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
基础也是分为四个部分:绪论、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律基础教育。这部分的分析题不像前三部分那样会集中在某几章,这部分每一章都有分析题的考点。
绪论:这部分是从基础课本改版后才有的,这部分要注意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章到第三章讲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复习这部分的时候要注意以下重要的分析题考点:a.理想与信念的关系;b.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c.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d.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第四章到第五章是道德教育,这部分可能会出分析题的知识点是:“我们要如何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第六章到第八章讲的是法律基础教育,要注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部分结合来考分析题的概率比较大。这部分会涉及一些专业法律术语,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去理解,不要死记硬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基础也是分为四个部分:绪论、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律基础教育。
这部分的分析题不像前三部分那样会集中在某几章,这部分每一章都有分析题的考点。绪论:这部分是从基础课本改版后才有的,这部分要注意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章到第三章讲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复习这部分的时候要注意以下重要的分析题考点:a.理想与信念的关系;b.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c.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d.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第四章到第五章是道德教育,这部分可能会出分析题的知识点是:“我们要如何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第六章到第八章讲的是法律基础教育,要注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部分结合来考分析题的概率比较大。这部分会涉及一些专业法律术语,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去理解,不要死记硬背。
一、章节特点 思修与法基第七章是法律常识部分,讲述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这一章节在思修与法基中的地位是重点章节,从命题的角度来分析,一般情况下,这一章节的考点容易考查选择题和分析题。 二、复习重点 思修与法基第七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1。社会主义法律的含义和本质。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要构成。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4。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1。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
2。自由平等观念。
3。公平正义观念。
4。权利义务观念; (三)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1。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
2。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四)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1。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2。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在第一部分内容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是:法律的一般含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本质的主要体现,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容;在第二部分内容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法律上的自由平等观念的最核心内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的内容,公平正义观念,权利义务观念;在第三部分内容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是: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生态安全法律制度,社会公共安全法律制度,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等;在第四部分内容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是: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等。 在上述重点内容中,需要同学们在理解考点的基础上记忆,同时,还需要做必要的练习题巩固考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常考的重点简答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9.如何理解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40.简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41.简述实现人生价值观的主观条件和根本途径。
42.理想信念有哪些基本特征?理想信念有哪些基本类型?4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44.结合实际试述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45.结合实际说明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密切联系与区别。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当代青年如何以实际行动和贡献履行爱国义务?42.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用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指引人生方向?43.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为什么要提出和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44.简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
45.简述法律适用的概念的特点。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联系实际论述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
47.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努力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42.简述人生目的的含义及其在人生观中的地位。43.简述荣辱和荣辱观的含义。
44.简述依法治国的内涵与基本要求。45.简述我国宪法的基本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论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47.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爱国主义的含义和基本内容。42.简述人生目的的含义及其在人生观中的地位。
43.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4.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的公民和组织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主要义务。45.简述法的规范作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联系实际论述当代中国大学生应如何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统一起来。47.联系实际论述如何通过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42.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43.在马克思主义看来,道德产生的条件有哪些?44.简述法律适用的概念与特征。
45.简述行政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联系实际阐述追求理想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47.试述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和加强家庭美德建设的重要意义。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
42.简述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43.简述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意义。
44.简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内涵。45.法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论述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科学的高尚的人生目的。
47.论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新时期爱国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42.简述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方法。
43.简述社会公德的含义和特点。44.证据意识是法律思维的一项重要内容。
简述证据的主要特征。45.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论述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47.论述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理想信念的基本类型。42.简述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基本内容。
43.什么是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4.简述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45.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论述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培养和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47.联系实际论述从业人员在职业生活中应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类型。42.简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
43.简述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44.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
45.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
论述大学生怎样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47.论述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42.为什么说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科学、高尚的人生目的?43.简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44.简述依法治国的内涵与基本要求。45.简述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论述当代大学生如何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47.联系实。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的含义及其特点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2)活动内容的公开性。(3)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4)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第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第二,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第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第四,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人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手段最初是自发形成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公共秩考研培训序日益重要和复杂化,人类便愈加自觉地采用各种手段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
道德和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秩序,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虽然道德和法律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道德规范作用的更好发挥,需要法律支撑;而法律作用的更好实现,则需要以道德建设为重要条件。
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道德,也要靠法律。 在公共生活中,道德可以用来调节、规范人们的行为,预防犯罪的产生。
道德是法律的补充。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的,法律的属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把复杂而广泛的社会关系全部纳入其调控的范围,因而其发挥作用的范围是有限的。
道德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加广泛,它能够调整许多法律效力所不及的问题,不仅深入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且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个体道德素质和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髙,为法律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当然不用全背,那么厚一本书,背疯了就不用干别的了。我的经验,大纲要细看,关键是理解,尤其是政经,可以看看辅导书来理解,不过考试考的也不多,一般是选择题。其他内容看大纲就好了,理解应该不难,看大纲的时候同时做任汝芬的序列二的选择题(这本书很基础),可以巩固基础。看一遍做一遍差不多就一个多月了,然后任汝芬的序列三也出来了,里面有实事你可以浏览着看看,理解实事精髓,然后面有重点知识点总结,你就背后面的总结就行,作用就是脑子里有一些政治语言,因为第一遍你已经理解了,考试题其实不难,但是你不用白话往上写,必须有政治语言,再加上自己理解的语言。我当时是最后背的,背完了对政治确实有感觉了,最后考试答题写的也算顺利,最后分数是64,不是很高,但也不错了。最后阶段会有铺天盖地的传言呀,短信呀跟你说,哪里哪里估题什么什么,这个你就随意看看,不要完全相信也不要完全不信,最后启航的二十天二十题也可以看看,至少能了解大题的思路和出法,但不要完全靠它,有风险的。还有任汝芬的序列四,就是几套模拟题,选择题应该好好做做,大题看看就行,不指望完全估对。
至于出题结构,选择题我不记得了,只知道去年考了俩实政一道都不会,至于各部分的比例,没知道的必要,你可以网上下去年的真题看看。真题没必要做,因为近几年不可能重复。大题五道至少有一道哲学的,你可以通过看任汝芬四的模拟题看看哲学题怎么写,然后其他四道会有毛概和近代史的,更可能综合着出,会有个实政的,会有个思修的,也不排除和其他的综合,因为一个大题会有两三个小题。答题要有条理,字要整齐,态度要在那里。
好了,手机打字手都软了,我知道考研的不易,祝你成功!
第一块:思想道德修养部分。
同学们要重点掌握: 理想信念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信念的实现。 爱国主义的内涵及基本要求、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民族精神的内涵、时代精神的内涵。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与实现条件,促进个人与他人、社会和谐的基本原则。 第二块:社会生活与规范部分。
重点掌握三大生活领域(社会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要求 第三块:法律基础部分。重点掌握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含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宪法的基本原则及其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通过对历年真题进行分析,我们总结出本学科试题的考查角度和方向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主要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对考生主观能力的考查较少。 第二,注重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对此,针对本学科的复习,我们给出几点建议: 对于思想道德修养部分的复习,建议要抓住以下重点内容: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科学对待人生环境、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对于法律基础部分的复习,要抓住以下重点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及法律权威的养成、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国重要的实体法律制度、我国重要的程序法律制度。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9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