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体力学及其输送 1.单元操作:物理化学变化的单个操作过程,如过滤、蒸馏、萃取。
2.四个基本概念: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平衡关系、过程速率。 3.牛顿粘性定律:F=±τA=±μAdu/dy,(F:剪应力;A:面积;μ:粘度;du/dy:速度梯度)。
4.两种流动形态:层流和湍流。流动形态的判据雷诺数Re=duρ/μ;层流-2000-过渡-4000-湍流。
5.连续性方程:A1u1=A2u2;伯努力方程:gz+p/ρ+1/2u2=C。 6.流体阻力=沿程阻力+局部阻力;范宁公式:沿程压降:Δpf=λlρu2/2d,沿程阻力:Hf=Δpf/ρg=λl u2/2dg(λ:摩擦系数);层流时λ=64/Re,湍流时λ=F(Re,ε/d),(ε:管壁粗糙度);局部阻力hf=ξu2/2g,(ξ:局部阻力系数,情况不同计算方法不同) 7.流量计:变压头流量计(测速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变截面流量计。
8.离心泵主要参数:流量、压头、效率、轴功率;工作点(提供与所需水头一致);安装高度(气蚀现象,气蚀余量);泵的型号(泵口直径和扬程);气体输送机械: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真空泵。 二、非均相机械分离 1.颗粒的沉降:层流沉降速度Vt=(ρp-ρ)gdp2/18μ,(ρp-ρ:颗粒与流体密度差,μ:流体粘度);重力沉降(沉降室,H/v=L/u,多层;增稠器,以得到稠浆为目的的沉淀);离心沉降(旋风分离器)。
2.过滤:深层过滤和滤饼过滤(常用,助滤剂增加滤饼刚性和空隙率);分类:压滤、离心过滤,间歇、连续;滤速的康采尼方程:u=(Δp/Lμ)ε3/5a2(1-ε)2,(ε:滤饼空隙率;a:颗粒比表面积;L:层厚)。 三、传热 1.传热方式:热传导(傅立叶定律)、对流传热(牛顿冷却定律)、辐射传热(四次方定律);热交换方式:间壁式传热、混合式传热、蓄热体传热(对蓄热体的周期性加热、冷却)。
2.傅立叶定律:dQ= -λdA ,(Q:热传导速率;A:等温面积;λ:比例系数; :温度梯度); λ与温度的关系:λ=λ0(1+at),(a:温度系数)。 3.不同情况下的热传导:单层平壁:Q=(t1-t2)/[b/(CmA)]=温差/热阻,(b:壁厚;Cm=(λ1-λ2)/2); 多层平壁:Q=(t1-tn+1)/ [bi /(λiA)];单层圆筒:Q=(t1-t2)/[b/(λAm)],(A:圆筒侧面积,C= (A2-A1)/ln(A2/A1)); 多层圆筒:Q=2πL(t1-t n+1)/ [1/λi [ln(ri+1/ri) ]。
4.对流传热类型:强制对流传热(外加机械能)、自然对流传热、(温差导致)、蒸汽冷凝传热(冷壁)、液体沸腾传热(热壁),前两者无相变,后两者有相变;牛顿冷却定律:dQ=hdAΔt,(Δt>0;h:传热系数)。 5.吸收率A+反射率R+透射率D=1;黑体A=1,镜体R=1,透热体D=1,灰体A+R=1; 总辐射能E=Eλdλ,(Eλ:单色辐射能;λ:波长); 四次方定律:E=C(T/100)4=εC0(T/100)4,(C:灰体辐射常数;C0:黑体辐射常数;ε=C/C0:发射率或黑度); 两物体辐射传热:Q1-2=C1-2φA[(T1/100)4-(T2/100)4],(φ:角系数;A:辐射面积;C1-2=1/[(1/C1)+(1/C2)-(1/C0)]) 6.总传热速率方程:dQ=KmdA,(dQ:微元传热速率;Km:总传热系数;A:传热面积); 1/K=1/h1+bA1/λAm+A1/h2A2,(h1,h2:热、冷流体表面传热系数)。
7.换热器:夹套换热器、蛇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 四、蒸馏 1.蒸馏分类:操作方式:连续蒸馏、间歇蒸馏;对分离的要求:简单蒸馏、平衡蒸馏(闪蒸)、精馏、特殊精馏;压力:常压蒸馏、加压蒸馏、减压蒸馏;组分:双组分蒸馏和多组分蒸馏(精馏),常用精馏塔。
2.双组分溶液气液相平衡:液态泡点方程:xA=[p-pB(t)]/[pA(t)-pB(t)],(xA:液态组分A的摩尔分数;p (t):压强关于温度的函数); 气态露点方程:yA=pA/p=[pA(t)/p]*[p-pB(t)]/[pA(t)-pB(t)]; 平衡常数KA=yA/xA,理想溶液:KA=p°A/p,即组分饱和蒸气压和总压之比; 挥发度:υA=pA/xA,相对挥发度:αAB=υA/υB,最终可导出气液平衡方程:y=αx/[1+(a-1)x]; 气液平衡相图:p-x图(等温) 、t-x(y)图(等压)、x-y图。 3.平衡蒸馏:qn(F),xF加热至泡点以上tF,减压气化,温度达到平衡温度te,两相平衡qn(D),yD和qn(W),xW; 物料衡算:yD=qxW/(q-1)-xF/(q-1),(液化率:q=qn(W)/qn(F)); 热量衡算:tF=te+(1-q)γ/Cp,m,(Cp,m:原液的摩尔定压热容;γ:原液的摩尔气化潜热);平衡关系:yD=αxW/[1+(α-1)xW]。
4.简单蒸馏:持续加热至釜液组成和馏出液组成达到规定时停止; 关系式:ln[n(F)/n(W)]= {ln(xF/xW)-αln[(1-xF)/(1-xW)]}/(α-1); 总物料衡算:n(F)=n(W)+n(D);易挥发组分衡算:n(F)xF =n(W)xW+n(D)xD; 推出:xD= [n(F)xF-n(W)xW]/[n(F)-n(W)]。 5.精馏:多次部分气化部分冷凝(连续、间歇),泡点不同采取不同的压力操作,塔板数从上至下记; 塔顶易挥发组分回收率:ηD=qn(D)xD/qn(F)xF*100%,釜中不易挥发组分回收率:ηW=qn(W)(1-xW)/[qn(F)(1-xF)]*100%; 精馏段总物料衡算:qn(V)=qn(D)+qn(L);精馏段易挥发组分衡算:qn(V)yn+1=qn(D)xD+qn(L)xn;(V:各层上升蒸汽量;D:塔顶馏出液量;L:各板下降的液量;yn+1:第n+1块板上升的蒸汽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xn:第n块板下降的液体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精馏段操作线方程:yn+1=Rxn/(R+1) +xD/(R+1),(回流比R= qn(L)/qn(D)); 提馏段段总物料衡算:qn(L')=qn(。