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后天气寒冷,是感冒的好发季节,特别是公共场所和学校、幼儿园等机构的儿童集居地,更应注意防止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为了孩子顺利的度过冬季,要做好以下几点:
开启分步阅读模式
操作方法
01
合理饮食
冬季是感冒的高发季节,合理的饮食能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母乳不仅是孩子体格和智力发育的最佳食品,含有对呼吸道黏膜有保护作用的几种免疫球蛋白,可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除了母乳喂养外,应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及时添加辅食,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蛋鱼及肉类,均衡营养,防止偏食及挑食,以防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使小儿机体抵抗力下降,适量补充水分,防止呼吸道干燥,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02
注意节制饮食
“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现在有些父母总担心孩子吃得少,吃不饱,总想让孩子多吃一点儿。孩子吃多了,几天下来就容易形成食积便秘。因为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即大肠有病会影响到肺的功能。研究表明,大肠的粪食燥结,能够引起巨噬细胞死亡率增高,肺组织抵抗力下降,进而引起反复的肺及呼吸道感染。
03
保护皮肤
冬季寒冷干燥,幼儿皮肤中的水分散失较多,皮脂腺分泌较少,皮肤容易出现干裂发痒,要让幼儿多吃蔬菜、水果,多喝开水,并常用热水洗手、脚、脸,再适当搽点护肤霜。
高热惊厥 孩子发生高热惊厥后,爸妈们在家可以这样处理: 1、让孩子平躺,以免在抽搐的过程中被碰伤。
2、将孩子的头侧向一边,这样做利于孩子口中的呕吐物及口水的流出,避免造成窒息、肺炎、支气管异物等情况的出现。 3、父母不要强行掰开孩子紧闭的牙关,不要尝试放任何东西到孩子的嘴里,基本上孩子不会将自己的舌头咬伤。
4、父母不要去掰孩子僵硬的四肢,以避免造成骨折或是外伤。 5、在简单的处理后,应尽快送孩子到医院治疗,以避免孩子的大脑出现不可逆的伤害。
中暑 1、用湿毛巾冷敷孩子的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用温水擦拭全身,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 2、给孩子喝绿豆汤解暑。
3、平时外出给孩子穿浅色宽松透气的衣服,最好是棉质的。另外,平时要让孩子多喝水。
溺水 1、马上呼救,救出孩子:发现孩子溺水后,要第一时间托起落水孩子的背部或头部,以最快的速度将其迅速脱离水面。 2、通畅气道:清除口鼻里的堵塞物,再用手掌迅速连续击打其肩后背部,通畅呼吸道,确保舌头不会向后堵住呼吸通道。
3、立刻进行人工呼吸:让孩子仰卧,爸妈们用左手托起下颌或颈部,使头部尽量后仰,有利于气管通畅,直至急救人员抵达。 烫伤 如果孩子烫伤的部位有衣服覆盖,爸妈们应轻轻地把伤口处的衣服用剪刀剪开,以免皮肤感染。
1、如果孩子烫伤的地方红肿,没有水泡,爸妈们要快速用水龙头里的冷水连续冲20分钟以上,直到不疼为止。 2、如果烫伤处出现水疱,爸妈们要把孩子烫伤的部位放在冷水中浸泡30分钟,冷却后再用消毒纱布包扎。
(TIPS:如果伤口面积过大或孩子年龄较小,不能在冷水中泡太久。) 3、如果水疱破了,并渗出血和其它液体,爸妈们一定要立即带孩子去医院治疗。
安全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安全教育中国人一向以安心、安身为基本人生观,并以居安思危的态度促其实现。
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下列几点:
一、交通安全教育
二、日常生活安全 (包括防触电、防煤气中毒、防火、家务劳动安全、饮食卫生安全等)。
三、活动安全教育 (包括运动环境和器械的安全、体育课的安全、游泳、滑冰、野外活动、游戏、放鞭炮、人流拥挤的公共场所安全等)。
四、自然灾害中的自我保护教育 (包括水火灾、暴风雨、雷电袭击、地震等)。
五、社会治安教育(包括盗贼、骗子、抢劫、挟持、绑架、黄毒等)
六、意外事故处理教育。
建议你可以参考一本书籍《安全教育》该书讲述了培养及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及良好的应急心态。
小学生卫生基本知识
1、饭前便后要洗手;
2、要做到三勤:勤洗澡、勤理发、勤换衣;
3、勤剪指甲;
4、要注意读写卫生:眼离书本一尺远,身离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5、随时随地勤洗手;
6、注意用眼卫生:不要在强光下看书,不要在行走的车上看书,不要躺着看书,不用脏手揉眼睛;
7、不吃没有卫生保障的食品,不吃没有清洗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
8、早晚洗脸,用流水洗脸,不与别人共用毛巾、脸盆等物品;
9、早晚刷牙,食后漱口;
