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基础知识简介
一、《周易》:它是我国古代—部指导人们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典藉,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构成。对其书名含义,历代有多种各有一定道理的解说,其中东汉易学家郑玄说:“《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是讲“日月之道普照周天。”
二、阴阳:《易传·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观念指出: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万物万象,在其内部同时存两种相反的属性,它们互相依存、互相为用,处个不断的变化之中;其运动是以彼此消长的形式进行的。并始终处于彼消此长,此进彼退的动态平衡状态之中。保持着事物的正常发展变化态势。阴阳观念是一种朴素的唯物思想和辩证法思想,《周易》的主旨,就在于指导我们在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上保持阴阳的动态平衡。
三、爻:在《易经》中,爻是组成卦的基本单位,其中“—”称作阳爻。“--'称作阴爻。
四、卦:由阳爻和阴爻按照一定规律分别组合,进而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变化规律的排列符号,就叫做“卦”,卦是为特定目的《占筮》而组成的符号排列,是《易经》的基本组成单位。
五、八卦:八卦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卦的统称:是由阳爻和阴爻按不同的组合规律.以三个爻为一组分别组成的八种符号排列,《易传·系辞·上》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八个由三个爻组成的卦,也叫经卦或单卦,
六、六十四卦:由八个单卦以不同的次序两两重合、就产生了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分别由六个爻组成,也叫别卦或重卦,其中由八个单卦自身相重所成的六爻之卦,也叫做纯卦,其卦名同单卦。
七、《易经》的构成:《易经》有其特殊的文字体裁,即不分篇章节次,而是由六十四卦组成。而每个卦又由内外卦,卦画,卦名。卦辞、爻题、爻辞几部分构成。《易经》分为上、下经两部分,上经计三十卦,起于乾卦,止于离卦;下经计三十四卦:起子咸卦;止于未济卦。宋代大儒来熹所著《周易本义》载有《上下经卦名次序歌,内容如下:
乾坤屯蒙需讼师 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 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 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遯兮及大壮 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 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兼未济 是为下经三十四
汉 易 提起《易经》来,很多人称其为群经之首,称其为经中之经,称其为哲学中之哲学。
这话实在具有相当的道理,在所有的经典之中,似乎《易经》是包括了一切,《易经》就是智慧的结晶。 在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中,关于《易经》方面,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汉易,第二个阶段是宋易。简单地讲,易学包含了理、象、数三种学问。
理----是以哲学的方式,解释宇宙间的万事万理。 象----是以理论科学方式,解释宇宙间事物的现象。
数----每一个现象都有数在其中,也是属于科学的。 汉易偏重象及数,是属于科学性的,也是与道家关联最深切的,所以也有称汉易为道易的。
而宋易所讲求的是理,属于儒易,与道家关系较浅(邵康节则走的汉易道家路线)。所以与中医原始有关的也就是汉易了。
卦 是 什 么 提到《易经》,大家都会想到伏羲画八卦,究竟什么是卦呢?卦者,挂也。是一种现象挂在我们的眼前,故而称其为卦。
《易经》所说的卦,是宇宙间的现象,是我们肉眼可以看见的现象,宇宙间共有八个基本的大现象,而宇宙间的万有、万事、万物,皆依这八个现象而变化,这就是八卦法则的起源。 能够观察到宇宙的现象,将之归纳成八大类,画成八卦,这岂非是超人的智慧?所以八卦是智慧之学,我们看到京戏中孔明出场,身穿阴阳八卦袍,就是说明高度的智慧,是以八卦为代表的。
画 卦 与 爻 卦既是宇宙的现象,欲把这个形象记录下来就要画,所以卦是画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卦是抽象的代表,也可以说是图案的符号,八卦也就是一种逻辑符号。
卦的组成为"爻"。 什么叫作"爻"呢?一直线为一爻,称为"阳爻",一直线中间隔断也为一爻,称为"阴爻"。
卦就是由"阴爻""阳爻"所组成的。我们再看"爻"字,是由两个斜的十字所构成。
照地球物理的解说,地球磁场与经度及纬度呈斜交,这两个斜交也就代表宇宙间的一种形态,万物皆系交错而成。而这两个交错,恰成为两个十字架,爻字也正是两个十字架的代表。
