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数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有了初步体会,特别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数的时候,教材在“生活中的数”板块中就已经出现了像邮政编码、门牌号、车牌号这样的数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本节课是同样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让学生知道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加以应用,从而体会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一、目标定位与设计意图。准确的目标定位应该是一节课展开教学设计的前提与指导方向。
本节课的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身份证号码编码的规律,从而体会数字编码的编排特点及编码思想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及应用数学的意识,学会用数进行简单编码。 目标的重点不是让学生透彻地了解身份证号码中每个数字的具体含义,而是要通过身份证号码这个载体去研究数学编码的原则、规律,渗透编码的思想,用体会和学习到的编码原则思想去尝试简单的编码。
本课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层次为激趣导入新课,与数学课堂紧密联系,突出数字的三大功能:数量、顺序、编码;并在课中用一串“替代式密码”巧设疑问,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第二次层次为学习身份证号码的含义,由学生自己在网上查找身份证号码的含义,然后通观察、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数字编排的规律与方法,探究中注重比较思想的渗透。
教学的设计是通过身份证号码这个载体让学生掌握编码的原则,渗透编码的思想。教学中主要的精力不是让学生深究和死记身份证号码中每个数学的含义,而是把重点放在对编码的原则、规律的探究上。
通过设计不断修正老师身份证号码这个环节,让学生再次体会编码的简洁性、唯一性、规范性,选择的信息要具有必要性、持久性、指向性。第三层次为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主动性,尝试简单的编码,对学生的不同意见,要充公相信学生让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去有价值地思考,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选择和处理的能力,掌握简单的编码方法,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发现学习。
但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清醒地认识,科学地把握。该探究的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该讲授的又一定要毫不放松,确立教师的主导作用。
本节课其实是一次课内课外的综合活动,整个过程采用“实践——研究——再实践”的方式。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收集资料,查找资料,对信息做简单的处理判断的能力,课前让学生走出教室通过访问、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收集有关身份证的信息,初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不仅带回了有关信息,同时也带回了许多数学问题。
这些数学问题,在学生眼中不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面对这些数学问题,教学中教师不一言堂唱独角戏,讲解每个号码的意义,而是让学生集思广益展开讨论,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通过解决自己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同时,教师又要善于抓住学生探究活动中有价值的契机,让学生充分体会编码的思想、原则,渗透编码的思想方法。学习知识为了应用,在“再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试着练习编码,这种创造性的活动,符合学生爱动脑、喜发明的特征,为学生运用数学提供了舞台。
教学内容和活动是逐层递进的,目的是使学生思维上台阶,也使不同层次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营造了一个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这样做可以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和创造者,从而使学生保持一种经久不衰的探究心理,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是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教学活动。 三、生活化与数学化的关系。
作为数学广角的内容,本节课可以说是为了很好地拓展了学生的认知视野,体现数学无处不生活。从 “替代密码”设趣导入,到学生汇报身份证号码中数字表示的含义,到体会数字编码的原则规律,再到练习巩固中帮助老师修正身份证号码,以及最后的编学号,破解“替代密码”等,这些把编码的生活化体现到了极致。
这种生活化的极致是多种教学手段的参与形成的,新颖、巧妙,让学生兴趣盎然,流连忘返。但这是一节数学课又决不是一节身份证号码知识的普及课。
而更重要的应是凸显数学味和体现数学的价值,即如何把生活化与数学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探求数学化的本质,如何在教学设计中突出编码所能体现的数学思想。 简单情意的引入目的在于凸显数字的三大功能(数量、顺序、编码)。
身份证号码的探究重在编码原则、规律的分析研究,通过描述、概括、评价等多种手段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学生对于编码的数学思考,。
研究生活中常见的数字编码,初步体会编码的思想和方法