10、每天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充沛的精力。
小学生用眼卫生
注意用眼卫生要做到"二要二不要"
(1)二要:
①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保持"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身体离桌沿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
②连续看书写字一小时左右要休息片刻,或向远处眺望一会。
(2)二不要:①不要在光线太暗或直射阳光下看书、写字;
②不要躺着、走路或乘车时看书。
看电视怎样注意卫生?
①每次看电视不要超过2小时,连续看电视1小时后,应起来活动5-10分钟;
②观看者应离电视屏幕2米以上;
③电视机安放高度应与观看者坐时的眼睛高度相一致;
④室内最好开一盏3-8瓦的小灯,以减轻屏幕与周围黑暗的强烈对比,这对避免眼睛疲劳有好处。
怎样预防近视?
①注意用眼卫生;
②坚持做眼保健操;
③劳逸结合,睡眠充足;
④注意营养,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⑤定期检查视力,发现减退及时矫正,防止近视加深。
怎样保护牙齿?
1.保护牙齿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刷牙和漱口。每天至少刷两次,最好每顿饭后都要刷牙。 刷牙能去除依附在牙齿上的菌斑,因为菌斑中的细菌接触到食物,会产生酸,导致蛀洞。没条件刷业至少也要在吃饭后或者吃酸性物质后立刻漱口。
2.吃东西也要注意。食物要多样化,但是要少吃富含糖(特别是单糖)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在口腔里产生酸,长期残留在口腔里,会损害你的牙齿。儿童吃硬棒棒糖尤其有害。吃糖类零食也会导致蛀牙,因为大多数人不会在吃完零食后刷牙。淀粉类零食,如薯片,会粘在牙齿上。
3.最好能够每天用牙线一次。牙线能清除残留在牙齿之间的食物和菌斑,如果菌斑一直残留在牙齿之间,会形成牙石,就必须要牙医来清除了。
4.有条件每六个月看一次牙医。定期检查和专业清洁牙齿是很重要的。
1、饭前便后要洗手;
2、要做到三勤:勤洗澡、勤理发、勤换衣;
3、勤剪指甲;
4、要注意读写卫生:眼离书本一尺远,身离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5、随时随地勤洗手;
6、注意用眼卫生:不要在强光下看书,不要在行走的车上看书,不要躺着看书,不用脏手揉眼睛;
7、不吃没有卫生保障的食品,不吃没有清洗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
8、早晚洗脸,用流水洗脸,不与别人共用毛巾、脸盆等物品;
9、早晚刷牙,食后漱口;
10、每天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充沛的精力。
夏季也要防小儿呼吸道疾病 一般来说,呼吸道感染疾病多发于秋冬季节,但是本周记者从医院获悉,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成为目前就诊儿童中的多发症,其最高比例甚至超过70%。
记者在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急诊科看到,十几名家长和孩子正在排队就诊,室内站满了人,不时听到小孩的哭闹声和大人的哄逗声。 记者凑到诊桌前,看到一个躺在妈妈怀里吮吸乳汁的小宝宝眼睛半闭、精神萎靡。
孩子的母亲说,小家伙刚两个半月大,从前一天夜里开始突然咳嗽得厉害,吃奶时还会出现“呛奶”现象,大夫检查后诊断为肺炎,迅速开出了诊断单。记者当场做了粗略的调查,发现多数小患者是因咳嗽、鼻塞、流涕前来就诊。
据急诊科主任芦春爱介绍,现在每天前来就诊的儿童患者中,呼吸道疾病占一多半,有时达到70%甚至更多,其中多数为上呼吸道感染,另有两三成发展为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疾病。 专家解词 该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张松欣说,呼吸道感染疾病主要是由于病菌在呼吸道内引发感染导致的疾病,分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目前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类疾病中,前者主要包括1.扁桃体炎,其主要表现为扁桃体肿大、化脓;2.急性咽炎,孩子会出现咽部充血水肿、进食困难、流口水、哭闹等情况;3.急性感染喉炎,会出现喉鸣甚至呼吸困难。
而下呼吸道感染主要就是肺炎,表现为咳嗽、多痰、气喘、发烧等,严重的会引发心衰和呼吸衰竭,造成中毒性脑病。 专家说,呼吸道疾病都会有一些相似的症状,比如咳嗽、嗓子疼、鼻塞、流涕、发烧等表现。
专家分析 张主任告诉记者,一般来说,秋冬季节是呼吸道感染类疾病的多发期,但是就我市目前情况来说,由于天气闷热、气压低,人们会出现食欲差、消化酶分泌减少的情况,机体自我保护能力降低。 再加上儿童免疫功能差,尤其是婴幼儿各器官组织发育不完善,如小儿鼻毛稀少,不能起到过滤空气中灰尘的作用等,病原体极易通过口、鼻直接进入呼吸道引发感染。
