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要点●《沉浮》单元解读:科学概念: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9、(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0、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11、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2、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13、(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4、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15、(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观察实验1. 不同物体的沉浮受什么影响;同一物体的沉浮受什么影响。
简答题:1.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动热》单元解读:科学概念: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5、(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6、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7、(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8、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9、(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11、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12、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1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14、(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15、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16、(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17、(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科学实验:1、三种状态的热胀冷缩的实验。2、制作保温杯的材料以及他们的作用。
●《时间的测量》单元解读: 科学概念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2、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
3、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4、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
5、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6、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7、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日晷”)与(“圭表”)是根据(日影长度)制成的(计时器)。8、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9、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10、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11、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受水型)。12、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
13、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
考试是老师会归纳的!但如果你还要的话:1.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针孔照相机是根据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原理制造的。幻灯机、电影放映机、照相机、摄像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造的。
潜望镜是根据光的反射原理制造的。 2. 小孔成像的实验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3. 光照射到物体上,被物体挡住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向反回去了,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光从一个透明物体进入另一个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4.各种物体都能反光,反光的情况不同。红颜色物体反射红色光,黄色物体反射黄色光,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射光的颜色不同。
白色的物体比黑色的物体反光能力强。表面越光滑反光能力越强。
5. 平常使用的镜子,表面是平的,叫平面镜。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平面镜里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左右相反。 6.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做凸透镜。
凸透镜有聚光、放大和成像的作用。 7.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像。 8. 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它是由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组成的。
瞳孔像照相机的光圈,能控制光线的强弱;晶状体像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像;视网膜像实验中的纸屏,能映出图像。 9. (我们是怎样看到周围的物体的?)我们周围的物体,有的自己发光,有的能反射别的物体的光。
当它们发射或反射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光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这些物体。 10. (为什么远近物体都能看得清?)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
肌肉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的凸度变小,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健康的眼睛晶状体调节力强,远近物体都能看得清。
11.(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如果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牵引晶状体的肌肉总是处在紧张状态,就会疲劳,失去调节能力,看远处物体就会模糊,这就是近视眼。 12. 预防近视眼要做到: 1) 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睛与书本的距离要保持在30厘米左右; 2) 看书约一小时要休息几分钟,向远处眺望一会儿; 3)不要在强光或弱光下看书; 4) 躺卧、走路时不要看书; 5)少年儿童要经常做眼保健操。