(1)教材首先呈现了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等生活中常见的数字编码的事例。由小精灵提出问题,展开对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中的数字及字母表示的含义的探索。
(2)以邮政编码为例,让学生了解邮政编码的结构和含义,初步体会编码的方法。
(3)身份证号码只通过两个学生的对话,截取“出生日期码”和“倒数第2位表示性别”作为引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等探索身份证号码中蕴含的一些基本信息和编码的含义。
1、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实现邮件分拣自动化和邮政网络数位化,加快邮件传递速度,而把全国划分的编码方式。邮递区号制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通信技术和邮政服务水平的标准之一。
我国的邮政编码采用四级六位数编码结构。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
2、居民身份证号码
居民身份证号码,正确、正式的称谓应该是“公民身份号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是国家法定的证明公民个人身份的有效证件。
公民身份号码是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校验码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
3、条形码
条形码(barcode)是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用以表达一组信息的图形标识符。
扩展资料
使用数字编码的好处:
1、归档整理方便,特别在电子管理系统中。
2、数字编码更容易进行管理,无论谁进行的编码都是一样,管理方便。
3、从数字上能得到详细的对应信息,譬如年月日甚至时分秒、单位、部门、建档人等等。
4、熟悉数字编码后可以很快的定位文件所在。
5、数字编码可以防止泄密,不了解编码系统的人很难明白编码的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邮政编码
百度百科-居民身份证号码
百度百科-条形码
书号即ISBN,最直观的就是书的封底的条型码和那一串数字。
是由新闻出版总署分配给各个出版社的。国内的书号还在书的第二页(一般在扉页的反面)还配有CIP数据,该页也称为版权页。
这二者是在国内版图书不可缺少的两个必要数据。如果没有,就成了内部资料,内部资料是不允许定价的,也不允许销售。
7叫组区号,代表中国。 303-05148叫出版者号和出版序号 1表示验码,有一定的算法(从左到右前12位数,奇数位乘1,偶数位乘3,将12个乘积相加,除以10,得到余数,再用10减去这个余数即可),检验书号正确性。
一、10位书号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10位书号校验码只有一位,从0到10,10由X代替。其计算方法为: 第一步 计算加权和:即将ISBN号码前9位数字分别乘以10, 9, 8, 7, 6, 5, 4, 3, 2,然将它们相加,得到加权和(设该加权和为S); 第二步 计算余数:即将第一步得到的和(S)除以11,取其余数(设该余数为M); 第三步 计算校验码:用11减去第二步得到的余数(M),所得之差就是计算校验码的基础(N)。
【说明】如果所得之差N为10,校验码是字母X;如果所得之差N为1,校验码是数字0;如果所得之差N为其他数字,则校验码就是该数字。 【举例】假设某ISBN号码前9位是:7-309-04547,其校验码计算方法如下: 第一步:计算加权和(S):S=7*10+3*9+0*8+9*7+0*6+4*5+5*4+4*3+7*2 = 226 第二步:计算余数(M):M = 226÷11余6 第三步:计算校验码(N):N = 11 ? 6 = 5 校验码为5。
二、13位书号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13位ISBN的最后一位校验位的加权算法与10位ISBN的算法不同。具体计算方法为: 第一步 计算加权和:用1分别乘ISBN的前12位中的奇数位,用3乘以偶数位,然后将两者相加,即得到加权和(设该加权和为S); 第二步 计算余数:即将第一步得到的加权和除以10,取其余数(设该余数为M); 第三步 计算校验码:即用10减去第二步得到的余数,所得之差就是计算校验码的基础(N)。
【说明】如果所得之差N为10,则校验码取0。 【举例】假设某13位ISBN号码前12位是:987-7-309-04547 第一步:计算加权和(S):S=9*1+8*3+7*1+7*3+3*1+0*3+9*1+0*3+4*1+5*3+4*1+7*3 = 117 第二步:计算余数(M):M = 117÷10 余数为7 第三步:计算校验码(N):N = 10 ? 7 = 3 故本书的第13位ISBN的校验码是3。
邮政编码的含义是:邮政编码全都是六位数,每一个地方的邮政编码都不一样。
邮政编码的一二位代表省份或直辖市。第三四位代表地、市、州。
第五六位代表一个县.一个镇或者一个居住的小区。 邮政编码是代表投送邮件的邮局(所)的一种专用代号。
也是这个局(所)投送范围内的居民与单位的通信代号。邮政编码由6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如529000。
它的前两位数表示广东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三位数表示邮区代号(江门);第四位数表示市(县)的编号;最后两位代表邮件投递局、所。邮政编码529000表示的是——广东省江门市的投递区。
1.了解每一个编码的来源。数字编码的来源一般有三种:形象、谐音、熟语。看每一个编码是属于那种;
2.从1-100读一两次数字和编码,读10~99的数字时不要把“十”字念出来,如21不应该念”ershiyi”,而是念”eryi”.这样就能较容易从21想到“鳄鱼”,省“十”念法是理解和记忆谐音编码的关键;3.记忆两遍1~100个数字编码;
4.在一张纸上写1~100个数字(或打印),然后根据数字来回忆对应的编码。如果回忆出来,在数字下打勾;
5.把没有打勾的数字(也就是还记不住的)找出来,对其加强记忆一遍;
6.把没有打勾的数字(也就是还记不住的)写出来,回忆其对应的编码,回忆起来打勾;
7.重复5-6步直到最多剩5个编码没有记住;
8.很难记住的这几个编码要么换掉,要么采用邻位串联法:比如最后剩22(双胞胎)33(星星)48(西瓜)这三个数字的编码没有记住。那么我们可以用21(鳄鱼)跟22(双胞胎)联结,“鳄鱼咬住双胞胎”,从而借助21来记住22的编码:双胞胎。其余类推(用32记33,用47记48)
9.重复1~8步几次,一到两个小时可以把100个数字编码倒背如流了。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2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