“另外,酷暑时空调室内外温差大造成机体周围温度等环境经常发生骤变,也是造成抵抗力差的儿童多发呼吸道感染类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 专家支招 说到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防治,张主任告诉记者:“要想避免和减少呼吸道感染疾病,最根本的‘招数’还是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
张主任说,不要忽视夏季的身体锻炼,3岁以上的儿童可以在早晚时间到洛浦公园等地方进行快速走或散步等适当活动,1岁以下的婴幼儿要坚持母乳喂养,避免带孩子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平时室内空调的温度不要过低,与室外的温差最好不要超过10℃;饮食上注意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也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C来增强抵抗力;手头常备些感冒药等常用药物,出现轻微的感冒症状后可使用一些抗病毒类药物,不要轻易使用抗生素,而症状严重时最好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作者:吴彬 李磊 来源:洛阳晚报) 肠道传染病,是一类经消化道传播、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常见的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戊肝、甲肝等。临床症状有腹痛、腹泻、呕吐等,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预防原则是谨防“病从口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喝开水、不喝生水;食用烧熟煮透的食品,不吃生、半生水产品以及不洁食品;外出就餐、旅游要注意饮水、饮食卫生。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经蚊传播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
该病流行于夏秋季,多发生于儿童。因此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对预防乙脑尤为重要。
如遇到持续高热、头痛、呕吐、抽搐等症状,应及早就医,以免丧失治疗良机。 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该病潜伏期数小时至5天,一般为1-2天。预防应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毛巾、浴巾、手帕等。
对于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应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使用空调时室内空调温度应保持在25℃至27℃,相对湿度保持在60%左右;生活规律,睡眠充足。一旦出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症状,应及时就诊治疗。
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多种口腔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 牙疼 夏天人们都喜食冷饮,强烈的冷刺激可使较严重的龋齿发生疼痛,此时再不治疗就有可能引发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炎症等一系列并发症。
同时,吃过多的冷饮可加重各种原因引起的牙本质敏感。 因此应及时治疗龋齿。
牙周炎 当出现牙龈出血、红肿、牙齿松动移位、咀嚼无力时,表明牙周炎已经存在。夏季昼长夜短,人们睡眠不足、食欲不振,身体抵抗力下降,为牙周炎的进一步发展甚至急性发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 更重要的是预防为主,具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做口腔检查。
复发性口疮 复发性口疮是夏季易发的口腔疾病之一,其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多种因素与之相关,如消化不良、胃溃疡、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遗传因素也占有一定比例;一些女性病人则与月经周期有关;缺乏一些微量元素如铁、锌、铜、维生素B12、叶酸等可导致溃疡的发生;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感冒发热、睡眠不足、过度劳累而致免疫力低下时也容易发病。 疾病发作时,唇、颊等处黏膜。
卫生应急工作的主要内容: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或出现后,采取相应的监测、预测、预警、储备等应急准备,以及现场处置等措施,及时对产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可能因素进行预防和对已出现的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控制。
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内容:
1公共卫生应急体系.
