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7、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 8、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
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10、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11、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1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9、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20、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23、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1970年“东方红”一号、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24、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5、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6、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27、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 28、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0-30、30-60、60-90。
29、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30、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31、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32、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26′和66°34′纬线 33、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34、南北方向的判断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35、东西方向的判断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36、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37、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38、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39、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40、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41、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42、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43、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44、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 45、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46、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47、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48、地方时的计算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
49、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5、0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51、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E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52、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53、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 5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55、太阳直射点的判断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56、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7、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58、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9、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
太多了,给你个网址,你看一下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7、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 8、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
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10、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11、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1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9、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20、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23、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1970年“东方红”一号、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24、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5、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6、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27、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 28、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0-30、30-60、60-90。
29、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30、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31、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32、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26′和66°34′纬线 33、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34、南北方向的判断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35、东西方向的判断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36、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37、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38、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39、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40、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41、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42、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43、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44、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 45、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46、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47、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48、地方时的计算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
2009-11-10 16:48 回复中学生加油站2位粉丝3楼49、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50、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51、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E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52、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53、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 5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55、太阳直射点的判断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56、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7、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58、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9、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60、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 61、冬半年的概念:9月23日至3月21日 62、地球侧视图的判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63、地球俯视图的判读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
64、昼夜长短的计算: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度为1小时。 65、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根据昼长以标准日出(6时)和标准日落(18时)前后推算。
66、昼夜长短的判断: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67、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68、。
一、前提——熟悉区域地理,掌握双基和主干知识进行地理主观性试题答题能力提升专题讲练的前提是在对地理学科的区域地理,双基和主干知识学习已经完备后。
功夫在平时,能力的提升在三年功课的积累,也是高考备考的最后冲刺。二、基础——明确高考22类地理常见简答题标准答题思路三年功课的积累已经见了无数的主观性试题。
