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步是军人行进的常用步法。
口令:齐步——走。
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高于春秋常服最下方衣扣约5厘米(着夏常服、水兵服时,高于内腰带扣中央约5厘米;着作训服时,与外腰带扣中央同高),离身体约30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
齐步是军人行进的常用步法。
口令:齐步——走。
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高于春秋常服最下方衣扣约5厘米(着夏常服、水兵服时,高于内腰带扣中央约5厘米;着作训服时,与外腰带扣中央同高),离身体约30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
从教学方式来讲,队列教学有示范教学和示教教学。
示范教学的对象是士兵,通过教学使士兵掌握队列动作;示教教学的对象是教官,通过示教教学使教官掌握队列教学的方式方法。从内容上来讲,队列教学分为单兵队列,班、排、连、营分队队列和团以上部队队列教学。
以单兵队列示范教学为例程序为:科目!单个军人队列训练!(口令,加名条目,宣布口令时,受训军人立正。)(指挥员敬礼,下口令)稍息!目的!通过训练,使同志们了解和掌握单个军人队列动作的要领,为日常应用及班以上队列打下基础。
内容!今天重点训练****科目!方法!由我示范,边讲边做;个人体会;分组练习;集体合练。时间!约75分钟。
要求!同志们要发扬我军不怕苦的精神,做好每一个动作;要严格遵守队列纪律,不能有小动作,如有急事要报告;对于疑难动作或不理解的要及时报告。以上要求是否能做到!(队列战士回答“能!”并立正)稍息(指挥员敬礼)!下面开始训练!…………(训练结束后,要对训练情况、战士遵守队列纪律情况进行讲评,并对训练中的的难点进行小结,后宣布训练结束。)
开来都是当兵的,至少是军迷,四会教练员的标准是会做、会讲、会教、会做思想工作,这是郭兴福教学法的精髓,部队每年都进行各专业的四会教练员和优秀四会教练员的考核或比赛,我在部队带四会教练员学员时进行示教作业时,经常讲,四会教学的确带动了部队的训练,是训练走向正规化,但绝对不能局限,有的学员就死记硬背教案,严格按照教案来,其实队列动作也好、战术动作也好都不能局限于教案,应因人施教。
一个学员在考核时严格按照教案来,和我编写的教案几乎一字不差,动作也很规范,考核快结束时我问他,单个军人徒手队列的精髓是什么?他愣住了,讲了一大通动作要领,我告诉他,军人的气质来源于单个军人徒手队列动作,他的精髓在于神和气,无神即无气、有神无气是演戏。 当做队列动作时,昂首、收腹、挺胸、历目是提气的,军人自豪感是提神的,一声口令是精气神的体现,是否气贯山河,头脑中是否有军人英勇无畏、勇往直前、无限自豪,都是神、气的体现。
训练时间久了,不自觉的军人精气神就到身上了,那就是军人的气质之一,也是最直接的气质。所以队列训练是所有部队的重点科目之一,使所有军人的基础科目。
每接一个新班,首先要着手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听讲的习惯。教学生四会:会听、会看、会想、会说。
会听: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想边记忆,抓住要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认真听同学们的发言,并能听出别人发言中的问题。为了考查和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可以组织如下练习:(1) 教师口述题目,学生直接写出得数 (2) 教师口述应用题,学生写出或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等。这类练习,可以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边听边想边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有意识记忆能力。
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首先要给学生观察权,不要以教师好心的“讲”取代学生的“看”。凡学生通过自己看、想,就能掌握的东西,教师一定不讲或少讲。会看,首先是肯注意看,教学中要提供充分的观察材料吸引学生看。教师的板书、演示等要准确、鲜明,能引起学生观察的兴趣。由教师带领从只给“观察提示”的半独立观察,到完全独立观察,使学生逐步掌握通过观察比较,做出判断,发现规律的观察方法。在课堂练习中要多设计一些能引起观察兴趣旨在训练观察能力的题目。
如学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后可进行这类练习:寻规律,填空。使学生学会运用已掌握的概念进行观察比较,作出判断,在观察中发展智力,逐步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
会想:课堂上要培养学生肯动脑子想问题,除了靠教师启发外,还要“促”,促使他们动脑子。要求学生,老师每发一问,人人都要立即思考,准备回答。如果不会答,也要把问题重述一遍并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想到哪儿不会了。告诉学生这也是一种回答。坚持这样做,可以提高提问的教学效率。因为全班学生毫无例外人人都得积极动脑思考,会与不会都有的可想。提问时让可能不会答的优先做答,再请会答的针对前者的疑问做答。这样,教师既可以了解后进生是不是在思考,思维的障碍是什么,又可提高一般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得到锻炼。提问后教师要及时评价,对回答好的,敢于发言的给予鼓励。
会说:听、看、想,要通过“说”这一点来突破。语言是思维的结果,要说就得去想。课堂上要学生尽量多说,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细心看。抓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因此要十分重视学生口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队列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它只允许在表的前端(front)进行删除操作,而在表的后端(rear)进行插入操作。进行插入操作的端称为队尾,进行删除操作的端称为队头。队列中没有元素时,称为空队列。 在队列这种数据结构中,最先插入在元素将是最先被删除;反之最后插入的元素将最后被删除,因此队列又称为“先进先出”(FIFO—first in first out)的线性表。 队列空的条件:front=rear 队列满的条件: rear = MAXSIZE 队列可以用数组Q[1…m]来存储,数组的上界m即是队列所容许的最大容量。在队列的运算中需设两个指针:head,队头指针,指向实际队头元素的前一个位置;tail,队尾指针,指向实际队尾元素所在的位置。一般情况下,两个指针的初值设为0,这时队列为空,没有元素。图1 ( a)画出了一个由6个元素构成的队列,数组定义Q[1…10]。Q(i) i=3,4,5,6,7,8头指针head=2,尾指针tail=8。队列中拥有的元素个数为:L=tail-head现要让排头的元素出队,则需将头指针加1。即head=head+1这时头指针向上移动一个位置,指向Q(3),表示Q(3)已出队。见图1 (b)。如果想让一个新元素入队,则需尾指针向上移动一个位置。即tail=tail+1这时Q(9)入队,见图1 (c)。当队尾已经处理在最上面时,即tail=10,如果还要执行入队操作,则要发生"上溢",但实际上队列中还有三个空位置,所以这种溢出称为"假溢出"。 克服假溢出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队列中的所有元素均向低地址区移动,显然这种方法是很浪费时间的;另一种方法是将数组存储区看成是一个首尾相接的环形区域。当存放到n地址后,下一个地址就"翻转"为1。在结构上采用这种技巧来存储的队列称为循环队列。 队列和栈一样只允许在断点处插入和删除元素。 循环队的入队算法如下: 1、tail=tail+1; 2、若tail=n+1,则tail=1; 3、若head=tail尾指针与头指针重合了,表示元素已装满队列,则作上溢出错处理; 4、否则,Q(tail)=X,结束(X为新入出元素)。 队列和栈一样,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具体网上查:
/view/38959.htm?fr=ala0_1_1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30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