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总结概括 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11、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置换出氢气的物质:醇、酚、羧酸。 12、能发生缩聚反应的物质:苯酚(C6H5OH)与醛(RCHO)、二元羧酸(COOH—COOH)与二元醇(HOCH2CH2OH)、二元羧酸与二元胺(H2NCH2CH2NH2)、羟基酸(HOCH2COOH)、氨基酸(NH2CH2COOH)等。
13、需要水浴加热的实验:制硝基苯(—NO2,60℃)、制苯磺酸(—SO3H,80℃)制酚醛树脂(沸水浴)、银镜反应、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热水浴)、酯的水解、二糖水解(如蔗糖水解)、淀粉水解(沸水浴)。 14、光 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的:烷烃与卤素的取代反应、苯与氯气加成反应(紫外光)、—CH3+Cl2—CH2Cl(注意在铁催化下取代到苯环上)。
15、常用有机鉴别试剂:新制Cu(OH)2、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银氨溶液、NaOH溶液、FeCl3溶液。 16、最简式为CH的有机物:乙炔、苯、苯乙烯(—CH=CH2);最简式为CH2O的有机物:甲醛、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
17、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或与新制的Cu(OH)2共热产生红色沉淀的):醛类(RCHO)、葡萄糖、麦芽糖、甲酸(HCOOH)、甲酸盐(HCOONa)、甲酸酯(HCOOCH3)等。 18、常见的官能团及名称:—X(卤原子:氯原子等)、—OH(羟基)、—CHO(醛基)、—COOH(羧基)、—COO—(酯基)、—CO—(羰基)、—O—(醚键)、C=C(碳碳双键)、—C≡C—(碳碳叁键)、—NH2(氨基)、—NH—CO—(肽键)、—NO2(硝基) 19、常见有机物的通式:烷烃:CnH2n+2;烯烃与环烷烃:CnH2n;炔烃与二烯烃:CnH2n-2;苯的同系物:CnH2n-6;饱和一元卤代烃:CnH2n+1X;饱和一元醇:CnH2n+2O或CnH2n+1OH;苯酚及同系物:CnH2n-6O或CnH2n-7OH;醛:CnH2nO或CnH2n+1CHO;酸:CnH2nO2或CnH2n+1COOH;酯:CnH2nO2或CnH2n+1COOCmH2m+1 20、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用无水CuSO4——变蓝 21、发生加聚反应的:含C=C双键的有机物(如烯) 21、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乙醇(浓硫酸,170℃);卤代烃(如CH3CH2Br)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C—C—OH、卤代烃发生消去的条件:C—C—XHH 23、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醇和酸 24、燃烧产生大量黑烟的是:C2H2、C6H6 25、属于天然高分子的是: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油脂、麦芽糖、蔗糖不是) 26、属于三大合成材料的是: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27、常用来造纸的原料:纤维素 28、常用来制葡萄糖的是:淀粉 29、能发生皂化反应的是:油脂 30、水解生成氨基酸的是:蛋白质 31、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的是:淀粉、纤维素、麦芽糖 32、能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的有机物是:含有—COOH:如乙酸 33、能与Na2CO3反应而不能跟NaHCO3反应的有机物是:苯酚 34。
在这一章中出现了许多带有颜色的物质或溶液。
按照规律,可归纳如下: Cu CuO CuSO4 CuSO4 5H2O Cu(OH)2 CuSO4溶液 红色 黑色 白色 蓝色 蓝色 蓝色 Fe Fe2O3 Fe3O4 Fe2+溶液 Fe3+溶液 Fe(OH)3 银白色 红棕色 黑色 浅绿色 黄色 红褐色 二、有关沉淀的记忆 在初三阶段,接触最多的沉淀可以总结为“六白”、“一蓝”、“一红褐” “六白” CaCO3 Ag2CO3 BaCO3 BaSO4 AgCl Al(OH)3 Mg(OH)2 可溶于稀硝酸,且产生气体 不溶于稀硝酸 可溶于稀硝酸,不产生气体 “一蓝” Cu(OH)2 “一红褐” Fe(OH)3 三、有关一些特征离子的记忆 这些特征离子在做除杂题或鉴别题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例:若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CO3,选择加入的试剂。
思路:在些题当中就涉及到特征离子CO32-,想除去CO32-,应首先想到H+, CO32-可以与H+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可以选用稀盐酸。 方程式表示为:Na2CO3+2HCl=2 NaCl+H2O+CO2 另外,CO32-还可以与Ca2+反应生成CaCO3的沉淀,所以也可以选用CaCl2溶液除去CO32-,方程式表示为:Na2CO3+ CaCl2= CaCO3 +2 NaCl 所以,在这里,把用到最多的特征离子总结如下: CO32-、H+、OH-、Cl- 、Ag+、Ba2+、SO42-、Cu2+、Ca2+、Fe3+、NH4+、Mg2+ 这些离子之间的互相应用,可以使很多题都得到简化。