厚积薄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早有能者将高考22类地理常见简答题标准答题思路归纳成辑,供参考。
当作我们提高解答主观题性试答题能力单场厕渡丿盗搽醛敞互的起点。所以我们第一步便是熟读该资料,掌握常规解题方法。
。
其实高考中高一上册在考试中占比重最大,重点将气候,还有时间的算法掌握好,还有就是洋流那章,记住几张图:(1)世界地图、气候分布图、火山地震带分布图、洋流分布图。其中世界地图中最好是能将例如:"赤道,南北回归线,本初子午线,180度经线"东京120、90、60度和西经60至90度的那些气候、地理特征、地形,记下。最好结合所学的知识,带问题看图。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具体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世界地理部分
(1)能将各大洲的大体轮廓画出来,能够知道大体的走向,如北美是三众,西边有高大的科第勒拉山系,中部是大平原、东部较底的海岸山脉。
(2)气候,如:亚洲东部太平洋沿岸气候从南向北分别是: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极地气候;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及成因。重点记住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与热带草原的气候的降雨柱状的区别。将不符合气候分布规律的特殊气候记住与常规的加以比较,掌握成因。
(3)植被、人文,这里我就不一一的列举了。
(4)洋流,有三圈环流,分别是低纬、中纬、高纬环流。北顺南逆。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渔场。
(5)时间的换算,也就是时差的算法,东加西减,注意日界线,主要有180度经线,还有就是24点(0:00)的线这是一个不确定的线,要看具体的题。
(6)等高线、等压线,比例尺,陡崖、山谷、山脊、鞍部。
(7)天气的判断口诀:“低压湿润,高压干,上升湿润下沉干,东风湿润信风干”,降雨的类型主要有:地形雨,锋面雨,对流雨、台风雨几种及成因。
(8)影响地貌的:地质作用、冰川作用等。
(9)环境问题、人口问题
第二、中国地理大体与世界地理差不多,不过要重点掌握:
(1)“秦岭--淮河”一线,这个非常重要,它是很多东西的分界线,还有“腾冲--漠河”一线.(2)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因此,降雨量是由东向西递减,所以其植被也从高大变为矮小
(3)由于气温由南向北递减,所以热量也递减,植物的熟制也减少,植物的枝叶也由大变细。
(4)经济带: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等。
(5)矿产主要:“西北、东北多石油,天然气,山西、东北三省等地方的煤”等。
(6)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治理长江、黄河的手段,大概就这些吧。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行星地球 一、宇宙中的地球 1.宇宙:时间上的无始无终,空间上的无边无际。
2.天体: ●概念:物质存在的形式,包括星云、行星、流星体、彗星以及一些星际物质(如气体、尘埃)。 ●天体系统:各天体相互吸引、绕转才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 3.太阳系及其成员: ●九大行星的排列: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冥王星。 ●它们的公转运动共同特点: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又可以分为三类: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星 巨行星:木、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海王、冥王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记法:火和木在一起易燃烧,用小行星带隔开) 4.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1)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2)质量体积适宜——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3)地球内部物质运动、——水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提供能量: ●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来源:内部的核聚变。
●纬度差异热量差异: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生物量多;反之。 2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亮)。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11年)。 耀斑也是重要标志,它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
●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 ●太阳活动的三大影响: (1)太阳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2)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电磁场产生磁暴 (3)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产生极光。
●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有一定相关系:(P12)1、3图是正相关,2图是负相关。 三、地球运动: 1.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2.地球自转: ●绕转中心:地轴(它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真正的自转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360o 另一周期是:太阳日(24小时),360o59' ●自转方向: 从北极上看地球自转是逆时针,南极上看是顺时针。
●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0外,其他各地角速度都为15o/h。 ●线速度:赤道最大(1667m/s),向两极逐渐减小,两极线速度为0。
3.地球公转: ●绕转中心:太阳 ●周期: 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 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太阳周期) ●公转轨道:椭圆形 近日点(1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最大),远日点(7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最小)。 注意:夏至日点在远日点附近,冬至日点在近日点附近。
●黄赤交角(23026'):黄道面+赤道面 4. 地球运动的意义: ●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改造地球的形态(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公转: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的形成。 地球公转和自转产生:黄赤交角(23o26')。
5. 地球运动的计算: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其太阳高度为0。 晨线:由夜变为昼。
昏线:由昼变为夜。 ●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o,相邻两个时区相差1小时。
解题的三个方法: (1)求时区:时区序号=已知经度/15o,余数7.5则整数+1为时区序号 (2)两个时区之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 (3)“东加西减”:所求点在已知点以东用“+”,以西用“—” ●日界线:原则以180o经线作为日界线,不过有些曲折。 从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减一天;从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加一天。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图: ●解昼夜长短的三个方法: (1)求某地昼夜长短:过该点作纬线或纬线圈,白天占的部分多的就是昼长夜短,反之。 (2)某地昼长2 x,则日出为12:00—x,日落为:12:+x。
(3)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各地昼夜平分,6:00日出,18:00日落。 注意:解题突破点:赤道终年昼夜平分,6:00日出,18:00日落。
●正午太阳高度:H=90―∣(φ±λ)∣ 说明:φ为所求地纬度,λ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当太阳直射点和所求地同在北半球或南半球时用φ-λ;当太阳直射点和所求地分别在南,北半球时用φ+λ: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12:00。 四、地球的圈层结构 1.研究手段:地震波 地震波又分为:纵波(P)和横波(S)。
注意: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 横波只能通过固体。
纵波波速比横波快,所以一般在陆地上发生地震时先感觉到上下震动,然后才是左右震动;在海洋上只有上下震动。 2.地球内部圈层 ●从外到内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与地幔之间是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之间是古登堡界面 ●软流层:地震和岩浆的发源地。处在上地幔的上部,但不是顶部。
●岩石圈:包括上地幔顶部和地壳。 3.地球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一、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1.大气受热 ●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保温) 2. 热力环流(最简单的大气运动): ●海陆热力环流: 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 因为白天陆地升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低压,海洋是高压;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高压,海洋是低压。
3.大气水。
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7、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 8、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
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10、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11、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1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9、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20、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23、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1970年“东方红”一号、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24、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5、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6、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27、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 28、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0-30、30-60、60-90。