我们的祖先伏羲氏,是否真的这样画卦,可能还是疑问,但中国文字的起源,却是由象形而始,也就是说由画现象开始的,好像画卦一样。 如 何 画 卦 写字多半是由上而下的,可是画卦却是由下而上的,也就是画卦是由内向外一爻一爻地画。
这是画卦的一个基本常识。虽然可以从上而下,从外面内地画卦,但是最初画卦的方法,是由内而外,是由下而上,这是有其重要道理在的。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生命的功能,是由地球中心向外散发所产生的。以一个人为单位来说,个人的行为能力,也是由内而外的。
这是《易经》的基本思想,也就是画卦由内而外,由下而上的原因。 下图是伏羲所画的先天八卦方位图,可是这个八卦图,在唐以前未见流传,是在唐宋以后才出现的。
是否是伏羲氏所画,我们不作考据,在此不加讨论,现在让我们看看先天八卦所表现的意义。 伏羲先天八卦 乾卦----代表天体。
坤卦----代表大地。 离卦----卦象是圆中一点,代表太阳。
坎卦----上下外围都是阴,中间一画阳爻象征光明,代表月亮。 巽卦----正面下面破碎,代表风。
震卦----下面阳,上面破碎,代表了震动,为雷。 艮卦----地上有突出的高山,代表了山。
兑卦----上面的缺口,表示了湖泽、海洋。 大家看了这些阴爻阳爻,也许难以了解为什么会代表了日月天地、山泽风雷。
但是我们要知道,最初所画的这些卦,并不是像今天所画的这样直,这样整齐,原始的画法,阴爻可能只是两点而已,所谓阳爻,不过是一块整的而已。它的形状也不一定是整齐的,而且卦是立体的。
所以,离卦的形状,只是一个圆圈,中间一个黑点,用来表示太阳。其他各卦,也是如此演变的。
八卦所代表的现象 看了先天八卦,我们清楚地了解到八卦已经将全部宇宙的现象画下来了。这宇宙间的八种现象,就是天、地、日、月、风、雷、山、泽。
请问,除了这八种现象构成了宇宙自然界外,另外还会有什么东西呢?八卦的归纳真是太伟大了。 孔子在《易经》的《说卦传》上说: "天地定位",从任何方向望去,都是天。
"雷风相薄",大气摩擦发为雷电,雷电的震荡成为气流。 "山泽通气",这个道理与针灸的应用,是完全相同的,此点留在后面再说。
"水火不相射",火多则水乾,水多则火熄,极难达到均衡。 至于八卦所代表的人体部位如下,这是丹道派的观念: 乾一头部 1 坤一腹部 8 离一眼睛 3 坎一耳朵 6 震一丹田(生命能) 4 巽一鼻子 5 艮一背部 7 兑一口部 2 八卦"数"的问题 我们看到(伏羲先天八卦)八卦上的数字,真觉得有趣,一二三四是向左旋转,五六七八是向右旋转。
这是《易经》的基本原理:"天道左旋,地道右旋。" 我们再看这些数字,对面相加皆成为九,所以先天八卦中虽然没有九,但九实在存在于其中,称为九在其中矣!西洋的微积分,据说深受易理的启示而发明的。
但是《易经》"数"的观念,却认为天地间只有一个数,那就是"一",这是《易经》的数理观念,这个所谓数理,也并不一定是今天数学上的意义,大家不可混为一谈。 这个"一",如果加一则等于二,再加一则等于三,最高为九,再加一。
因为我们一般接触到的《易经》的经文,都是古时的人用易学知识在指导实践中被印证了的事实的记录。由於年代久远,中国文字的广范内含性(一字多音、一字多义),学习起经文来是比较困难的。为了能使大家较快的掌握《易经》的哲理内容,从孔子时期就将其经文内容归纳提高到世界观方法论上来学《易》了。故此,孔子及其门徒在六十四卦经文的后面又加上了“十传(又称:十翼)”,将其亲身用《易》、研《易》的体会附於经文之后,告诉后人学《易》、效法《易》的方法。要想学好《易经》,必先掌握“十翼”所告诉我们的道理。“十翼”讲的就是学习《易经》所应必备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掌握了,《易经》经文就容易理解了。所以,学《易》不能一开始就读经文,否则,越读越糊涂。
下面我将“十传”的具体内容归纳说明一下,为朋友们提供掌握重点的方法。
系辞上传:主要讲为什麽要创立八卦、易学学说以及《易经》的世界观。
系辞下传:具体的举例讲解了易学的世界观以及如何利用易学知识指导我们日常的客观实践。
彖传上、彖传下:从六十四卦中,每一个六爻卦的整体上来讲这一卦的总体概念及其意义。
象传上、象传下:从六十四卦中,每个六爻卦内局部(三爻卦之间或每个爻)情况来解释其具体意义。
文言传:因为“乾坤易之门邪”,乾坤两卦是产生《易经》六十四卦的基础。此传主要就是解释乾坤两卦的含义的。
说卦传:因为六十四卦的任何一个六爻卦都是由两个三爻的基本卦上下组合而成,所以,要了解任何一个六爻卦的含义,必须了解每一个三爻卦的具体意义。“说卦传”就是解释组成六十四卦的八个经卦(又称、基本卦、八卦)各自的具体含义的。
序卦传: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一定规律的。“序卦传”就是为我们解释六十四卦的发展规律性的,只要我们遵循这个规律办事,将无往而不胜。
杂卦传:打乱六十四卦的秩序,用最精炼的语辞,归纳了任何两个互为反对卦(六爻卦)的卦义,使我们对六十四卦的卦义能简便易记。
我们学习《易经》不是为了死背死记其卦辞、爻辞及其经文,而是为了通过熟记这些经文内容,我们能深刻地学习《易经》每个六爻卦及六十四卦的思维逻辑过程及其逻辑思维方式,用现代的术语说,就是掌握研究分析认识事物规律的方式和方法。
