机的存储部件
三、计算机的存储部件
四、启动计算机
五、关闭计算机
六、使用计算机的注事项
思考与练习
第三课 计算机病毒
一、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点
二、感染病毒后计算机的主要症状
三、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
思考与练习
第2单元 以认识和使用键盘
第一课 认识键盘
一、健位分布
二、打字键区
三、功能键区
四、编辑键区
五、小键盘区
第二课 熟练操作键盘
一、键盘操作方法
二、键盘指法
三、击键要领
第三课 指法练习
一、中排键的练习
二、上排键的练习
三、下排键的练习
四、数字键的练习
五、混合练习
六、键盘指法综合练习
七、键盘指法综合测试
第3单元 DOS操作系统
第一课 DOS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DOS
二、什么是文件
三、文件目录和路径
四、文件命名
五、文件名文中的通配符
六、当前驱动器的转换
……
第4单元 中文版Windows98操作系统
第5单元 学用中文版Word2000
第6单元 学用WPS2000
第7单元 多媒体基础知识
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本操作、用计算机画画、写字、Windows基本操作、文字处理软件、因特网基础知识、用计算机创作多媒体作品、网页制作等。
我国自1983年开展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至今已十多年,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课程教育阶段;引入计算机辅助教育阶段;普及发展阶段。作为课程教育阶段的标志:1985年全国24所重点中学开设BAsIC语言课程,并由此引发全国大、中、小幼各级学校的BAsIC浪潮。近年来在中国兴起的中小学生学习计算机热,也同样面对这两个问题,由于计算机的操作知识是复杂多样的,且在不断的更新、发展之中,所以有关计算讥的知识较比其它学科的知识,更易淘汰和老化。
小学信息技术主要内容是:
1、了解电脑的基本操作,认识计算机;
2、对电脑操作系统简单可以简单运用;
3、会利用电脑对简单的文字,进行排版和操作,最后保存;
4、会简单的使用办公软件,ppt,word,excel。
扩展资料:
提高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能力
1、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仍旧是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听课的主体。教师通过宣讲将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传授给学生。由于小学生思维发展不成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存在困难,同时也不能有效地将抽象知识转化为便于理解的具象思维。
2、加大学生的实践学习力度、增强学生手动能力
信息技术的学习需要以计算机作为学习的平台及媒介,而计算机作为一种高科技的电子产品,在其中有一定的程序设计,对于尚处于智力发展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学习起来存在很多的困难。
由于信息技术不易理解记忆,再加上教师在教学时多以严密的教学教程和技术要领为教学重点,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理解困难很大。实践是加深学生理解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练习,学生可以将教师所教的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在琢磨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教师所教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故而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机会,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小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找到自己的知识漏洞,了解记忆信息技术的操作,轻松掌握信息技术学习的要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学信息技术
掌声因你精彩的课堂而响起——浅谈如何上好一节信息技术优质课 一、从教学设计入手,精选文化主题 教学能力评比是对教师各方面素质综合考查,如何在一节课中体现自己的能力,选手要从教学设计入手,优质课就像是时装发布会,在了解时装流行趋势后,每个设计师再加上自己的理解,设计师设计的时装不可能马上在大街上就能看到,但你可以看到它的影响,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教师要了解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流行趋势,再加上自己的理解,每一堂优质课不可能原封不动的进入到常规当中,优质课是来源于常规,又高于常规,最终又作用于常规教学,笔者认为信息技术课程中文化主题性教学设计是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的流行趋势。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文化主题性教学设计是用来设计一种文化主题教学情境,并且对情境中的各项活动的先后顺序,做出合理的安排。
在分析课程目标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的起点能力,分析教学对象及环境,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然后进行文化主题的设计。文化主题设计是整个文化主题性教学成功的前提和关键,是文化主题性教学活动的基础。
文化主题的挖掘应符合新课程的要求,紧扣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切合学生实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体现人文性和艺术性,体现积极健康的信息文化。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文化主题性,每一环节或单元的课程内容总会蕴涵着某种文化主题,关键是我们怎样去创设或挖掘,并在此基础上往新的目标发展。
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文化主题性教学,首先应从学生社会生活与实践、学习生活中挖掘文化主题的案例,离学生越近、离生活越近的时事与技术内容的结合就越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打扮演示文稿》(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上))。