13.(彩虹是怎样形成的?)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成的。
下雨时(或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它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 14. 岩石都是由矿物构成的。
花岗石是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组成。 15. 聚集在一起的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叫做矿产。
可以做燃料的叫做能源矿产,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它们不仅是燃料,而且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煤经提炼后可以得到焦炭、煤气、煤焦油三种矿物。
可以提炼出金属的叫做金属矿产。如:铁矿石、铜矿石、钨矿石等。
16. (煤是怎样形成的?)煤在地下的分布是一层一层的,大多夹在砂岩、页岩中。煤是古代植物被埋在地下,与空气隔绝,在高温和高压的作用下,经过亿万年变化逐渐形成的。
煤、石油、天然气中蕴藏的能量最初来自太阳。 17. 矿产的开采方法主要有:露天开采、地下开采、管道开采等几种方法。
石油、天然气属于管道开采。煤等固体矿产可以露天开采、也可以地下开采。
18.各种矿产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有的是在岩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有的是在岩石风化、沉积等过程中形成的。 19.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最早的国家,“石油”一词最早见于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的著作。
在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学说指导下,开发了一个又一个大油田。 20.(我们为什么要合理使用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
地球上的矿产资源有限,又不可再生,必须有计划地开采、利用,决不可乱采乱用。 21. 家畜的祖先都是野兽,家禽都是由野鸟驯化而来的。
按照人类的需要,把野生动物培养成家养动物的过程,叫做动物的驯化。 22. 生物的启示:鱼——船、桨、舵、潜水艇;茅草——锯;鸟——飞机;蛋壳——薄壳结构屋顶;蝙蝠——雷达;长形卷叶——筒形叶桥;苍蝇——蝇眼照相机;人——机器人;人脑——电子计算机。
23. 根据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的现象,我们知道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一天)。
24. (昼夜是怎样形成的?)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昼夜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 25.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转动,这种运动叫做公转,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的,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或365天)。
地球公转形成了四季变化。 26.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公转引起的。
每逢农历十五傍晚,月球总是在东方。 27. (月相。
小学科学复习资料 人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共有600多块肌肉,肌肉重量占体重的40%。
2、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关节,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3、经常运动的好处是: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增强心肌和肺活量;肌肉发达;体力充沛;延缓衰老;身体匀称。4、人需要的主要营养成份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
5、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种类有:粮食类、蔬菜水果类、鱼肉蛋类、豆奶类、油盐糖。吃得最多的是粮食类。
吃得最少的应该是油盐糖。6、人体主要消化器官有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7、为了安全饮食,蔬菜水果要充分浸泡和清洗,要多吃绿色食品,少吃腌腊食品。8、购买加工食品时要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9、没有一种食品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所以我们吃食物要多样化和全面化。10、水果不可替代蔬菜。
空气1、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少量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混合而成。如果空气中增加了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中国古代人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
2、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一定的温度。3、空气也是生命之源,可是人们的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防止空气污染的一些措施有植树造林、节约能源、少开小汽车,改进汽车燃料、禁烧秸杆、使用无氟冰箱等。4、用手搧一下空气、把空气装在塑料袋里等都可以感到空气的存在,空气是无颜色、无气味、无味道的透明气体。
5、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为什么?(水不能流进瓶子,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胶塞封住了瓶口,空气出不来,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进去。)6、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应把食物放在冰块的下面,因为冰块周围的空气受冷会很快下沉,不断下沉的空气包围住要冷却的物体,从而达到尽快冷却的目的。)
7、空气能被压缩,压缩了的空气有弹性,在炎热的夏季,自行车轮胎中的气为什么不能充得太足?(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夏季由于气温太高,轮胎内的空气受到高温,其体积必然很快增大,产生很大的压力,当轮胎承受不住这样大的压力时,就会被胀裂。) 天文1、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可以用方向和高度来表示,我们看到的太阳东升、西落昼夜的产生现象,其实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形成的。
只不过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以地球为参照物,所以看起来就是东升、西落2、太阳位置在东,物体影子在西,太阳位置在南,物体影子在北,太阳位置在西,物体影子在东。根据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变化的规律形成太阳钟,故宫博物院的太阳钟叫日晷,它属于赤道日晷,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保有的日晷叫地平日晷,3、月亮明亮部分的形象叫月相。
4、新月指的是天空中看不见的月亮。月初的蛾眉月,是指太阳刚落地平线,我们看到的月相是朝着太阳的。
而月底的蛾眉月是指快要日出时,看到的月相同样是向着太阳的。5、日落时看到初一到十五的月亮,发现:蛾眉月在西方,上弦月在南方天空,凸月在中间偏东,满月在东方。