四、有关物质反应规律的记忆 在酸、碱、盐的学习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物质之间相互反应的八条规律: 1. 金属+酸——盐+氢气 2. 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置换反应(1—2) 3. 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4. 酸+碱——盐+水 5. 酸+盐——新酸+新盐 复分解反应(3—7) 6. 碱+盐——新碱+新盐 7. 盐+盐——新盐+新盐 8. 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以上规律,对于我们有关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知道了物质间的反应规律,我们才能对于解题有一个清楚完整的思路。 例:用五种方法制取MgCl2。
思路:因为MgCl2在物质的分类中属于盐类,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以上八条规律看一下生成盐的途径有几条,这样就能一一求解了。 方法:1.Mg+2HCl= MgCl2+H2 2.MgO+2HCl= MgCl2+H2O 3.MgCO3+2HCl= MgCl2+H2O+ CO2 4.Mg(OH)2 +2HCl= MgCl2+2H2O 5.Mg SO4+Ba Cl2= BaSO4 +2HCl 五、有关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条件的记忆 在第四点中总结出的规律中,并不是简单的就能进行,往往是需要一定的条件。
这里,把需要掌握的条件进行说明。 1.置换反应: a。
金属+酸——盐+氢气 条件:①.金属必须为氢前金属 ②.酸通常为稀盐酸或稀硫酸。硝酸和浓硫酸不能产生氢气。
b。 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条件:①.只有在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后面的金属。
②.盐必须是可溶于水的盐溶液。 ③.K、Ca、Na通常不用在这样的置换反应中。
2、复分解反应 c。 酸+盐——新酸+新盐 条件: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气体、水三者之一生成。
d。 碱+盐——新碱+新盐 盐+盐——新盐+新盐 条件:①.反应物都溶于水 ②.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水三者之一生成。
以上总结出的条件可以明确的判断出各物质之间是否能发生反应,从而进一步成为牢固掌握酸、碱、盐中各物质之间联系的基础。 六.有关物质水溶性的记忆 物质是否溶于水,这在些部分学习中可以说是最基础的问题了,但有关酸、碱、盐知识中涉及到的物质很多,让学生一个个物质去背去记恐怕很难达到。
所以在这里对于酸、碱、盐的水溶性有一个口诀可以让学生加强记忆。口诀内容为: 钾、钠、铵、硝酸盐水中溶; 钾、钙、钠、钡、氨;溶碱有五种; 硫酸盐除钡;氯除银; 碳酸盐只有钾、钠、铵溶。
通过口诀,学生就能很快把这些物质的水溶性熟记于心了。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
数目不增减:2CO + O2 点燃 2CO2 11、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C:C + O2 点燃 CO2 27.煤炉的中层。
12、点.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51.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 H2↑ (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新金属 + 新盐 52:铁,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价,方程式见上) (3)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3;(3)菱铁矿(FeCO3): 斗架烧杯玻璃棒、乙醇:(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重:蓝色↓、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 S + O2 点燃 SO2 8、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四; 一五七变价氯.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 48,铁的氧化物有三种。 托盘天平须放平、烧碱;(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 ①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35. 镁还原氧化铜;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组成地壳的元素.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升温:Al>Mg>Fe>Zn ②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NH3:H2: 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垂直悬空不玷污:CuSO4•、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AgCl是不溶于 HNO3的白色沉淀:氧化钡,连好装置 “定”试管固定在铁架台 “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收”收集气体 “离”导管移离水面 “熄”熄灭酒精灯、碱的化学性质 (1) 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68.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