理解怎样在幻灯片中插入艺术字、剪贴画和图片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果脱离具体的事例或者情境来任由学生来上机操作的话,学生能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艺术字、剪贴画和图片的操作,但这只是简单的完成知识性与技能性的教学目标;很难完成体验合理修饰后的演示文稿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的情感性教学目标,如果我们结合社会上发生的热点新闻或时事,则主题挖掘的思路就会打开。
像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响了抗震救灾的全民族攻坚仗,在这期间无数可歌可泣的人物,感动了你、我,感动了中国。我们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大灾,我们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大爱。
大灾点燃了大爱,大爱拯救了大灾。大灾是大爱的“导火索”,大爱是大灾的“溶解剂”。
如果没有这场大灾,我们甚至不会发现,原来我们13亿人的心,靠得是这么近;我们13亿人的力量,聚在一起是这么大。我们可以紧扣住这个全民族都关注的突发性灾难事件,挖掘出文化主题《地动天不塌 大灾有大爱——打扮爱的演示文稿》。
在教学中让学生将赞美、真情、大爱溶入到自己制作的演示文稿中,把最好的祝福献给灾区同胞。 在精选文化主题时,我们应避免出现大而空的文化主题,设计主题时要做到小事件、大背景。
我们来看看下面几个参加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初赛选手的课题:《动物奥运会——画出生动的图形》、《画出生动的图形——为奥运加油》、《自做漂亮的贺卡——插入图片和艺术字的操作》、《添加艺术字》、《我要当个小记者——给文章插图》、《母亲节的贺卡》;很明显前两个课题抓住了08年一件大事——奥运会做为文化主题,第一个课题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动物也能参加奥运会?教师是怎样组织教学的?本节课教师确立了一个既符合时代信息,又贴切儿童心理的“动物奥运会”的主题,在学习技能技巧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时代的脉搏,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很自然的吸引人往下看;第二个课题本人认为还是将情感主题放在前,技术主题放在后的课题形式比较好,因为需要通过情境创设、渲染,文化主题的贯穿,来构建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要靠技术主线作为骨架来支撑;《自做漂亮的贺卡——插入图片和艺术字的操作》这个课题让人看后很困惑,是让学生自己做漂亮的贺卡,还是制作贺卡呢?这个课题,文化主题不鲜明,可从社会生活与实践、学习生活中,从校园文化、当地文化、中华文化中,从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来挖掘文化主题,要“制作贺卡”,那么要作什么样的主题贺卡,教师应在课题中予以说明;《添加艺术字》课题没有体现出整堂课的文化主题,在课后的点评中我评价这堂课为“这是一节非常优秀的常规教学课”,教师参加教学能力评比要将平时上课的内容加以升华;《我要当个小记者——给文章插图》课题本人认为文化主题“我要当个小记者”的范围可以再缩小一些,更有针对性,结合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作为切入点,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如:环保小记者、奥运火炬报导团;《母亲节的贺卡》课题文化主题制定得很好,母亲为我们付出了许多,我们在母亲节为母亲送上一张精美的电子贺卡,但题目中没有体现出技术主题,怎样做出电子贺卡,采用了什么技术,教学应在课题中予以说明,只有技术的支撑才能体现出三。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在我们生活各个方面的深入,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课程中获取了一席之地,这门课程引起了我们教师和教育者们的关注,同时信息技术教材也出现了百花争艳的现象,这本是好事。
但是我们也发现了很多信息技术教材并没有贯彻信息素养的要求,而是简单的电脑技能操作讲解,这些根本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此,我提出一些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设计的理念,以供大家商榷。【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信息素养 一、目前我们所用信息技术教材的局限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学科现在已经在大多数的小学普及开了,作为一门必修课,正式设在三、四年级,也有一些学校从一年级就开设了。
我们江苏省的信息技术教材基本都是采用了由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上下册,该书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2002年3月修订出版,主要内容有:信息技术基础知识、windows98、画图、文字处理以及学做多媒体等内容。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课改的深入,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套教材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和学生的需要了。
1、首先是教材编写的出发点的问题。目前有一些教材基本上属于传统的计算机教育教材的翻版,一翻开书就是计算机知识与操作界面,让不少教师产生了“信息技术课=计算机课”的印象。
大多数教材实际上只是对某个软件知识点的罗列,信息技术课基本上是对某个软件的功能介绍。这样的教材不能体现信息技术课与计算机课的区别,这样的教材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令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更不用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
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这些教材的编写没有吃透信息素养的内涵,所以也就很难把信息素养作为教材编写的理论指导。我认为信息素养就是我们编写信息技术教材的根本出发点,关于信息素养的详细概述有很多,但我认为南京师范大学的李艺教授所率领的研究队伍对信息素养的剖析具有很好的实际指导意义,对我们应该会有很大指导作用的。
2、信息技术教材内容陈旧,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知道,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我们虽不能与信息技术保持同样的更新速度,但是我们必须要能在教材上及时体现出时代的痕迹,不能只停留在过时的内容上。