29、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30、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31、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32、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26′和66°34′纬线 33、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34、南北方向的判断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35、东西方向的判断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36、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37、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38、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39、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40、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41、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42、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43、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44、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 45、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46、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47、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48、地方时的计算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
49、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5、0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51、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E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52、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53、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 5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55、太阳直射点的判断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56、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7、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58、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9、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60、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 61、冬半年的概念:9月23日至3月21日 62、地球侧视图的判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63、地球俯视图的判读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
64、昼夜长短的计算: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度为1小时。 65、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根据昼长以标准日出(6时)和标准日落(18时)前后推算。
66、昼夜长短的判断: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67、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68、天文四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季。
69、我国传统。
必修一一、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层次 河外星系 银河系 最基本的两大天体:恒星、星云,还有小行星带、流星体、彗星2.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及太阳系概况 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近地行星:水、金、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3.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普通:体积、质量、密度居中,与其他七大行星基本一样,无太大差别 自身:适中的体积、质量,有大气层,人类能够呼吸,原态海洋的形成 外部:适合的日地距离→有适宜的温度→液态水;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4.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光球层:能看见,黑子——标志,11年一周期,影响气候 日珥 耀斑日冕层:太阳风5.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电磁波,来自H、He核聚变6.地球自转、公转的特点及其关系自转 公转轨道 赤道面 黄道面方向 绕地轴自西向东 绕太阳自西向东周期 恒星日:23h 56min 4s 恒星年:365d 6h 9min 10s太阳日:24h 回归年:365d 5h 48min 46s速度 角速度:极点为0,其他都是1h 15° 近日点:1月,快线速度:极点为0,向赤道增大 远日点:7月,慢 黄赤交角:23°26'7.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自转 昼夜更替:晨昏线 地方时:15°一时区,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北京东八区 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北右南左赤道无;手心向上,四指→运动方向,大拇指→偏转方向 公转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纬度、季节)昼夜长短的变化节气 日期 高度角 直射点 昼夜情况(北半球) 季节(北半球)春分 3.21 赤道→南北两极,逐渐降低 赤道0° 昼夜等长 春夏至 6.22 北回归线→南北两极,逐渐降低 北回归线23°26'N 昼长于夜 夏秋分 9.23 赤道→南北两极,逐渐降低 赤道0° 昼夜等长 秋冬至 12.22 南回归线→南北两极,逐渐降低 南回归线23°26'S 夜长于昼 冬四季更替 春:3~5,夏:6~8,秋:9~11,冬:12~2五带划分 寒带:有极昼极夜,温带:四季变化明显,热带:有太阳直射8.地球的各个圈层名称及其结构特点 地壳 地幔 地震波(内→外) 地核 N2: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O2:维持生命活动 CO2:光合作用,保温作用 O3:生物体的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水汽:成云致雨的重要物质(原料),影响天气变化 固体杂质:凝结核 外层 热层 电离层:由大量离子和自由电荷构成,影响无线通讯短波的传播 中间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易吸收紫外线;大气平稳,天气晴朗,有飞机;大气水平运动为主 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空气对流运动剧烈,天气复杂多变 垂直分层的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 71%海水,咸水湖多在内陆(∵不循环) 多为极地冰川水、地下水、河流水,可饮用的只占0.3%;人体内含水65% 生物圈:所有生物体所在的最活跃的圈层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三大类岩石间的相互转化过程2.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整个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活动带(如海岭等)分割成了许多单元,这些单元叫做板块 全球岩石圈可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版块、非洲版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3.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板块张裂(生长地带)——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板块挤压(消亡地带)——形成山脉,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洲东海岸岛屿(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科迪勒拉山系(纵贯南北美洲,美洲版块、太平洋板块) 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板块构造运动的结果 影响:地中海消失,红海扩大;太平洋缩小,大西洋扩大4.褶皱、断层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水平运动褶曲——褶皱——高山、谷地——形成地貌形态的基础——绝大部分山脉为褶皱山脉背斜成山有石油,中心老两翼新;向斜成谷有水,中心新两翼老 垂直运动断层(前提):地堑成谷,地垒成山5.流水、风、冰川等所产生的外力作用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侵蚀作用:流水(气候湿润的山区)、海水、冰川、风力(气候干旱、地势较高) 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黄土高原:风力搬运和沉积作用;华北平原:流水沉积6.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 内力作用:地震、火山、地质作用二者共同作用使地球表面凹凸不平7.大气热量的来源——地面辐射, 波长:辐射源温度控制8.大气的受热过程 削弱作用吸收:O3——紫外线(平流层);H2O、CO2——红外线(对流层);有选择性反射: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无选择性散射:微小颗粒——可见光短波中的蓝紫光;较大颗粒(尘埃、雾粒、小水滴)——所有光;有选择性 保温作用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9.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 热力环流形成原因:受热不均水平运动——风水平气压梯度力——空气(风)运动的直接动力,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摩擦力:与风向相反,近地面近地面:三个力,风斜穿等压线;高空:两个力,风平行等压线风压定律:背风而立,低压在左前,高压在右后10.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和分布11.北半球冬、夏季高、低气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26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