大家都要求“多讲点算卦,起卦的方法。”任何一个具体的推算方法,都有它的局限性,只是某种具体的技术,不能像《周易》中讲的“类万物之情、通神明之德”,成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哲理。所以古时的看相、批八字、算卦的只能归类於下“三教九流”之列,不能登科学大雅之堂。当我们熟知易理以后,就可达到“善易者不占”之境界。因为易理讲“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就是讲任何事物都有其规律性的,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死格式来观察分析问题。任何一种具体技术,都有其死的格式,只适合於一定的具体条件下。但如果我们掌握了一种科学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可以发明各种各样的具体技术。
所以,学易主要是学习《易经》的世界观、方法论。而各种推算方法(在古时统称为“射覆”),只是为了熟习及记忆卦象,同时也是为了通过实践达到加深对易理的进一步了解之目的。“算卦”不等於《易经》!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确学习的目的,“算卦”只是利用《易经》的道理在某个方面的具体应用技术,不含有广泛适用意义性。而《易经》的道理确有广泛的实用性。
《周易》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经典,它认为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其变化的基本要素是阴(--)和阳(—),《周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万物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周易》研究的对象是天、地、人三才,而以人为根本。三才又各具阴阳,所以《周易》六爻而成六十四卦。正如《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刚柔,故《易》六位而成章。”乾为纯阳之卦,坤为纯阴之卦,乾坤是阴阳的总代表,也是阴阳的根本,孔子在《系辞》中说“乾坤其易之门邪”,“乾坤其易之蕴邪”。《易纬·乾凿度》中说:“乾坤者,阴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也。” 通行本《周易》本经排序以《序卦》的次序为基础,而以乾、坤两卦为首。《系辞》开篇即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文言》是专门论述乾坤之卦德的传文,并将乾坤之德性引申发挥至人文道德范畴。说明乾、坤是《周易》中最重要的两卦,也是《周易》阴阳哲学的基础。
乾坤辟阖,阴阳为道
《周易》开篇即为乾、坤二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事物变化的基本要素,乾坤为阴阳的总根源和代表。《周易·系辞》又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意谓在阴阳的交互作用下,乾坤定位,万物化生,宇宙间变化万千错综复杂,都是基于乾坤开合,阴阳运化的结果。孔子在《系辞》中提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种宇宙万物的生化模式,与胚胎的细胞分裂过程十分相像,揭示了万物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这与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宇宙化生过程十分相似。老子的一,相当于太极,二就是两仪(阴阳),三者,为阴阳之和。孔子和老子的宇宙生化模式是一致的,均认为太极生两仪(即一生二)是事物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即承认事物的矛盾性),只是表达的事物变化的角度不同而已。孔子强调的是八卦、六十四卦的形成,即万物的由简单到复杂的多层次变化过程;老子则强调了万物阴阳的相互作用,即阴阳相生、相和而不断化生万物的过程。
关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发展根本原因,西方宗教提出上帝造物说。 《圣经·创世纪》第二、三节记载,上帝创造了第一个男人亚当,又用亚当的肋骨造了女人夏娃,让他们共同居住在伊甸园里,上帝创造的动物当中蛇引诱他们吃了禁果……在西方宗教看来,宇宙万物发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造物主神的作用。《周易》中没有造物主的概念,“生生之谓易”,它直截了当的指出变易是宇宙万物的本性,所以为周易,即普遍变化的意思。《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是事物变化的本体,“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周敦颐《太极图说》)。乾坤、阴阳才是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源和动因。《周易》以乾坤等阴阳的相互作用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矛盾对应范畴,揭示了事物变化的普遍规律。
/q?word=%D6%DC%D2%D7&ct=17&pn=0&tn=ikaslist&rn=10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6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