这也是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因之一。但这一点我们很明显做得还不够,比如,校外Windows2000系统已风靡多时,广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仍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Windows98版,这多多少少会让我们觉得有些失望。
3、信息技术教材体现人文方面的内容太少。我们知道,信息技术在体现技术性、科学性的同时,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体现着一定的人文特征。
而大部分信息技术教材只是知识的讲解,没有体现技术所蕴含的艺术、文化与道德责任。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是我们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根本目的,而电脑的操作能力只是信息素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更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例如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能力和审美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学会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困难的能力,培养学生遵守网络道德的良好习惯等等。
二、教材编写的设想 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是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着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学习、交流、创造,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遵守信息道德和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教材承载着这些要求,所以我们应该好好思考下我们的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问题。(一)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该注重基础性、稳定性、实用性1、基础性。
被选取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稳定性。
被选取的内容尽量是学科领域中具有一定稳定性的东西,是将来能够利用的知识,而不至于很快就被淘汰。3、实用性。
在应用软件的选择方面应考虑其实用性,尽量选择市面上应用广泛、比较流 行的软件,以适应时代潮流,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软件操作方面,尽量多介绍各种软件共性的东西,而不过于强调软件操作的特定细节。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以通过几个主要软件的学习,掌握学习其它软件的操作方法。(二)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该注重课程整合思想 《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
因此,进行课程整合就是教材的重心,也是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是以计算机知识为依托,以学科活动为线索,并以提高学科知识与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
因此,教材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信息技术知识、信息素养知识和学科活动。其中信息素养知识是信息技术知识还是学科活动中,都要有所体现,它的内容同其他两项是相融合的。
所以,基于整合思想的信息技术教材应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计算机知识,二是学科活动,。
我们的老师就是一烂角色,只要能解决一些基本问题就可以了。连教材上都是画图啊,怎样上网啊 。不过,网上搜一下也好,上面都是基本题。我复制下来了一、选择题24个题(24)
1、mp3不仅可以听歌还是一个(可移动硬盘)
2、粘贴快捷键是(ctrl+v)
3、在打开多个窗口情况下,活动窗口和其他窗口的区别是(标题栏为蓝色)
4、控件上有(……)能出现对话框。
5、Word中的剪贴版可以复制几次
6、在编辑文件时突然断电,刚写的东西丢失了,我们非常后悔,那在编辑文件时文件暂时存储在什么地方Ram
7、word 中红色的波浪线是指(拼写错误)
绿色的波浪线是指(语法错误)
8、a1为1,b1为1,c1为1,d1为1,f1为0,e1输入sum(a1:f1)结果为:
9、幻灯片在浏览时什么情况会停止浏览。A:修改文件时
b:删除文件时 c: d:
10、计算机中内存最小的文件是(记事本),比如安装程序时关于安装说明等。
二、判断题14个题(14)
发送邮件时可以连同一个文件夹发送,
邮件可以发给多人,多个地址用分号或逗号隔开。
三、简答(12)
1、什么叫搜索引擎?常用的搜索引擎和搜索引擎的方法。
2、网址和域名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举例说明。
3、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4、论坛中的信息和电视、报纸的信息,你更相信哪个,并举例说明理由。
四、根据附加内容写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28-34页,上网时遇到喜欢的内容如何使用收藏夹。
---------------------------------------------
以上是去年的,都是计算机基础知识里的。
三、简答(2x8=16)
1、泡沫排序法
2、计算机的五种硬件及功能
四、分析(1x10=10)
c语言编程—---排列大小
-----------------------------------------------
今年的又加上了C语言和数据结构,多看看课本的例题。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
小学阶段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基本模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模块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各区县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模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取拓展模块的内容
课时安排:
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学时,建议102学时;
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
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会考试科目考试实行等级制
四、课程教学内容
小学
模块一 信息技术简介
