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了解的了解 该理解的理解 该掌握的掌握 该运用的运用 各种大小知识点都要会 不然推到一半一个知识点不懂就玩完了 给个网上的推断题知识整理吧 我看过了基本的都有了~ 1,物质颜色 红色:Fe2O3,Fe(OH)3,FeSCN2+,Cu2O,Cu,NO2,Br2(g),P; 橙色:Br2的溶液; 黄色:S,Na2O2,AgBr,AgI,Ag3PO4,Fe3+(aq),久置浓HNO3; 绿色:Fe2+(aq),绿矾,铜绿,浓CuCl2,Cu+浓HNO3; 蓝色:Cu2+(aq),胆矾,Cu(OH)2; 紫色:石蕊,KMnO4,I2(g),Fe3++C6H5OH; 黑色:多数过渡金属的氧化物以及硫化物,C,Fe等; 白色:CaCO3,BaSO4,AgCl,Mg(OH)2,Al(OH)3,MgO,Al2O3. 2,物质状态 液态单质:Br2,Hg; 液态化合物:H2O,H2O2,H2SO4,HNO3等; 气态单质:H2,N2,O2,F2,Cl2等; 气态化合物:C,N,S的氢化物及氧化物等. 3,反应现象或化学性质 (1)焰色反应:黄色—Na;紫色(钴玻璃)—K. (2)与燃烧有关的现象: 火焰颜色:苍白色:H2在Cl2中燃烧; (淡)蓝色:H2,CH4,CO 等在空气中燃烧; 黄色:Na在Cl2或空气中燃烧; 烟,雾现象: 棕(黄)色的烟:Cu或Fe在Cl2中燃烧; 白烟:Na在Cl2或P在空气中燃烧; 白雾:有HX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产生; 白色烟雾:P在Cl2中燃烧. (3)沉淀特殊的颜色变化: 白色沉淀变灰绿色再变红褐色:Fe(OH)2→Fe(OH)3; 白色沉淀迅速变棕褐色:AgOH→Ag2O. (4)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 (5)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复原的气体:SO2; (6)在空气中迅速由无色变成红棕色的气体:NO; (7)使淀粉溶液变蓝的物质:I2; (8)能漂白有色物质的淡黄色固体:Na2O2; (9)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固体:P4; (10)遇SCN-变红色,OH-产生红褐色沉淀,苯酚显紫色的离子:Fe3+; (11)不溶于强酸和强碱的白色沉淀:AgCl,BaSO4; (12)遇Ag+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浅黄色,黄色沉淀的离子分别是:Cl-,Br-,I-.(13)可溶于NaOH的白色沉淀:Al(OH)3,H2SiO3;金属氧化物:Al2O3; (14)可溶于HF的酸性氧化物:SiO2; (15)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单质:Al,Si,;化合物:铵盐; (16)能与浓硫酸,铜片共热产生红棕色气体的是:硝酸盐; (17)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胶状沉淀且不溶于任何强酸的离子:SiO32-; (18)溶液中加酸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O2,SO2,H2S; 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可能是:CO32-,HCO3-;SO32-,HSO3-;S2-,HS-; (19)同一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反应生成盐的元素:N; (20)与酸,碱都能反应的无机物:Al,Al2O3,Al(OH)3,弱酸酸式盐,弱酸弱碱盐等; (21)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K,Na,NaH;Na2O2,CaC2及Mg3N2,Al2S3等; (22)既有气体又有沉淀生成的反应:Ba(OH)2,Ca(OH)2与NH4HCO3,(NH4)2SO4等; (23)先沉淀后溶解的反应:Ca(OH)2+CO2,AgNO3+氨水,Al3++OH-,AlO2-+OH-,Ba(OH)2+H3PO4 等; (24)见光易分解的物质:HClO,HNO3,AgCl,AgBr,AgI; (25)使用催化剂的反应:合成氨,三氧化硫的生成,氨的催化氧化,制氧气等. 4,特殊的反应类型: 往往是题目的隐性突破口. (1)单质A + 化合物B → 单质C + 化合物D 即置换反应,可以是金属置换出金属(最常见的是铝热反应)或金属置换出非金属(被置换出来的非金属应该是还原产物,而还原产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还原性,故通常是H2或C),也可以是非金属置换出非金属(常见的是卤素单质之间的置换或F2置换出O2,当然卤素都能置换出S,另外C可以置换出Si,H2)或非金属置换出金属(此时的非金属必作还原剂,而常见的还原性非金属只有C和H2). (2)A 的化合物 + A的化合物 → A 的单质 + 化合物B 该反应通常是一个归中到单质的反应,该单质必为非金属单质,常见的是S,Cl2,N2. (3)单质A + 强碱 →两种含A 元素的化合物 该反应是一个碱性歧化反应,单质A 通常是X2或S; (4)单质A + 单质B → 化合物C ;C + 单质A → 化合物D 综合以上两个反应,可知A,B两种元素可以形成C,D两种以上的化合物,其中必定有一种元素有变价.