可见月亮绕地球转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6、日出时看十六到月底的月亮,发现十六的月亮在西头,下弦月在南方天空,残月在中间偏东处,蛾眉月在东头。
7、一天中月亮是东升西落的。这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而形成的。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月亮绕地球转一周是农历一个月。 运动和力1、我们在骑自行车时车轮在做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
2、一辆载重汽车行驶得快慢与自重、拉力、路面这些因素有关。3、力的单位是牛顿。
4、使用测力计时,要使指针在0处,不能超过最大测量范围。5、当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还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弹性,这种力叫弹力。
6、地球上的万物都具有竖直向下的重力。这个力是因为地球引力。
7、判断: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对) 物体的弹性是无限的(错) 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对)8、摩擦能产生热量,流星的形成就与摩擦有关,在在炎热的夏天高速公路上的汽车轮胎会发烫;生活中有好多增大有益摩擦(例如:如轮胎上的花纹、车把手上的花纹)和减少有害摩擦(在机械运动部位加润滑油,加滚珠轴承)的例子。
9、物体的形状与它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有关,如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的大小就有关。水1、水是生命之源,水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液体。
水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云、雾、雨、露、霜都是由空气中的水凝结而成的。
2、认识物体常用的方法有用眼看、用鼻闻、用舌尝、用手摸,对不了解的物体千万别随便闻、随便尝。鉴别杯子中水、盐水、糖水、牛奶、白醋的方法是什么?3、水具有使其表面尽量缩小的力,这就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4、铁块在水中是要下沉的,可钢铁的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因为钢铁轮船的空间大,与同体积有水相比较,它反而轻,因此浮在水上。)5、地球上大部分水是海洋里的咸水,只有极少量的淡水,。
1 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光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速快) 2 眼镜由谁发明的? (罗吉、培根) 3 为什么自行车能动? (自行车的轮胎与地面相互摩擦) 4 月亮围绕什么东西转?转一周期多长? (地球)(24小时) 5 地震在地球上每年多少次? (大约500万次) 6 最小最冷的星星是什么? (冥王星) 7 地球的厚被是什么? (大气圈) 8 飞机上为什么要装黑匣子? (它是用来记载失事时飞机上的各种情况的,帮助人们了解事故的原因的) 9 什么动物能预测地震? (牛、马、驴、*、兔、鸡、狗、蛇、鼠、狗、猫、燕子、鹰等) 10 什么植物先开花,后长叶? (连翘、迎春花、腊梅、桃树、梨树)。
我特别喜欢看《科学知识故事》这本书。
一口气看完后我才知道,原来世界上这么多的奥秘:一束光导纤维,可以容纳100亿路电话和100万路电视;使用九进制,可以使加减乘除运算变得更快、更准确;一张纸对折30次的高度会比阿儿卑斯山还要高…… 我翻开《科学知识故事》第一页时,它就吸引了我。这是一部用许多有趣的小故事组成的书,这本书用一个个事例告诉我们:其实生活中的科学是无处不在的,只要学会了运用这些科学方法,你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以后每当翻看这本书时,我仿佛就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每个故事都有它独特的场景。有时,它还会提醒我们,生活中任何一件事都不能马虎。
比如,一个小数点就有可能让你的世界乱了秩序。 我接着往下看,是一则则有趣的小故事:“牛伯伯被他的女儿送进‘音乐学院’以后,听着音乐,牛伯伯这一觉睡得很香。
原来,音乐能放松神经,促进血管内分泌系统正常运行,对抗衰老”;火车在飞奔时,如果你离火车太近,空气会不由自主地推着你网火车上靠”;“王弹就是‘球’做的子弹,它是由一份硝酸和三份盐酸混合而成的,杀伤力相当厉害,就连最不怕腐蚀的黄金碰上了也会被迅速地溶解掉”…… 继续阅读,我体会到乔治•兰伯特对生活的细心和认真;阿尔伯特•爱因思坦喜欢探索的精神;哥德巴赫对于数学的刻苦钻研;阿基米德对于数学的专心致志;陈景润的谦虚俭朴;艾伦•麦度森对于数学的智力游戏的着迷…… 《科学知识故事》这本书教给我了太多太多的知识。我想,它也许会对我的一生都有益。
如果你有时间,也看看《科学知识故事》这本书吧。
《小学科学知识故事》在知识内容方面主要涉及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故事内容包括:伽利略根据热胀冷缩原理发明了温度计;牛顿根据掉下的苹果发现了地心引力等。
第一只温度计是一根一端敞口的玻璃管,另一端带有核桃大的玻璃泡。使用时先给玻璃泡加热,然后把玻璃管插入水中。随着温度的变化,玻璃管中的水面就会上下移动,根据移动的多少就可以判定温度的变化和温度的高低。
扩展资料:
温度计有热胀冷缩的作用所以这种温度计,受外界大气压强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测量误差较大。后来伽利略的学生和其他科学家,在这个基础上反复改进,如把玻璃管倒过来,把液体放在管内,把玻璃管封闭等。
比较突出的是法国人布利奥在1659年制造的温度计,他把玻璃泡的体积缩小,并把测温物质改为水银,具备了温度计的雏形。以后荷兰人华伦海特在1709年利用酒精,在1714年又利用水银作为测量物质,制造了更精确的温度计。
他观察了水的沸腾温度、水和冰混合时的温度、盐水和冰混合时的温度;经过反复实验与核准,最后把一定浓度的盐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0℉,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32℉,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定为212℉,用℉代表华氏温度,这就是华氏温度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学科学知识故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度计
在做课堂笔记的方法上,应该因人而异。
从纵向看,各年级学生智力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三、四年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还较差,所以课堂笔记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即教师多提示学生该记录哪些东西,该怎么记;五、六年级的学生动手笔记的能力已比较强,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在已记录的课堂重点之外,自主去选择自己该记录些什么东西。
从横向来看,各个班级中,每位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发展情况也是不一样的,这个就更加的复杂了,需要我们教师能耐心地观察,并且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在具体可以让学生统一使用的方法上,可以有以下几条:(1)不要记得太紧太密,每页右边留下约1/3的空白处,以便日后补充、修改;(2)用词用语要简洁浓缩,常用词语可用代号;(3)注意听课与看书结合,有些内容可直接在书上批注。
(4)用不同的颜色的笔,比如你用蓝色和红色,一般的用蓝色笔写,重要的内容如概念,用红色笔写,这样便于以后复习只需看一下提纲然后进行联想。
一、填空(40分。)