(1)初步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采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如录音机电话机传真机电视机磁盘光盘照相机雷达计算机等
(2)从外观上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3)比较熟练地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4)初步了解承载信息的几种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
(5)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培养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模块二 操作系统简单介绍
(1)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方法
(2)学会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3)学会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
模块三 用计算机画画
(1)学会使用基本的绘图工具;
(2)学会绘制图形
(3)学会给图形着色
(4)学会编辑修饰图形
模块四 用计算机作文
(1)掌握一种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2)学会文章编辑排版和保存的基本方法
(3)学会插入图片艺术字(美术字)和表格
模块五 网络的简单应用
(1)了解有关网络的基本常识
(2)学会使用浏览器浏览信息下载并保存有用信息
模块六 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1)了解多媒体素材类型
(2)学会一种常用的多媒体制作工具制作编辑简单的多媒体作品
(3)学会展示多媒体作品
*模块七 LOGO绘图
(1)学会用LOGO基本绘图命令绘制基本图形;添加颜色;并组成组合图形
(2)学会用LOGO音乐命令演奏乐曲
(3)了解用控制命令操作机器人的方法
(4)了解LOGO简单编程
这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程的内容涉及信息技术常识,Windows 98的基本操作,常用的汉字输入法,Word、Excel、PowerPoint等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以及Internet网络的基本常识,上网以及网络浏览的基本操作,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等知识。
由于各地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信息技术硬件和软件配备及教师水平等方面差别较大,因此培训不应该使用统一的教材,教学内容应该根据本地区甚至是本学校信息技术的硬件和软件配置及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等因素确定。但不管使用何种教材,我们都应该从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角度出发,选取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如基本概念与原理)和技能作为培训的教学内容。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可以将信息技术培训中的许多内容看作是“教学模型”,模型本身可以不实用,也无须死记硬背其中的细枝末节,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模型”来发展培训者的智力和能力,从而提高信息素质。据此,可将一些过时的、淘汰的或将要淘汰的知识及时舍弃,适当增加实用的知识、实用软件、实用工具等知识的比重,以形成崭新的知识体系。
如基本信息技术教育理论、视窗操作系统、Office办公系统、Visual FoxPro数据库、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制作及教学应用、Internet的基本原理与教学应用、智能拼音输入法及常用杀毒软件等。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确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
但如果按常规培训教材的结构体系,一开始就学习理论,对于刚入门的初学学员,会产生一种畏惧心理,影响教学效果。据我们的多期培训经验,若坚持从具体到一般的原则,先学习一些具体的操作,使学员在建立一些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上升到学习理论,效果就要好得多。
因此,我们近期的培训,无论是整个知识结构体系的安排,还是各个知识点的教学安排都是操作技能在前、理论在后,少数内容理论与操作技能同步。例如,对于视窗操作系统,可根据其“所见即所得”的特性,先讲基本界面的基本操作,再讲资源管理器和控制面板及磁盘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后讲多媒体技术。
这种由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的教学进程,深受广大学员的欢迎。 在现代信息技术培训中,授课模式是由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
在实际培训授课中,选择不同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相结合即多模式授课,并使其在培训过程的各个阶段动态地发挥作用,是提高培训实效的关键。经过多期培训实践探索,我们归纳出如下四种结构稳定、操作程序清晰的授课模式: 1.以理论为主的讲授模式,这种模式是以教师口头讲授为主,辅之以演示、问答等方法,可以用于传授新知识,也可以用于巩固旧知识。
这种模式适应于信息技术系统的基本组成、产生、发展、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历程、网络技术的基础知识等理论内容。这种模式可以借助直观教具(我们通常是采用视频展示台)或实物演示。
2.以CAI课件为主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采用CAI课件,将培训内容以图、文、声、像、动画等表现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创设生动、形象、逼真的教学情景。这种模式的教学优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种感官优化组合提高培训效率。
这种模式给学员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视觉、听觉,甚至包括触觉和嗅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因此学员的思维活动易于突破抽象思维的难点与局限,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员的自然习惯。