若有变价的元素是金属,则必为Fe;若有变价的元素为非金属则该元素通常是C,N,S或O等,故以上C,D分别是NO,NO2或CO,CO2,或SO2,SO3或Na2O,Na2O2等. (5)一种物质分解得到两种以上产物: 常见的有KMnO4,NaHCO3,NH4HCO3,(NH4)2CO3,NH4I,Cu2(OH)2CO3等的分解. (6)多种物质化合得到一种物质: 如Fe(OH)2+O2+H2O;NOx+O2+H2O等 (7)电解类型(惰性电极): 生成两种产物:电解质分解型或电解水型或熔融的NaCl等. 生成三种产物:放氧生酸型或放氢生碱型. 生成三种气体:电解氨水或NH4Cl溶液. (8)与化工生产有关的反应: 如制漂白粉,制生石灰,工业合成氨,氯碱工业,硫酸工业,硝酸工业,玻璃工业等. ——————特别添加有机部分—————— 一基础知识:结构与性质的联系 1、由性质信息推测官能团或物质种类 (1).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有机物常含有:"双键"或"叁键"等 (2).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醛基". (3).能与Na发生反应产生H2的有机物含"羟基,羧基" (4). 能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
这个。。是不是太多了。。直接数就好了,不必硬记吧,中性分子核外电子数等于各组成原子核电荷数之和,阴(阳)离子就再加上(减去)其所带电荷数
或者你想问的是高中常考的10/18电子微粒?
10电子微粒:
一核:Ne、N(3-)、O(2-)、F-、Na+、Mg(2+)、Al(3+)
二核:HF、OH-
三核:H2O、NH2(-)
四核:NH3、H3O+
五核:CH4、NH4(+)
18电子微粒:
一核:Ar、K+、Ca(2+)、Cl-、S(2-)
二核:F2、HCl、HS-
三核:H2S
四核:PH3、H2O2
五核:SiH4
六核:N2H4
1.由于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少于2,而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所以选A
2.短周期元素的氧化物中,不溶于稀硫酸的仅有酸性氧化物,而短周期元素的酸性氧化物都溶于氢氧化钠,所以知生成的氧化物中,有两种酸性氧化物,一种碱性氧化物,一种两性氧化物。同时列出满足条件①且可在氧气中燃烧的短周期元素单质:C、Mg、Al、Si、P、S。
可见,必然有一种是Al元素。同样可以确定的是必然有Mg元素。
3.Mg(OH)2。
Mg、Al都会溶解在稀盐酸里。但Al(OH)3会溶解在烧碱溶液里,Mg(OH)2则不会。
4.2H+ + SiO3 2- == H2SiO3↓
Al、Si都会溶解在烧碱溶液里。但Al(OH)3会溶解在盐酸里,H2SiO3则不会。
5.C + 2H2SO4(浓) =加热= CO2↑ + 2SO2↑ + 2H2O
由信息⑤和①,以及上述已经推出的可能的元素,知:
X——C,Y——Mg,Z——Al,W——Si。
Q、R、X、Y、Z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①Z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则Z是Cu元素; ③R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奇数,且属于短周期主族元素,所以R是第二周期元素,Q的原子序数小于R,则Q属于第一或第二周期元素;④Q、X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则Q是C元素,R是N或F元素;X原子P轨道含有4个电子且原子序数大于R,所以X是O或S元素,②Y原子价电子排布为msnmpn,原子序数小于29,n=2,Y原子序数大于X,且属于主族元素,所以Y是Si元素,则X是O元素,R是N元素,则Q、R、X、Y、Z五种元素分别是C、N、O、Si、Cu.(1)Z为Cu元素,Z2+为Cu2+,Cu的价电子排布为3d104s1,失去两个电子,则为3d9,Cu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9,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9;(2)含有孤电子对的原子和含有空轨道的原子之间能形成配位键,在[Cu(NH3)4]2+离子中,Z2+的空轨道接受NH3分子提供的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故答案为:孤电子对;(3)Q、Y的氢化物分别为CH4和SiH4,由于C的非金属性强于Si,则稳定性CH4>SiH4.因为SiH4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H4大,故分子间作用力大,沸点高,故选:b.(4)C、N和Si中,C、Si位于同一主族,则上面的非金属性强,故第一电离能大,即Si。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7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