1.______________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2.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_____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_________。
3.食物链通常从__________开始,到_____________结束。4.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_____。
5.汽车的反光镜、潜望镜都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原理。6.奥运会圣火火种是用________面镜取得的。
7.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8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_____;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_____。
9.电池短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__________;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___________。
11.一节电池的电压是_____伏,三节电池并联起来的电压是_____伏。12.种子有足够的________和_______,有适当的_________就开始萌发。
13.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_____,物体就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_____物体就上浮。14.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__________越大。
15.当泡沫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_____等于它受到的_____,且方向_____。16.水受热以后________会增大,而_______不变。
17._______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18.食物的腐败变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
19.太阳光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种色光组成的。20.物体的颜色与_______的本领有关,深颜色的物体比浅颜色的物体吸热____。
二.小判官。(对的打 ,错的划 。
20分 )1.动物对环境有基本需要,而植物没有。( )2.植物与动物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
( )3.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和谐相处,否则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4.香蕉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那里的阳光充足,雨量多,所以叶子宽大。
( )5.如果一种动物灭绝了,对其它动物的生存没有影响。( )6淀粉是糖类。
( )7.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8.晴天我们可以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看太阳。
( )9.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而火山是由于地球外部运动引起的。( )10.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这种变化需要几十年才能完成。
( )11.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12.一枚回行针在水中是沉的。
把两枚回型针穿在一起,放在水中也是沉的。( )13.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质,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重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 )14.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体积较大的形状更会下沉。( )15.除了食盐水外,其它液体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 )16.人能在“死海”的表面上漂浮,是因为这个人太轻。( )17.用完酒精灯后,必须先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 )18.许多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9.铁比木头重。
( )20.螃蟹也可以生着吃,味道会更鲜美。( )三.选择。
(10分)1.蚯蚓喜欢呆在______的环境里。(A、阴暗潮湿;B、阳光充足)2.太阳的外部温度高达_____度。
(A、6千多 B、2万多)3.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____。 (A、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B、轻的容易沉,中的容易浮)4.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____重力。
(A、大于 B、等于 C、小于)5热传递的方式有________.(A、传导 B、对流 C、辐射 D、传导、辐射、对流)四.我来归类。(10)陶瓷、铜丝、纸、铝勺、木头、不锈钢管、玻璃棒、铁丝、皮革、棉布。
热的良导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的不良导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科学探究。(10分)按照下面的要求安装我们房间的照明电路,画出电路图。
(10分)器材:电池两节串联、小灯泡两个、电线若干、开关两个。要求:每个开关分别控制一个灯泡的亮度。
六.注重调查、关注环境。(10分)生产的发展和新材料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同时又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哪些危害?你能举例说明吗?希望你能提出一些好的建议,为生活环境的改善做一些贡献。
安全小知识
用火安全小知识
一、是液化石油气灶具不能放在卧室、办公室、阳台或仓库、礼堂等公共场所内,以防漏来气失火。
二、是正确掌握开关的使用方法,要火等气,不要气等火,用毕切记关阀门、开关,阀门坏了要及时更换。不要让儿童使用灶具或随意玩弄开关。
三、是自使用液化气时,要有人看管,不可远离,随时注意调节火头的大小,防止汤水外溢浇灭焰或被风吹灭火焰,引起跑气。
四、是液化气罐应直立,不能倒放,更不能用开水泡或火烤。
五.是如发现有气漏出,应立即采取措施:打开门窗,用扇子煽,以便通风换气(但不能用电扇吹),然后查找漏气部位。
灭火基本知识
(1)隔离法:这是一种消除可燃物的方法。
(2)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减少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使火源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3)冷却法:用水或其他灭火剂喷射到燃烧物上,将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迫使物质燃烧停止;或将水和灭火剂喷洒到火源附zhidao近的可燃物上,降低可燃物温度,避免火情扩大。
(4)抑制法。
希望能帮到你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0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