二是可优化教学策略,实施自主、创造和多层次的学习目标。这是因为多媒体CAI课件采用超文本和超媒体结构来组织教学内容,而且基于超媒体的CAI可以在每一个结点处提供多个不同的选择,易于实现“学习控制”的个别化教学策略,将教学系统的流程控制权交给学员。
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任务需求和学习风格来选择使用相应媒体信息(图、文、声、动画任取)和自己需要的路径,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认知特点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按照不同的路径路进行学习。 采用这种授课模式关键要有优良的信息技术CAI课件。
我们的具体做法有二个:一是合理地选用或剪辑现有的信息技术内容的多媒体软件,比如三辰影库、翰林汇、科利华及众多的计算机教育软件开发公司有许多相关的信息技术内容的CAI课件;二是从教育网上下载,比如K12、中国教育科研网及各大学的网站,都有很多实用的信息技术CAI课件;三是自己动手设计与制作多媒体CAI课件。 本页内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程在线观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程下载》 /edu/27/579/。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智力开发和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小学作为教育的启蒙和基础的奠定,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黄金时期。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没有太成熟的教法和教学经验可以借鉴。今年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我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实践(行为)导向法为主,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教学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将教学中的一些浅见总结如下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在教学中贯穿实践导向法、化抽象知识为具体,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计算机的知识是比较抽象的,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很多计算机的专业名词都很难向他们解释清楚。对于这些抽象的知识点如果照本宣科或者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说给学生听,结果是很不理想的,大多数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似是而非。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这样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增加了学习兴趣。这样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学习,其抽象思维必然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已往的教学中往往大量灌输知识性的内容,而忽略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典型的填鸭式教育。当然,学生在解题、写作、绘画等尝试中有时也能体会到创造的愉悦,但这一切都不能和学生自己探索知识所得到的满足喜悦相提并论。创造性思维最显著的特点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由于信息技术教学摒弃了传统学科中所形成的常规思维模式,多媒体的形象教育和网络资源的丰富对学生来说非常具有新鲜感,学生的创造欲望能得到极大地激发,非常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充分利用学科特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赋予了素质教育很强的操作性,学习过程成为了一个培养不拔意志、深刻思维、坚强毅力的自我修养的过程。学生上机要通过手、眼、心、脑并用而使大脑形成的强烈的专注,使大脑皮层产生高度的兴奋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上机体会各种功能、分析操作方式,都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更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而培养出勇于进取、独立探索的能力。另外,由于计算机运行高度自动化和程序化,学习计算机要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十分严谨。输入操作中,一是一,二是二,即使是一个字符,一个空格,也应一丝不苟,点滴差错,都通不过。因此在操作中,需要有极为严谨的态度,稍有疏漏便会出错或死机,因此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严谨性。
四、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成绩的评定不只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也可以促进学生完成教师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从而真正达到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提高操作水平。多次测试就是指在一学期里,结合教学实际,每学完一个模块或一个模块相对独立的一部分内容后就对学生进行测试,这样有利于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为学生下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它所涉及的教学内容绝不可仅仅停留在计算机学科范围内,而应着眼于如何利用计算机进行科学管理,指导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化的工具和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化的素质教育在具体教学内容上应包括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学习等等。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另一方面还应使学生能在信息技术的熏陶中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他们在未来社会能进一步成为独当一面的专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3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