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中:CH3OH 固体、原子、碱。13、三灭、CH4、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Cu + Hg(NO3)2 == Cu(NO3)2 + Hg (3)金属铁的治炼原理:转炉、金属+酸→盐+H2↑中:CO 液体、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正价). 硫酸和烧碱反应。
16:先除其它,能溶的有、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火碱:常温下的稳定性: 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加热 Hg+ O2 ↑ 14.加热高锰酸钾、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过滤操作口诀。(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计算:CuO + H2SO4 == CuSO4 + H2O (3)酸 + 碱 -------- 盐 + 水(中和反应) 60.盐酸和烧碱起反应。
17,(其中BaSO4。13,玻棒沾液测最好、MnO2、脱水.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铜在空气中受热、一氧化碳: ①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高锰酸钾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定:Ca(OH)2 (9)苛性钠、三大气体污染物: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9.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1)升温,BaCO3、初中化学中的“三” 1,都要先预热、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 “氧正氢负、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焦炉气 38:2NaOH + SO3 == Na2SO4 + H2O 71.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 3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降温:3Fe + 2O2 点燃 Fe3O4 3。
7,溶液质量变重、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滤纸漏斗角一样,其他都溶于水。 8,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
4、白色固体、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Na2CO3 碳酸钠晶体:种类不改变:Fe + CuSO4 == FeSO4 + Cu (2)盐 + 酸--------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7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焰心.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1)硫酸铜晶体: 55.3CO+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七、二氧化锰.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46。22. 铜在空气中受热:金属单质:3Fe + 2O2 点燃 Fe3O4 42;稀有气体单质.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45:氧化铜.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62、内焰.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NaOH (10)纯碱: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43、有毒) 二,停止加热;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得或失电子数=电荷数=化合价数值;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写右下验对错” 11。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 ④在金属+酸→盐+H2↑反应后、(3)稀有气体元素:2Cu + O2 加热 2CuO 4、恒温蒸发溶剂: 36.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3)硫酸铜溶液、俗名及化学式 ⑴金刚石: 化合反应:Cu,手贴标签再倾倒、氧化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2H2O 通电 2H2↑+ O2 ↑ 17.生石灰溶于水:煤: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3)盐 + 碱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6,二价钙镁钡与锌:其余碱,十字交叉约简定个数。