2. 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3. 指挥体系-指挥大厅,与人防工程指挥体系共建共联.
4. 物资储备体系.
5. 装备体系.
6. 快速反应-组建训练有素的综合性卫生应急队伍.
7. 预案体系.
小学生卫生基本知识1、饭前便后要洗手;2、要做到三勤:勤洗澡、勤理发、勤换衣;3、勤剪指甲;4、要注意读写卫生:眼离书本一尺远,身离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5、随时随地勤洗手;6、注意用眼卫生:不要在强光下看书,不要在行走的车上看书,不要躺着看书,不用脏手揉眼睛;7、不吃没有卫生保障的食品,不吃没有清洗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8、早晚洗脸,用流水洗脸,不与别人共用毛巾、脸盆等物品;9、早晚刷牙,食后漱口;10、每天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充沛的精力。
小学生用眼卫生注意用眼卫生要做到"二要二不要"(1)二要:①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保持"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身体离桌沿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②连续看书写字一小时左右要休息片刻,或向远处眺望一会。(2)二不要:①不要在光线太暗或直射阳光下看书、写字;②不要躺着、走路或乘车时看书。
看电视怎样注意卫生?①每次看电视不要超过2小时,连续看电视1小时后,应起来活动5-10分钟;②观看者应离电视屏幕2米以上;③电视机安放高度应与观看者坐时的眼睛高度相一致;④室内最好开一盏3-8瓦的小灯,以减轻屏幕与周围黑暗的强烈对比,这对避免眼睛疲劳有好处。怎样预防近视?①注意用眼卫生;②坚持做眼保健操;③劳逸结合,睡眠充足;④注意营养,加强锻炼,增强体质;⑤定期检查视力,发现减退及时矫正,防止近视加深。
怎样保护牙齿?1.保护牙齿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刷牙和漱口。每天至少刷两次,最好每顿饭后都要刷牙。
刷牙能去除依附在牙齿上的菌斑,因为菌斑中的细菌接触到食物,会产生酸,导致蛀洞。没条件刷业至少也要在吃饭后或者吃酸性物质后立刻漱口。
2.吃东西也要注意。食物要多样化,但是要少吃富含糖(特别是单糖)的食物。
因为这些食物会在口腔里产生酸,长期残留在口腔里,会损害你的牙齿。儿童吃硬棒棒糖尤其有害。
吃糖类零食也会导致蛀牙,因为大多数人不会在吃完零食后刷牙。淀粉类零食,如薯片,会粘在牙齿上。
3.最好能够每天用牙线一次。牙线能清除残留在牙齿之间的食物和菌斑,如果菌斑一直残留在牙齿之间,会形成牙石,就必须要牙医来清除了。
4.有条件每六个月看一次牙医。定期检查和专业清洁牙齿是很重要的。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61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