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学海文辅导专家把考研政治要点总结如下: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实践就是实践主体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运用各种实践中介作用于实践客体,使世界日益从自在世界转变为人类世界的能动的过程,也是主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实践和认识过程都是由主体、客体和中介三个方面构成的。实践或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具有实践或认识能力的人,是人类活动中唯一能动的要素。
实践或认识客体是指社会主体所要探索或改造的对象。它主要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三种客体。
人类实践或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可以是自动界、人类社会等物质对象,也可以是主观的思想、理论、世界观等精神对象。实践或认识中介则是指社会主体在探索或改造现实世界的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主体既包括人们的主观意识,又包括人们的肉体,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存在,因此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不等于主观。认识客体是指进入人类实践和认识范围内的事物,既包括物质的对象,也包括精神的对象,也不等于客观,因而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等于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2.实践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
同时客体也能对主体起到能动的反作用。 实践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实践主体在人类意识的指导下可以运用实践中介能动地改造实践客体,实现主体的对象化或主体客体化。
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同时也使客体得到进一步改造、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在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中,客体也会反过来制约、影响主体,实现客体主体化。
因而人类实践活动的成果一方面表现为人化自然,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人的自然化。 人类主体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第一,确定实践的目标计划或方案。
第二,运用现实的中介手段作用于客体。第三,对实践活动进行反馈和调节。
在实践活动结束以后实践主体运用一定的标准对实践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重要考点,注意掌握考研政治真题分析: (2013年分析题第34题) (1)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两事例所体现的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
(2)“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对我们从事实践活动有何意义? 【答案要点】(1)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认识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两事例充分显示出主体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作用,突出地表现了主体在认识中进行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的重要作用。 (2)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让生活更美好。
为了有效地改造世界,就要客观地、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客观对象,按规律办事。要坚持以人为本,采取科学的方法,不断创新。
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性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实践在整个人类的认识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起着决定作用。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活动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一切认识最终都来自于人的实践。
人们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的认识主要有两种: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指人们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知识和经验,间接经验是指人们通过他人或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
直接经验是认识的“源”,间接经验是认识的“流”,任何间接经验最终都来自于直接经验。 其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这主要表现在:①实践的需要推动着认识的发展,人们在实践中的需要、要求就会为认识的发展提出新的课题。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的设备、仪器又为认识的进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③实践过程还进一步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这些都能成为认识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再次,实践也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最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重要考点,注意掌握 (2011年多选第17题)1971年,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获得了“世界最佳设计”奖,设计师格罗培斯却说,“其实那不是我的设计”。
原因是在迪斯尼乐园主体工程完工后,格罗培斯暂停修筑乐园里的道路,并在空地上撒上草种。五个月后,乐园里绿草茵茵,草地上被游客踏出了不少宽窄不一的小路。
格罗培斯根据这些行人踏出来的小路铺设了人行道,成了“优雅自然、简捷便利、个性突出”的优秀设计。格罗培斯的设计智慧对我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启示是( ) A 要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灵感 B 要尊重群众的实际需求 C 不要对自然事物做任何改变 D 要对事物本来面目做直观反映 【答案】AB 4.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又能反作用于实践,尤其是科学的理论,能够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指导,极大地推动人类的理论创新,。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突出地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客观事物同认识主体就不能发生任何关系.因而也就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认识.坚持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就必然要反对形形色色的先验论和唯心论.世上绝无[生而知之"和[不学而能"的人.实践出真知.人的知识.才能归根到底来自实践.这并不排除接受间接经验和学习书本知识.事实上.任何人都不可能也无必要事事直接经验.就每个个人的知识而言.大量是从间接经验.书本中学来的.不过.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他人则仍为直接经验.这就是说.一切知识就其最初来源而言.仍然是实践.(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这与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直接相关.由于认识来源于实践.因而随着实践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人的认识和知识必然也要跟着发展.具体情形是这样的:社会实践不断给认识提出新课题.即提出新的需要.正是这种需要会成为一种巨大力量.把认识推向前进.社会实践不仅提出新的课题和需要.而且给解决课题.满足需要积累了经验和提供手段.凭借实践提供的经验和手段.使新的问题获得解决.认识和知识便得到了发展.即把认识引向了深入和产生了新的知识.实践还推动着主体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这是说.实践的发展和深化.推动着人的智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3)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这是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种认识是否正确.是否具有真理性.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终确定.此外再无别的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重要的问题是不仅能够正确认识和解释世界.而且在于运用这种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所以.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坚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以上四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什么是实践?根本原因就是长期的反复的实践.我们现在懂得的一切.都是经过许多人的实践才得来的.人们为了使某些重金属的原子核发生裂变.曾经用质子作炮弹去轰击原子核.命中率低得可怜.后来.用中子轰击原子核.不仅很容易击中.而且随着原子核的分裂.还有新的中子释放出来.使轰击原子核的反应不断进行下去.形成链式反应.人们利用核燃料分裂时释放的大量热能.建立了原子能发电站.有教书的实践.才能总结育人的道理,有办工厂的经验.才能有管理工厂的知识-- 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就像接力赛跑一样.每一代人都把前一代人知识的终点作为自己知识的起点.然后把在实践中取得的新知识增添到人类知识宝库中去.社会实践一步一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人们的知识也就越来越丰富.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这就是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A
试题分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知识点包括四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①③反映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反映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④的说法错误,夸大了理论的作用,是唯心主义,正确答案是A。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只有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知识点理解了,我们才能确定题中的名言俗语哪些反映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哪些不是,哲学不仅要记忆,更重要的是理解,如果不理解,仅仅是熟练的记忆,也是没有办法做题的。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求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是围绕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性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的认识是以客观世界的事物为对象的,但是只有那些被人的实践活动所指向的事物,才能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也就是说,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取决于人们社会实践的需要和水平.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是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首先,变化发展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其次,实践在给人们提出新课题的同时,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不断解决认识课题,使认识不断向前发展.再次,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有效地改造世界.
总之,认识的产生、发展、检验和目的都离不开实践,这就是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望采纳
哲学基本问题是恩格斯总结了哲学发展的历史而提出来的。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即平时人们说的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在这两个方面中,第一方面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①它揭示了哲学的根本特征。
哲学作为世界观理论,必须对物质和精神这两类现象的关系作出回答,否则就不成其为哲学。 ②它揭示了哲学的根本路线和方向,揭示了哲学斗争的焦点。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规定了一派哲学的根本路线和方向,也是不同哲学派别进行斗争的焦点。哲学基本问题提供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对于理解哲学和哲学史上的斗争具有重要意义。
③哲学基本问题也是人类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它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基本矛盾,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对于在实践中自觉坚持存在决定意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有重要作用。 。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
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4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