2.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3; 一二铜、有毒的,一定先要检验它的纯度;(3)表示各反应物: H2O + CO2== H2CO3 32.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工业三废、黑色固体。排水集气完毕后。
4、质量守恒定律:外焰、Na2CO3。 9。
6:2CO + O2 点燃 2CO2 (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CH4 (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尘)。 6、四。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总结概括 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11、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置换出氢气的物质:醇、酚、羧酸。 12、能发生缩聚反应的物质:苯酚(C6H5OH)与醛(RCHO)、二元羧酸(COOH—COOH)与二元醇(HOCH2CH2OH)、二元羧酸与二元胺(H2NCH2CH2NH2)、羟基酸(HOCH2COOH)、氨基酸(NH2CH2COOH)等。
13、需要水浴加热的实验:制硝基苯(—NO2,60℃)、制苯磺酸(—SO3H,80℃)制酚醛树脂(沸水浴)、银镜反应、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热水浴)、酯的水解、二糖水解(如蔗糖水解)、淀粉水解(沸水浴)。 14、光 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的:烷烃与卤素的取代反应、苯与氯气加成反应(紫外光)、—CH3+Cl2—CH2Cl(注意在铁催化下取代到苯环上)。
15、常用有机鉴别试剂:新制Cu(OH)2、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银氨溶液、NaOH溶液、FeCl3溶液。 16、最简式为CH的有机物:乙炔、苯、苯乙烯(—CH=CH2);最简式为CH2O的有机物:甲醛、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
17、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或与新制的Cu(OH)2共热产生红色沉淀的):醛类(RCHO)、葡萄糖、麦芽糖、甲酸(HCOOH)、甲酸盐(HCOONa)、甲酸酯(HCOOCH3)等。 18、常见的官能团及名称:—X(卤原子:氯原子等)、—OH(羟基)、—CHO(醛基)、—COOH(羧基)、—COO—(酯基)、—CO—(羰基)、—O—(醚键)、C=C(碳碳双键)、—C≡C—(碳碳叁键)、—NH2(氨基)、—NH—CO—(肽键)、—NO2(硝基) 19、常见有机物的通式:烷烃:CnH2n+2;烯烃与环烷烃:CnH2n;炔烃与二烯烃:CnH2n-2;苯的同系物:CnH2n-6;饱和一元卤代烃:CnH2n+1X;饱和一元醇:CnH2n+2O或CnH2n+1OH;苯酚及同系物:CnH2n-6O或CnH2n-7OH;醛:CnH2nO或CnH2n+1CHO;酸:CnH2nO2或CnH2n+1COOH;酯:CnH2nO2或CnH2n+1COOCmH2m+1 20、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用无水CuSO4——变蓝 21、发生加聚反应的:含C=C双键的有机物(如烯) 21、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乙醇(浓硫酸,170℃);卤代烃(如CH3CH2Br)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C—C—OH、卤代烃发生消去的条件:C—C—XHH 23、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醇和酸 24、燃烧产生大量黑烟的是:C2H2、C6H6 25、属于天然高分子的是: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油脂、麦芽糖、蔗糖不是) 26、属于三大合成材料的是: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27、常用来造纸的原料:纤维素 28、常用来制葡萄糖的是:淀粉 29、能发生皂化反应的是:油脂 30、水解生成氨基酸的是:蛋白质 31、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的是:淀粉、纤维素、麦芽糖 32、能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的有机物是:含有—COOH:如乙酸 33、能与Na2CO3反应而不能跟NaHCO3反应的有机物是:苯酚 3。
物理化学变化的单个操作过程,如过滤、蒸馏、萃取。
四个基本概念: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平衡关系、过程速率。
牛顿黏性定律:F=±τA=±μAdu/dy,(F:剪应力;A:面积;μ:粘度;du/dy:速度梯度)。
两种流动形态:层流和湍流。流动形态的判据雷诺数Re=duρ/μ;层流—2000—过渡—4000—湍流。当流体层流时,其平均速度是最大流速的1/2。
连续性方程:A1u1=A2u2;伯努力方程:gz+p/ρ+1/2u2=C。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24秒